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见过自己的父亲哭吗?我见过?
我爸爸特别强势,脾气大噪门大,我以前从来没见他哭过。直到妈妈病重,爸爸在医院里侍侯,有时从外面回来,眼睛总是红红的,但脸上却挂着笑容。妈妈去世那天,他趴在大伯身上大声的哭,还一直说,哥,我失了家,从今天起我再也没有家了。在场的人听了全都在流泪,那是我长这么大第一次见爸爸哭。
你见过自己的父亲哭吗?我见过?
我第一次见父亲哭,是我十二岁的时候。在此之前,父亲从来是不流泪的。流泪的是我们兄妹三个:哥哥姐姐和我,经常被我父亲随手操起家伙来。打得身上的乌青,好多天都散不了。有时候骨头上受了伤,能疼好几天,都不敢碰挨了打的这个地方。
这一年,父母和我二叔二婶,因为老人的房产和宅基地问题,大打岀手。前前后后,闹了至少有半年多:今天这个落单了,另外两口子集中优势兵力。形成二打一的局面;明天或后天,吃了亏的一方,就伺机报复。从此战火不断,殃及我等小辈。唯有察言观色,走路都得小心提防:因为多次吃亏的二叔扬言,总有一天,把我家的五颗人头,挂在老槐树上……
众人都说我奶奶,您老赶紧分家吧!再不分家,等你老了,恐怕是没有人给你养老送终了——老大老二要是真的失了手,砍死一个。另一个也逃不了顶命的噩运!到了那时候,你七老八十了。让谁养活你呀?靠孙子?孙子就“松”啦!
俗话说,众人是世人。奶奶于是请来了自己的弟弟,作为分家的主持人。然后,又请来了村里的“明白人”——就是办理婚丧嫁娶、调处邻里纠纷、被众人公认为公道正派、懂礼客道的人。做为具体写分家契约的人。
万事俱备后,村里的干部,把头上、身上包扎着药布的哥俩,都叫到了奶奶家。二叔站在灶台角落里。手边是一根烧火用的“火箸”。父亲则被叫到了奶奶的炕上,在炕沿上坐着他俩的舅爷——这样,即使是一言不合。双方立马干起来的可能性,就降到了最低。
奶奶首先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她一开口,就把我父亲臭骂了一顿……咋地?你看见老二家老婆孩儿坐在炕上了,就想灭律了他们?……从今往后,我活不用你养活!死了不用你葬埋!就是死了让狗儿啃了,也用老二唤(狗儿)的!老大,不用你!
此言一出,父亲顿时脸色苍白。眼泪止不住地流下来了。他流着泪问我奶奶:妈?你说这样可以吗?
“就这样写!”奶奶气哼哼地对两个写分单的人说。俩人对视良久,都不敢据此落笔。而奶奶坚持就按这样去写。俩人于是起身告辞:你家的事儿,我们办不了!另请高明吧……
俩人穿鞋下炕的功夫,我老舅舅赶紧拦住了他俩。于是奶奶就不再坚持这样说了。书写分家清单的人,就写成了李氏平日生活,由次子一力承担。毋须长子过问。他日李氏百年之后,丧葬事宜同样由次子负责。长子随心可矣。
你见过自己的父亲哭吗?我见过?
见过,小时候爸爸干完家里活,外出打工的时候,一去就要和家人分开半年,后来去到爸爸打工的城市上大学,才知道打工的条件很艰苦。
你见过自己的父亲哭吗?我见过?
我见过我的父亲哭。
那是文革时期,父亲被打成是走资派,由于父亲有文化,工作能力强,在几个单位都是当权的,所以在那历史特定时期受到不小的冲击,当时我还很小,父亲与与一些挨整的走资派,住在一起天天开批斗会写检查,我妈带着我们和几个家属住一屋。有次我爸回来拿东西,在跟我妈说话,边说边摇头,露出一种痛苦压抑委屈的表情,而且眼泪直流,现在理解了逼供信手段的狠毒。那个年代父亲遭受了精神的折磨,没挨打是幸运了。经过了几年的干校生活,最后雨过天晴,父亲又重新回到自己的岗位,63岁才离休。每每想到爸爸流泪的样子,心里非常沉重,老一辈人经历太多,太不易了,想起来让人心疼。
你见过自己的父亲哭吗?我见过?
我小的时候,母亲去世,第一次看到父亲哭,而且一夜之间头发白了大半,中年丧妻,是一个男人最大的痛!
现在,父亲年纪大了,辛苦了一辈子,终于可以安享晚年!
你见过自己的父亲哭吗?我见过?
父亲很小就失去了父亲,又是家里的老大。14岁就开始牵牛下田耕地。又遇灾荒年,没吃没穿。在文革时期又被打成“走资”派,受尽各种折磨。好在苦尽甘来,在他和母亲的辛勤劳作、勤俭节约、默默付出下,儿女都顺利长大成才,都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不管多苦多累,父亲都是咬牙挺住,也没见过父亲滴过眼泪。父亲年岁大了,去年不小心摔了一跤,摔断了大腿股骨,在手术医治的过程中,他都没哼哼一声。回到家,由于母亲年岁已高,兄弟姐妹们也都有工作没法照料父亲,就请了住家保姆照顾父亲。可不管怎么劝说,父亲就是不愿意让保姆照顾,要辞退保姆,要母亲照顾他。实在没办法,兄弟姐妹们商量就只有把父亲送去离家近的养老院去了。当我们嘱咐他在养老院注意的各项事情时,他只顾点头不说话,眼含泪水,就没让泪水留下。我转身离开时,泪水止不住的流,估计父亲也一样吧。由于养老院照顾得好,父亲的腿已可以扶着助步器走了,他也已对养老院的生活习惯了很多。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