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抛荒田地外出打工,这种现象还能持续多久?

这是一组“触目惊心”的数据,过去10年时间里,每天消失的村落高达100个。1978年全国只有193个城市、2000个小城镇,现在全国有超过2万多个小城镇,可是在这40多年时间里,全国超过几十万个村庄消失在历史的尘埃中。

现在农村的确出现大量荒地,我老家位于大别山地区,早年村子里的年轻人大多都外出打工,有些人就在外地买房子了,还有一些人现在虽然回到家乡,但是他们大多都会在县城买房子。

而且现在农村学校基本上都消失了,农村孩子读书只能到城市里的学校,父母也会在城市买房子或者租房子陪孩子读书。目前农村空心化非常严重,农村原本有很多良田现在都无人问津,不出10年时间,我老家的农村也会消失了。

这种情况能够什么时候才会改变?农民工什么时候才会回到农村?我认为这种现象也许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想要结束这种现象,必须要做好以下三个条件。

第一点:从国外经验来看

我有一个表妹,她在美国读博士。她告诉我:“在美国有钱的人都愿意住在乡下,在城市里面住着高档公寓的人往往都是上班一族,可是我们中国目前和外国恰恰相反,有钱人都住在城市里,没钱的人才会留在农村。”

很多人可能还没有注意到,今天农村出现大量荒地,就算在农村老家盖有一间大别墅,可是也没有多少年轻人愿意留在农村。给大家打一个比分,你现在跟女孩子说我在农村老家有一间300平米的大别墅,女孩子都不愿意理你,可是你要说我在县城有一套100平米的房子,对方可能就会对你另眼相看。

国内有钱人都住在城里,国内农村留下的要么是孤寡老人,要么就是还没有到上学年纪的孩子。为什么我们年轻人都选择出门打工?

其实并不是因为我们农村人不想留在老家发展,而是农村老家没有企业能为我们提供就业环境;老家也没有学校为我们子女提供优质教育;老家甚至也没有医院为我们提供医疗救治。

农村里的年轻人内心也不愿意离开自己的家乡,可是现实情况是农村和城市在各个方面差距太大了,农民也是迫不得已进城打工的。农村里的年轻人都进城打工,土地荒芜现象自然就加剧。

从国外经验来看,只有农民收入能够提高,农民工才会愿意从城市回到农村,土地荒芜现象才会减缓。

第二点:农村种地收益低

今天中国超过14亿人口,其中大部分都是市民,而不是农民。目前全国超过8.5亿人都生活在城市中,他们不再靠务农为生。他们住在高档的写字楼,喝着牛奶和咖啡,过着很优越的生活,可是农村大部分农民年收入并不高。

今天我们农民主要经济来源还是靠销售农产品,可是现在农产品价格实在很低。

在我们老家大别山地区,当地农民家家户户都种植水稻,每年秋季水稻成熟后,农民会把大部分水稻卖给粮站,这也是农民的主要收入。可是大米的价格一直很低,粮食根本卖不上价格。

十年之前,粮站收购100斤大米的价格是110元,现在粮站收购100斤大米的价格是130元,十年时间大米涨价不到20%。可是你知道其他商品涨价幅度多少吗?有些地区的房子涨价超过500%,肥料和人工费涨价超过100%,相比较而言农民主要经济来源的粮食价格相应贬值了。

前几天我父亲还跟我说:“如果现在农民靠在家种田为生,一年到头赚不到3000元。”

现在大米、玉米、小麦等农产品收购价格真的很低,这也是为什么现在很多年轻人不愿意种地的原因。

目前在家种地根本不划算,如果你再加上种地付出的人工费、肥料费等等乱七八糟的费用,甚至还会出现亏本。面对如此低价的粮食,农民种地面积越大可能会越穷。农民辛辛苦苦种地,一年只有3000多元的收入。还不如进城找一份工作,一个月领取的薪资就超过在老家务农一年的收入。

在我老家超过80%的耕地都荒废了,只剩下20%耕地由村子里老人耕种,老人闲着没事干,而且心中也不忍心看着土地荒芜所以才种地,可是没有一个年轻人愿意在家务农为生。

我认为如果不解决农产品物价问题,农村耕地面积只会越来越少。

站在一个农民角度来说,我们也不希望自己土地荒废,可是我们也没有办法,农民也要生存也要赚钱养家啊。当在家种地不赚钱,农民只能把土地荒废,跑到城市工厂或者工地打工赚钱。

第三点:城市的虹吸效应

近十年时间,我们经常会听到一个词语叫“城市化”。

城市化把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工厂、企业里面,大量农民从农村来到城市,城市变得越来越大、越来越美。可是农村变得越来越小,农村常住人口也越来越少,很多农村在城市化过程中逐渐消失。

虽然城市生活大大提高了老百姓的收入水平和教育水平,但是由于城市涌进大量农村年轻人,农村土地荒芜现象也越来越严重。很多农民工为了在城市买一套房子,不得把一生所有积蓄交给开发商,农民的经济压力也变得越来越大。

什么时候农民工愿意回到家乡?

我认为只有农民在乡村也能赚钱,农民孩子在乡村也能接受跟城市孩子的教育,农村老人也能享受城市老人一样的医疗福利待遇,农民才会真心实意地回到农村。

面对农村经济发展疲弱、土地大量荒废的现状,我有几点建议。希望大家能够认真看完,如果觉得我说得对,欢迎大家点赞、转发和评论支持,如果觉得我说得不对,也欢迎大家在评论区指正。

  1. 发挥农村自然环境优势,大力发展旅游行业,新建田园综合体、发展农庄或者民宿产业,可以有效带动农村年轻人就业,提高农民收入。
  2. 结合农村产业优势,大力发展特色小镇,重点把城市产业引入到农村,让农村经济活跃起来。
  3. 发展特色保护类村庄,依托于当地特色文化和旅游资源,开发旅游特色小镇,实现乡村振兴的计划。
  4. 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让农民也能获得跟城市人口差不多的物质待遇。

最后刘三点认为农民抛荒田地,外出打工其实大多都是被迫的,如果不加以改善,长此以往下去大部分农村都会消失,土地荒芜现象也会越来越严重。

希望未来农产品的价格可以提升,让农民在家也可以通过种田养家糊口,如果现在把大米升为10元每斤,玉米升为5元每斤,我相信很多农民都会主动回到农村老家。

如果真的有那一天,农村不会再有荒地。各位家人们,你们觉得我说得对吗?

我是刘三点,一个为农民发声的自媒体,创作不易期待你的点赞和关注。

农民抛荒田地外出打工,这种现象还能持续多久?

凭我的观察和分折,农民抛荒田地外出打工的这一现象,我认为仍将存在并持续下去,原因如下:

一、农民种植付出和收入不成正比,赚不到钱是主要问题

现在农产品不值钱是众所周知的,但投入的成本却在不断增加,很多时候一年下来,除了维持自己消耗外,基本上赚不到钱,甚至亏本,特别是年成不好,遭遇天灾,如洪涝灾害等情况,则更让人觉得农民种田,简直就是“陪了夫人又折兵”。

据资料显示,农民种一亩玉米大概能赚200元钱。种一亩稻谷纯收入在900元左右,这些都还没有算人工费,如果算上人工费,那肯定是亏的。这样的情况谁还愿意在家种地,除非万不得已,否则但凡有丝希望都会抛荒田地外出打工。

二、物价上涨,生活压力大,农民不得不抛荒田地,进城打工

现在市面上除农产品不值钱外,其它物质的格价都呈上涨趋势,特别是房贷车贷和培养小孩这三样费用,真的是压在人们身上的“三座大山”,而种田又不赚钱,为了缓解生活压力,农民不得不背井离乡,进城打工。虽然现在经常看新闻说有人返乡创业,但真正创业成功的却廖廖无几,很多人失败后又不得不重新踏上打工的征途。

三、能种田的人老了无力耕种,新生代不会种田

这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现在去农村兜一圈,除了看到几个老弱病残的老人和留守儿童外,很少看到有年轻人的背影,即使有他们也不会种田。而那些老人也再无力耕种,在这种背景下,抛荒的田地会越来越多。

四、文化素质的普遍提高,年轻人不屑种田

文化素质的提高能促进社会的发展,利国利民本来是好事,但是很多年轻人却把它当成高人一等的资本,认为自己文化程度高,应该做一些体面的工作,对种田这种既不体面,又费力不讨好的事根本就不屑一顾。年轻人不愿种,老年人又力不从心,这田地不抛荒又能怎样。

五、智能时代的到来,虽然很多工作岗位被替代,但由于新增人口数量急剧下降,单位用工仍处于供不应求状态,仍然有大量的工作岗位亟待人工操作,所以也就不存在无工打的局面。

既然有工可打,那些新生代在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后,也会降而求其次,因为在他们的心目中,宁愿在城里赚少点,也不愿回农村干那不体面的农活。这样一来田地抛荒也就在所难免。

六、服务行业的兴起,为就业提供了大量岗位。

现在虽然很多制造业受环保的影响得以控制,失去了很多工作岗位。但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服务性的新兴行业如雨后春笋般兴起,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如快递,外卖,家政等等。所以年轻人在城市不愁找不到工作,也就不愿回农村种地了。

正因为以上几个原因,促使农村人宁愿抛荒田地,也要外出打工。

所以,我认为“农民抛荒田地外出打工”的现象,仍将持续下去。

“趋利避害”是人的天性,想要摆脱农民不外出打工的局面,除非是在农村种田的收益大于在外打工的收益,但这又谈何容易!

农民抛荒田地外出打工,这种现象还能持续多久?

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我认为,农民抛荒田地外出打工,这种现象持续不了多久,最多也是到2030年前这十年之内就有很大变化。我从三个方面来说说原因:

第一,随着国家的“十四五”(2021-2025)规划,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让城镇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城乡差距将缩小。

湖南新农村建设,让农村焕然一新

就以我为例,首先,作为村里第二代南下广东打工的农民,由于文化水平低,进城打工只能做一些建筑工,餐饮服务员,等低端工种,收益低微。其次,随着城市高房价的持续,生活上只能保证温饱,住的也是狭小而又拥挤的廉租房,而买房,对于我来说只是个奢望。

就像最近几天爆红网络的广西女孩,十四岁小学没毕业就外出打工,十年的青春换来的收益,也只够在城市里买个毛坯房,付个首付的钱。虽然,这个女孩的事迹很励志,但是我认为这也很无奈和心酸,因为这是新一代房奴的一个缩影,一旦失业,经济上的压力就会暴增。这样的生活并不是我想要的。

住毛坯房的农民

而相反在农村,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新农村建设给农民带来了很大的福利,不管是在生活上,还是在工作上,跟城市的差距也并没有那么大。例如,我以前想买一些家电生活用品,要走很长的村道,山路,要翻山越岭的才能去城里购买,而现在在家上网就能购物,还有专门的快递送货员,送货到家,方便了很多。而且,村村通公路的建设,也让村民出行方便了很多,有些地方在离家不远就能找到工作,不需要背井离乡。

方便快捷的物资运送

第二,农村人在种植、养殖方面将有更多的政策扶持,发展前景也更广阔,外出打工将不是唯一出路。

这里我讲一个村里的实际故事。

村里有一家生猪养殖户小斌,2013年十九岁高中一毕业就出去打工了,到2018年,存款不到五万,这对于还没有成家,住的还是一层青砖房的他来说,起不到什么大的作用。

于是,当时已经24岁的小斌跟父亲商量,准备在家搞养殖。说干就干,将家里的水田、土地都置换给其他农户种,再从自家的后山上,将别的农户土地、荒地置换和租下来,然后开始兴建养猪场,全家人做起了生猪养殖户。

再加上借的一些钱,也就不到十万块的投资,仅仅从2018年到2020年年末,两年之间,就赚了将近60万元,不但还清了账,家里还建起了一栋三层小洋楼。

虽然,在养殖技术上的水平,还有待提高,但是国家乡村振兴的战略,也让一家人对未来的农村养殖业充满信心。因此,小斌也常说,就在农村创业了,再也不出去打工了,农村也能赚到钱。

我也相信今后国家对农村的惠农政策会更多,扶持力度也会更大,在农村创业也是大有前途的。

第三,农民抛荒外出打工,并不是长久之计,落叶归根成大多数农民的愿望。

像日本等一些发达国家,有钱的人都在乡村买一栋别墅、一个院子,生活工作都在农村,因为这个时候他们追求的也是农村优美的环境和清新的空气。

同理,中国发展到一定程度,有些富人也会向往住在农村。毕竟,农村的天空可不是雾霾日益严重的大城市可比。

蓝蓝的天空,清新的空气,再吃上自己种的果蔬、农作物,我相信这也是每个在城市生活几十年,背井离乡的老农民最初的向往。

就算已经有了城市户口,但是落叶归根依旧是这些人的愿望。

综上所述,随着农村环境越来越好,生活越来越方便,农村事业越来越有前景,农民抛荒田地外出打工的现象,就在近十年之内一定会有很大的改变,我拭目以待。

你认为呢?

农民抛荒田地外出打工,这种现象还能持续多久?

就目前状况来看,少则五年,多则十年。如果国家调整制度体制,完善社会主义改造,从塑社会主义制度,也许会更快一些。

农民抛荒田地外出打工,这种现象还能持续多久?

谁说农民出去打工农田就抛荒了?

农民出去打工,不是一家人都出去打工的,家里还有父母妻儿,由于农村每家每户分到的承包的土地都很少,多的十亩八亩,少的三亩五亩,家里的父母老婆也完全可以把家里承包的土地种植下去的,这样打工的在外面赚钱,留在家里的父母老婆种地生产粮食,既使家里承包的土地再少,打下的粮食也足够一家人一年吃的,而且再留足家里人一年吃的粮食之外,也一定会有剩余的粮食拿出去卖的,这样不但解决了一家人吃饭的问题,多多少少也会给家庭增加收入的!

如果不想让留在家里的父母老婆种地挨累的话,那就把家里承包的土地流转出去,或者转包出去,这样每年也可以收到土地流转或者转包出去的租金的,假如家里有十亩土地,每亩每年租金500元,那么一年也可以收入5000元的,所以呀,既然土地可以流转,可以转包出去收取租金,那么,哪位农民朋友还会因为出去打工,就把土地扔在那里抛荒弃种,你说农民出去打工就抛荒了土地,是你傻呀,还是说出去打工的农民傻呀?

农民虽然朴实厚道,但是农民不傻,他们出去打工是因为种植的土地太少,种植土地的收入不足以养家糊口,所以他们要出去打工来养家糊口,但是,他们也不会抛弃自己家承包的土地,他们可以让留在家里的父母老婆去种植,也可以把土地流转转包出去,收取土地租金的,如果说农村有抛荒的土地,那么,抛荒的土地也不是肥沃的基本农田,基本上是山地、坡地、贫薄的土地,如果有这样情况的土地抛荒弃种的话,也不足为怪,而且既使有这样情况抛荒的土地,抛荒土地的面积也不会很多的!

感谢您对从善如刘三农问答的关注和支持,欢迎您的评论留言!

农民抛荒田地外出打工,这种现象还能持续多久?

农民抛荒田地外出打工,这种现象还能持续多久?知名三峡认为,这种现象应该只是少数农村存在,没有代表性,更没有普遍性。

@知名三峡出生在农村,也一直从事农村工作,也没有离开过农村。所以题主提到的农民抛荒田地外出打工的现象至少在三峡地区不存在。即便是有抛荒现象,那也是极少数家庭因为无劳力或生病等原因导致的。

在@知名三峡所在的三峡地区,基本上是低山柑橘高山茶,没有抛荒的土地。一亩茶叶一年收入四、五千元,柑橘的价格则更好,所以农民们是舍不得放弃土地的,他们还在茶园和柑橘园搞起了套种。在我的老家,乡亲们在茶园里套种夏橙,由于夏橙是五月份成熟,正好是春茶采摘结束的时间,乡亲们打这个时间差,收了茶叶又摘夏橙,恨不得一亩地当两亩用,哪还有抛荒的耕地呢?

所以说,农民抛荒田地外出打工,这种现象还能持续多久的问题在我们这里不存在。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