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没有化肥之前地里用什么?

我不是专家,我是名六零后,亲眼见证了在没有化肥以前,农民是怎样辛辛苦苦积攒农家肥,让地里长出绿油油的庄家的。

一,用畜禽粪。那个时候,一般每家每户都养有猪或牛。栏里垫的稻草,每隔一段时间出栏一次,把它们堆在一处用薄膜盖住发酵,待种田之前再挑至田里发散。这样种出的禾苗比化肥更绿更壮,不易倒伏,刚开始有尿素等氮肥时,老农更喜欢用畜禽粪,不但成本低,事实上效果更好。

二,人粪尿。记得小时候,家家户户都有一两担粪桶。连洗澡水都舍不得倒掉,每天早上,大人们就把洗澡水和小便起挑到菜地浇土。当然这都只供自家菜地用。一般农耕前,大人们还会去镇里人家挑粪,那个场景,现在年轻人是无法想象的。挑的太满,会溅到身上,挑的太浅,浪费工时。所以会在桶里放几根稻草,就不易溅出。

三,草木灰。每到秋天闲时,大家就去山边,田塍刨草皮,晒个两三天,再把它们堆在一处烧成灰,待火熄灰凉,挑回杂屋收藏,待来春种豆使用。

现在提到这些字眼,有人也许会觉得呕心,更有很多砖家说不卫生,污染环境。但那时候,我们手摸脚踩,末见头痛脑热。尽管遍地撒洒人畜粪尿,却处处鸟唱蛙鸣,田里有鳅有鳝,溪里有鱼有蟹。外出口渴,田头溪边,有水都敢喝,无有一点顾虑。那时的好环境真是一去不复返了。

请问没有化肥之前地里用什么?

您好,我来为您回答这个问题。首先我不是专家,我只是70后的一个农民。我只想说没有化肥之前我还小,当我懂事后,慢慢跟大人一起干农活,看到我的父母会用一点点肥料。当时的肥料只有尿素、碳酸氢铵和磷肥这三样,其他肥料几乎没有。

那时候对于肥料很好奇,看到尿素,以为是白糖,曾经趁大人不注意放到嘴巴试过味道。看到碳酸氢铵,以为是盐巴,凑进一看很大的铵气让人睁不开眼,非常冲鼻。磷肥以为是一种其他物质的灰,常用手捏它玩。这是小时候的我,第1次看见这三种肥料的感受,是否觉得不可思议。

那时候虽然有肥料,但农民用的很少。农民舍不得用肥料,因为肥料要钱买。农民大多都是用就地取材的土肥料。我父母不管家里面什么样的粪都会积赞起来倒粪坑里,有时粪坑的粪水太多,浓度不够,会叫我弟弟到地里去捡狗屎回来倒在粪坑里,那时候捡狗屎的男孩子可多了,到处都是捡狗粪的男孩子。山上几乎没有狗屎可捡,哪像现在到处都是狗屎。

虽然有肥料,但农民只是把玉米和水稻用点肥料,其他作物几乎不用。我记得当时种出来的蔬菜和瓜果,都比现在好吃,而且口味香,甜度浓。田里杂草少,每家每户的地里只有庄稼,很少杂草。我们女孩子打猪草喂猪,满山遍野到处跑,都找不到猪草打,哪像现在地里杂草丛生,草多个庄稼。

总结:以上就是我懂事以来,虽然有三种肥料,但农民用得很少,主要还是以农家肥为主。地里常年就是绿油油的庄稼很少杂草。跟现在比起来,那时的瓜果蔬菜都比现在好吃,并且地里不象现在杂草丛生。观注【留守傅姐】了解农村一草一木,农家的生活琐事。

请问没有化肥之前地里用什么?

我们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对公社化,大跃进,集体化,文化大革命的经历深有体会。六十年代之前我国哪有化肥啊。都是用农家肥去肥田的,老农民和老师教导我们,没有土肥臭,哪有五谷香。小学生年代我们跟着老师去割草送到生产队里去,讲究的是树立爱集体,爱劳动,爱国家的共产主义品德。生产队里把青草同牛粪,猪粪混合在一起,沤成有机肥料,施到田里为增加粮食产量打基础。现在有机肥料基本上没有了,化肥过度使用,使土地板结,地力丧失。农作物质量不好。我们早应该注意到问题的严重性了。

请问没有化肥之前地里用什么?

作为六七十年代的专家和现在的专家,到底那个专家是真专家,现在真叫农民搞糊涂了。

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是根本没有化肥的,那时候土地主要靠的是农家肥,生产队养的有大量的牲口,和农民家庭养的猪和人粪尿。那时候的专家提出来一头猪就是一座小型化肥厂的宣传口号,并且生产队和农民都养猪,也确实是解决了当时的肥料不足的大问题,在八十年代初我国的化肥才刚刚投入大量生产,我国的农业生产的粮食基本上滿足了国人们的需求,有逐步取消粮票购买面粉为证。这是那些年代我国的专家提出来的以猪养地生产粮食的办法。

可是随着我国化肥厂的大量建设,现在的农民种庄稼是卫生地,一亩地有一到二袋化肥就解决了。虽然现在粮食增产了,可是土地板结严重,得年年增加化肥的用量,要是还按照刚开始用的化肥重量,根本达不到粮食的高产。这样下去,将来的土壤被化肥完全破坏掉以后,土质板结严重,可能粮食产量就会大量下降。因为现在的专家说土地用猪和人的人粪尿污染了环境,不让农民养猪的,所以现在的土地全靠就是化肥。如果没有农家肥和养猪的粪便,和人的人粪尿去改良土壤的性质,一旦土地的质量被完全破坏掉以后,到底我国的农业丰收还能走多远,不知道现在的专家们考虑过没有,过去的专家和现在的专家,到底谁说的是正确的呢?

请问没有化肥之前地里用什么?

我不是专家,但我在农村工作过,知道农村的事。没有化肥之前,主要是靠农家肥:

一、秸秆肥,这是当家肥,占70%左右。就是将稻草等秸杆和割回来饲牲畜的青草,垫在猪圈、牛圈、羊圈等,通过牲畜踩踏及屎尿的拌合成肥,积累到一定程度(每次约50担左右)时,运至地里成堆,泥土封好,让其发酵,就成了优质有机肥料,再均匀散开。一般每亩耕地施20担左右;

二、人的屎尿,运至地里窖好氹,春耕时均匀散开,这是肥质第一的优质肥料;

三、杀青,即农历二、三、四月时,山上树木长出了新叶,连叶带嫩枝割回来堆在地里,糊上泥巴发酵,然后均匀散开,这也是优质有机肥;

四、刨草皮,即将茂密的野草带点薄土刨下来,运至地里码堆发酵后,均匀散开;

五、运圹泥。农家养鱼一般冬天扑捞,将水放干,待圹泥干固后,再一担担的挑往地里;

六、烧草木灰,将晒干了的秸杆、野草放在坑里烧,边烧边用长棍子拨弄,莫让它变白灰、只让燃至八九成时就将明火拨灭,保持黑色最佳。这种肥可以多多益善;

七、烧土籽灰,将野草树叶、小灌木等带点薄土刨下,晒干后堆烧就成了土籽灰,这种肥也可多多益善;

八、鸡鸭鹅粪,家禽圈里垫地灰或干土,让其粪便绞拌在一起,也是优质有机肥;

九、地板土,农村木板房楼板底下是土,年代稍久点就有硝酸,把老土爬出来做肥料,垫上新土,过三、两年又成了肥料;

十、种。利用冬闲田种草籽,即紫云英。我见过的有红花草子、兰花草子、黄花草子三种,也親手种过;也有的地方种蚕豆、萝卜等作肥料。无论种什么做肥料,都是冬种春(农历三月底)犁,这种肥料效果非常好,缺点是占用良田,影响冬季种荘稼;

十一、农民在房屋傍挖一个坑,将平时的烂菜叶、果皮、废水、垃圾等堆在一起,久而久之就成了肥料;

十二、放火烧山,这就是刀耕火种:将山上灌木柴草砍倒晒干,然后“春天里的一把火”,表土都烧焦了,烧焦的土和灰肥效很高,只要冷却后洒上种籽(最适宜种小米、又称粟米),中途扯一两次草,就可以等着收割了。

还有很多积肥途径和方法,比如施用油茶枯饼、油桐枯饼、油菜枯饼、棉籽枯饼,以及拾动物野粪等,省略了……!

那时没有化肥,为了粮食丰收,老农民使出了浑身解数,那情那景,记忆犹新!老农民为了保证全国人民的粮食供应,付出了太多的艰辛,做出了特别贡献!功不可灭!

直到“4.3”计划实施后,全国引进了13条大型化肥生产线、各个县办起了化肥厂,才使化肥逐步满足供应,到了70年代,13条大型化肥生产线全部投产效益,加之袁隆平等科技工作者的优良品种,真是双喜临门,粮食产量成倍增长,立即解决了全国人民的吃饭问题!

顺便说一句题外话,“4.3”计划还引进了几条大型维尼纶生产线,到了70年代全部投产效益,满足供应,立即解决了穿衣问题!

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全是全国人民勒紧裤腰带干出来的,我们永远不能忘记那种艰苦奋斗的精神!

请问没有化肥之前地里用什么?

现在年轻人真是没种过地。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以前的农家肥,就是把家畜的粪便和炉渣、垫圈的土…在一起沤一段时间用来上地。现在养花的还有一句话:炉渣上了尿、敢和大粪飚,农家肥劲缓、时效长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