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高中的各科老师一起参加高考能考上清华北大吗(各科对应)?

说能的,说实话,你太看得起高中老师了;说不能的,真心说,你又太看不起高中老师了。老师也分人的,不乏庸碌之辈,也不乏行业翘楚。

正常情况下,小僧以为,大概率是不能的。

高中老师本身的天资和能力就放在那里,不会比他学校的拔尖的学生强,也就是说老师本身的水平就是中等偏上或者上等偏中下,阅历或许丰富,天资确实有限,就算一起考试,指望考上清华北大那是大概率不可能的,顶多也就是一个好点的学生的成绩,不会高到哪里去的,更何况清华北大多多少少也有一定的运气成分在。

但是还有两种情况,小僧以为,是可能的。

其一,这些老师都是偏科型,在各自领域深耕的人才,那集众人之力自然是不在话下了,这要还不能考上清华北大,真是没天理了;其二,老师本身就是清华北大毕业的或者差一点但是也差不多的,这就更没有悬念了,既成事实,还有什么好讲的呢?

不知各位看官老爷以为如何?

如果高中的各科老师一起参加高考能考上清华北大吗(各科对应)?

高中老师至少本科吧(早年的),现在基本硕士起步了。一个硕士,毕业后从事一个科目数年甚至数十年的教学,各种题型反复做了不知道多少遍,你觉得比不上学了三年的孩子?我认为除了语文的作文,应试痕迹太过明显,拿不到满分,其余各科,拿不到满分都不应该。130分以下这老师就是个混子了!别拿世界冠军和冠军教练来对比好吧,两码事。冠军是突破极限的,高考是有上限的。

如果高中的各科老师一起参加高考能考上清华北大吗(各科对应)?

理综和数学的最后一题的第二问,在规定时间内能做出来的,都是天赋极高的人,而老师一般天赋一般,当然除了个别北师华东师大毕业的除外。

裸分考上清北什么概念呢?对学生个人综合能力要求极高,偏远地区和高考竞争不大的地区不算,在安徽河南江西等省,具体要求,语文不低于125,数学英语不低于140,理综不低于275,这是最低要求,能同时把六门课都做到顶尖的,才有资格上清北,理综一个选择题错了,只能上复交,数学再错一个选择题,只能上浙大科大,再错一个填空题,只能上南大,再错一个问答题第二问,只能上北航。

高考竞争太惨烈,以我们五线城市举例,今年中考,除了两个省示范,市重点录取分才521/528,而合肥的建档线就是585,合肥中考总分760,我们750,同一套试卷,可见三年之后,这批学生能上本科的,还不如人家一个学校多,教育差距之大可以想见。

今年的高考,除了一中本科率较高,二中只敢宣布录取本科人数,本科率都不敢公布。两个市重点除了实验班本科率还能看,平行班很难出本科,一个埇桥区每年的本科率都不敢恭维,与发达城市比,差的何止一光年。

如果高中的各科老师一起参加高考能考上清华北大吗(各科对应)?

清华北大之所以难考是由于划分到各省的名额有限,一般来说每个省份名额不到100人,这其中还不包括竞赛、强基等入围学生占据的名额。这就意味着要想进入北大清华,文科省排名要在30名以前,理科省排名在80名以前。以四川为例,2021年高考696分省排名为88位,这就意味着能够考入清华北大的学生一定是全面发展的,每个学科发展都是一等一的高手,关键是还不能在任何一门学科掉链子。

通过上述分析,大家应该能够明白考入北大清华的学生有多优秀。那么,教出北大清华学生的老师合起来能够等于北大清华吗?以我工作中遇到的现象为例,在全市的模拟诊断考试中,一些学校会要求本校高三教师一同参加考试,一般来说老师的试卷是不会评阅的,即使安排人员评阅了校长也不会公开,只是小范围的几个领导知道老师答卷情况的。

那么,为何学校不会公开老师的成绩呢?这其中主要还是因为即使是老师的答卷也是参差不齐的,有的老师能够满分,有的老师也是拿不到满分的。这主要是老师通常来说在细节的把握上还是容易出错的,如今的高考试题灵活,讲究思维,有些思考问题的角度老师也存在遗漏的情况。每年的高考都会有新题、新解法等出现,既然是“新”,那么也就存在想不出来解法的情形,个人认为这也是正常的。同时,一些年份的高考试题存在偏难怪等现象,一些问题涉嫌大学、竞赛等内容,高中老师一时半会想不到、想不出来,也没什么丢人的。

至于做题与学历的关系就更是扯淡了。有的人认为高中老师都是大学本科、研究生等等,做高考题就小菜一碟,这只能说是无知的表现。以化学为例,高中化学涉及有机化学、结构化学、无机化学、化学实验、理论等几个部分,即使是研究生也只能是在某一个领域见长,并不能说每个方面都很精通。回到问题本身,各科老师一起参加高考能够考上北大清华吗?刚才说了考北大清华的不易,目前来看以理科为例总分要700分左右,这要求语文在130分、数学140分、英语140分、理综290分。因此,这其中既不能说能够做到,也不能说不能做到,这与老师的水平有关。假如将最优秀的教师聚聚在一起,这样的问题也不是问题;将一些知识掌握不到位的老师聚聚在一起,这就是一个问题了。能够同时将六门学科最优秀的教师聚聚在一起组成这样的搭子,个人认为至少县级及其以上的中学才会有这样的实力,一所学校通常也只能组建一个这样的团队,多了就难说了。

北大、清华,是无数孩子和父母的梦想,考进北大、清华也就意味着前途无量、意味着美好的未来。《等你在北大》、《等你在清华》收录了考入北大清华学子的学习心得,分享了这些学霸的学习方法,适合中小学生阅读,是一套励志好书,也是不少父母教育子女的优秀书籍。有兴趣的读者点击链接可以了解到更多的内容,合适的话下单订阅。

如果高中的各科老师一起参加高考能考上清华北大吗(各科对应)?

这个要看教师本人的水平了。

我上高中的时候,是1977年春天。我们正好赶上由冬春季招生,改为秋季招生。因此,我们在入学后的大半年时间里,天天搞勤工俭学。当年的情景,在我们的班主任原老师,写的班歌里,就可见一斑:

镢锹如银落哟,担担如鸟飞。你追我赶争上游,师生挖基忙。大雨下不停哟,战歌迎风唱哟嗬。自力更生建校园,意志坚如钢。哎嗨,哎嗨,意志坚如钢。

打夯歌声扬哟,夯落咚咚响。艰苦奋斗不忘本,不怕苦和累。胸中有朝阳哟,浑身是力量哟嗬。自力更生建校园,意志坚如钢。

砖声啪啪响哟,凯歌阵阵扬。崭新教室已建起,窗户亮堂堂。师生不自满哟,继续再扩建哟嗬。一年建成大寨校,目的定达到。哎嗨,哎嗨,目的定达到!

是不是很有时代的特色呀?反正是我们天天一集中,就唱着班歌。一直干到九月中旬,才停止了劳动。正式上课了。

1977年高考的时侯,我们公社报考的所有考生,全军覆没。无一人上榜。学生们灰头土脸,不少课的老师们噤若寒蝉——因为有些高考题,不仅考生们不会做。就是代课的老师,自己也做不岀来。考完了,学生们来问。自己也拿不准,就只能不吭声了。

到了1979年,这批人参加高考的时候。情况就完全不同了。我的同桌,平时数理化门门成绩都非常优秀。我们的数理化老师,人人都很待见他。

物理刚刚考完,物理课常老师就迫不及待地在考场门口,堵住了他的得意门生。开始对答案:常老师的物理课水平,可真不是吹的。据说他仅用了半个多小时,就把所有的标准答案全部做岀来了。

结果是在第一个大题中,有一道2分的选择题,同桌做错了——犯了一个低级错误。在求加速度时,没有把牵引力从公斤换算为牛顿。二分没有了。气得常老师暴跳如雷。而未来的解放军少将,则低头不语。被训斥得头上都冒汗了。

数学课老师,则赶紧上前解围。让再核对后面的考题。最后,这位未来的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博士生导师,被常老师弹了脑门:呀!把个100分没有了吧?咹?不可惜?只能考98分了!后来高考成绩下来了,物理课果然是98分!

这一事件充分表明,我们的常老师如果单考物理课一门,绝对能上了清华大学。我的同桌,当年就被清华大学录取了。现在是某研究所的所长。

如果高中的各科老师一起参加高考能考上清华北大吗(各科对应)?

不能,感觉大部分数学物理化学老师会倒在最后一题,语文老师会倒在作文,英语不好文科不懂,暂不评论。高考时间很紧的,如果时间充裕,老师们应该能考上。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