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金能够达到5000以上的老人,是不是都不需要子女负担了?
退休金5000以上,在我国已经至少超过90%的退休老人了(比90%以上老人的退休金,都要多)。
对于一个退休老人来说,正常的情况下,这个退休金,是足够能保证他晚年可以衣食无忧的。
不管是衣食住行,还是偶尔出去旅游,都能够负担的起。甚至退休老人每个月还能有剩余,还可以帮助子女。
但是,如果老人情况比较特殊,那这点退休金也根本就不够看。
如果老人身体不好,看病吃药花钱很多,5000多的退休金,还真得不一定够用像退休老人,最怕的是什么?
就是身体不好,需要天天看病吃药。
我上班的银行,有个客户阿姨,每个月退休金也有5000多块钱。可是她每个月光是看病吃药,就需要花四千多。
用她的话说,如果不是她年轻的时候存了点钱,只是那退休金,还真不够她生活的。
所以,5000块钱的退休金,看起来是不少了。很多年轻人一个月也只不过话两三千,五千足够保证老人衣食无忧。
但是老人如果身体不好,需要依靠吃药维持,那还真的不够。在经济上,还是需要子女来帮助的。
老年人需要得不只是金钱,更需要精神上的关心很多人都有一种误解,觉得老人只要不缺钱花就可以了。觉得只要给钱,就万事大吉,完全忽略了老人精神上的关心。
现在很多老人,非常容易上当受骗,很多骗子就专门盯着老人下手。
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老人独居,缺少子女的陪伴。精神上空虚,很容易被一些人几句关心的话就打动。
像保健品这个行业,就是赤裸裸的在吸老人的血,而且很多老人还愿意。
几块钱的东西,高价卖几百、上千块钱。有没有效果无所谓,只要吃不死人就可以。
通过打温情牌,而取的老人信任,收割老人身上的钱财。
另外,老人长时间一个人生活,容易和社会脱节。也很容易被不法分子钻空子,实施电信诈骗。
我在银行工作,差不多每个月都会遇见那种要给陌生人转账的老人。每次都要花费好久,才能让叔叔阿姨相信,这是电信诈骗。
我手机号码打社区报警电话,都被标记了。那边派出所一看是我的号码,就会问:你们银行又出啥事了?😂️
所以,退休老人独居,身上又很有钱。在很多人的眼里,就是一块香馍馍。暗地里,不知道有多少双不轨的眼睛,在盯着他们。
作为子女的,要让老人在物质上衣食无忧。更要经常去陪伴老人,让他们在精神上不孤单。
每个人都会老去,关爱老人,就是关爱以后的自己谁都有老了的那一天,谁都会变成老人。
人老了就会腿脚不便,思维不清晰,反应慢,跟不上时代潮流。
如果你嫌弃他们,就是在嫌弃以后的自己。
给身边的老人多一份关爱,给自己的子女做一份榜样。相信你老了的时候,一定也会衣食无忧。儿孙满堂,其乐融融。
退休金能够达到5000以上的老人,是不是都不需要子女负担了?
老人退休金每月5000以上,那么说:是无限数。
5千以上限无限制达到多少?如果是1至2万,应该是不需要子女的经济负担了。但如果只是5千,那么,只是夠老人一个月的日常生活费用。想想,老人的保健品,生活所需,或身体健康问题,等等,当今5千对于一个老者来说紧夠满足生存所限。
当然,对于子女来说:看似5千元一月的退休金以足够老人费用了,不需担忧老人的经济问候。
不过,做为父母亲来说,就算是无有退休金或退休金很少,但在勤俭节省中也免强过活的话,在只要自己身体健康,也不会去给子女经济压力与负担。这叫“天下父母心”!
我有个姨丈:是当教师的,职务是县级中学校长,退休时8千元一个月,至今以有14年之久。现在以增加到11635元一个月。但是,他的子女在广东深圳生活质量优良,收入很美。如此,他们每月都要往父亲银行账户里打款2千至3千元不等。姨丈说:“我的退休金己有余,完全可以夠用,别再给我那儿转钱了”。可是,他的子女却说“您老的钱只是您应有的,而我们给您钱,是我们做为子女的一点孝心,也就是我们的对您的孝道,完成心愿的一种方式”。
哈哈…这叫“家风”优秀的好家风,书香门第,家教出孝子的真实体现…
其实:天下父母心的演译,在中国几千年的续传中代代延递。优秀的孝道传统美德在中国大地上川流不息…每一个家族每一个人都坚守着祖辈遗传下来的好家风好家教与孝道:给后代子子孙孙,世世代代永相承…
致此,愿天下父母心都能适应如时俱进,祝福天下子女们都永远存有一颗善孝的心。使这个社会人间世界处处充满希望,充满爱,和谐发展文明于人类…
退休金能够达到5000以上的老人,是不是都不需要子女负担了?
退休金能达到五千元以上的老人算高收入了,要是身体健康的话扣除个人生活开支,节约点的话每年可余下四万来元钱。甚至刚退休时身体好的话还可去找份轻松点的活干干,这样可充实自己的养老备用金,那末这点钱基本上可以满足自己的养老费用了,不需要用子女的钱了。
但是虽然每月的退休金达到五千已很高了,可要是身体不好,得了重病,丧失了生活自理能力,需要请保姆或护工服侍,那么这点钱还是不够用的,需要子女付赡养费的。
总的来说退休金能达到五千己是幸运的老人了,退休金达不到五千的老人还是绝大多数。总之老人的身体健康比收入更重要,不生病就是发财,希望老兄弟姐妹们多多保重。
我们也是老人,虽然退休金也不算低,小辈也很好又孝顺,早就让女儿“承包”了。但我自己平时也不敢浪费,老了能省就省点吧。
退休金能够达到5000以上的老人,是不是都不需要子女负担了?
现在无论城市农村,无论有养老金还是继续土里创食,请问真正有几个是由子女“负担”的?
不都是辛辛苦苦供子女上学、为他们结婚成家拼尽老命、又不辞劳苦当免费保姆的?
退休金能够达到5000以上的老人,在退休老人群体中是佼佼者,也是他们子女的福气。他们的子女不但不会担心如何负担老人,恐怕是在挂念那“老家伙”的碗里的肉了吧?
我有个工友,因为是副厂级退的,所以很幸运的拿到5000多的退休金。两口子合计近万元。但啦起来也是一脸的愁:儿子结婚的房子、车子是他全款买的,女儿出嫁花了近20万,家底全掏空了。
就这,孙子、外孙子上学要拿钱,儿女家想换新房要赞助。……没有不惦记的时候。
所以想对题主说:咱最好别说违心的话,甭问自已爹妈有没有、或退休金高低,别说负担,少讹老人点,多体谅点爹妈的不易,就OK了。
退休金能够达到5000以上的老人,是不是都不需要子女负担了?
我就是退休已达到5000以上的老人。我不但不需要子女负担,我还有钱资助别人,还有钱到处旅游。一句话,“会使不再家豪富,风流不再着衣多”。生活有高有低,饭菜有贵有贱,浪费有多有少。衣服鞋子有几千上万元一件一双的,也有十多几十元一件一双的。生活作风,有吃喝嫖赌抽俱全的,有一天本份过日子什么恶习也没有的。遇前者,别说5000,再多也不够花,遇后者,5000元钱要做许多事,再说,高消费者往往病爱找上门,低消费者身体要好得很。比如别人吃出的富贵病,什么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等等病,我就没有。没有病,我自然不去花钱治,就等于我又比高消费者多收入了一大笔钱,这样我又比高消费者富有了。高消费者的经济是恶性循环,低消费者的经济是良性循环。所以有的人5000元以上退修金不够用,要靠子女。有的够用不需靠子女,自己的这5000元还有佘钱资助人。您同意我的观点吗?
退休金能够达到5000以上的老人,是不是都不需要子女负担了?
退休金能够达到5000元以上的老人,是不是都不需要子女负担了?在我认识的人或是我周围的退休人员中,一般养老金达到或是超过5000元的人都是不会需要子女负担的,不但不需要子女负担,很多人还要将自己的存款,或是每月节约的钱用来资助子女。
我自己的养老金不是很高,到现在没有超过4000元,但我也是不需要子女负担的,包括我自己要抽烟,要在网上买点衣服,买点自己需要的生活用品,我老家的人情来往,我老家的亲戚用度,孝敬我自己的老母亲的钱,老母亲请保姆的费用等,都是我自己在负担,既没有要自己的子女资助一分钱,也没有用过老婆的一分钱。
我自己的养老金除了自己用以外,每天我还要负责买菜,所以家里一日三餐的小菜钱,也是自己的养老金来开支的。当然我养老金虽然不高,但是自己有点存款,在老家用度比较大的月份,比如轮到开保姆的工资,要在老家去买过年猪,置办过年货等,还是要动用自己的存款。毕竟每月4000元左右的养老金用起来还是很快的。我除了有点存款以外,每月的自媒体还有几千元的收入,但是这部分钱基本上没有动,都是存在自己的账户之中。
在我身边每月有5000元养老金的人还是不少,他们主要都是从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管理人员等岗位上退休的。我的一个同学是从副县级岗位上退休的,两口子加起来的养老金也是10000多元,有两个子女,每年基本上都是在广州、成都、泸州等地来回跑,帮了老大还要帮老二,不但不会需要子女一分钱,走到哪家帮忙,全家人的生活费用都是由老两口来承担的。
我还有另外一个同学是在一个山区县的县级岗位退休的,老婆是在医院退休的,两口子的养老基金加起来也是10000以上,加上本人不抽烟、不喝酒,没有什么业余爱好,都是退休后到成都帮儿子带孙子,由于儿子平时是在中海油的海上平台上班,上一个月的班回来休息一个月,老两口的养老金几乎都用在儿媳妇和孙子的身上,偶尔还要请我们这些老同学聚聚,老家的老人也还有负担一定的费用。
当然也不一定所有养老金超过5000元的人都不要子女负担,特别是那些身体不好,经常住院治疗的老人,虽然有医保,而且退休老人医保的报销比例是很高的,但只要生病,如果平时没有结余或是一定的存款,仅靠5000元的养老金还是比较困难的,这时儿女经济条件比较好的,还是要帮助老人负担一定的医疗费用。虽然不是老人的意思,但也是儿女尽孝的一种方式。不过老人的养老金高,儿女负担可以最大程度的减轻。
综上所说,从我自身的实际情况来看,如果仅仅是个人开支,或是少量的家庭开支,自己老家亲朋的开支等,自己的养老金是完全足够了,每月的养老金超过5000元如果没有大病疾病等开支,几乎不会需要子女来负担。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