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对于农村养老问题怎么看待?
关于农村养老问题,这是个世界性、世纪性的难题,特别是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严重,老年人数已超出2个亿,这样一个特大的特殊群体,要解决养老问题,确实没有立竿见影的灵丹妙方。虽然这群人交了几十年公粮,对国家有一定的贡献,按理,党和政府应将这群人纳入养老范畴,由政府买单,按现在农村一般的消费水平,每人每月由政府支付4至5百元养老金,可是政府暂时还没有这个支付能力。故此,我的建议是:
一.倡导孝老文化。常言道,积谷防饥,养儿防老。赡养父母是儿女应尽的义务,夯实老人养老的第一道保障。
二.制定政策加强引导,从步入成年开始,逐年缴纳一定数额的养老金,政策化制度化,使每个步入老年的都存有一笔数额相当可观的养老金,然后政府再每年在个人养老帐户中注资一部分,夯实老人养老的第二道保障。
三.开源节流,合理调配。许多公务员,企事业单位离退人员,退休后每月领取四、五千,五、六千甚至万把多元的养老金,且他们的医疗医药费用大都是实报实销,就算按消费水平比较高的城市来衡量,他们的养老金肯定会有节余留给他们的儿女,因此,是否由政府出面予以适当调节。就象台湾一样适当降低军工教警消人员的退俸,做为他用。也许这个建议会招来千千万万人铺天盖地的诅咒,因为触及到许许多多人的利益,权当探讨吧,若是可行的话,也可做为老年养老的第三道保障。
我本农民,且儿女均为农民,总之,我并不奢求农民养老能和国家公务员、企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划上等号,否则,人与人之间就没有拚博与竞争,谁还会去努力读书努力创新,大部分人都选择当农民,免去拚博之苦,培养一些惰性群体之外,也阻挡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个人见解,无求大同,不喜勿愤。
大家对于农村养老问题怎么看待?
非常高兴回答这个问题,谢谢邀请。
这个问题说起来比较沉重,也是都在逃避的一个问题,社会上各类人员都交了养老保险 ,养老问题都不是问题了, 但农村的养老问题却成了难题。听见或者看见的许多都是老了没人照顾,孤苦伶仃;几万块钱的医药费拿不出又不想拖累子女,自己了结的;七八十岁还在田地里耕作的比比皆是。
医疗问题现在一场大病进了医院就是几十万,普通的农村家庭肯定是拿不出,不知是现在的人病的严重还是医院病的重?虽说现在有医保,但也得先有钱交进去。看见的,听到的,包括自己的亲戚里面都有这种情况,一旦生了大病,就结束自己。一是拿不出那么多钱,二是不想拖累子女。
生活问题现在国家政策慢慢好起来,农村老人也有了养老金。一个月就100块左右,吃饭基本是够了一个人,前提是你身体必须好。也许有人要说农村人养老保险都没交过,能领100块都不错了。 有这种想法肯定是错的,现阶段的农村老人基本上都是上交过公粮的人,也是自己挨饿公粮也不会少交的人。个人觉得这100块还是太少了。
其它的像什么休闲娱乐那就不用说了,基本没有。只要能下地就不会在家里面坐的,直到干不动那一天为止。
大家对于农村养老问题怎么看待?
现在农民普遍生活好了,国家的惠民政策也很多,农民脱贫奔小康实现了,农民是万分感谢。但是不足之处就是养老与看病难的问题,农民到了六七十岁,一般丧失了劳动能力,又没有存款,老来就难生活了。靠儿女赡养就难了,有的儿女负担也很重,因为赡养老人农村里的人是经常矛盾重重,甚至打架闹离婚。现在农民的养老金就一百来元,真不够买什么的。人们普遍要求国家增加养老金,就是从七十岁增加也行。农民也考虑到国家是不是有这个财力?就只有盼着国家更发展,盼着更繁荣昌盛了,农村的老人们就盼着这一天啊!谢谢。
大家对于农村养老问题怎么看待?
洗脚上田,老有所养,在今年的人代会上有代表提出来,使农民看到了希望,可是我们国家老龄人口数量太多和财力有限,当下还解决不了这个问题,就目前来看解决农民养老还得依靠自己和政府共同努力。
从58年成立人民公社到包产到户20年时间,农民负责生产粮食交给国家。他们跟工人做工是一样的,也是为国家做贡献,如今他们这部分人岁数大了,在世没有多少人,就是因为没有参加社保不能领取养老金,他们就是靠孩子们养老,因为没有收入有个小病小灾自己扛着,不愿意给孩子们增添麻烦;如果有可能建议:参加人民公社成立期间,务农的农民都应该享受国家养老金,这样彰显社会的公平。
从09年开始养老保险在全社会普及,人们对养老保险有了深刻认识,现在大部分农民都参加了社保,到了老了能办理退休,生活有保障再不用担心自己的生活费用没有着落了,给孩子们也减轻经济上负担有体面活着。
不管是农民也好,城镇居民也吧,养老说白了就是到老了有足够养老金,看病能免费或少花钱,生活有人管这就是理想的养老了。
大家对于农村养老问题怎么看待?
现在农村老年人口的增长速度已经远远大于农村总人口的增长速度,而且农村老年人口的高龄化趋势加快,高龄化现象也逐渐日趋严重。我们都知道不管是以前还是现在农村养老保障主要依赖于自身家庭养老,而现在日趋严重的农村老龄化问题,对农村老年人口养老更是一个关键性的问题。
农村家庭的子女数下降,造成家庭养老核心的比例上升。随着家庭成员的结构缩小,家庭养老的分散性和脆弱性都日益显现,不管是从财力上还是精力上,都使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难以为继。
流芳个人觉得面对日益严重的农村老龄化趋势,需要在现有的农村社会保障基础上,合理的整合养老资源建立家庭养老,创建新型的多样农村养老制度。因人制宜,针对不同身份的农村劳动力,根据个人负担能力的不同,分层次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在这种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农村养老社会保险制度本身的特殊性,也要考虑农村养老社会保险和城镇养老社会保险制度问题。对于仍然在农村以土地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农民,需要逐步完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提高保障能力。
在部分农村地区还都是依靠子女来养老的,不过现在的问题是子女根本就不在父母身边或因知识文化水平受限,赡养老人的意识比较薄弱。应加大宣传教育,提高孝道意识,让更多子女担负起更多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
现在给予农村老人每个月补助金,老人们省吃俭用加上农田的收成,勉强过着自己为数不多的日子。这些老人不怕苦,也不怕累,唯一害怕的就是生病,害怕没钱看病的那种痛苦,知道自己老了抵抗力下降,也还要硬抗,往往一个普通的感冒就可能要花掉一个月甚至更多的血汗钱。
倘若给农村老人都发养老金,可能会缺乏多余的财力去支持社会其他基础配套设施的建设以及其他民生问题的改善进程也会受到一定影响。但是,上几辈的农民对国家做作出的贡献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流芳个人觉得建议提高农民养老金待遇,肯定是存在一些现实性的问题。但给农民上涨养老金也并不是有意背离养老金的发放原则,只是适当提高农村老人的待遇而已。
如今农村的大多老人都面对着巨大的经济压力,辛劳半辈子种粮食种地,现在却是有心无力。除了种粮食又一无所能,只能拼人力体力,一边种粮食吃饭,一边做些小生意,累弯了脊梁骨,却无福享受。希望有一天这些老人可以安享晚年,不再为生活而挪动自己年迈的身躯。
以上均为流芳个人观点,仅供大家参考!欢迎关注流芳,以便相互探讨。大家对于农村养老问题怎么看待?
农村老年人一辈子脸向泥土背朝天,如今六十多岁以上大多和田园打交道。当然,少数赶上改革开放大潮外出当了农民工。由于这些年龄段文化程度不高也大多在各类工地干些体力活。不管怎样也是为改革开放作出了贡献。现在虽然有部分人体弱多病,但很多人还是从事着建筑、种田等力所能及的活儿。也有些人需要帮忙接送孙辈上学、放学。現在政府对农村老年人每月发给生活补贴。子女有抚养父母的义务,在我们这里比起以前养老不是什么问题。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