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身边那些当年家暴妻子的丈夫,晚年生活过得如何?

我二姨夫打妻子,把二姨打没气,把大儿子打残,把三女儿打跑。晚年他尝到痛不欲生的滋味。

我二姨夫外号三驴子,就是脾气暴躁的意思。他打我二姨都出名。他喝酒必醉,醉了就打我二姨。可他不喝酒的时候,为人爽朗热情,和打老婆时判若两人。

我二姨是我母亲家族里,学历最高的女性。二姨念书时考了医学院,是大学还是中专,不记得了,反正毕业后,分配到家乡小镇的医院里做护士。后来,她是在护士长的位置退休的。

二姨夫的工作比我二姨的工作还好,是在小镇的房产工作。夫妻二人从学历和工作上来看,也算门当户对,当年他们结婚时,很让我妈和众多姨妈羡慕过。

我妈曾经说,当年二姨和二姨夫结婚的时候,好过一段,二姨夫那个时候也喝酒,但喝酒不醉,也不会打二姨。

但不长时间,二姨夫因为工作上不顺心,好像是升职失败,他就喝了闷酒,回家之后,我二姨看到醉醺醺回来的二姨夫,就说了他两句,二姨夫就突然兽性大发,把二姨打了。

那时候,二姨已经怀了大表哥,肚子已经挺大,二姨夫把二姨从门口一直踢到门里。二姨怕二姨夫把孩子打掉,赶紧捂着肚子逃出家门。

那是冬天,东北的冬天是滴水成冰,能把人冻没气儿。二姨夫竟然把门在里面锁上了,把二姨锁在外面。二姨穿得少,在外面一会儿就冻得浑身哆嗦。

二姨又不敢去邻居家求助,怕自己被二姨夫揍的事情被邻居知道,怕邻居笑话,她绝望又无助地等待二姨夫睡着,她才把门旁边的窗户捅个窟窿,伸手把里面的门插拽开,偷偷地进了屋里。

六七十年前,东北小镇子的居民都很穷,窗户就是用几层牛皮纸糊上的。所以二姨能捅开窗户,才没有冻死在外面。

二姨夫酒醒之后就不认账了,不承认打过二姨。二姨也没法跟二姨夫较真儿。以为他就是喝醉了,发了驴脾气。

可没想到,二姨夫从此一旦喝酒,回家就打二姨,每次都能找到打二姨的借口:饭做糊了,菜烧淡了,对他说话不客气了,总之,我二姨成了他垫手的。

有一次,二姨夫揪着二姨的头发,把她拖进房间打,头发掉了一撮子,都薅出血了,那块头皮后来再也没长头发。

我这个二姨,是我母亲的二表姐,二姨的妈妈是我大姥姥。我大姥姥和大姥爷那时候都已经过世了,二姨只有一个大哥和几个妹妹,她大哥脾气不好,二姨也没法找她大哥给她撑腰。

二姨夫打二姨有恃无恐,后来发展到打孩子。有一次,二姨夫晚上回家就不太顺气,让二姨给他炒两个菜,烫一壶酒。二姨担心他喝酒打人,但如果不给他炒菜热酒,他也会打她,二姨只好照办。

那时候,我大表哥已经出生,不到一岁,在炕上躺着,尿了,哭起来,找妈妈。我二姨当时在厨房炒菜,听见大表哥哭了,可还是晚了。

二姨夫坐在炕上吃菜喝酒,越喝越气闷,听到大表哥哇哇地大哭,他心烦意乱,驴脾气上来,他竟然扯着大表哥的腿,就把大表哥从窗子扔到外面。

二姨忽然听到孩子的哭声从窗外传来,二姨跑出去一看,心一张个,看到孩子口鼻出血。她也不炒菜了,抱起孩子,哭着就往医院跑。

到了医院,孩子都不哭了,小脸煞白,好像没气了。好在抢救及时,总算把大表哥救过来。当时医院里的同事问孩子咋整的,二姨就说是大表哥自己从炕上摔到地上,摔伤的。

大表哥虽然抢救过来,但他的脑子有问题了,智力减半,说话迟钝,长到十七八岁的大小伙子,一直腿不好使,一张脸总是苍白。大家都说,大表哥是被二姨夫打坏的。

不知道为什么,二姨夫不喜欢大表哥,就算他不喝酒,生气起来,一脚就把大表哥从炕头踹到炕梢,脑袋咣当撞到墙上,他一点不心疼。这是我老姨后来跟我们学的,后来,姨妈们谁也不再去二姨家玩。

二姨夫不在家,家里人都开开心心。二姨夫一回家,家里一点声音都没有,都不敢出声,生怕惹得二姨夫发脾气,挨一顿暴揍。

二姨这一生,生了5个女儿,一个儿子,就是我大表哥。不过,大表哥在18岁那年,过世了。对于他的过世,家里人都不愿意谈及。我妈曾经说过:“就是被你二姨夫那个三驴子打了一顿,后来就吐血,几天都没起来炕儿,就走了。”

我妈还说:“你二姨夫就是个绝户命,生了儿子,还被他自己打没了!”

二姨夫不仅打妻子,打儿子,还打女儿,五个女儿,没有不被她们的父亲暴打过。每个挨打的孩子连哭都不敢哭,就是忍不住想哭,要躲在外面哭,不敢在二姨夫的面前哭,否则会招来更残暴的毒打。

我三表姐生性倔强,有一次,二姨夫因为下班回来,看到二姨做饭做晚了,就伸手打二姨。把二姨一下子打没气了,摔在身后的柴堆上。三表姐看见,疯了似的扑上去,抓住二姨夫的手臂就咬下去。

二姨夫把三表姐打掉两颗牙,打得满脸是血。三表姐逃出家门,跑去找我姥姥和姥爷。因为她姥姥和姥爷已经过世了,长辈也就剩我姥姥和姥爷。

我姥爷派我的几个舅舅赶紧去二姨家,把二姨送到医院。这一次,医院同事才知道我二姨经常被丈夫家暴。

姥爷把二姨夫找到家里,劝慰他夫妻之间要有尊有让,不能打妻子,把妻子打寒心,妻子就不跟你一条心地过日子了。

二姨夫答应我姥爷会好好过日子,可是回到家里,他驴脾气上来,照样打妻子,打女儿。

二姨这些年为啥不离婚,是因为当年离婚是伤风败俗的事情,离婚女人名声就坏了,谁都可以侮辱与谩骂。还有,二姨夫总是威胁二姨:“要敢跟我离婚,我就把你们一把火全炼了!”

二姨被二姨夫打缩骨了,她怕二姨夫,只能小心翼翼,战战兢兢地过日子。

三表姐自从咬了二姨夫一次,父女之间就互相防备。一天晚上,二姨夫趁二姨在医院值夜班,将三表姐锁在房间里,把她打得浑身是伤。

二姨回到家,看到三表姐被打得动不了,她心疼地落泪,给三表姐的伤口上揉碘酒,却不敢跟二姨夫争吵。

三表姐躺在炕上养了几天伤,有一天夜半,三表姐把二姨夫兜里的钱全拿走了,把自己的衣服系在一个包裹皮里,她背着这个包裹皮的包,摸黑走出了家门。从此,没人知道她的去向。

二姨夫也不找消失的三表姐。二姨哭了几天,求家里的亲戚去找,但都没有找到。有人说,三表姐可能被拐子拐进北山里,给人当媳妇去了。还有人说,三表姐可能是寻了短见,深夜跳进老坎子码头下面的那条江里。

二姨一直坚信三表姐还活着,因为三表姐出走时,拿走了二姨夫兜里的钱,三表姐要是不想活了,就不会拿钱走的。这事让二姨夫暴跳如雷,要不是几个姑娘拦着他,二姨还要挨二姨夫一顿揍,二姨夫说二姨没教育还女儿。

二姨夫如果不酗酒,如果在外面,每天都乐乐呵呵,还是个热心肠,谁求他帮忙,他都不计报酬地帮忙。有一年,一直租房子住的我家,想在北门外买块房场,盖房子。但房场不容易批下来。

我爸得知我二姨夫在房产工作,就让我妈去找我二姨夫。我妈膈应我二姨夫打二姨,才不找他呢。我爸就直接到单位去找二姨夫。二姨夫非常热情,给我爸沏茶倒水让座。

二姨夫得知我爸想批块房场,盖房子,他就全权给办理了。我爸就请二姨夫到家里吃饭。席间,我爸一个劲地劝酒,我妈就在门口给我爸使眼色,不让我爸劝二姨夫喝酒。但我爸那晚也喝多了,就一直跟二姨夫喝酒。

我妈担心喝醉的二姨夫回家打二姨,二姨夫出门后,我妈一直提心吊胆。第二天上班时,我妈抽空去医院看二姨,见到二姨,就往二姨脸上看,担心看到二姨脸上的伤痕。还好,二姨这次脸上没伤。

我妈又担心二姨夫这次打二姨没打脸,就问二姨:“我二姐夫昨晚喝多了,回家之后犯没犯驴?”二姨说:“他没回家,半路上不知道被谁请走,又喝去了,在饭馆睡的。”我妈才长出一口气。

二姨的四个女儿都长大了,相继考上学校。二姨夫也不是一无是处,他有一点长处,就是供女儿上学,四个女儿有的念医专,有的念大学,毕业之后,都有正式工作。

四个女儿的性格都很泼辣,一个比一个彪悍,在外面谁都不敢惹她们,遇到事情无法解决时,四个表姐就伸手解决,她们从二姨夫身上学到了暴力。

二姨夫因为常年酗酒,身体早就被酒精侵蚀废了。退休时,已经成了一个干巴的老头。但他嗓门大,动不动还要打二姨。

四个表姐相继工作、嫁人,回到家里,但凡看到二姨夫打二姨,几个表姐没有不伸手拉架的,都是“拉偏架”,把二姨夫拉到门外,锁上门,让他在门外挨冻。

二姨夫退休后,依然是酒瓶子不离手,这回是顿顿喝酒,早晨煮个咸鸭蛋,就能喝下1斤白酒。他脑子已经喝坏了,两只手喝得直哆嗦。喝上白酒之后,他手哆嗦得还轻点,不喝酒的话,哆嗦得更厉害。

二姨夫晚年得了一个病,就是头疼。我妈说是喝酒把脑袋喝坏了。犯起病来,二姨夫嗷嗷叫唤,叫得像一头驴的动静,他用脑袋哐哐地撞墙。看那样子,又蛮可怜的。

二姨开始不管二姨夫,任由他折腾去。四个表姐也不让二姨管二姨夫。当年二姨夫暴揍她们娘们儿的事,历历在目,惨不忍睹,二姨夫可怜过她们母女吗?

有一回,下雨天,二姨夫到小铺去赊酒喝。他的退休金全换酒了,还不够,他一天得三四斤酒,平常酒瓶子就揣在兜里,脑袋不得劲儿,他就拧开瓶盖,喝上两口酒,眯到墙根睡一觉。

那天二姨夫去买酒,很长时间没回来,外面下着大雨,二姨毕竟是女人,心软,她又是医护人员,心里装着救死扶伤,于是,她打着伞,出去找二姨夫。

二姨后来在一个臭水沟里找到二姨夫,瘦骨嶙峋的身体,已经不再有当年的威武强壮。二姨觉得二姨夫可怜,一摸他还有气儿,赶紧把二姨夫拖回家,二姨夫算是没有丢了命。

二姨夫再犯病,就躲在角落里用脑袋撞墙哀嚎,他说脑子里爬进一堆蜜蜂,嗡嗡地叮他,咬他。还有一次他说,是大表哥变成蜜蜂,钻进他脑盖儿下咬他——

二姨看二姨夫可怜,后来就从医院买回一些止疼药,每次二姨夫犯病,就给二姨夫吃止痛药。时间长了,药物已经没了作用。二姨夫再犯病,二姨就给他注射止疼药。

一个风雪夜,二姨夫出门打酒,很久没回来,二姨披着大衣出去寻找二姨夫,走了半夜,才在一个雪堆旁,看到二姨夫歪在雪堆上,身体已经冻硬了,手里还攥着酒瓶子。

二姨夫的葬礼前,二姨给三表姐打了电话。这些年,大家都以为三表姐已经没了,但其实,三表姐一直跟二姨有联系。二姨把三表姐的每封信都锁在柜子里,不让任何人看到。因为三表姐说:“我爸不死,我不回去!”

二姨夫的葬礼上,三表姐回来了,5个姐妹团聚,抱头痛哭。但没有一个人是为二姨夫哭的。二姨给二姨夫烧黄纸,三表姐把烧纸盆子踢了,她说:“妈,你还给他烧钱?他在那面有钱了,还得买酒喝。”

二姨说:“毕竟是你们的爸,毕竟他供你们吃穿,供你们念书了,他已经走了,就别记他的仇,念点他的好吧。”

5个表姐,性格都彪悍,成家之后,在家里都说了算。不过,她们不是惹事的人,只有在遇到暴力欺负的时候,才会出手自保。

写在最后:

家暴的男人,其实内心极度自卑,他们欺软怕硬,打不过强者,就欺凌弱小——在外面装老好人,回到家里,欺凌力气小的妻子和儿女。

解决家暴男人的办法:一是报警,寻求法律帮助。二是以暴制暴,打到他认输。三是离婚,离开他,有多远逃多远。

家暴男人,如果他还有优点还有长处,你舍不得离婚,那一定要在男人第一次家暴时,就制住他,闹得天翻地覆,让他服输。否则,女人很可能在婚姻里长期遭受家暴。女人,要自己保护自己!

我是素老三,喜欢我的文章,请帮我点赞、评论。谢谢你!

你身边那些当年家暴妻子的丈夫,晚年生活过得如何?

家暴妻子40多年,晚年被儿女抛弃,76岁老人写了8000余字情书,哭求妻儿原谅。女儿:没人愿意管你,防火防盗防老爸!

一,老年发明家妻离子散,孤身一人

76岁的沈绍成老人独自居住在狭窄的单位宿舍房,房间狭小脏乱,生活十分不便。

老人说,为了帮助儿女多赚家产,他退休后便自学电脑,认真研究发明,现在已获得3项发明专利,连媒体都报道过。

可是一番苦心却换来事与愿违,老伴和子女都离他而去。

说到这里,老人老泪纵横:“我的老伴已经4,5年没有回家了,子女对我漠不关心,就连春节也是孤身一人。”

如今满身病痛,沈绍成老人晚上睡觉都不敢关门,生怕半夜身体有闪失。

沈绍成认为,现在老伴住在女儿家,就是女儿从中作梗,把老伴扣下了。

为了让老伴回家,老人请来记者,还花了几天几夜时间,用心写了一封8000多字的情书。

这封情书字字感人,满篇都是对老伴的深切思念。

老人如今戴着护腰,走路要依靠拐杖,这幅情形就连陌生人也会动容,为何他的老伴和子女却离他而去呢?

二,家暴妻子40余年,女儿只敢隔着铁门与父亲相见

老人带记者来到女儿家,想亲手将情书送到老伴手中。

站在门前,沈绍成老人迟疑了半天,像是担心什么,终于鼓起勇气敲响女儿家门。

女儿沈莉隔着外层铁门,得知父亲是来送信,对父亲的态度并不友好:“我不管,你自己去给她!”

记者疑惑地问沈莉:“你为什么不理你的父亲呢?”

沈莉不耐烦地说道:“麻烦你们先调查清楚再来曝光!”

沈莉告诉记者,因为父亲多年来对母亲家暴,到了晚年也不收敛,母亲无法忍受才住到她这里。

“我有视频证据,有病历证明。”

沈莉向记者出示了手机上的视频:沈绍成在一家单位里,用拐杖狠狠地砸向一个中年男子。

沈莉说视频中挨打的是自己的亲弟弟,父亲不顾弟弟是政府公务员,2016年冲到单位将弟弟狠狠打了一顿

铁门外的沈绍成却极力辩解:“那是因为我病了瘫了,他们20多天都不管我,我气急了才会这样!”

沈莉说:“你之前也不好,你身为父亲,仅仅是生了我和弟弟而已。”说到这里,她声音哽咽。

然后反问父亲:“母亲虽然住在我这里,但她自己有脚,想走可以随时走,她为什么不走呢?”

沈莉表示父母之间的恩怨她不会插手,但多年来她和弟弟还有母亲一直活在父亲暴力的阴影下,现在她有责任保护好自己年迈的母亲。

父女见面,形势突然发生了变化。

在妻女眼里,沈绍成老人并非孤独无助,而是性情暴戾的家暴者。

就在这时,沈莉突然请记者单独进屋。

三,女儿沈莉:“防火防盗防老爸”

等记者进入房中,沈莉又赶紧将两道门紧紧锁住,生怕父亲冲进来。

沈莉苦笑:“随便他住我哪个房子,我都躲着他,我这是防火防盗防我爸,就连我女儿也遭过他的毒手。

她告诉记者,这已经是母亲第5次逃离父亲了。

最后一次是2016年,母亲被父亲打得受不了,半夜给她打电话,她才将母亲接过来,从此再没回去。

虽然父亲被一家人“隔离”,但是沈莉也时刻在关心父亲,父亲家里的水电费一直是她交着。

沈莉的母亲坐在一旁,证实了女儿的说法:“我和他结婚46年,每天找各种借口嫌弃我,对我不是打就是骂,我的三根手指都被他用板凳打断了。”

沈莉说:“他还想用热油泼我母亲。”

当记者拿出沈绍成写好的8000字情书,表示老人已经有悔过之心时,沈莉母女却毫无反应。

沈莉的母亲淡定地说:“我不看,我想都能想到他会说什么,他就是喜欢装样子。”

而女儿沈莉更是一把夺过信件,直接撕掉。

记者:“您为什么不让母亲先看一眼呢?”

沈莉说:“他道歉不是一次两次了,曾经还跪在这里给我母亲道歉,保证书都写了一打了,有什么用?”

在沈莉母女看来,就是父亲一次次的言而无信,才让家人对他失去信心,彻底逃离。

沈莉接着拿出父亲张贴的电器广告纸,上面写着“承接维修各种家电,支持上门服务”。

“他都能上门服务,是不是说明他的生活能自理啊?”

沈莉认为,相比之下,母亲更需要被照顾和保护,她的身体不好,要经常吃药,还要提防父亲随时带来的伤害。

沈莉的母亲说:“他这么闹,就是想找个婆婆陪他睡觉吃饭。”

对于老伴,沈莉的母亲表示,以后将分居生活,她再也不愿意回到那个家。

她和老伴结婚46年,老伴对两个孩子负担很少,全是她一个人支撑。

“我带着孩子,最穷的时候5分钱的菜吃三天。”说到这里,老人的双眼涌出泪水:

“我过得太苦了,真是三天三夜都说不完。”

老伴退休后又痴迷发明,家人任由他去。只能他虽然上了年纪,脾气却毫不收敛,就连身边的人都诧异她这40多年是如何忍受的。

沈莉的母亲说:“现在我好不容易找到出路,能在女儿家住,又怎么能再回去呢?”

四,“呕心沥血”却换来晚景凄凉

沈绍成被女儿拦在铁门外,他愤怒地将原因归咎于女儿:“她就是个捣蛋鬼!”

在单位宿舍房内,老人向记者展示了自己发明的作品,这些虽然获得专利,但没有厂家承接订单,还没有赚到钱。

沈绍成只有小学文化,读了5年书,先后做了木工和电工,在65岁从零开始自学电脑制图。

这一切付出,在沈绍成看来,都是为了子女。

他想让他们比别人家的孩子生活好,因此呕心沥血,哪想到晚景如此凄凉。

对于家暴一事,沈绍成却另有一套说辞。

“我的老婆嘴巴太毒,所以我忍不住打了她几次,她这才有所收敛。”

而对于殴打女儿,沈绍成只说是“事出有因”;

对于殴打儿子,沈绍成老人也做了解释:“我只打了他这一次,是因为他3天都不来看我,我实在太生气了,才跑到他单位教训他。”

在沈绍成老人看来,他每一次家暴家人,都是情有可原,错不在自己,而是家人惹他生气。

不过他也表示,自己近两年来脾气收敛很多,唯独家人还是不信任自己。

如今年至耄耋,他只希望有人陪在身侧,那老人的愿望能实现吗?

五,母亲心软想要和父亲见面,被女儿阻拦

经过头一天的碰壁,沈绍成老人不死心,再次拄着拐杖来到女儿家门前。

或许老伴经过一夜的思考,决定与沈绍成见面,把话当面说清楚。

女儿沈莉极力阻拦,她担心母亲再次遭到父亲毒手。

即使记者再三强调会保护老母亲的安全,沈莉依旧将母亲拉回房内,双重反锁大门。

沈莉说:“你们不了解我母亲,她太心软了,我怕她又被父亲三言两语骗得跟他回去,回头有了麻烦,还是我处理。”

见女儿如此坚决,老母亲只能隔着铁门,对沈绍成表明态度:“闹了40多年,我们现在谁也照顾不了谁,各过各的算了。”

沈绍成听老伴如此说,突然激动起来:“怎么各过各的,你们有三个人,我就一个人啊!”

再次遭到拒绝的老人不愿就此离去,这时女儿突然开门,表示要带记者去一个地方。

老父亲见女儿出来,拄着拐杖,恶狠狠地发着脾气:“你再这样,我就狠狠打你!”

父亲的话语也惹恼了女儿,她与老父亲隔开几米的距离,对记者说:“你们看看,在大街上他都想动手!”

沈绍成对女儿说:“怎么说你也是我的女儿。”

沈莉:“虎毒还不食子呢,你却是打人放火,无恶不作!”

沈莉带记者来到一栋宽敞的房子中,之前一家人一直住在这里。

后来,她和弟弟还有母亲陆续搬出去,将房子留给父亲。

他们宁愿蜗居在狭小潮湿的房子里,也要逃离父亲。

沈莉说,多年来父亲希望一切都要在他掌握之中,否则就会动用武力逼家人屈服。

而这所房子,也到处是父亲破坏过的痕迹:门锁被撬掉,楼上还被父亲放火烧过……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年轻时的沈绍成脾气暴躁伤害了家人,老了又希望家人陪伴。

那一家人的关系还有重新修复的可能吗?

六,沈绍成请来儿子当说客,结果儿子和老伴女儿统一战线

眼看老伴和女儿心意已决,沈绍成决定找到儿子,让儿子劝说母女俩。

对于女儿仇恨的态度,沈绍成表示情有可原:

因为女儿有先天性心脏病,家人从小就比较宠爱她,才导致她脾气暴躁,性格跋扈。

但是儿子对他肯定与女儿的态度不同。

儿子19岁时出过严重车祸,是他十几天没合眼,在病床前陪伴伺候,才让儿子捡回一条命。

沈绍成自认是一个合格的父亲,为了挽回儿子的心,老人对着镜头痛哭流涕:

“儿子我好想你,我还想帮你开拓事业,请不要丢下我,也不要怕我,我以后再也不会发脾气了。”

那儿子的态度又会如何呢?

得知消息的沈绍成儿子匆匆往姐姐家赶,一路上他表示很无奈:我父亲就喜欢上演“霸权主义”,而且越演越烈。

出乎意料的是,儿子来到女儿家,也做出和姐姐之前同样的举动:躲在房内,将两道铁门紧紧反锁。

怒火在沈绍成老人脸上一闪而过,他扔掉拐杖,表示不会伤害他们,但是母子三人依旧在屋里,不肯出来。

隔着铁门,儿子开始斥责老父亲:

“你从来只讲别人的责任和义务,你的责任又在哪里呢?

“母亲让你过上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你却一次次把她打成那样,你的良心又在哪里?”

原来儿子和老伴女儿一样,对老父亲彻底失去信任。

听到儿子的话,老人一言不发,他表情凝重,说不上是悔恨还是愤怒。

沈绍成的儿子表示:他和姐姐态度一样,让父母分开住,对两位老人都好,他也会时常看望父亲。

七,女儿:就算他走法律途径,也没人愿意跟他一起

心有不甘的老人来到社区寻求帮助,不过社区对老人的到来表现得习以为常。

社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已经帮沈家调解过四五次。

而沈绍成老人这次也不再期望家人理解,转而希望有人能陪伴他共同生活。

那老人的请求,儿女会答应吗?

女儿沈莉直接拒绝了出面调解的请求,在电话中她表示:没人愿意管他。

对于老父亲的晚年,沈莉说:“他现在生活完全能自理,如果生活不便,他还有2000元的退休工资和一半房产,可以请人照顾自己。”

在女儿沈莉看来,即便父亲的生活费不够,她宁愿出钱请护工照顾老父亲,也不愿和他有任何瓜葛。

对于女儿的提议,沈绍成却心有不满:“我不同意,她也没说什么时候给我请人。”

听到老父亲的话,电话那头的沈莉直接恼火:“那你就走法律途径啊,让法院判,不要一次次来纠缠我们了!”

说完沈莉直接挂断电话,沈绍成老人则表情落寞。

社区工作人员试图劝说沈绍成:“您也应该反思下自己的行为,平时对他们好吗?”

老人坐在沙发上,一言不发。

最后社区表示,老人一把年纪,儿女都不管,看着也确实可怜,他们会定期上门,关注老人的情况。

写在最后

对于沈绍成老人的凄凉晚年,我只能说一句:自作自受

如果不是他性情暴戾,家暴妻子儿女,又如何能在晚年落得众叛亲离的下场?

所以啊,那些家暴妻子的丈夫,晚年生活过得如何?

喜欢用拳头解决家庭矛盾和获取尊严的丈夫,怕是一辈子也不会懂:真正的尊严,是靠爱和尊重获得。

如果他们晚年还不悔改,我认为大概率会像沈绍成老人一样,妻子远离,儿女不愿伺候,最后孤独终老。

就在米粥身边也有这样的例子:

男人年轻时就不务正业,靠老婆养家,但偏偏喜欢找各种理由打老婆。

直到有一天,成年的儿子将他一脚踢翻,打得他屁滚尿流。

现在儿子结婚生子,在城里安了家,把妈妈接过去同住,把老头一个人丢在老家,很少回来。

老人一个人孤苦伶仃,但是身边的人都说:这是报应,活该!

最后,我想说:无论男女,面对家暴一定零容忍。

你的退让,只会让施暴者更加肆无忌惮。

与其在婚姻里遍体鳞伤,不如痛快结束。

别说为了孩子委曲求全,这样的家庭环境,孩子有时也难逃毒手,又怎么能健康成长呢?

对于沈绍成老人的下场,大家是如何看待的呢?欢迎评论区交流呀~

我是米粥的阅读时光,热爱阅读,随时分享人生百态,欢迎关注!

欢迎点赞,评论与转发,您的喜欢,是我继续创作的最大动力呀!

你身边那些当年家暴妻子的丈夫,晚年生活过得如何?

我一个本家伯伯打老婆全村有名,他年轻时打得有多凶,年老时过得就有多悲惨,但没有一个人同情他,都说他是活该。

这个伯伯跟我们家一个老祖。他以前在外面当工人,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在工厂吃不饱饭,就跑回了老家,死活不再回去了。后来娶了一个媳妇儿,这个媳妇儿本来是在别人家当童养媳的,奈何那家人的儿子,十多岁时没了,就给童养媳又找了一户人家,就是我这个伯伯。

但我这个伯伯不是什么好东西,婚后不久就把媳妇儿打得没了气,当时村里人都以为是打死了,正在找村干部时,伯母又悠悠地转醒了。人没死这事儿就放下了,日子还得继续过。后来伯母生下大儿子,本以为有了孩子之后男人会收敛点儿,但伯伯肆无忌惮,有时脾气上来了,连吃奶的孩子都打,所以孩子就被爷爷奶奶接走,从此这个孩子跟妈妈就不亲了。

后来又陆陆续续生下四个孩子,一男三女。但伯伯家暴不但没有收敛,反而变本加厉,经常三天一小打,五天一大打。在外面受了气,回家打老婆;打牌输了,回家仍是打老婆;喝酒喝多了,耍起酒疯,还是打老婆,反正任何事情都是他打老婆的借口。伯母怀小女儿时即将临盆,还被伯伯打倒在地,害得孩子早产。

伯伯是个酒鬼,那时候挣工分挣一年挣不了几个钱,生产队一开支,他就会拿着钱去买酒,根本不管一家老小的死活。喝了酒就会打老婆孩子,弄得家不像个家样。为了让家人吃上饭,伯母经常去借粮,去挖野菜。伯母现在都快九十了,提起过往她都委屈得直哭,她一直不知道孩子们到底是吃什么长大的。

随着孩子们一天天长大,伯伯的日子照旧。而伯母挨了打,只会跑出家躲躲。她是童养媳,娘家早就没人,没人给她撑腰。找自家的兄弟姐妹劝说,伯伯当时答应的好好的,结果转头就忘。只能年复一年的,咬牙忍着。有一次伯伯又喝了酒,他一拳打在伯母的脑袋上,伯母直接人事不醒倒在地上,伯伯像没事人一样。两手扯着伯母的脚,像拖死猪一样,把伯母从院子里拖到大街上,他们家院子和大街有三层台阶儿,伯父就这样嘣嘣嘣的把毫无知觉的伯母拖到大街上就不管了。这时候小儿子出手了,小儿子当时十四岁,他拿着一根手腕粗的棍子,在他爹背后,用尽全力打在他爹的后腰上。孩子打完就跑,在外头躲了好几天才敢回家。那一棍子把伯伯打的好长日子直不起腰来,村里人没有一个说孩子心狠的,都说打的对。伯母在本家人的帮助下被送去医院,她命大,全是皮外伤。

日子仍在继续,伯伯对老婆孩子仍然动不动就拳打脚踢,直至儿女成家。儿女他不敢打了,但仍时不时地打老婆。直到有一天他突然中风了,留下半身不遂的毛病。整个右边身子不利索。鞋带开了他连鞋带都系不上,走路拖拖拉拉的。人到那个时候都是怕死的,他在电视上看到一个广告,说是有一种药对他的这种病特别好,他就跟伯母要钱,伯母拒绝。他就跟儿女们要,结果儿女们没有一个给他钱的。他从女儿家出来时要经过一条小河,他是四肢着地哭着爬过那条小河,一路嚎啕大哭着回到了家,让谁看了心里都不好受。

慢慢的他的腿也不行了,只能一天到晚躺在床上,正在整天躺在躺在炕上。十分难受,需要时不时地帮忙翻身换姿势。但他的家人帮他穿上衣服后,除了吃饭和大小便平时几乎不会管他。有一次家人买了一个西瓜,切了一块递给他,他的手不利索,吃了两口之后西瓜就掉到了右边身子旁,那块西瓜他死活够不着,只能让家人帮忙,但没一个人搭理他。很长时间后有个邻居去他们家这才帮忙把那块西瓜取了出来,他这才把那块西瓜大口地吃掉了。

最惨的是他去世之前两个月,因为他大小便不能自理,经常把褥子被子给弄脏。伯母一气之下就给他撤了褥子,只铺了一床薄薄的毛巾被。硬炕不铺褥子,睡起来跟睡石头没啥区别,伯伯就嚎啕大哭,伯母没好气地对他说:你年轻时打我的劲头去哪了?我才对你做了什么,我还不是一样给你擦屎擦尿的。你就知足吧,我没有不管你。年轻的时候你但凡对我好一点,你现在也不至于这样。伯伯只是一个劲儿地哭,不知是后悔还是害怕。

伯母让他睡了两天光板炕,又重新给他铺上了厚厚的褥子,她还是不忍心做到彻底不管。伯伯长期在炕上躺着,他想让儿子背他到街上坐坐,儿女一律不搭理,而伯母除了照顾他的吃喝拉撒之外,对他没有一口好气。就这样不多久他人就没了。

伯伯走了之后,伯母终于解放了。他给儿子带带孙子,帮着儿子干干家务活,除了大儿子,其他几个儿女都很孝顺,现在快九十岁了,身体仍然很好。万事皆因果,伯伯年轻时如果不那么放肆,对老婆孩子不那么狠,相信他会有一个幸福的晚年,可惜,他没想到他不会一直年轻,终于在晚年时吃到了自己酿成的苦果。

你身边那些当年家暴妻子的丈夫,晚年生活过得如何?

曾经一朋友拉呱她村一户人家,男人家暴老婆孩子。他有三个孩子,孩子小时看着妈妈挨打,不敢管,有时一不顺心连孩子都打,吃饭时不让老婆上桌。老婆下地干活带孩子,做家务,也没得到男人的认可。老婆孩子在这种心惊胆战的环境中生活。后来孩子长大了,他也老了,孩子们每每想起他打母亲的事都痛恨他,厌恶他,吃饭时一家人和老娘围着餐桌吃,给他盛好饭让他门外头蹲着吃去[捂脸]。

你身边那些当年家暴妻子的丈夫,晚年生活过得如何?

36岁的田美华被丈夫按在地上打,她哭着求饶,公婆也来劝架,可丈夫却不依不饶。

事后,田美华以为公婆会教训丈夫打人是不对的,谁知他们却劝田美华多忍忍,还说家丑不可外扬,她要是把挨打的事情说出去,会被别人笑话。

田美华忍无可忍提出离婚,丈夫却做了一件事,让田美华崩溃。

田美华和伏中贵是在外地打工认识的。当时伏中贵家里很穷,老家只有两间平房。但田美华觉得他勤快又能干,和他在一起有奔头。

婚后没多久,田美华就怀孕了。田美华在老家养胎,伏中贵就在镇上打工,闲暇时种地种菜,贴补家用。

伏中贵对田美华很好,田美华每天在家洗衣做饭,打扫卫生,伏中贵负责种地,打工,赚钱养家,两人一个人主内一个主外,日子过得十分温馨。大女儿读小学时,田美华又怀了二胎,再次生下一个可爱的女儿。

村里有不少人家盖了楼房,伏中贵也想攒钱盖两层的楼房,让大家知道,他也有能力给孩子更好的生活。

有了盖房子的目标后,伏中贵工作上更加勤奋,他每天早晨六点出门,晚上加班到九十点钟才回家。田美华觉得伏中贵勤奋上进是好事,谁知因为房子的事,她和伏中贵的感情开始出现了裂痕。

田美华在家带两个女儿,平时除了做饭洗衣,监督两个女儿的学习,就是和其他邻居打麻将。

别人家的老婆不仅洗衣做饭带孩子,还能打工赚钱养家,伏中贵不明白,田美华为什么每天除了做点简单的家务,就是吃喝玩乐,一点也不心疼他?

伏中贵为了挣钱,一个月只休息一天。有时候累得腰疼,也想有人分担一下他的压力,可是田美华不愿意上班,伏中贵忍不住埋怨道:凭什么我在外面辛苦赚钱,你却在家享福,什么活都不用干?

他越想越生气,就指责田美华的不是。早知道田美华好吃懒做,他坚决不会娶她进门。

田美华觉得很无辜,她把家打理地很干净,两个女儿读书成绩也不错,难道这些付出还不够吗?她如果上了班,哪里还有时间给两个女儿做饭?哪里还有精力辅导两个孩子的学习?

伏中贵觉得田美华这么说就是不负责任,别人家的老婆既能照顾孩子也能赚钱,凭什么田美华做不到?全家都指望他一个人赚钱,他什么时候才能赚到盖房子的钱?

两人每天回到家就因为这件事吵架,吵得凶了就动手。

田美华力气小,每次反抗无效,反而会被伏中贵打得鼻青脸肿。田美华心里委屈,故意每天很晚才回家,晚上孩子饿了,她起床给孩子做饭,但伏中贵饿了,就算他动手打她,他也不做饭。

伏中贵见妻子不仅没有改变,反而比以前更不讲理,对她下手更重了。

夏天天气热,田美华开着风扇睡觉。伏中贵指责道:电费不要钱吗?你自己不赚钱,凭什么花我的钱?

伏中贵把家里的电停了,田美华只好带着两个女儿在院子里休息。

伏中贵以为他这么做,妻子会出门上班,谁知她宁愿胳膊上被蚊子叮许多包,也不提上班的事。

伏中贵想起田美华每天要骑电动车出门买菜,这天田美华正准备出门,伏中贵却把电动车钥匙拔掉,说车子是他买的,田美华不能骑。

田美华气坏了,说了他两句,伏中贵见田美华还没意识到错误,再次对她动手。父母劝伏中贵有话好好说,伏中贵一把将父母推倒在地。

田美华觉得自己被打是件很丢人的事,所以很少对外人提及。可伏中贵的脾气越来越不好,侄子在大树下玩石子,伏中贵一脚将他摆好的石子踢到河里。

侄子哭着回家告状,弟媳问伏中贵为什么要这么做?小孩子玩石子,碍着他什么事?

谁知这句话惹怒了伏中贵,他连扇弟媳几巴掌,还从地上捡起石子将弟媳家的玻璃全部砸坏。

弟媳知道伏中贵不讲理,只能见到他就躲得远远的,免得惹怒了他。

田美华越来越讨厌伏中贵,这天傍晚,伏中贵嫌弃田美华做饭太慢,再次动手打她。

田美华不想再过这样的日子,就回了娘家。谁知伏中贵不仅没反思自己的错误,反而带着两个女儿找她,还说她没责任心,就算田美华受伤再重,也不该对孩子不管不问。

田美华不想再回那个家,决定外出打工。在外工作的两年里,她因为想念女儿,曾悄悄回去看望她们。

伏中贵劝她回家带孩子,只要她回去,他痛改前非,绝不动手。

田美华同意了,可是回家后两人又吵了起来,伏中贵再次动手,田美华心灰意冷,再也不愿原谅他。

伏中贵见田美华不回家,就让两个女儿给她打电话,田美华听着女儿喊妈妈的哭声,难过又无奈。

田美华的妹妹劝她离婚,她还年轻,应该有新的活法。

田美华觉得有道理,她要和伏中贵谈谈,希望两人好聚好散,把婚离了。

伏中贵一听到离婚二字就怒了,他怒斥田美华不顾家,每天只知道带孩子,做饭,从来不赚钱,不下地干活,整个家的经济来源都依靠他一个人。就算离婚,也应该是他来提。田美华没有为家庭付出过,凭什么提离婚?

田美华指责伏中贵家庭暴力,她后脑勺至今还有一条疤痕可以作证。

伏中贵理直气壮地说:没用的人就该打。你离家出走后,都是我在家做饭带孩子,你知道我有多辛苦吗?你现在承认自己错了,在家好好带孩子,去镇上找份工作赚钱,我就既往不咎。

田美华见伏中贵还没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坚持要离婚,夫妻俩僵持不下,村委会的人只好将夫妻二人叫到办公室调解。

伏中贵并不想离婚,虽然他口口声声责备妻子的不是,但是他心里清楚,妻子离开家后,他才知道女人在家带孩子做家务也不容易,他希望田美华看在孩子的面上不要离婚。

田美华不同意,伏中贵愤怒地跳起来喊道:我不同意离婚,你要是再提离婚,别怪我动手。我告诉你,在孩子没满18岁之前,你别想离开这个家。我都没嫌弃你,你凭什么嫌弃我?

伏中贵坚持认为,孩子没成年,只要他不提离婚,田美华就不能离婚。

村委会的人曾调解过两人的矛盾,以前他们看在孩子还小的份上,劝田美华原谅伏中贵,也让伏中贵保证不再动手,可惜伏中贵屡屡再犯,田美华不在家时,伏中贵还因为打架被拘留。他们懂田美华的苦楚,这一次,他们不再劝和了。

好在经过村委会的调解,伏中贵同意离婚了。两个孩子归田美华抚养,伏中贵每个月给田美华800块抚养费。

如今田美华再婚了,伏中贵依然一个人过。伏中贵以为他离婚后,村里人应该同情他,可村里人知道他有暴力倾向,不仅不帮他介绍对象,还离他远远的。

两个女儿认为他脾气暴躁,不懂得体谅别人,也很少和他联系。

随着伏中贵的年纪越来越大,人也越来越孤独。他下班回家没有人给他做饭,别人家孩子会给爸爸捶背,可是家里连孩子的影子都没有。

这一刻,他才知道自己错了。

如果他爱田美华,就不该对田美华动手,还否定田美华对家庭的付出。

田美华确实有很多缺点,可她顾家,对孩子和他好,不嫌贫爱富,这些也是优点啊!如果他好好和妻子沟通,或许就不会走到今天这一步。可惜他现在醒悟,也为时晚矣。

父母相继离世,他的晚年孤独又凄凉。

婚姻需要相互磨合,夫妻之间发生摩擦或者意见不一致,实属正常。

遇到问题,夫妻双方应该调整心态,心平气和地坐下来商量解决的办法。平时相处中,也要懂得换位思考,互相体谅,而不是用拳头让对方屈服。

男人的手是用来打拼生活的,男人若想赢得妻子和家人的尊重,应该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用成年人的理性解决问题。

家庭暴力是违法的,许多妇女在遭遇丈夫的家暴时,觉得家丑不可外扬,选择隐忍。可家暴只有零次和无数次,妻子一次次的原谅,只会让丈夫变本加厉。

如果田美华没有坚决提出离婚,而是选择原谅伏中贵,也许等待她的将是悲剧。所以面对家庭暴力,我们要勇敢说不,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

也希望丈夫能善待妻子,如果丈夫总是用拳头说话,最终只会让妻子寒心,苦了老婆孩子,也害了自己,自食其果!

你身边那些当年家暴妻子的丈夫,晚年生活过得如何?

我老叔喜欢打老婆,全村人都知道。从年轻打到自己打不动。你是不以为我老叔可厉害了?错,就敢在家里打老婆,到外边狗熊一个。经常在外边挨了打,回家再打我老婶一顿。

打仗也没有啥正经理由,完全看老叔心情。打麻将输了,回来也拿老婶撒气。拳打脚踢都是小菜一碟,摸着啥就用啥打,贼狠,一点看不出半点夫妻情分。

他们刚结婚的时候,老婶被他打跑回娘家过,可娘家哥嫂容不下,老叔去接就又回来了。回来后打得更狠,老叔的理念就是打出来的媳妇揉出来的面。敢往娘家跑是打的轻了。

我爸和大爷他们都劝过老叔,也拉过架,可老叔上来脾气逮谁咬谁,甚至把我大爷给打了,以后没人管他了,也管不了。

大家都担心这么打,万一出事咋办?那时候也不懂家暴可以报警,如果娘家没人撑腰只能硬撑。

有一次,老婶被老叔穿着皮鞋一脚踢到脑袋,当场晕死过去了。我老叔竟然没管老婶去打麻将了,不知什么时候老婶自己醒了。

老婶不是没反抗过,打是打不过了。唯一的反抗方式就是寻死。老婶上过吊,喝过农药,可能命不该绝!最后都被人救过来了。

老婶为什么不离婚呢?为了孩子呗,他们有两个孩子。孩子们看着老婶动不动就挨打,都劝他妈和他爸离婚。老婶说她如果走了,遭罪的是孩子。老叔也说了,你要敢离婚,我就杀了你!吓得老婶再也不敢提离婚。老叔真能干出这事。

老婶恨恨地说,“这日子没法过,不是他死就是我亡。”

就这样打了一辈子,寻死等孩子大了就熬出头了。两个孩子相继长大,外出打工,能自己养活自己了,劝老婶离婚吧。

还没等老婶离婚,老叔脑中风瘫痪了。吃喝拉撒都需要人照顾。老婶不忍心扔下老叔一个人,天天伺候他。都这样了,还打老婶呢!

要是肚子饿了,老婶饭没做好,就拿旁边的拐杖打老婶。老婶这回没忍他,把拐杖扔了,给了老叔一嘴巴子,把饭往炕上一扔,打麻将去了。

老叔的病情一直在恶化,手也不能动了。就剩眼珠能转了,脑子还清醒。老婶像报复似的,如果老叔吃饭掉饭粒,随手就一巴掌。老叔动弹不得,流下眼泪。不知道是疼的,还是悔恨的泪水。

老婶大声嚷嚷着,“哭什么哭,委屈啊?你瘫痪了,还不是我伺候你。我才打你几下,不及一个小手指。你欠我的下辈子都还不完。”

老叔两年后走了,享年60岁。两个孩子对他怀恨在心,都不愿意给他摔盆,更别提祭拜了。

老叔走后,老婶的好日子来了,老婶也胖了,脸色也红润了,没事就打打麻将,溜达溜达街,终于过上了人的日子。

两个孩子很孝顺,经常给老婶从城里买好吃的、买衣服什么的。还要接老婶去城里,老婶不爱去,就给老婶盖了新房子。

可能老天看老婶可怜,暗中庇佑。老婶的身体并没有因为常年挨打留下什么后遗症,就是偶尔头疼。身体还算健康,如今70多岁了,还能打麻将。

有些人虽然是亲人,却带来无尽的伤害。没有留下一点点爱,他存在的意义是什么呢?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