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有5块电瓶,怎样准确知道是哪个电瓶不管用了?
电动车有五块电瓶、怎样准确知道哪个电瓶不管用了?
1⃣️你的电动车按常规应该是五块12V的电瓶,为60V20AH的吧!
2⃣️五块铅电在充足电放置两小时后,每块应量到13V,串联应该在66V左右、如果低于这个电压,电瓶组中有电瓶出了故障。
3⃣️当知道了电瓶的正常电压后,你再去一个个分别量各个电瓶的分压,如果某块电瓶低于12V就证明这块电瓶内部有漏电、如果低于10.8V、这块电瓶坏了,可更换。
4⃣️其实,电瓶凡能测出电压不行的,都会在平时的续航中表现出明显缩短里程,或无法续航,一加把手就掉电!
谢谢你的阅读🙏!
电动车有5块电瓶,怎样准确知道是哪个电瓶不管用了?
在一组电池组中。想要知道是哪个单个电瓶坏了,其实方法很简单,而且最有效。就是你将电动车骑行一段时间以后,再拆开电池板,用万用表或者电压表测量每个电池的正负极之间的电压就可以了。
当购买电池组时,电池组其实是已经配对好了的。48伏的4个电瓶,60伏的5个电瓶,72伏的6个电瓶。每个电瓶的电压,内阻都比较接近,只有这样组成电池组以后,单个电池之间才不会相互干扰,让电池组达到最理想的状态。
虽然每个电池是串联的,在运行的工作中所提供的电流都是一样的。但随着骑行旅程的增加,时间的增长,他们每个电池的状况是不一样的。电池的极板,硫酸溶液的多少,以及封装的情况都会有一些差别,随着运行时间的增长,这些差别就被放大。每个电池肯定是有差别的,但是差别只能允许在一定的程度范围之内。
那么怎能才能做出选择呢?我们测得电池组中的每个电子池的单个电压以后。后将这些测得的电压横向比较,最高的电压与最低的电压差额,在1伏以上的就可以考虑更换。比如说最高电压的电瓶的电压为12.7伏,最低电压的电瓶的电压为11.4伏。这个11.4伏的电瓶就考虑到可以更换。如果测到的结果,电压差额在1.5伏以上就必须更换。比如说最高电压的电瓶的电压为12.7伏,最低电池的电压为11.1伏。这个时候就必须将电压11.1伏的电池的进行更换。因为这个时候它会拖累其他电池的寿命。
当将最低电压的电瓶放下来以后。买新的电瓶不上当然是不划算的,可以到电动车维修店铺询问,让师傅师傅们找比较合适的电池给你补上。不要自己自以为是,以为电压相同就可以。毕竟电动车维修师傅们比较专业。他会对你还剩下的单个电池,逐一的测量内阻,电压。然后他再会在他店铺旧的电瓶中选择合适的电池配组。他同时要将这个旧的电池测量电压和内阻,然后和你原来的电池配组,组成60伏的电池组。这样你就可以继续骑行一段时间。 这样做让你花费一笔费用,但还是值得的。毕竟师傅们跟你重新配组,毕竟程序还是比较麻烦的。
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您解决问题。
电动车有5块电瓶,怎样准确知道是哪个电瓶不管用了?
现在电动车都是串联,串联是为了提高电压,在电动车允许的运行电压之内就行。并联是提高电流,同样的道理,只要是在电动车允许的电流范围之内即可。但是,从实际运行效果来看,推荐使用串联,并联使用时,整个电路的电流会成倍增大,很容易烧毁电路。而且,电源并联之后,当两个电瓶电压出现不同的时候,会在各个电瓶之内形成回路,也很容易烧毁电源。而串联,便可以避免上述问题,而且也可以等同于增大电池容量。另外,可以看看咱们家里各种需要用到电池的地方,都是串联,没有并联。
如果想测试电瓶电压异常,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用万用表,万用表的量程开关打到直流电压档上,分别测试每块电瓶的电压是多少?,一般情况下,一块12伏的电瓶,它的电压是12到14之间,测量时,万用表的红表笔,接电瓶的正极(红色),万用表的黑表笔接电瓶的负极(蓝色)如果每块电瓶都是13.5Ⅴ,其中一块只有10.5Ⅴ,那这块10.5伏的电瓶很可能出现的问题,可试着把这块电瓶换个新的试一下,有可能问题就解决了。实在不行可以直接去修理店,让专业的维修人员帮你查看。
电动车有5块电瓶,怎样准确知道是哪个电瓶不管用了?
这个问题是比较简单的。首先要知道,在电动车电池组中这五块电池是串联的。由于铅酸电池没有像锂电池那样,在电池组中设有充电检测和过充、过放的保护电路。因此在出厂的时候,这种电池组是经过配对的。配对的主要指标,就是单块电池的容量、充放电性能以及内阻等,要尽最大的可能保持一致。使得整个串联电路中,在充电的时候,各个电池单体分得的电压基本上一致。以防过充;而放电时,为了防止整个电池组过放损坏,就在电动车控制器中,设计了一个欠压保护电路。具体的取值就是按照单块的标称电压为12V的铅酸电池,电压降至单格1.75V、整体六格降至10.5V时,控制器开始动作,停止工作,切断输出。由此可见,36V铅酸电池控制器,它的起控电压在3×10.5V左右。48V的在4×10.5V。60V的电池组,也就是本题目说的五块儿电瓶,它们的欠压保护电压值在52.5V左右。由此可见,铅酸电池组对于过充的防护,寄希望于电池组中各块电池的容量完全一致。一旦其中一块电池的容量下降,就会导致它在充电的时候,由于比其他的电池容量小,因此早早地就达到了充满电的电压。如果继续充电,将会呈现出高电阻状态。由于是串联电路,其他的电池还没有吃饱,所以这块处于串联电路中的已经充满的电池,就得继续充电。由于它吃饱了还得吃,只能给它加压力,逼着它吃。所以它分得的电压,就比其他处于充电状态时的电池单体,电压要高一些。高多少,与实际容量成反比:实际容量越小,它分得的电压越高。在放电的时候,容量下降的那块电池,是不受控制器那个欠压保护值保护的。人家控制器测量的是电池组整体的电压,并不是每个单体降到了该被保护的电压。由于某块电池容量下降,所以放电到一定的程度时,它就已经力不从心了。但电池组的整体电压还没有达到控制器的欠压保护值,所以还得“舍命陪君子”,继续放电。这时候如果测量一下它两端的工作电压,就会发现已经低于单块12V铅酸电池的欠压保护值10.5V了。容量下降的越厉害,电压越低。知道了以上的道理,那么在5块12V铅酸电池组成的60V铅酸电池组中,寻找那一个电池损坏,就比较轻松的事儿了。在充电的时候,要测量那块电压最高,定为嫌疑分子;放电到快欠压时,测量那块最低。综合考虑,就能揪出那个坏了的电池来了。为啥还要这么测两次呢?一次不行吗?主要是因为有的电池单体内部有短路或者是漏电现象,充电时的电压不高,容易误判。充电放电相结合,判断就准确了。
电动车有5块电瓶,怎样准确知道是哪个电瓶不管用了?
电动车电池出问题,如何准确判断哪一块不管用?5块电池,常见的标配就是60V,20ah的,这也是现实使用中比较常见的电池组。这个问题也是现实当中用户比较想知道的问题。下面我从电池故障现象、如何判断故障电池及解决问题电池三方面解答。
电池引起的常见故障现象电池是电动车动力之源,电池故障导致最直接的现象就是续航里程缩短,骑行过程中电量下降快。但这当中必须排除电动车本身机械故障,如胎压不足,刹车比较紧、线路漏电引起的过耗电现象。我采用的最直接的办法就是观察充电时间,正常时充电时间为6小时,如果突然充电时间变为3小时甚至更短(相同的耗电使用场境下),排除充电器故障,这时我们基本可判定电池出问题啦,另一种就是比较直观的电池鼓包,这种一眼就能看出。
判断故障电池组对于60V故障电池,我们如何来确定故障电池是哪一块?专业条件下我们可用电池测试仪,今天只聊业余条件下的测试。我平时一般是采用灯泡测试法:购买4个36v100w的灯泡,两两串联再并接在一块儿,将电池电量耗到只剩百分之三四十时将灯泡接在60V电池组两端。(灯泡发热量大,测试请做好安全措施),四个灯泡总功率在300瓦左右(每个灯泡阻值在13欧左右,4个灯泡两两串联后再并联的阻值也是13欧,由P=U方/R,计算理论功率在277瓦),并接灯泡后用万用表直流电压档逐个监测每个电池电压下降情况,由于电池所剩电量不多,有故障的电池电压下降会比较快,用此方法很快就能确定故障电池。
故障电池问题的解决这里的故障电池是相对同等放电情况下电压下降较快的电池。有条件的情况下,建议五组全换,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如果放电情况下感觉其它几组电池蓄电量还不错,可以到维修店匹配一块容量和这几块差不多的电池更换掉故障电池,选配时尽量找熟人朋友专业人士。原则上不建议用一块新电池更换故障电池,由于新旧电池内阻相差较大,充电时旧电池充电电压偏高,新电池电压偏低,这种情况下会加速电池组的损坏,对新旧电池都是不利因素,因此不建议使用!
以上问题的判断解决方法只是个人维修中的经验总结,仅供维修参考,维修中应根据实际情况灵活使用,以此抛转引玉,欢迎各位朋友留言交流经验,相互学习!喜欢的朋友给个关注和点赞,感谢您的阅读!
电动车有5块电瓶,怎样准确知道是哪个电瓶不管用了?
你好,
你提的问题是
:电瓶车⑤块电瓶,怎样能够准确知道哪个电瓶不管用了?
我用自己的方法,查找电瓶车里那一个最次(将要报废的)的电瓶,和大家分享一下,
一般情况下,自己的电瓶车能够行驶多少公里?心中有个大概的数据,如果发现突然间电瓶车的行驶距离好像减少了许多公里,也就是说没有原来骑行的距离远了,这就有可能有个电瓶出现了问题,(如果是电瓶使用时间过久,已经接近报废,那就另当别论了),
检查方法如下,准备万用表一个,将万用表的量程开关打到直流电压档挡上,分别测试每块电瓶的电压是多少?,一般情况下,一块12伏的电瓶,它的电压是12到14之间,测量时,万用表的红表笔,接电瓶的正极(红色),万用表的黑表笔接电瓶的负极(蓝色)如果每块电瓶都是13.5Ⅴ,其中一块只有10.5Ⅴ,那这块10.5伏的电瓶很可能出现的问题,可试着把这块电瓶换个新的试一下,有可能问题就解决了。
谢谢你的提问,
sxj知音电工:
感谢大家的阅读:祝大家
心想事成,万事如意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