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5年以后的养殖业中,养牛与养猪哪个更有发展前途?
五年规划:养殖业、农村养殖、散养、规模养殖。养殖这个行业没有统一的标准答案,养殖方式不同、环境不同收获是不可能一样的,有亏有赚是很正常的事。
我们从市场行情、养殖风险和养殖利润为出发点,浅谈一下未来五年是养牛好还是养猪强。
养牛
最近两年我们发现一个现象,农村养牛的慢慢多了起来。要知道自从牛被机械化替代以后,农村养牛的慢慢减少,以至于多年在农村见不到牛,而现在养牛的多了,就说明市场对于牛的需求上升,导致价格上涨,从而利润增加。
因而人们的趋利天性让不少外行进入了养牛行业,牛的品类很多。以肉牛来说我国现在养殖户喜欢养殖西门塔尔品种,一般500斤左右的牛犊,今年价格高达13000-15000左右,成年牛现在价格为22元每斤左右,正常一年的利润6000以上。
自繁自养肉牛的养殖户利润则是更高,西门塔尔一年可产一胎,一年所需的饲养成本在2000到3000元之间,按10头算就是25000左右。牛犊长到400斤左右售卖,市场价格在13000,其中还要补喂1000元的草料。除去折旧、水电、兽药、配种、接生,一头牛犊利润能达到8000元,如果继续追肥,再加上6000左右的利润,那么一头的利润可以达到14000,10头就是14万,50头就是70万。
看着这利润很是可观,然而却并不是人人都能做的。养牛是一个资金占用量大,使用周期长,收益慢的项目。从后备母牛到小牛犊再到售卖成年牛,时间要跨度2.5年以上,这中间的风险并不小。
小牛伤亡,母牛难产,随着规模的扩大,疾病的风险,而且市场行情不是一成不变的。这两年之所以价格上升这么快,主要的因素是猪肉价格大涨带动牛羊价格上升,随着生猪存栏增加,牛肉价格在今年开始下降,这是市场供需关系决定的。
因此把时间放到五年之中,牛的产能不会有大幅度的增加,供应量就不会有多大变动,并且因疫情进口牛肉减少,相应的国内牛肉供应还会偏紧。
但是价格会持续下降,直到猪肉价格稳定为止。主要是替代猪肉的效应变小,随着猪肉价格下降,人们转吃猪肉。同时在人工成本上涨、饲料成本上涨之下,养牛的利润会降低,但是总体来说价格是很稳定的,因而成为不少返乡在乡农民的养殖选择。
养猪
猪肉是个大事情,所谓猪粮安天下,猪肉作为我们国人餐桌上必不可少的肉食,是做出了巨大贡献的。我国平均每人每年要吃上40多斤的猪肉,重庆更是能吃66斤的猪肉,我国生猪每年正常出栏在6-7亿头,是世界第一大国。
而做出如此贡献的就是我们养殖户,但是作为养猪专业户,我们是吃尽了苦辣酸甜,总体来说就是跌宕起伏。生猪价格是个大学问,每天一个价,市场波动很明显,一年之内就会有数次触底,数次反弹,比股票还激动人心。
从2019年3月份开始,生猪价格进入暴利期,高峰时可以和牛羊肉比肩,让上千家房地产公司进入养猪业,让人不得不感叹资本的强大吸引力。
只是看到现在的猪价暴跌,不知道这些养猪新人会不会后悔。今日生猪价格继续下探,全国平均猪价下降到9元每斤左右,土杂猪价格降到9元以下,外购仔猪育肥户进入深度亏损,亏损区间400-1200之间。
养猪成本包括仔猪、饲料、防疫、设备折旧、人工、环保等。散养户环保成本较低,规模化养殖每头环保成本就要150元左右。
今年养猪户主要亏损在饲料成本上涨,仔猪价格居高不下,非洲猪瘟肆虐。
未来五年同样会面对非洲猪瘟、饲料成本的问题。现在生猪产能还在持续恢复,也就是说价格上还不是最低谷,按三年一个猪周期算,一年赔,一年平,一年赚,今年到明年下半年都是处于亏损期。五年内行情只有一年处于上涨期。
因此想要凭着市场行情是很难赚钱的,只有做好精细化管理,成本管控,才能在行情差时减少损失,在猪周期的立于不败之地。如果既不懂市场,又不懂养殖管理,不懂技术,那么养猪这件事就要谨慎对待。
结语
未来五年,养猪风险系数较高,主要在于养殖量已经恢复,据官方消息,4月末已经达到96.6%,再有就是非洲猪瘟的不定期光顾,损伤较大,再加上饲料等养殖成本上升,导致利润被极度压缩。
而养牛虽然占用资金时间长,收益慢,但是风险相对较小,没有太多的外在因素影响。因而未来五年养猪与养牛的前景,我认为养牛有发展前途。
未来5年以后的养殖业中,养牛与养猪哪个更有发展前途?
首先感谢悟空小秘书邀请,未来五年以后的养殖业中,养牛和养猪哪个更有发展前途?其实只要饲养管理得当,做好疾病预防工作,养牛和养猪都是有发展前途的,但就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受非洲猪瘟的影响,个人认为养牛比养猪更有前途。
养牛和养猪在前期的投入都差不多,两者也各有优劣。养牛的优势在于价格稳定,管理简单,不易得病;劣势在于繁殖能力低,生长速度慢,见利周期长。养猪的优势在于出栏时间短,能见利润快;劣势在于猪肉价格不稳定,时不时会爆发瘟疫。就目前的非洲猪瘟来看,未来养猪要承担很高的风险。
我是这样想的,未来五年以后专业养牛的人会变得越来越少,养牛的人变少,牛价自然还会涨高。养牛的利润主要来自于母牛繁殖牛犊和肉牛育肥两大类,虽说母牛的繁殖能力实在太低,但如果靠育肥肉牛赚钱,效益和利润还是很不错的。
肉牛的育肥期一般为90天左右,牛犊和成年牛都可以拿来育肥。当育肥一头牛达到出来标准之后,纯利润至少有2000元以上。
以后的规模养牛场大多都实行自繁自育,在这种经营模式下,养牛的利润可以实现最大化。比起养猪,牛的市场更稳定,价格相对较高,所承担的风险要小,因此,个人更倾向于养牛。
总结:养殖业一直以来都是个充满很大风险的行业,以后5年的行情谁也不可能百分之百预测准确。但我们仔细分析下当前的大环境,说未来养猪好的恐怕也没有几个人。所以,我还是觉得养牛踏实。
未来5年以后的养殖业中,养牛与养猪哪个更有发展前途?
我想请问题主,5年以后,种西瓜和种哈密瓜哪个更有发展前途?卖冰箱和卖空调哪个更有前途?之所以反问,是为了突出问题的荒诞。
同行尚且不同利,何况行业不同。我想告诉你的是,未来养牛和养猪都有前途。在消费升级的大背景下,老百姓的需求从吃饱转向吃好,这个过程中会释放出巨大的消费红利。当然,并不是每个养猪企业都能分享到消费红利,只有那些连接了消费端,能生产优质肉蛋奶的企业才能上车。
做生意能否赚钱,不在于你干什么,而在于你擅长什么。所以,就要看你擅长养猪还是养牛了,如果都不擅长,建议不要跳这个火坑了,这是个又苦又累又微利的行业,365天工作制,而且风险太大,除非你想和人民币过不去。
当然,如果你非要在养牛和养猪中选择一个,如果你钱多,可以选择养牛;如果钱少,可以选择养猪。答主粗略计算了下,一个年出栏2000头肥猪的自繁自养场,大概需要资金150-200万元。但不管养什么,在正式开干之前,建议你找个养牛场或者养猪场,潜伏半年以上偷师,只有自己成了老司机,成功的概率才会提高。
未来5年以后的养殖业中,养牛与养猪哪个更有发展前途?
大家好,我是农民小席,感谢邀请!
未来5年以后的养殖业中。养牛与养猪哪个更有发展前途?
大家都知道,牛肉的价格一直远高于猪肉的价格,那是因为牛肉营养丰富、味道鲜美、而且脂肪的含量特别低,所以更适合现代人的生活习惯。并且,牛肉价格近几年一直是稳重递增的趋势,而猪肉价格波动比较大。另外,随着人们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消费观念的不断转变,人们对牛肉的日常消费量也变的越来越大,所以牛肉市场未来几年的发展前景要比猪肉市场的好。
再一个,农村养牛现在是农村人脱贫致富、发展经济的有限途径。而且政府也大力支持农村养牛。并给于帮扶补助政策,比如贴息贷款、技术支持、推荐销售、养牛补助等等。而且农村现在荒弃的土地越来越多,可大面积种植玉米、苜蓿、高粱、大豆等等农作物,可提供丰富的饲料草料资源,降低养殖成本,提高养殖效益。
所以说,未来5年以后的养殖业中,养牛要比养猪更有发展前途。
感谢阅读,请加我关注,谢谢!
未来5年以后的养殖业中,养牛与养猪哪个更有发展前途?
未来5年以后的养殖业中,养牛与养猪哪个更有发展前途?
谢谢你的邀请,未来5年以后的养殖业中,养牛与养猪哪个更有发展前途?我认为养猪这个产业的前途更好。
猪肉是国内的主要肉食品,占肉类总产量的85%以上,无论猪肉价格怎样波动都动摇不了猪肉是肉食品老大的地位,无论多少年,养猪是有前途的。
一、习惯问题,大多数消费者都是以吃猪肉为主,这是千百年来形成的习惯,过去粮食多么困难,但是家家户户都要养猪。牛羊是草食动物,过去粮食缺乏的年代为什么没有大量养殖,没有作为主要的肉食品呢?猪肉可以顿顿吃都不会厌,而牛羊肉吃不了几顿就不想吃了。
二、生产周期问题,猪繁殖速度快,育肥期短,出肉率高,一头母猪一年可以产仔20多头,怀孕期114天,仔猪育肥过去10个月,现在的三元杂交猪喂全价配合饲料5个月左右就可以出栏。牛三年产两胎,断奶牛犊育肥要10个月以上,生产周期长。
三、养猪的经济效益高,猪温驯好养,可以大规模养殖,一个劳动力可以养殖肥猪100头左右,一头利润不多,但是一年可以育肥1—2批,投资可大可小。养牛投资大,见效缓慢,相同的投资是养猪的利润高。
四、猪的饲料利用率高,一般是2.5公斤左右长1公斤活重,牛的饲料利用率没有猪的高。
五、牛肉销售价格高,销售量并不多,并不是消费者都经常吃牛肉,只是偶尔吃。现在是进口牛肉数量不多,如果市场价格继续爆涨,进口牛肉增加,那么养牛的就亏的惨。如果国内养牛数量再翻一倍,那么市场价格将会大幅度下跌,因为顿顿吃牛肉的消费者不多。猪肉每年进口很多,但是消费量大,对养猪业的影响不大。
未来5年以后的养殖业中,养牛与养猪哪个更有发展前途?
未来5年以后的养殖业中,养牛与养猪哪个更有发展前途?
现在种粮不挣钱了,农民收入增长和发财致富就需要转变思路。从长远看,未来农民应该从粮食种植中分离出来转而从事其他高收益的产业行业,养殖业就是很好的选择。在养殖业中养牛和养猪从市场需求角度看都是可以赚钱的,也就是说养牛和养猪发展前景都很好。
有关数据表明,1987年,中国猪肉、牛肉和鸡肉人均消费量分别为16.45kg、0.69kg和 1.39kg,占三类肉总和之比分别为88.81%、3.71%和7.48%;近40年来,中国人均猪肉消费量呈快速上升趋势,人均消费量从7.66kg 增加到39.34kg,增长了5倍多,但人均猪肉消费量占比呈现缓慢下行趋势,从95.92%下降到73.60%;中国人均牛肉消费量基数较低,上升趋势较快,人均牛肉消费量占比上升也较为明显,从4.08%上升到11.22%;中国人均鸡肉消费量呈快速增长态势,1987年至今,人均绝对量从1.39kg增加到8.11kg,人均鸡肉消费量占比从 7.48%上升到15.17%。在过去的40年,中国受消费习惯的影响,一度肉品消费以猪肉为主, 解决了国人的温饱和小康生活。未来20年,健康饮食将逐渐成为消费主流,预计鸡肉和牛肉人均消费占比将会大幅提升,猪肉的人均消费占比将随之继续下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健康意识不断增强,肉蛋奶需求不断增长的同时,肉食结构也必将发生改变,养殖结构和养殖方式也随之而产生新的变化,农民在发展养殖业时也必须顺应这些变化。养牛和养猪两者比较,至少有以下不同。
一是市场增幅不同,牛比猪的需求增长要快。
牛肉相比猪肉而言营养要丰富,在肉类市场需求总体上涨的趋势下,牛肉的需求增长要比猪肉高,国际上也是如此。一方面,牛、羊等草食动物需求增长幅度会超过猪、鸡 ,推动草食牲畜业快速增长。另一方面,草食动物可以节省粮食消耗,提高国土资源利用效率,国家也会大力提倡。两种力量作用下,草食动物养殖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二是养殖方式不同,养牛更适合中小规模发展。
总体而言,猪肉是主要大宗肉食品,重点要满足肉类市场基本供应,适合现代化、工业化大规模养殖,其主要任务和目标是保障肉蛋奶大宗供应。这种养殖模式主要是以大型企业作为养殖业的龙头,采取现代化、工业化、组织化的生产方式。通过带动和辐射养殖大户和中小养殖企业与之配套,形成区域化的养殖集群。其组织化和社会化程度较高,养殖户和养殖企业的利润较小,但比较安全稳定。
在猪肉中还有满足高端需求的有机猪养殖,市场需求会持续增长。这种养殖比较适合中小规模,在市场渠道稳定的前提下,是农民和中小企业的一种养殖选择。
未来五到年内,牛的养殖很难形成大规模的现代化养殖,仍然适合农民和中小企业适度规模养殖,这主要是因为农民和中小企业可以通过种养结合有效控制养殖成本。
三是市场周期不同,养牛受市场周期波动影响较小。
市场是受供需关系影响而周期波动的。猪的繁殖能力强,受周期波动影响较大,大企业由于实力雄厚可以跨周期、逆周期运作。中小规模养殖抗周期能力弱,受市场周期影响大。牛的繁殖能力弱,市场周期相对平衡,更适合农民和中小企业发展。
综上所述,作为农民和中小企业来讲,养牛比养猪更有前途。但发展中要注意几个问题。
一是要用商业思维和产业思维。
关键在于,用产业思维去选择一个项目,瞄准一件事情,把它做深、做精、做透,做成产业,任何事情都能赚钱。种植业如此,养殖业也如此,任何产业都如此。农民致富要靠产业兴旺,靠产业就要用产业思维,就要按产业规律。而不是今天这个贵就去干这个,明天那个好又去做那个,这样做不仅风险很大,而且到头来一事无成。这样做总是猫一年狗一年,最后是竹篮打水一场空。要想致富不能打快拳,更不能撞大运,要杀下心来做项目、做产业、做事业,这样看起来很慢、很难,但很长久。
二是要专注、专业、规模、标准。
专注就是盯住一个事把它做透、做深、做精、做细。
专业就是要在某一个产品、项目上做到最好、成本最低、品质最好。农民都会种植、养殖,也都恳付出、不怕苦、不怕累,但绝不是每个人都能把每件事情做到最好。大家都做同一件事情时,比的就是谁的成本更低、谁的品质更好、谁的品牌知名、谁的服务最佳,这其中每个环节都有相当的专业性,没有长时间的积累是不可能把每个环节都做到最好的。无论养猪还是养牛都是如此。
规模就是你要在某一产品、产业上有一定的规模,也就是要形成一定的产能。任何一个产品走向市场,如果没有一定的数量规模是不可能形成稳定的渠道和知名的品牌的。换句话说,没有一定的规模也很难专业,也说明你并没有专注。一定的规模也是形成稳定的市场的基础和前提。有了量大家才能知道你,有了量大家才有可能认可你。
标准就是你的产品要保持一致性,就要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生产,这也是专注、专业、规模的结果。消费者对你的认识和接受是有他的喜好,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一致性。今天大了、明天小了,今天甜了、明天酸了,消费者就把握不准了,也就自然放弃你了。产业思维一定是要做出标准,或者说是按照标准来做。所以,你今天种这个、明天又养那个是不可能做出标准的,也是不可行的。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