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水稻倒伏用什么药?

水稻是我国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我国有着很广泛的种植。在农村每家都会有自已的一亩三分地,大多都会以种植水稻为主。虽说现在农村人都往城里打工,村里也不像以前家家户户都种水稻,但由于今年疫情的影响,很多村民都没有出去打工,都在家重拾了老本行,种起了水稻。

水稻种植又分为早稻、中稻和晚稻,像小唐"这里都是已种植双季稻为主,现在正是早稻收割的时候,抢着收完之后就可以插晚稻了。相信很多八零后的朋友们对“双抢”这个词特别有感触,小时候的暑假有一半都是在“双抢”中度过的。

以前割水稻都是纯人工收割,遇到水稻倒伏在田里是特别头痛的,收割一亩倒伏的水稻至少要比不倒的慢一半,而且还特别容易割倒手。现在收割都是讲收割机来割,但同样的遇上倒伏的水稻田不仅割的速度慢,还会另外加钱,特别麻烦。水稻为什么会倒伏,怎么样可以防止水稻倒伏?

一:水稻倒伏的原因?

营养过剩:水稻生长过程中,一般会施两次肥,第一次是刚移栽秧苗时,要往稻田里撒入适量的底肥,这是让水稻移栽后能有足够的营养来提高它的成活率和生长速度。第二次是在秧苗返青后施肥,也就是常说的追肥;追肥可以加速秧苗生长分蘖,增加水稻株杆的厚度,提高它的抵抗力。

但每次施肥时一定要根据禾苗的长势来决定施肥的量,不宜过多或过少,少了庄稼长不好,多了就会出现禾苗旺长,长的过高,过单,承受不起稻穗的重量,风一吹就很容易倒。

秧苗间距过密:不管是人工插秧或抛秧,都不宜插的过密,插的过密不仅会让水稻之间透气性差,更容易传播病虫害,增加防治病虫害的难度,这样也会引起水稻倒伏。

环境因素:除了人为的一些原因,环境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因,往往很多农民朋友都很头痛,从分蘖到结穗再到水稻成熟,一路上挺顺利的,挨着快到手割的时候遇上一场风大雨大的天气,很多快收割的水稻就华丽丽的全趴在了地上,真是让人防不胜防。

二:怎样防止水稻倒伏?

选种:现在种水稻一般都是会选杂交水稻,杂交水稻的产量高,米质优,抗病、抗倒伏能力强;所以在选种时可以优先选择。

控旺:水稻长势过旺,单一也很容易倒伏,一般秧苗还未移栽时农人就会用多效唑喷一次,这样的意义在于控制秧苗长的过高过单,让它横着长也就是长粗一些,秧杆长的粗壮就不容易倒伏。

施肥:底肥和追肥都可以选用尿素和复合肥,在追肥的时候还可以适量的加入氯化钾,这样既能促进禾苗分蘖,也能让禾苗长的更粗壮,让它不容易倒伏。

防治病虫害:水稻后期以钻心虫和稻飞虱为主,由其是稻飞虱,它们会群集稻丛基部刺吸水稻叶鞘和茎秆的汁液,会让水稻根部腐烂从而引起倒伏;所以在后期一定要注意稻飞虱的防治。

晒田:晒田一般在禾苗满行的时候开始直到抽穗,晒田可以加速水稻的生长,减少病虫害的发生,提高水稻抗倒伏的能力。

总结:水稻倒伏是水稻种植中比较常见的一种情况,水稻倒伏的时间和面积都会对水稻的产量有一定的影响。除去环境因素,为了防止水稻倒伏,可以选择多效唑,壮秧剂等这些药剂来预防"""""

防止水稻倒伏用什么药?

能够防止水稻倒伏的药有多效唑、烯效唑、调环酸钙、抗倒酯等;或者选用含生长调节剂的微肥,如云众地硅锌肥(含抗倒能量因子);或者是水稻育秧基质中含有化控剂。

多效唑是水稻控旺防倒伏最常用的植物生长调节剂,能抑制茎秆伸长、缩短节间、促进水稻分蘖,在晚稻秧田常用,早稻很少使用。晚稻宜在秧苗1叶1心期用15%多效唑75-100克兑水进行喷施控苗。若是育秧基质中含有化控剂,则育秧时不需要用多效唑。

烯效唑的作用原理与多效唑相同,其活性要比多效唑高6-10倍,土壤残留少。烯效唑除喷施外,还可用于浸种,适应直播优质稻和栽插的优质中晚稻,浸种方法是用5%烯效唑兑水稀释,按药水:种1.2-1.5:1浸种24小时,中间捞出水晾1-2小时。若用烯效唑浸种,后期不再使用多效唑、烯效唑等生长调节剂。

云众地硅锌肥是利用先进技术螯合硅、锌等营养元素和抗倒能量因子,能促进水稻分蘖,缩短基部节间,增厚水稻茎秆壁厚,提高抗倒伏能力。使用方法:在水稻移栽返青后拌尿素(复合肥)一起撒施,直播田在播后15-30天(水稻进入分蘖)时与尿素撒施。

云众地服务宗旨:科普种植技术知识,解决农民种植的难题。更多种植技术知识,欢迎关注【云众地】

防止水稻倒伏用什么药?

防止水稻倒伏的农药有:

一、杂交水稻播种下去后,两叶一心婚姻三叶一心的时候,用多效唑喷雾一次,不能过早,也不能过晚,能有效的控制秧苗疯长,增强水稻秧苗的分蘖能力,促使水稻秧苗的根系发达。

二、在水稻秧苗移栽到田里一个五天左右,用五十斤左右每亩的复合肥撒下去,复合肥含有大量的钾肥,能使水稻茎杠粗壮,增强水稻的抗倒伏能力。或者用二十斤左右的钾肥跟尿素混合撒下去,也是可以的,效果不错。

三、在水稻丰行的时候,也就是水稻分蘖满行的时候,晒田几天,增加稻田泥巴的硬度,可以有效的增强水稻的抗倒伏能力,还可以有效的减轻水稻的病虫害程度。

三、在水稻孕穗期,根据水稻的生长情况,适量用磷酸二氢钾喷雾,增加水稻茎叶的养分,能使水稻生长得更好的同时,能增强水稻茎杆的抗倒伏能力,使水稻增产,提高稻谷品质。

四、在水稻齐穗期,用抗倒伏谷粒饱喷雾,每亩两包,能使水稻谷粒饱满,提高结实率,增加千粒重的同时,增强水稻茎杆和根系的抗倒伏能力。如果在水稻齐穗期倒伏了,水稻产量起码会减产一半以上,水稻倒伏了,养分和水分输送困难,无法输送到稻穗部位,会导致谷粒不饱满,空壳多,同时降低稻谷的品质。

五、水稻齐穗弯腰后,根据田间泥巴湿度,适当的晒田一段时间,增强泥巴硬度,可以防止水稻倒伏,同时为以后收割的时候,收割机进入田里提供方便。

防止水稻倒伏用什么药?

防止水稻倒伏用什么药?

防止水稻倒伏用什么药,习惯上把水稻倒伏分成两种,即:栽培不当和遭遇灾害。

其中栽培不当包括,用肥不当,(氮肥过量)基本苗数不当,(用种,栽插过量)

遭遇灾害,一是天气原因导致的大风暴雨,二是病虫引发的纹枯病,稻蝨等。

所以说水稻倒伏的原因很多,只有找出原因,才能对疹下药,确保丰产丰收,或者把损失降到最低。

下面把水稻因各个原因会导致倒伏的预防及用药综述如下:

一,用肥过量,稻苗过旺,除了控肥控水,及早搁田外,釆用生物激素制剂,如矮壮素,烯效唑,多效唑等等,它们的共同特点就是控制低节位生长,(水稻倒伏都是地上节间过长)耒防止倒伏,所以对它的施用一定要在水稻拔节前用药,否则起不到控制节位的作用。这是关键中的关键,之扵用量,根据生产厂家的使用说明使用。也要注意剂量过大而受害。

二,播种过多,过密,除了肥水控制外,根据不同类型密度,晒田,刪苗,(直播田可用手拖铁胎压垅。后期多用磷酸二氢钾,以增加茎秆硬性,防止倒伏。

三,因灾引起的倒伏:其实水稻栽培的全过程,都得围绕抗灾防灾,不乏选用抗倒良种,合理施肥和以防为主综合防治的一整套措施的落实。如:培育壮秧,早施苗肥,增施磷钾肥,合理搁田和二查二定的病虫防治措施等。这里值得一提的是要谨防因纹枯病,稻蝨引起的后期倒伏,一定要治早,防好,密切关注农技部门发布的病虫情报及其推荐的用药方法。

防止水稻倒伏用什么药?

能够和水稻抗倒伏相关的药剂主要就是多效唑、矮壮素、烯效唑这几种激素。一般来讲,使用化学防倒主要是在水稻的拔节期施药以控制拔节高度以此来降低水稻的倒伏几率。但是,仅仅依靠化学防倒并不能达到较好的防治倒伏的目的,还是需要从田间的管理措施、品种选择等几方面入手。

1、化学防倒。既然是通过“化学”的方式来提高水稻抗倒伏的能力,必然是使用一些药剂来达到这个目的。通常来讲,多效唑、矮壮素、烯效唑以及其他的一些类似产品都有这方面的作用,其主要的作用机理就是抑制细胞的伸长、但是却不抑制细胞的分裂,以此达到控制水稻株高的目的。

而且,化学防倒的措施一般都是在水稻的孕穗期或者拔节期的阶段施用。既在水稻的倒3叶-倒2叶完全抽出的阶段施用,此时水稻进入幼穗分化和拔节的阶段,是化学防倒的最佳阶段。此时作业,对抑制水稻拔节之后节间距有着较为明显的效果。而且,从提高防防倒的角度来讲,混合磷酸二氢钾施用也有一定的间接提高防倒效果的作用。

2、田间管理措施。如果从综合性的防倒措施来讲,仅仅依靠化学防倒是不够的。因为影响水稻抗倒伏的因素比较多,比如说水稻根系的生长情况,茎秆中有机物的积累情况,肥料和水分的管理措施,移栽后的田间密度以及品种特性等,都对水稻的抗倒伏能力有责直接的影响。所以,化学防倒只是提高水稻抗倒伏能力的一个因素之一,并不对水稻的抗倒伏能力的高低起决定性的作用。

2.1水稻根系的生长情况。农作物的种植,其实就是一个对根系的管理过程。根系生长量足够、根系发达,根系吸收肥水的能力就强,农作物的地上部生长就较为健壮、各方面的抗性也就更好一些。所以,就会有“湿长苗、旱长根”的说法, 非常的有道理。所以,在水稻种植的过程中,想要提高根系的生长量,就需要尽量的争取1-2次的晒田阶段,将田面的土壤晒出1-2cm左右的裂缝,促进水稻根系的生发、提高水稻的抗倒伏能力。

2.2肥料和水分的管理措施。水稻的产量较高,对肥料的需求量也比较大,以我们黑龙江地区的寒地水稻为例,目前的亩施肥量基本上都超过了30KG/亩的水平,其中氮肥的用量超过总量的40%。而且,由于稻田的常年种植、表层营养土的流失,稻田土壤越来越贫瘠。想要稳产和丰产,提高肥料用量就是大多数稻农的稳产手段,特别是增加氮肥的用量来改善水稻的长势。但是,这样做的一个后果就是增加了水稻的倒伏几率。所以,科学的施用氮钾肥,对提高水稻的抗倒伏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其次,就是抓住机会争取1-2次的晒田时间,提高根系的生长量、调节地上部的旺长情况,也能对提高水稻的抗倒伏能力有一定的作用。特别是依靠人工调控田间土壤含水量的方式,阻断多余的氮素通过根系向地上部的积累,对提高茎秆的韧性和茎秆中的有机物积累有着莫大的好处。

2.3移栽密度。对于这一点来讲,黑龙江的寒地稻作区非常需要注意这一点。因为黑龙江的寒地稻作区由于日平均气温低、有效积温低,种植的水稻品种都是11-12叶的早熟品种,水稻分蘖能力有限,而且只能利用前四片叶的同伸分蘖,后期生发的高位分蘖都是无效分蘖,怎么办?只能采取超过吉林、辽宁等地的移栽密度来获得更多的有效分蘖和有效穗数来稳产、丰产。黑龙江的寒地稻作区的移栽规格通常在9寸*4寸或者9寸*3寸,而吉林和辽宁的部分地区移栽规格达到了9寸*6寸,产量却比黑龙江的寒地稻作区高,就是因为分蘖能力强、穗大、穗粒数多。所以,一些稻农就再次的减小穴间距或者增加移栽的基本苗数。虽然说增加了有效分蘖的数量,但是水稻的生长空间被进一步的压缩,倒伏的风险也大幅度的增加。所以,控制合理的移栽密度也是抗倒伏的关键因素。

2.4品种特性。水稻的品种比较多,适口性好的、增产潜力大的、抗性好的、综合性状表现好的,很多种。但是,说一千道一万,稳产才是丰产的基础。哪怕这个水稻品种有着较为突出的丰产能力,但是对障碍型冷害敏感、抗倒伏能力差、抗病能力差,就无形中增加了种植的风险。不说丰产的可能性,可能连稳产都是个问题。所以,在品种选择方面,还是建议从抗性的角度来追求稳产,之后才是追求丰产。

以上是我对这个问题的一些看法, 如有不当之处请海涵。

防止水稻倒伏用什么药?

防止水稻倒伏,首先要选用茎秆粗壮、株型较矮、抗倒性强的水稻品种。不是种植密度过大产量就越高,密度过大反而倒伏机会也多,尤其是直播稻田,把握好播种量和田间分蘖苗数是防止倒伏有效的方法之一。

预防水稻倒伏,平时做好田水肥管理和病虫防治。

1、种植水稻推荐多施磷、钾肥,生物菌肥,施用硅肥及中微量元素增强水稻抗倒性。氮肥不宜施用过多、过晚,以免倒伏。及时开沟排水晒田,深泥田、烂泥田多晒、早晒、重晒,晒至脚踩不陷泥、田间开裂为度。浅沙田则勤晒、轻晒、多次浇水。

2、抓好病虫害的综合防治(纹枯病、稻飞虱),尤其纹枯病的防治,同时好的药剂也可缓解倒伏,一般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可以更好地调节作物生长。

3、水稻生长关键期做好生长调控,可以用缩短茎节间长度,使水稻重心降低,茎秆健壮,根系发达,提高抗倒性。注意:选择正规促根抗倒的药剂喷施或者撒施。

水稻后期倒伏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比如说品种、栽培密度、水肥管理、病虫草害,台风的防除等,发生倒伏后看情况进行补救。

1、较轻的倒伏可以不扶,利用自身的生长调节作用,会慢慢张直,虽说产量会有影响,后期在精心管理,损失也不会太大,如果在扶的过程中,不注意把茎弄断了,就得不偿失了。

2、如果是倒伏严重的地块可以人工扶起,一堆一堆的扎在一起,能挽回一些损失算一些,把损失降到最低。

3、倒伏后,可以在适当时候喷施植物强壮剂(穗满多或者99%磷钾能量),以便补充水稻所需的营养,刺激抬头。

4、用5%井岗霉素100克,兑水10公斤喷施防治纹枯病。井岗霉素和磷酸二氢钾可以药肥混施。

防止水稻倒的药物品类有很多,在喷洒时间上要精准掌握。

1、调环酸钙: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主要通过抑制植物体内赤霉素的合成,缩短植物的茎杆伸长,控制作物节端生长,使茎杆粗壮,植株矮化,从而达到防止倒伏的目的。

2、水稻抗倒伏通常都是使用惠满丰、烯效唑乳油、促丰宝Ⅱ型活性液肥等农药进行喷洒防治。

3、水稻化控是抗倒伏重要措施,使用时期非常重要。15%多效唑40g,在拔节前使用,叶面喷洒,可以控旺抗倒伏。在苗床叶面喷洒,可以壮秧(比较常用的方法)

编语:水稻要及时的控旺,否则可能会容易倒伏,影响水稻的产量,降低经济效益。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