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过了40岁还没有白头发的中年人,是体质好还是保养得当?
遗传占绝大部分原因
那些过了40岁还没有白头发的中年人,是体质好还是保养得当?
我觉得过了40岁还没有白头发的人,体质一般还好,还有保养特别重要。
遗传对头发质量好坏影响很大。我的外婆到八十多岁去世时几乎没有白头发,头发是细软乌黑的;妈妈属兔的,也八十多岁了,虽然也有白发,但和同龄人比较属于少的了,照起相来还不是有很明显的白发的感觉。我就很幸运地遗传了外婆和妈妈的好基因,头发也一贯很好看。
早睡、保证充足的睡眠也是保持头发乌黑油亮的一大原因。我一贯早睡,而且可以饿着肚子,却不能不睡觉,反正对于我来说,睡比吃重要得多。况且睡觉了,也就没有觉得饿了需要吃东西,所以连带着在不知不觉中也保持了身材的苗条。我结婚前有十多年体重在87~88斤之间,轻重也就一斤之差;现在五十多岁了,体重控制在110斤以内,也比大多数的同龄人身材好一点。
还有就是多梳头,我每天要梳很多次头,起床时、洗澡后、出门时、还有觉得头发乱了,都要梳头。还专门买了一把骨梳,直直地对着头皮梳几遍,这样既梳了头,顺便也按摩了头皮,促进头皮的血液循环,头发也就有充足的血液供应,就能乌黑水润的。
少烫发染发。我五十多年的人生中,烫发染发超不过十次,大多数时间都留着直发,读书时是短直发,二十岁前从没有烫过头发;工作到现在退休了,三十多年,绝大多数时间也是长直发,中间就烫了几次头发。
这就是五十多岁白头发还很少、头发油光发亮的我的体会。
(图一是我和妈妈2020年十月在博鳌国宾馆的合照,我们俩的头发都是原生态的,没染;图二是几个月前照的)
那些过了40岁还没有白头发的中年人,是体质好还是保养得当?
个人经验,白发跟遗传和心情有关。本人体质一般,也没养生的习惯,头发依旧乌黑。但也有例外,如工作遇到压力,持续半个月以上,头上会长出一两根白发,待压力缓解,拔掉后就没事了
那些过了40岁还没有白头发的中年人,是体质好还是保养得当?
我觉得是基因上的问题。与体质好不好关系不大。
2001年,我受邀到一个山区小村里,给牛看病。牛主人是一个满头黑发,仅仅在鬓角处有数根白发的中年男人。我进他院子后不久,正在和牛主人聊天、喝水时,牛主人的父亲老马也回来了。要是光看头发,怎么也不相信老马已经是七十六岁的人了——他也是两边的鬓角处,有两团白发。其他的地方,都是黑油油的头发——显然,老马和他的儿子,那头发肯定不是染的。
给牛看完病之后,因为时间已近中午了。牛主人就留我吃午饭。并且炒了麻油笨鸡蛋,松蘑菇等下酒菜,还请来了村里的会计,陪我喝酒。
席间,老马和他儿子,都歉意地表示:因为他们父子俩人,都有慢性浅表性胃炎。不能喝酒。也不能吃不好消化的东西。因此,请会计过来陪酒:您来给俺家的牛儿看病,俺父子们却连酒也不陪一盅。实在是失礼。俺会计就知道:几年前俺孙子过十三岁生日。人们非要敬酒。结果是就喝了不到一两,就烧心了半月二十天!身体不行啊!
我很羡慕老马父子们黑亮的头发。就问他们有什么养生的妙方?俩人都说啥也没有吃过呀?天生的就是这样的。村里的会计见我有些不相信,他就说是真的——老马的父亲七十九岁去世的时候,头发也是鬓角那儿全白了,而其他部分的头发绝大多数是黑的。要是光看头发,说快八十的人是五十岁,人们也相信。
看来,四十多岁乃至更多的岁数,头上没有白发的人,不一定是身体保养的好。而是基因好。遗传的好。
那些过了40岁还没有白头发的中年人,是体质好还是保养得当?
这个问题真的很难回答,说是遗传吧,我家父母早早头发就白了,到五十岁都不得不染黑,现在我五十岁了却很少白发。说休息得好吧,我失眠很严重,有时一天睡不到三个小时,眼睛都睁不开了,精神很不好,哪来的休息好,头发也很少白发。
体质好倒是还可以,休息不好但我吃得还不错,但不吃保健品,只是平常饮食肉吃得比较多,我爱吃,什么都吃,没有禁嘴,只有爱不爱吃,这是不是心宽才能吃嘛嘛香,发质也就好呢?总之很多事情说不清楚,希望发质一直保持下去,没有刻意去保养,顺其自然吧!
那些过了40岁还没有白头发的中年人,是体质好还是保养得当?
别人都说奶奶要活到100岁,到老了还是乌黑的秀发,要知道奶奶可是一个重症病人。前年刚做完直肠癌手术,又伴有帕金斯综合症、高血压和脑梗,这体质算得上好吗?姑姑们遗传了奶奶的好发质和心态,2个叔叔和爸爸却早已经白了头,还秃了顶,对比很明显。
奶奶今年85岁,要特别仔细地查找,才能发现1、2根白丝。对比之下我这个80后就明显是亚健康的状态,自从生完孩子两鬓的白发就齐刷刷地冒出来了,这两年都要靠染发来遮挡。
前年奶奶83岁,对她来说是人生中的一道坎,如今看来是成功跨过去了。当时奶奶因为多次大便带血,去医院检查就是直肠癌中晚期,手术历经了8个小时,切除掉了1米多的肠子。
主治医生说这么大年纪做手术风险性很高,一般人也很难扛得住。奶奶在医院都没听她哼一声,特别的有忍耐力。术后几天就下床走动,很快就恢复了。
奶奶从年轻时就是要强的性格,但是她并不好胜,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尽量去做到最好。所以哪怕手术后奶奶都坚持不和儿女们住在一起,她习惯了自在的生活。从30多年前爷爷去世之后,奶奶就一直是独居。
她拒绝别人给她介绍老伴,哪怕对方条件再好,奶奶都没有动心。她说一个人生活得挺好,不想再花精力去和另外一个人磨合,更不想让儿女们牵扯进去。只要自己有地方住,儿女们在金钱上对她大方,她就没什么其他的念想。
没生病之前,奶奶的体质确实还算不错。快80岁的时候还能每天跟在年轻人后面,早晚都去跑步,跳跳广场舞,还能做一些简单的瑜伽动作,是一个热爱锻炼的老太太。
除此之外,她最大的爱好就是打麻将。每天上下午各玩一场,玩得很尽兴。她打麻将不挑人,只要有人愿意打,她是来者不拒,只要有的玩,奶奶就是高兴的。
大家伙都开玩笑,打麻将治好了奶奶的很多病。哪怕上一秒还说头疼无法起床,下一秒有人喊她打麻将,立马利索地爬起来,一路小跑都不带喘的。不管是再大的不舒服,打上了麻将症状就自动消失,也确实挺神奇的。
过了80岁之后身体就开始进入分水岭,各种毛病都找上身。因为帕金斯症奶奶手脚抖动得厉害,已经没有办法再去棋牌室,就改玩手机麻将,也是一天都不能停歇。每天看见她在玩麻将,我们就放心了,就怕她哪天连打麻将的精神气都没有,那说明事情严重了。
即便是做完直肠癌手术,又有帕金斯综合症,高血压和脑梗不定期发作,奶奶的头发却依旧乌黑有光泽。几个姑姑也是同样如此,大姑快60岁了,也没看见过白头发。
要说这是遗传,大概在奶奶这是传女不传男。要说保养的好在奶奶这也是不存在的,老人家根本没有做过保养,护发素她都没有用过,头发比我这个年轻人看起来要顺滑亮丽的多,对比很明显。
仔细想了下,回到题目:那些过了40岁还没有白头发的中年人,是体质好还是保养得当?
我的答案是:这就是一个人的精神气决定的。
奶奶体质尚可,算不上非常好,平时爱好锻炼,精神气十足,饭后走一走,时常跑跑步,得空做个简单的瑜伽,加上心态好不喜欢去计较,让她看起来比同龄人要年轻很多,是一个懂得养生的老太太。
好的身体和心态胜过花重金去保养,尤其是头发这东西,就和脸上的皮肤一样。有的人用着昂贵的护肤品,熬夜操心一样不少,自然皮肤好不到哪里去。有的人就简单地用用大宝,每天乐呵呵地不去计较太多,皮肤看上去柔嫩有光泽,你说怎么去对比呢?
现代人普遍生活在重压之下,很多年轻人不到30岁就开始长白头发,最明显的就是两鬓,也是典型的缺少血气的表现。有的人经历着悲伤,一夜之间白了头,对应了一句老古话:愁上白头。
反观那些五六十岁依旧一头青丝的中老年人,他们的心态和性格普遍较好,这是保持年轻的重要元素。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