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树幼果期能喷尿素叶面肥吗?

肥水是果实个增长的最主要因素,幼果期肥水不足,生长的果实个小,市场价格也上不去,为此,要高度重视此期的肥水管理。基肥不足、春肥未追的果园要及时施肥。树上喷施硼肥、磷酸二氢钾、尿素及糖水溶液,浓度为0.3%~0.5%,5~7天喷一次,连喷两次;树下株追施氮磷钾复合肥1~1.5公斤。

必须对结果多的树或树势弱的果树追施适量的肥料,促进树体生长。六月中旬地下应施入45%高氮低磷中钾复合肥80斤/亩。对于成熟期较早的品种来讲,这次肥还等于膨果肥,应同时结合叶面打药喷施汽巴磷酸二氢钾和瑞培钙,可以为果实膨大及花芽分化提供足够的物质基础,防止裂果。需要注意的是硬核期果实虽然生长缓慢,但种胚处在迅速生长期。此时期桃树对水分敏感,是桃树需水临界期。水分过多,枝叶生长过旺,影响坐果或出现裂核;而缺水,也造成落果,影响产量。此期浇水应浅浇,果农成为“过堂水”,尤其对初果期的树更应慎重。等有50%的果表现为生长停滞时,则是浇水的参考指示。

桃树幼果期能喷尿素叶面肥吗?

桃树幼果期能喷施尿素叶面肥吗?我的答案是不能。

种植桃树这么多年,可以说喷施叶面肥的次数数都数的过来。



为什么不建议在桃树幼果期喷施叶面肥呢?

第一、桃树属于生殖生长在前,营养生长滞后的植物。

我们都知道桃树是先开花,坐果,让后枝叶才开始生长。

桃树幼果期正好是桃树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最迅速的时期。幼果期,刚坐果的果实开始迅速的细胞分裂,进入硬核期,而同时进行的营养生长同样迅速。新稍,新叶开始进入迅速生长的阶段。

此时追肥应该以根部施肥为主,让桃树自我选择,营养的分配。

如果进行人工干预,施尿素作为叶面肥。因为尿素是含氮量大的肥料,会使的桃树营养生长大于生殖生长。造成生长混乱,影响正常的幼果生长。



第二、桃树幼果期,马上就会面临蔬果,套袋的工作,而套袋之前要对幼果进行针对病虫害的防治,会喷洒各种各样的药剂,容易产生反应,造成果面的损伤。

在桃树幼果期,特别是花谢以后45-50天左右,桃树幼果蔬果完毕,就要进行套袋工作。

而此时正是防治和预防桃树病虫害的关键时期,会对幼果喷施大量的防治病虫害的药剂,可能会发生反应造成幼果果面损伤。

大概14-15年的时候,由于春天蚜虫,蚧壳虫,红蜘蛛泛滥,套袋之前喷洒三次以上的石硫合剂以及各种药剂,最后用磷酸二氢钾和尿素作为叶面肥,并进行了套袋。

结果摘袋以后发展果面锈迹斑斑,有溶胶,凹凸不平。当时也不知道什么情况,后来分析应该就是尿素或者磷酸二氢钾与其中一种防虫药剂相互作用的结果。那一年,那个惨哦,几乎十不存一。



第三、桃树施肥以冬季底肥,幼果期速效追肥,盛果期高效复合肥为主。以根部施肥为主,一般不进行喷施叶面肥。

在桃树施肥上,我们都是以春耕时节借对土壤的深翻,施大量的有机肥,农家肥,配以速效的碳酸氢铵,以达到使花苞迅速生长,开花。

有机肥,农家肥作为低肥,为桃树提供长久的肥料供应。

在幼果期,一般会使用15-10-15的复合肥对桃树进行追肥。是氮磷钾的配比较为合理,不直接干预桃树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序列。

在盛果期,根据果树及果实的生长状况在进行施肥管理。

肥水,肥水,在桃树进入幼果期,一直到果实成熟采摘,肥料保证充足的同时,水分也一定得跟的上。特别是追肥前后必须进行浇水,一年树体受伤害。

个人经验毕竟存在局限性,甚至有不足和错误之处。但据我十几年种桃的经验,叶面肥最好不要对桃树进行喷施。像今年一样,我们经历了4-5次倒春寒,经历了开花后人工授粉,坐果率底下,又是人工蔬果,定花定果,已经付出了很多,宁愿按部就班也不能冒险,一年损失更大。

以上就是我个人经验,对子种桃的一些积累,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桃树幼果期能喷尿素叶面肥吗?

要想最大限度地发挥肥效又不产生肥害,必须喷前先做试验,从中找出适于当地的适宜浓度,然后再扩大面积使用,特别是微量元素如铁、铜、硼、锰等,较易出现肥害,更要加以注意。叶面肥在桃树中使用,并非什么时间好,应在叶片出现后,单个叶面积达到2~3平方厘米后即可使用,关健问题是,你的桃树需要什么营养元素,还是全营养供给,或缺乏什么元素,或你想达到什么目标等等。

一、在适宜的时间喷施叶面肥

  在炎热的夏季喷施叶面肥,最好选择无风或微风的晴天上午10时以前或下午4时之后进行喷施。在气温高时,叶面追肥的雾滴不可过小,以免水分迅速蒸发。在湿度较高时根外喷肥的效果较理想。

二、桃树生长进入了幼果期。

对于广大桃树种植户来说,都将面临如何减轻落果,完成疏果、定果及病虫害防治等压力。这个时期的桃树管理,一方面要科学喷施肥料,补充营养,做好病虫害防治,另一方面,要根据桃树实际生长情况,及时完成疏果定果。

1、科学施肥补营养

及时喷叶面肥调节剂,喷施要科学。谢花后喷一次碧护,对于减轻落果有帮助。从坐果期开始,要每隔7到10天喷1次,直至采收前15天为止。特别对于营养状况差、叶片薄、叶色微黄的树,更应及时喷洒叶面肥,以迅速补充营养,促进幼果膨大。对于那些有机肥施用量大,且已发挥作用的桃树,则可以适当减少喷洒次数。

2、对于上述营养状况差、叶片薄、叶色黄的果树,在喷好叶面肥的同时,还要追施1遍速效肥。每株可追施专业肥0.5到1公斤。施肥结合浇水进行。

3、摘心疏梢防病虫桃树坐果以后,梢开始旺长。为避免梢果营养竞争激烈,种植户应适当疏除新梢,并对留下的新梢进行摘心,以促进果实健康生长。在具体做法上,对枝条先端的过密新梢,可以隔一去一,所留新梢全部摘心;等新梢长到20~30厘米,摘心去1/3。摘心后,先端侧芽继续萌发,将再次摘心。

4、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此时桃树主要面临的病害有:穿孔病、炭疽病、褐腐病、流胶病;虫害主要有:蚜虫、红蜘蛛、桃小、桃蛀螟等。种植户要根据具体发生情况及时防治。

5、疏果定果看品种疏果进行的越早,节约的贮藏养分就越多,对树体及果实生长也越有利。但也应根据花量、气候、品种等具体情况来确定疏除时期,以保证足够的坐果量。比如,今年有的地区遭遇到严重的倒春寒,疏果工作就要推迟,可到果实生长稳定后再进行。

在实际生产中,为最终实现合理的树体负载量,疏果可进行2次。疏果时要掌握以下原则:自然座果率高的品种早进行,自然座果率低的晚进行。两次疏果工作,第一次在落花后15~20天进行。疏果时,首先疏掉发育不良的小果、双果、畸形果、病虫果;其次是着生直立的朝天果、无叶果枝上的果,选留果个大,形状端正,生长比较均匀的果。第二次疏果也称定果,是在生理落果之后,约在落花后5到6周进行。

桃树幼果期能喷尿素叶面肥吗?

尿素,又叫碳酰胺,呈白色晶体状,是一种中性速效肥料,适用于各种土壤和植物。由于尿素含氮量高,在农业生产中普通用于土壤施肥,因为起效快,也可作为叶面肥,用于各种植物的根外追肥。

尿素作为叶面肥用于桃树的叶面喷施,效果也是相当好的,不过也要注意喷施的时间和浓度,下面我就分享一下尿素在桃树上的使用方法吧:

一、在桃树花前使用。由于桃树通常都是先开花后长芽叶,所以在花苞期除了先前土施足够基肥的基础上,还需在花前喷施杀虫杀菌剂的同时加入尿素和液体硼肥,可以起到壮花和促进花粉质量的作用,尿素此时的使用浓度应控制在0.15-0.2%左右为宜。

二、桃树谢花后。此时桃花已谢,大量嫩芽嫩叶生长需氮量大,需要喷施杀虫杀菌剂加保果药剂(可以使用全树果或者赤霉素+芸苔素),再加入适量尿素溶液,此时浓度也不宜过大,建议使用浓度为0.2-0.25%左右为宜。

三、桃了幼果期。在幼果期桃子需肥量大,在做好二次施肥的基础上也可结合喷药防虫防病时,加入尿素溶液和高钾叶面肥,可以促进桃子幼果快速膨大,此时浓度可以在0.2-0.3之间。值得注意的是在桃子转色成熟前就最好不要用尿素了,因为此时施氮会不利于桃子早熟。

四、夏秋季桃树花芽分化前。这个时候的桃子已经摘完,之前施的基肥已基本消耗完,在进行土壤施肥的基础上,还需叶面喷施尿素+磷酸二氢钾和适当浓度的多效唑,控制夏秋梢旺长促进花芽分化,此时尿素的喷施浓度可以在0.3-0.4%左右是可以的

桃树幼果期能喷尿素叶面肥吗?

桃树幼果期叶面上可以喷施尿素溶液,和磷酸二氢钾混合喷施效果更好。

桃树幼果期树体需要大量的养分和水分,而尿素的特点是含氮量高,易溶于水,施用后见效快,而且还是中性肥料,能与多种农药和叶面肥混合施用,由于使用的方便性,一般都用于追肥和叶面喷施。

幼果期尿素和磷酸二氢钾溶液混施,能快速给树体补充养分,增强光合作用,促进养分制造加快作物生长,让果实膨大,品质更好。尿素在果树上的使用浓度为1.5%,磷酸二氢钾的浓度为0.3%,浓度不能过高,以免产生肥害。

桃树幼果期能喷尿素叶面肥吗?

桃树幼果期肥水管理:

肥水是果实个增长的最主要因素,幼果期肥水不足,生长的果实个小,市场价格也上不去,为此,要高度重视此期的肥水管理。基肥不足、春肥未追的果园要及时施肥。树上喷施硼肥、磷酸二氢钾、尿素及糖水溶液,浓度为0.3%~0.5%,5~7天喷一次,连喷两次;树下株追施氮磷钾复合肥1~1.5公斤。

必须对结果多的树或树势弱的果树追施适量的肥料,促进树体生长。六月中旬地下应施入45%高氮低磷中钾复合肥80斤/亩。对于成熟期较早的品种来讲,这次肥还等于膨果肥,应同时结合叶面打药喷施汽巴磷酸二氢钾和瑞培钙,可以为果实膨大及花芽分化提供足够的物质基础,防止裂果。需要注意的是硬核期果实虽然生长缓慢,但种胚处在迅速生长期。此时期桃树对水分敏感,是桃树需水临界期。水分过多,枝叶生长过旺,影响坐果或出现裂核;而缺水,也造成落果,影响产量。此期浇水应浅浇,果农成为“过堂水”,尤其对初果期的树更应慎重。等有50%的果表现为生长停滞时,则是浇水的参考指示。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