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网上这么多人呼吁给老农民发养老金,而不呼吁新一代农民加紧缴养老保险呢?
我是一名已经工作了二十多年的乡镇干部,父母也还生活在农村,我来谈一下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一、“老”农民对国家的贡献到底有多大?
我为什么要给这个“老”加上引号呢?
一个客观的事实是,过去农业在国家财政收入中的占比更多。
农业税
1950年农业税占财政收入的39%,1979年为5.5%,到2005年底取消农业税的时候为0.05%。
简单来说,这个农业税就是农民向国家交的公粮。
从上面这个数字我们可能感觉农民的贡献似乎并不像有些人说的那么大。但还有一个数字,在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实行的是城镇和农村两种户籍制度,建国初期城镇人数的占比为10%。
为什么要提这个10%呢?什么意思呢?
很简单,如果单纯只讲吃饭,如果讲平均讲公平,农民应该交的公粮也应该是10%,或者稍微多那么一点点,但绝不会到39%。
更艰难的是1950年我们的粮食亩产量非常低,以小麦为例,亩产量普遍不超过150斤,七十年代中期也不过三四百斤。也就是说农民在自己都吃不饱的情况下把39%的粮食交给了国家。
现在如果再来看39%和10%这两个数据,相信大家肯定就有了更多感受。
当然了,这个39%也并非10%的城镇人口吃饭消费了,而是完成了工业的资本积累,也就是所谓的农业反哺工业。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给“老”农民多发放养老金非常应该。
二、老农民的“老”怎么界定?
刚才说了,应该给老农民多发放养老金,那多大才算“老”呢?1979年农业税已经下降到了5.5%,这是不是一个分界线呢?
其实在农业税之外农民过去还需要缴纳三提五统,这个的依据就是1991年国务院的《农民承担费用和劳务管理条例》。三提五统和农业税一起都是在2006年被取消。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个人认为2006年以前出生的农民都应该算是老农民,都应该多发放一定的基层养老金,但应该根据年龄区别对待。
怎么区别?应该多发多少?
在以前的回答中我说过,抛开医疗,单纯从基本生活来说,农村老人的生活每月需要五六百元。
以五六百元和现在满15年缴费为基础,我的设想是:建国以前出生的农民基础养老金为600元,65年以前为500元,80年以前为400元,80年以后统一为300元。
当然了,这个标准无论怎么定可能都会有争议。
三、新一代农民应该积极缴纳养老保险,这个毋容置疑。
缴社保领养老,这个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单纯想着靠国家福利养老,至少在我们现阶段以及很长一段时期,想都不要想。我们还没有发展到那个程度,财力也根本不允许,而且也不公平。
总之,给“老”农民多发放养老金是应该的,毕竟他们的贡献有目共睹。再说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部分老农民只会越来越少,财政负担也会越来越轻。而对新一代农民来说,都应该积极缴纳社保,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
最后还是那句话,我是一直专注三农,服务农村农民的基层微课堂,欢迎评论区交流探讨,也可以私信,我会尽心一一回复。
为什么网上这么多人呼吁给老农民发养老金,而不呼吁新一代农民加紧缴养老保险呢?
给这一代老年人发养老金,跟新一代农民交养老保险扯不上关系,一码归一码,新一代农民工不交养老保险有他们不缴的理由。给老年农民发养老金,有应该发给 的道理。
早在2018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张亚忠就提出,为农村老年人发养老金的提议,随着农村养老问题的凸显,社会上给老一代农民发养老金的呼声越来越迫切。虽然农村老人的观念是“养儿防老”,但是毕竟现在的社会压力太大,儿女们也是自顾不暇,所以农村许多留守老人们,大多都是生活拮据,没有固定生活经济来源。
张亚中委员还表示,由于历史原因,我国长期以来都是从农村、农业、农民身上索取的太多了。尤其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我们国家积贫积弱的时候,我们的农民绝对扛起了国家的粮食问题,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他们不但要为国家供应小麦交义务公粮等,还要每年交各种农业税,提留款等。而且还无偿的为国家大型基础建设提供免费劳动力,修铁路,公路,矿山,水库,电站,防洪大堤等。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我们的农民是绝对是生产主力军,他们不拿国家一分工资,不为国家增添一点麻烦。
2020年的两会上,王学坤委员提案:建立农民退休制度。全国政协政协委员王学坤提议推行农民退休制度,要让65岁以上的农民能够“洗脚上田,老有所养”,《王学坤委员:建立农民退休制度,让65岁以上农民“洗脚上田,老有所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党委书记、主任王学坤表示,今年我带来两个提案,一是建议设立“全民防疫日”,提升全民的防疫意识和生态安全意识;二是将推行农民退休制度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显著标志,让65周岁以上的农民能够“洗脚上田,老有所养”,充分享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带来的成果。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林双林曾撰文指出,上世纪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我国依靠农业支持工业发展。农民先要交公粮,即农业税;同时还有交纳购粮,即国家硬性向农民收购粮食,收购价格不到‘黑市’价格的一半。这就是我们经常讲的‘剪刀差’,压低农产品价格,抬高工业品价格。”当年农村的精壮劳动力,不就是现在的农村老人吗?为国家发展做出过贡献的他们,完全有资格分享发展的果实。
目前65岁70岁左右的老年农民,还在发挥余热,下田劳动种粮种菜,解决自身的生存问题。70岁以上80岁的老年农民急需政府出台养老政策,以解决养老难题。为这部分在解放初期为祖国做出过贡献的老年人呼吁,是学者们的为公平正义发声。网上这么多人呼吁给老农民发养老金,是因为这一代老年人的养老问题迫在眉睫,已经到了非解决不可的地步。
为什么网上这么多人呼吁给老农民发养老金,而不呼吁新一代农民加紧缴养老保险呢?
为什么网上这么多人呼吁给老农民发养老金,而不呼吁新一代农民加紧交养老保险呢?
呼吁给老农民发养老金,是社会的一种正义之声,为什么能有这么多人站在农村老人一边,是因为农村这些老人是当年政策遗漏的无辜者,又是社会最底层的弱势群体。农村这些老人,当年都是国家的中坚力量,为社会主义建设付出了艰辛。现在的农村老人,当年最听党的话,党让干啥就干啥,从来不讲究个人得失,交公粮宁肯自己不吃,专拣好的交,如果当年也有个人缴纳社保的政策,农村这些老人肯定不会像今天这个样子。为农村老人呼吁养老金的问题,也正是让大家看到了农村老人没有社保的苦衷,为下一代农民是一个很好的启示,其中也有非常积极的效果。
社保真正对农民开放,大约才有十几年时间,现在的农村老人,当年大部分都已经进入老年,那个时候购买社保,就必须一次性缴费,对于辛苦了一辈子的农民,有几个人能买得来呀,这种实际情况应当给予理解。如果是当年就有这个政策,农民可以逐年缴费,相信绝大部分农村的老人会响应国家规定的,因为他们是最忠实的一代农民。如今政策好了,新一代农民不可错过这个良机,尽早计划自己的养老问题,平时少花一点,购买了社保老了才有可靠的保障,相信靠谁不如靠自己,人到老年,每一分钱都很重要,看看这一代农民的今天,新一代农民就应当受到启示,不要心存侥幸,相信国家的政策。
为什么网上这么多人呼吁给老农民发养老金,而不呼吁新一代农民加紧缴养老保险呢?
老农民都以60开外的人啦,一辈子爬在地里干活,年轻时交公粮也是为国家的发展做出了大贡献的人!80年代土地承包分开单干也是国家的政策,那时候企业事业都没有听说有交养老金的事,九十年代后才有这方面的说词。你让一个年过甲子的老人交养老金!等交15年以是70开外的人啦!命大的可能还在世上,命小的早以黄土埋人了。大家说这现实么?
为什么网上这么多人呼吁给老农民发养老金,而不呼吁新一代农民加紧缴养老保险呢?
给七十年代以前在国家困难时期做出过特殊贡献的老农民发放养老金,一直是网上的呼声,究竟该不该给他们发呢?下面咱就来讨论一下这方面的问题;首先说一下养老金的出处。养老金是由国家、集体(厂矿企业)个人三方组成的,也就是说你入养老保险钱多,国家也给你拿的钱多。所以职工都得到了国家的补助支持。
国家是有工、农、商、学、兵等组成的,显然农民也是国家的一员。那为啥农民没有养老金呢。这里面有历史原因,也有农民自身不如城镇居民富有的原因。缩小城乡差别是历届政府秉持的一贯政策。到现在退休金的每年涨,把城乡差别拉的反到更大。
下面说一下、国家出的这一部分养老金是从那里来的:国家出的这一部分养老金显然是从国库里拿的,国库是谁的那,是全国人民的。那自然也有农民的份,因为农民没有养老保险,也就得不到国家补助的这一部分。
原因就是农民没有能力交到过多的养老保险,这样的结果是农民不但没有能力拿到国家的这一补助,不拿就等于贡献了,你吃饭连个碗也买不起,那人家就要都吃了。
给工业打下现在发展基础的是70年代以前以农养工、促工的政策,是在“以粮为纲,纲举目张”的号召下落实的。也就是说现在工业的迅猛发展是在70年代以前农民的参于下而让其实现的。没有当时的农民忍饥挨饿开渠筑坝耕种五谷为国家做出的特殊贡献,也就没有工业发展的今天。
你们说:工业发达了摘到树上的枣了,国家该给当梯子的那一代农民弄两枣吃不该。
为什么网上这么多人呼吁给老农民发养老金,而不呼吁新一代农民加紧缴养老保险呢?
为什么?如果你真的不明白的话,就让我来告诉你吧。
因为60岁以上的老农民,为国家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建国以后的40多年里,由于国家贫穷落后,没有工业基础,国家为了尽快发展工业,只能采取以农补工的大政方针,国家的税收基本来源于农业。那个年代,农民不但要上交公粮,而且要无偿出工为国家搞建设。很多基础建设,比如公路,水库,机场,铁路等等,都是那个年代农民自带干粮铺盖,风餐露宿,流血流汗,一锨一镐干出来的,而且没有任何报酬,完全是干尽义务。经过近半个世纪的长期农业积累,逐步建立起了工业体系。著名的“剪刀差”政策,就是那个时代的产物。说起“剪刀差”来,那叫一个厉害,它的本质就是,国家低价收购农产品,然后高价卖给农民工业产品,以此得到的差价,用于工业建设。比如上世纪70年代,一块上海牌手表,要120元,三个农民干一年的收入,也买不起。
60岁以上的老农民,就是从那个时代过来的,他们的付出和贡献可想而知。但是,现在他们老了,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他们没有社保,没有退休金,只有每月一百多块钱的生活补贴。在这种情况下,社会上有良心的人为他们呼吁,为他们请命,难道不应该吗?我认为这是完全应该的。
新一代的年轻农民,早就有了保险意识。现在的年轻人在工厂打工,一方面国家有社保政策,强制企业为他们交纳保费。另一方面,他们看到自己的父母因为没有退休金而老无所养,日子过得很艰难,这就给了他们深刻的教训。所以,现在的年轻人,大多数都是自觉交保险的。这个就不需要别人进行提醒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