农村为什么说“穷养鸡,富养猪”?有什么道理?
为什么说“穷养鸡,富养猪”?
“穷养鸡,富养猪”,这是一句农村老话!意思是说,当你资金不足的时候如果立足于农村养殖,其养鸡的门槛要低一些;但是当自己资金充裕的时候,还是要养殖猪等成本比较大的家畜,毕竟在这个养殖时代,只有投入的成本更大,才能有更大的利润。也正是如此,经过农村里一些有经验的老养殖户口口相传,才有了这个“穷养鸡、富养猪”的经典言论!
那么事情真是这样的吗:笔者认为“家有万贯、带毛的不算”!首先,如果在农村里干养殖,掌握养殖技术才时第一位,而也这是养殖成功的保证;其二,是把握养殖的行情,而好的行情掌握才是赚钱的保证;其三,就是上面说的“穷养鸡、富养猪”了,这需要一定的资金支撑才能做到。所以说只有做到这三点,无论是“穷养鸡,还是富养猪”,养殖路上才越来越宽。那么为什么老经验养殖户为什么要说:“穷养鸡、富养猪”呢?李子养过鸡、也养着猪,所以以自己的养殖经验来说一下:
首先来说一下李子“穷养鸡”的真实故事:
李子2006年从山东某牧校毕业后,回到自己的农村老家发展养殖。那时候由于家里比较贫穷,在条件不足的情况下,只好加入了养鸡这个行业。那为什么养鸡这个行业比较容易加入呢,事情是这样的:
李子家里有一块荒地,老爸认为这块荒地如果种植粮食自然是不值当的,于是打算把这快荒地盖上养殖大棚,养猪、或者养鸡等。但是考虑到养猪资金的不足,我们就准备养鸡,因为在同等条件下养鸡的投资成本是很低的,至于多少,我来说一下。
而养鸡之前,是要做到必要的准备工作,首先是大棚的建设,那时候一栋3000只左右的简易大棚大概需要1万元左右,其次就是鸡苗和饲料等资金的投入了。而在正常行情下,鸡苗的价格大约在2~3元一只,所以投入的鸡苗成本在7000~8000元,而鸡饲料的价格虽然很贵,但是我们可以从饲料经销商哪里赊购饲料,赊购兽药等,所以这前期的饲料成本可以忽略不计。因此养殖3000只肉鸡的初成本就算出来了,不到2万块钱,算是“穷养鸡”吧!
而我们在经过40天的肉鸡喂养后,这第一批肉鸡就出栏了,那时候的肉鸡行情还不错,一只肉鸡纯利润在4元,所以这3000只肉鸡让我们赚了1.2万左右。但是到后来,我们这里的养殖户越来越多,在养鸡密度较大的情况下,肉鸡新城疫、禽流感等病毒性疾病四起,养鸡也是越来越难了。而李子在养鸡的5个年头上,因为一次禽流感的到来,李子家1万多只肉鸡全军覆灭,大概赔了十来万元左右。
在权衡利弊后,从此李子就舍弃了养鸡这个行业,以创业失败而告终。但是我认为“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所以在经过几天的苦苦思想斗争后,又重新加入养猪这个新的行业。
而我也回顾了一下这几年的养鸡发展史,除了赚了五六年的青春和一地鸡毛外,其余的就是养鸡以后的贫穷了。毕竟这养鸡的不成功、在加上肉鸡价格行情的突然变化,让我这个养鸡人真的不适,而我感觉养鸡就是“碰运气”,运气好了就赚钱,运气差了就赔钱。也就是如此原因吧,让我觉得这个“穷养鸡”是非常真实的。
其次李子再说一下“富养猪”的真实事情:
由于养鸡落得一地鸡毛,还有十几万的外债,因此“在打工不可能打工”的情况下,我只好把家里的鸡棚改造一番,以打算进入养猪这个行业。
虽然这时候养猪的资金不足,但是人不可能一直倒霉的。而那个时候由于全国的生猪行业也到了冰点,生猪价格在4.5元一斤。所以在养猪行业普遍赔钱的情况下,很多养猪户(场)也正在大肆淘汰生猪和母猪。而那时候母猪更是到了没有人要的地步,一只品种母猪价格仅仅1000元多一点。
“不折腾不穷、不折腾不富”!看到养猪行业的一片没落,我决定要赌一把。在未来养猪机会不能确定的情况下,我以“走狗屎运的价格”从某种猪场里一次购买了20多只母猪。当时我购买母猪回来的时候,村里很多人都笑话我,并说:这家伙还没有赔够啊,养鸡都赔了还想指望养猪发财,脑子是不是发烧了!
面对村里人的风言风语,我没有辩解、也不想辩解,毕竟这人言位轻的时代,自己没落了说什么都是错的。当我把这20多头母猪产下的小猪养出来的时候,时间已经到了2018年的冬季,那时候非瘟疫情还在,让我这个养猪人天天心惊胆战。
然而幸运的是,我的猪场由于管理到位,再加上独特的中药预防,第一批养猪的生猪安全出栏,一次就还清了十几万的外债。然后第二批、第三批育肥猪也是在高价的时候,陆续卖出,自然也赚了几个钱,至少比养鸡的时候要富了。。。
故事说完了,从上面李子养鸡养猪的事例来说,“得之我辛、失之我命”,养殖业并不是很好的一个事业,每天都是提心吊胆的,生怕养殖的不成功,生怕价格的不理想。虽然是“穷养鸡、富养猪”,但是只要有一点管理不善,就会遭遇养殖的风险。
那么这句老话“穷养鸡、富养猪”对不对呢:
我认为是对的,就投资养殖成本来说,投入养鸡成本还是比较低的,而我也在上面说过,养殖3000只鸡,前期投入只需要盖大棚的1万元和购买鸡苗的1万元左右,2万就可以了。而且养鸡的回报成本也很快,大约在40天左右养殖资金就可以回笼了。
但是要投入养猪这个行业,其成本是很大的,我们按照养殖母猪为例子。现在一头母猪的价格在5000元左右,2万元只能购买4只母猪左右。但是饲喂母猪由于周期长,回报周期慢(大约在一年左右的时间)等原因,很多饲料经销商不会长期的赊卖养猪户饲料的,所以来说4只母猪前期投入的母猪饲料也需要2万元左右。还有母猪产崽后的小猪饲料等,这更需要很大的投入资金,一只育肥猪到出栏需要1000元,40只小猪就需要4万元。因此来看,养殖4只母猪所需要的投资成本共需要9~10万左右。
这养鸡的投入成本和养猪的投入成本一比就看出了巨大的差距,因此来说养猪这个行业是资金比较充裕养殖户来完成的,养鸡这个行业是资金不足的的养殖户要加入的。但是就养殖风险来说,我认为养鸡的风险远远大于养猪的风险,因为养鸡的行情是不能预测的。所以来说,也正是如此原因吧,也就有了“穷养鸡、富养猪”的说法!
综上所述:至于是穷养鸡或是富养猪,只有把养殖业做好了才是关键,毕竟这养殖业是很不容易的,除了要有过硬的养殖技术外,还要掌握养殖的行情,只有这样才能在以后的养殖中路子越走越宽,养殖越来越轻松。因此来说,无论是穷养鸡还是富养猪,只要养殖好了都是可以赚钱的。
农村为什么说“穷养鸡,富养猪”?有什么道理?
科学兴农为您解答。
关于穷养鸡,富养猪的说法由来已久,这句话字面意思其实也很容易理解,鸡子的个体价值相对于猪来说便宜很多,因此在过往小农经济时代个体户时代想搞一下养殖业,又没有什么资金,也就只能投资一下养鸡了,而对于资金比较充裕的朋友家中可能添置一头猪来养着。
对于以上行为来说在改革开放之初体现的非常明显,那时候刚刚实行按劳分配承包到户,农村个体户家中也都想要添置一些物件,通过简单的养殖补贴家用,其中过于贫困的农民朋友也只能添置几只鸡崽,而逐步有钱之后转换为养殖猪。这也是穷养鸡,富养猪的直观看法。
而今来说穷养鸡富养猪的说法似乎真的已经显得有些过时了,尤其是工业集中化、规模化、现代化养殖业的兴起,中小规模的养殖户也逐渐被淘汰,被一些大型的养殖农户所取代,于是养殖的门槛进一步的提高,而今可以说无论是养猪还是养鸡都是属于富人的,没有所谓的穷养与富养的说法。
不过市场经济的兴起,打破了计划经济市场价位的束缚。而今来说对于穷养鸡、富养猪这句话又有了一层更深的理解,也就是说养鸡让人穷,养猪使人富!为什么这么说呢?
去年的鸡蛋价位估计对于养鸡人来说至今记忆犹新,收到禽流感的影响,导致市场上无人敢吃鸡蛋,于是鸡蛋大幅度的积压,即便是在大城市,鸡蛋的价位也不过三元每斤,这样的价位来说甚至无法维持养鸡农户的成本,白白付出辛劳还无法赚钱。由于而今规模化养殖的兴起,养殖密度也是越来越大,加上鸡本身对于病害的抵抗力就十分脆弱,和禽流感的传染性,以至于养殖人即便是能躲过禽流感的鸡死亡,也难以逃过鸡蛋无人购买的现状。如此局面下,导致养鸡人更加容易出现亏损,也就是导致穷。
相对而言,养猪就要好很多了,从近四年的生猪价位运行来看,仅有今年的生猪价位在3-7月份期间跌破了养殖成本价,其余时间还都在成本价位上方运行,也就是说养殖猪出现亏损的几率相对小一点,还能够赚一些,而碰上诸如16年的高价,还能够赚不少。
不过对于这样的话,想必大家心中都会有自己的看法,您又会怎么理解呢?
农村为什么说“穷养鸡,富养猪”?有什么道理?
这是相对于小农经济时代农民生话所说的,过去,农民都比较贫穷,一日三餐都维持不了,要想饲养点家畜就更困难了。猪、牛、驴、马等大型畜类消耗食量大,必须要有一定的家底才饲养的起,穷困人家是不可想象的。
养鸡就不同了,它不但价格便宜,食量也少,还可以散养,自行觅食。小时候,经常看到老母鸡带着一群小鸡,满大街乱跑,母鸡走到哪里,这群小鸡就叽叽喳喳跟到那里,很是可爱。这说明从很早以前民间就有自已孵化技术,可以自已繁殖,自已饲养,这样就更降低了成本,所以,贫困人家搞几只小鸡喂养,下个鸡蛋,改善一下生活还是可以的,也可以做为一项经济收入来源,赶大集的时候有个专门的鸡蛋市场,农家大娘大婶们会在篮子里盛上自己家鸡产的蛋,摆在地摊上出售,卖几个钱补贴家用。因此,贫困人家,或者说一般化的农村人家都会养上几只鸡,它的特点是投资小,成本低,见效快,适合大众饲养。
而养猪就不同了,首先,仔猪不是每家每户都能繁殖的,饲养一头老母猪成本高,周期长,所以只有专业户才养的起,而一头满月出圈的小猪,更是价格不菲,在我的记忆里,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一只小鸡几角钱,而一头小猪需要二三十元线,差上百倍的价格,所以,一般农户是养不起猪的,再加上猪的食量很大,与鸡的食量更是天差地别,尤其是猪缺少了维生素,蛋白质,它是不生长的,更为严重的是会因营养不良,造成疾病,最后导致死亡,连本钱都赔上了。所以,没有厚实的家底是养不了猪的,旧社会,贫困人家无地或少地,仅有的一点薄田,维持生存都困难,就更谈不上养猪了。
因此,在过去,一般农户养几只鸡还是可以的,要养猪是没有那个能力的,只有富裕人家才可以养上几头猪,不但可以增加经济收入,还可以自家宰杀吃肉,真是越富越有,锦上添花啊!
:
农村为什么说“穷养鸡,富养猪”?有什么道理?
”穷养鸡,富养猪”这句话,只有老一辈人才有深刻体会。经过六十年代三年自然灾害的农村人都还记得,当年自然灾害那几年,农户过年杀猪,很难见到肥猪。都是皮包骨头。一头猪也熬不出多少油。当年人们可是巴望着杀猪能够多些油脂的。而鸡就不同了,虽然同是困难时期,可是家家养的鸡,仍然膘肥体壮。
那时候,农户散养时期,讲得是六畜兴旺,鸡鸭满院,猪和鸡是养得最多的。但猪和鸡的喂食方式不同。比如养猪吧,平时,每户大多都只喂一两头猪。养猪主要飼料,就是涮锅的泔水,剩菜剩飯,还有加工粮食剩下的糠及餅粕。很少有人家会喂大量的粮食。如果是穷日子,最缺的就是粮食,人吃飯都非常节省,剩饭往往只有一点清水。糠和各种餅粕人们也都做了食物。喂养猪不是饿死就是皮包骨头。而鸡就不同了,虽然也靠人喂飼,但在散养条件下,鸡可以跑到很远的地方觅食。草籽,昆虫都是鸡的好飼料,就是人不喂食,鸡也能吃飽。在三年困难时期,很多户都不养猪,而多数都养十几,二十几只鸡,除了下蛋,还可以吃鸡肉。
农村为什么说“穷养鸡,富养猪”?有什么道理?
农村里搞养殖是农民收入来源之一,常见是散户小规模的养殖,“穷养鸡,富养猪”这样的的农村老话说得很实在,道出了农村里人们养殖家禽牲畜耗费的成本,相对来说,养鸡成本更低更简单,而养猪需要投入的比较多,这也就是为什么现在的农村里养猪偏少了,但绝大部分的农户平时还养几只、十来只鸡过日子,下面具体来说说:
一、穷养鸡
鸡是常见的家禽之一,食量比较小,吃得杂,喂养上,五谷杂粮、蔬菜、米糠木薯粉等粮食副产品都吃,小只的鸡吃得少,长大成年的鸡,吃得比较多些,一天吃一大碗的量就可以了;而在农村里,人们自己种植五谷杂粮、蔬菜,拿少部分比较次的来喂鸡,不用直接花现金买食料,这其实在农民看来是节约养殖成本的表现,因为若是把种植的五谷杂粮等农产品卖了拿钱去买专门的饲料喂养,农产品价格比较低,而饲料价格却不低,算起来不如直接拿自己种植的农产品来喂养实在。
还有很明显的一点就是,农村里人们散养鸡还很常见,做法上一般是一大早就放鸡出去自己觅食吃,傍晚了才喂食一次,省了不少粮食,而且散养的鸡走动多得到了锻炼,自行觅食吃到的食物也比较天然,散养的鸡长得健硕,从小长大到可以销售,很少生病死掉,就算少数几只死掉了,但相对来说成本低,农户也可以接受,下次还是愿意养鸡。
这样穷养出来的鸡肉质口感等比较好,在市场上价格卖得也比较好,一只三四斤的鸡卖一百一百多块钱呢,这对于农户来说还是很划算的,毕竟平时养殖上投入的成本及管理少即穷养,但最后的收益却不错。
养殖建议
“穷养鸡”确实是不错的养殖方式,在很多农村地方都见有,长期养殖的话建议稍做规划,从而带来更大的收入,比如,长年坚持养一只公鸡及几只母鸡,可以下蛋产小鸡,这样不用每批都要买小鸡来养;而“穷养鸡”的方式一般4-6个月就可以卖鸡了;我国各种节日多,过节氛围浓,养殖上分批来养,最好是算好时间,养了节日卖,需求多,更容易得价,一批养十只、十来只这样,每隔段时间又有鸡卖;当然了,养殖上多养母鸡的好,因为作为食用,母鸡比公鸡更受欢迎,而且若遇上市场行情不好暂时不卖,留着母鸡下蛋卖鸡蛋带来收入,也不错呢。
二、富养猪
长大到可以卖的鸡一只三五斤这样不奇怪,而可以出栏的猪一般是200斤,猪比鸡大好多倍,猪吃了睡睡了吃,平时喂食上,一日三餐,食量是鸡的好多倍,一头猪一餐吃的量够一批鸡(一批几只、十来只)吃几天了。
尽管猪吃的也杂,不挑食,跟鸡一样吃五谷杂粮、蔬菜,但猪是圈养的,一日三餐都靠人为的喂食,每天消耗的食物很多,农户种两三亩粮食、两三分蔬菜,加上割野菜,不够养几头猪的,想要像养鸡一样五六个月这样可以卖,要花钱买一定养分配比的猪饲料来喂促长才行,这增加了养殖成本,过百过千元不奇怪。
而且圈养猪,每天都呆在固定的室内猪圈里,空气流通等不如室外,若是有猪生病的话容易影响到其他头猪,有可能会死掉,因此平时更要注意消毒杀菌管理还有定期打预防针,这本身也是成本、风险大。
养猪建议
养得多,投入成本多、风险大,建议结合自家粮食蔬菜储量等来规划养殖量,养两三头、三五头;当然了,养猪仔卖耗的时间比较短,而且没有产猪仔时就喂母猪,成本比较少,也可以考虑养一两头母猪产猪仔卖,乡居小菜的妈妈就单养母猪产猪仔卖过,比把猪仔养大到200斤了卖,省心、划算。
总结:农村老话“穷养鸡,富养猪”是养殖上的经验总结,有一定道理,考虑养殖成本、风险,想投入比较少,收益比较稳的,穷养鸡更妥当些,分批少量的养。
注:配图来源网络,侵删
农村为什么说“穷养鸡,富养猪”?有什么道理?
猪朝前面拱,鸡朝后面爬,虽方向不同,但目的只有一个,都是为了找食吃,都是为了活命。至于说“穷养鸡,富养猪”,说的是从前,它不能代表现在,更不能代表将来,现在有些事是不依老黄历的。我们农村家乡俗话说“穷莫丢猪,富莫丢书”,这更妥当,更科学。
常言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说明各行各业都有能人,无论同样养鸡,还是同样养猪,都会出现有人赚钱有人亏。说实话,搞好养殖业确实不容易、不简单,须过三关,第一技术要过硬,第二成本要最小,第三销售要最大。只有这样,无论养鸡,还是养猪都能赚钱,都能致富。
归根结底,鸡猪养殖不能定穷富。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