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见过借钱都能借到什么地步的?

以前,我邻居有个同学,我根本不熟悉,年年打电话找我借钱,以前04年,借了我150没还。我那会400块钱一个月。后来又经常打电话借钱,我不给。从早到晚的打电话,不借还骂。拉黑了20多个号码,还天天不同的号码打电话借钱,不得不说他全家在借钱上面真齐心。从早上到晚上,一直都有人打我电话,真正是烦躁。而且甚至还说。哪怕不还又如何?真是没见过这么不要脸的。中间电话里还骂了几次,依然每天电话响不停。不知道这种人什么心理?

聊下同事吧。

91年,男,应届毕业生考入体制,家里有亲戚是市委书记,能力出众,为人和善,八面玲珑,开宝马X6,入职2年提任。

这个是背景。

故事的结局先讲。婚后一个礼拜,跟老婆连夜跑路。杳无音信。跑路前一天,在单位有说有笑,工作安排的妥妥当当。跑路后,发了朋友圈,对不起父母,对不起朋友,然后手机关机。父母同事朋友纷纷担心,但无法联系。几个要好的同事不放心,怕他出事自杀,到他父母家,他家门口能听到父母的哭声,但不开门,到新房家,锁门,无法进入。联系派出所破门,家里没有st,车库没有车子,有被整理收纳的痕迹。后来到物业到交警查监控,在物业监控里看到开车出小区,到交警监控里发现,车子一路高速至无踪迹。

事后,已知明面上的欠款。不算银行的钱,不算高利贷的钱,不算各种APP的钱。单位好几个同事借款30万,其中有人是银行担保30万,有人是借钱给他吃利息。有人是拿自己结婚的钱给他。5万都算小数目。拉的受害者群,借款不下于千万。神奇的是大家不知道他这钱到哪里去了。个人推测是期货或者赌球。

那讲讲他是怎么借钱。

1.父母生病,确有其事,他父亲脑中风住院。零零散散借了钱。事后得知,其父是被他气的中风了,家里应该给他还过好几次债了。

2.以结婚的理由的借钱。那时候发了喜糖,喜糖还很好吃,里面还有150的红包。借钱的理由就是摆酒,红包人情拿来后就还。他结婚的酒摆在当地最好的酒店。

3.家里装修,买车等等各种理由都借过。

借钱时他的背景。我在重复下。年轻有为,前途无量,开的是宝马X6,那时候落地120万。

跑路后发现,宝马X6是展示车,80-90万,而且房子车子都被抵押了。

聊聊后续。

1.结婚时,海誓山盟的老婆在跑路后的第二年回来了,离婚了。

2.他父母跟债权人沟通,不去法院告,还30%。

3.很多人至今没有拿到钱。

4.他在外地的工作,被债权人人肉到,写信举报,黄了。

5.消失在我们的社交圈。据说回本地了。

没有这个事情发生,他是一个很好的人,如果不是这么好的人,也借不到这么多的钱,很多借他钱真的是基于信任。即使他发生这个事情,我也认为他是一个很好的人。只是走错了路,没法回头。

其实跑路逃避真的解决不了任何东西。在本地还不起这些债务。或许想着在外地可以东山再起。

如果是你,这种情况,你会跑路吗?

你见过借钱都能借到什么地步的?

一周前的晚上,我正在看直播,突然金同学打来电话,说:“罗某给我打电话借钱,被我拒绝了,估计马上就要给你打,你提前想好不给借的理由。”我说:”我就二个字不借,不行吗?“

金同学和罗某都是我的大学同学, 我和金关系较好,和罗某联系不多,工作后更是一年都见不了一面。对于这个罗某我是向来没有好感,因为这家伙仗着家里经济条件不错,说话非常的冲,甚至不经过大脑,我这个人本来就是合得来就一块玩,合不来理都赖得理,所以虽然我和罗某是同学,大学毕业后也都在一个城市,但基本是不来往的。

二年前,同学周某做东,请了十几个大学同学,罗某也被请来。当时大家互相寒暄,气氛还算可以,唯独这个罗某开启了炫耀模式,惹得大家心里都不痛快。罗某的父亲是我市著名的餐饮大王,当时七个店加起来,每天的营业额超过100万,而除了餐饮,罗父还投资房地产、婚纱影楼等生意,可以说是做得风生水起。罗某毕业后整日就是瞎混,但是由于家中有钱,他啥心也不用操,还娶了一个比他小七岁的美女。实话实说,娶个比自己小好几岁的八分美女,有几个男的不羡慕呢?

在饭桌上,罗某依次询问了在座的同学们的每月的工资,然后叹了口气说:“真羡慕你们上班的,都有工资赚,不像我只能啃老,哎,我老爹的赚钱压力也是很大的,你们所有人的工资加起来,还没有老爹每个月上的税多。“这种赤裸裸的炫富让在座的男同学都心里不舒服,这次聚餐之后,周同学请客再也没有叫过罗某。

那么,既然罗某家里这么有钱,为何又要问我们借钱呢?为什么金同学给我打电话叮嘱让我一定要回绝呢?因为现在的罗某已经成了老赖。

去年3月份,罗某的父亲突发心脏病不幸去世,罗某是家中的独子,在父亲去世后俨然成了家中生意的掌管者,因为罗某的母亲是个典型的家庭妇女,没有主见,在丈夫死后一切都听这个宝贝儿子的。但是,罗母不知道的一件事情是,她这个儿子好赌,罗父在的时候屡屡给儿子还账,不过毕竟罗父在本地是有头脸的人,所以在世的时候罗某玩的还不算太大。父亲去世后,罗某完全掌握了家里的生意,加上店里每天都有进账,这让他完全无法把持,放开了去赌。

十赌九输,更何况罗某完全是被别用用心的人拉来当”冤大头“的,几个月下来罗某把父亲的现金存款输光了,于是开始拿酒店、影楼等生意上的现金,很快又输光了,做生意的都知道,店里每日的现金流只是毛利,相当一部分要用来支付员工工资、宣传、原材料等费用的,罗某全部挪用,很快就让店里经营出现问题。

那怎么办呢?对罗某而言,把店转让了不就有钱了吗?不久之后,店盘完了,影楼也转让了,在其他生意领域的股份也卖了。但是,罗某在赌博中却是越陷越深,接下来又怎么办呢?卖商铺、房产、汽车。

罗某彻底一无所有的时候,应该就是几个月前,因为当时我在本市法院公布的最新被执行人名单上发现了他的名字,他以生意周转为名借了几个朋友好几百万,结果还不上被起诉了,于是便成了老赖。

虽然知道罗某当了老赖,但是我并没有认为他会联系我,因为彼此间已经非常不熟而且一年有没有联系了,但是金同学的电话倒是我提个了醒,因为类似的人我也遇见过,一旦彻底成了老赖,反而破罐子破摔,找一切认识的人借钱,能糊弄一个算一个,能借一点算一点。

果然,就在金同学给我打完电话不到半个小时,一个陌生的电话打了过来(我没有存罗某的电话),接通后对方说他是罗某,然后问我最近的情况,过得好不好。

我说:“有啥事情直接说吧。”

罗某说:“我最近有个工程项目,缺少运转的钱,给我倒腾上几十万。”

我说:“我刚好用钱,倒不了。”

罗某问:“你用钱干啥?”

我说:“媳妇想换车,过两天准备给买。”

罗某说:“几十万没有,借几万总行吧。”

我说:“说实话,我不想借,没有别的事情的话我挂了。”

我认为我的话已经说得非常绝了,罗某应该不会再联系我这个不仗义的同学了,不料过了两天,我又接到了他的电话。

电话中罗某气喘吁吁的对我说:“你现在马上到某某路的这个车行来。”

我有些诧异,说:“干什么?”

罗某说:“我和孙总谈了个生意,孙总答应借我100万,但是需要一个担保人,你马上开车过来给我担保,记得把身份证原件和复印件拿上。“

我:”......。“

十秒后,我挂掉了电话,然后拉黑。

后来金同学给我打电话问情况,我大概说了一下,金同学说:”你这样做,有点绝情吧,“

我说:”本来就是两个世界的人,如果不是碰巧在一个大学,这辈子都不会有交集,你觉得呢?“

你见过借钱都能借到什么地步的?

我有一个同事,二十六岁,开着二十来万的车,住在一个高档小区,为人大方,出手非常的阔绰,原来我以为他父母有钱,后来我才知道他是个借钱狂魔。

我和这个同事不熟,最先知道他,并不是因为借钱,而是他大手大脚的花钱。

我们公司是做零售的,他在一个门店当店长,手下有四个人,他每天都会自掏腰包从饭店订餐,全是大鱼大肉,每顿饭的开销基本都在200左右,就是他不上班,也会订了外卖送到店里。有一个店员是回民,他还专门给这个员工开小灶订回民餐。

大家想想,这一个月光吃饭得花多少钱,一个月工资都不够,如果不是有钱,谁会这么主动当散财童子。

但事实根本是这样,他的钱都是借的,而且都是从周围同事的手里借的,他不管和你有没有交情,只要见过一面,立刻会要你的联系方式,或者从公司的通讯录上获取联系方式,然后给你打电话,理由一般就是开车出事故了,父母出车祸了,孩子生病住院了等。

借完钱也不还,继续借下一个同事。

有人会问,借钱不还,被借钱的同事不是该在公司说了吗,但没有同事说,这是因为他很聪明,而且借钱很有分寸还有隐藏意识。

第一、同事之间顾及面子不好意思要;

第二、他借钱的金额基本在1000-5000之间,金额不是太大,没多少钱,所以很多同事也就不是太在意。

关键是第三条,这也是他聪明的地方,从中也看出他对借钱早有心得,也准备把同事全借一个遍。

第三、每次借完钱,他都会郑重其事地说,借钱的事他不想让其他同事知道,因为他不想家里的事让同事知道,也不想让其他同事知道借钱,面子上不好看。

就这样,我们公司100来人,他基本上借了50多人,其中有几个人他反复借过多次。因为只借不还,有的同事就沉不住气了,就对同办公室的人说了这个事,这一沟通才知道,几乎所有的人都被他借过钱。

于是我们公司那段时间最流行的一句话就是,那谁谁借你钱没有,可千万不敢借给他。就这样,他还依然毫无羞耻地继续借。

由于同事都不借给他钱了,他就开始卖货中饱私囊,最后被发现的时候,已经亏空了公司十几万,他父母帮着把钱给还了。

事后,我才知道,他借我们的钱都是毛毛雨,他堂弟也在我们公司上班,说他哥欠了80将近几万,而且是高利贷,问他拿这么多钱干啥了,他也不说。

由于经常被堵门要债,加上对方说了狠话,最后父母把唯一的一套房子卖了给他把账还了。

有人问,他不是有房有车吗,为啥不卖自己的,原来他的车房都是媳妇家的,他近乎吃软饭,财产没有他一分的。

我现在终于明白他为啥疯狂借钱,还有出手阔绰,请别人吃饭了,这是一个男人的自卑心在作怪,在媳妇面前丢失的尊严,他想从同事那里找回来。

后来,听他堂弟说他去西藏了,从此再也没有了消息,不知道他在西藏还会向同事借钱不。

你见过借钱都能借到什么地步的?

张海林发朋友圈向300人借钱,每人1000元,5年内还清,9分钟之后,她就收到第一个转账,仅5个小时她就筹到了30万,她努力工作,提前2年还清所有债务。

张海林是一个农村女孩,父亲是一位卡车司机,母亲在家里务农。她知道家里很穷,她努力学习,希望通过学习可以改变家里的境况。她没有让大家失望,考上了一所理想的大学。但毕业后,她的工资也刚好了够她租房和日常开支,所以,她也没存下什么钱。

2015年的一天,她的爸爸打电话给她,说他开车不小心撞了人,受害人没有生命危险,但后续需要继续治疗。张海林找律师咨询,经过协商沟通,受害人要求赔偿30万元。30万元对于一个农村家庭来说,是一个天文数字,张海林也曾向亲朋好友借,但他们也不富有,并不能帮上忙,而且如果亲戚有事要她还钱,她还不起的话,还耽误亲戚,她不想给亲戚们造成困扰。

张海林发朋友圈向300人借钱,每人1000元。

为了钱,张海林每天都吃不下睡不着,她愁得直哭,她都要绝望了。最后,她想到了一个办法,她在朋友圈发了一篇文章,文章里详细说明了自己的情况,然后,她在文章的后面表明:她要向300个人借钱,每个人借1000元,多了也不收,少了也不收,之后每个月还5人,5年还清所有人的欠款。1000元不会影响很大,如果哪个人急需要1000元,她也可以先还这个人的1000元。

好友们看到她的朋友圈后,都跟她说,现在找一个人借钱都难,更别说找300个人,她发这些像个骗子,她们都劝张海林删了那条朋友圈,大家再一起想想办法。

令人意外的是,9分钟后,就有一个人转了1000块钱给她。那个人跟张海林刚认识不久,她转了1000元后,还发了一条信息:“姐姐张海林,看了你的那篇文章,让我特别感动。你的勇气、担当和对家庭的责任感,让我觉得你不是一个轻易认输的人,更不会轻易向命运低头。既然现在你选择了这样的解决方式,就一定要坚持下去!姐姐,我会一直支持你!相信你!加油!”

接下来,张海林陆陆续续接到了更多的转帐,很多人不仅自己转了钱,还把她的文章转到了自己的朋友圈,引起了更多人的关注。

一个还没有毕业的学生,把自己做兼职赚的钱拿了出来,还安慰张海林说月底她的兼职工资就会发了,不用担心。

一个陌生人给张海林转了5000元,他说应当是交5个朋友好了,但张海林坚持自己的原则,还是只收了1000元。

有一位也是爸爸的网友给张海林转账后说:“我是一个父亲,我相信,互助才是世界的未来。”

还有一个环卫工大姐,特别同情张海林,她说:“这么好的孩子,我要帮她一把。”大姐的朋友都劝她不要相信张海林,说不定张海林是个骗子,而且大姐自己也不富有。但是大姐还是想去试试,她相信这个世界这是有很多好人的、她相信世上还有可以信任的事情。

那一晚,张海林的微信几乎没停过,5个小时后,张海林就筹集到了30万。她看着到帐的这一笔笔的1000元,切切实实地感受到陌生人的温暖。

张海林把30万转给了受害人,然后开始工作赚钱还债了。她专门找了个本子,把转帐的网友的名字记下来,有些人自己也没什么钱,但还是转了钱给她,第海林就会做个“提前还”的标签;有些人转帐的时候说就,1000元是小钱,是他们的一点心意,不用还,她就会在名字后标上“可晚点还”。她还把借钱的人标上了序号,从001到300。

张海林计划还钱,提前2年还清债务

一个月后,她就开始了长达5年的还款计划,她每个月还款都会发朋友圈,让大家知道她的进度,让大家相信她正在一步一步地努力还钱。

为了能如约还款,张海林租着最便宜的房子,每天都吃馒头和咸菜,面条里加个荷包蛋就是她最好的午餐了。后来,为了省钱,她换了一份可以在公司吃午餐的工作,这样的话,她只需要自己付早餐的钱,晚上她几乎都不吃。

她还做了好几份副业,每天晚上,她都工作到晚上10点多,回到家后,继续忙其他的工作,她自己都忘记了,自己熬过多少个通宵了。

在还债过程中,张海林换了6份工作,每一份工作得不到提升的时候,她就换一份更有挑战的工作,每份工作的衔接时间不会超过10天,她的工资也涨了不少。

有段时间,张海林觉得压力特别大,她觉得太难了,她也会忍不住大哭一场,但哭完后,她还是收拾好自己的情绪,第二天继续赚钱还债。

那位环卫大姐经常找张海林聊天,张海林以为她担心自己不还钱,就问她要不要把她排到前面,大姐说自己没有经济压力,只想鼓励她,如果张海林还需要兼职,她也能提供帮忙。大姐的关心让张海林更加坚定还钱的决心。

张海林一直记得这些债,但有些借给她钱的人都忘记了,当张海林转钱过去的时候,对方还以为她是骗子,张海林把当初的转帐记录发给对方时,对方才想起来,才确定收款。

有一个网友,张海林想要给她还钱的时候,发现对方已经删了自己,她通过各种联系,找到了两人的共同好友,那个好友告诉张海林,她转帐给张海林没多久,就因意外去世了,张海林很难过,“我欠她的1000元,再也还不了了。”张海林把这笔钱捐出去了。

还有人真的不收她的钱,张海林很感动,她把这些钱全都记下来,捐给了慈善机构,她希望她收到的这些善意能够继续延续下去。

之前的那位爸爸收到张海林的转帐后,了解到她的经历,很感慨,他说:“这世间,‘善’是我们的一种选择。我不相信人性本善,但我知道人性可以向善。向着善的方向去行走人生。照亮了他人,也温暖着自己。”然后把那1000元捐给了儿童福利院。

2018年7月,张海林还清了所有的债务。她深深地松了一口气,她好想大声地叫一下,她好想大笑,她更想告诉大家:她不仅还清了所有的债务,还比计划提前了2年。

她的债务还清了,有些“债主”说:“以前不敢跟她联系,是因为担心她有压力,现在可以当朋友一样联系了。”她还和一些“债主”见了面,虽然大家都是陌生人,却能彼此感觉到对方的善意。很多人收到张海林的还款时,都说没想到当年那个小姑娘真的兑现了承诺,张少林没有辜负这份信任。

张海林说,我常常会想起2015年7月的那个晚上,300个人的善心和信任,每次想起,都会觉得自己真的很幸运,也很幸福。

结语:

借钱是一件友尽的事,大家越来越不愿意借钱给别人,因为借钱的是大爷,要债的是孙子,人与人的信任越来越少,但张海林能跟300人借到钱,大家还是愿意去相信真情的。

正像张海林所说的那样:“人生总是充满苦难,你不清楚何时就会深陷困境,幸运的是,我认识了300位心存善念的好人。还好我也没有让大家失望,大家因为公益这件事走到了一起,这是我人生中最大的一笔财富。”

你见过借钱都能借到什么地步的?

十年没见的高中同学,突然加了我的微信,张口就要借20000元,我有点不放心,就谎称没有那么多,但是同学让我用借呗拿给他。

前两年的时候,我洗完澡躺床上玩手机,突然一条信息提醒我,有人要加我的微信好友,而且是通过电话号码查找后加的我。

我以为是工作上的同事,所以就点了添加好友,几分钟后,新加的好友给我发了一个信息,问我最近过得怎么样?

我点进这个人的朋友圈看了半天,后来才发现他是我的高中同学,正当我准备回复他的时候,我同学又给我发了一个信息,问我在哪里?

我当时很奇怪,于是告诉同学说我在家里,问他有什么事吗?

同学让我把定位发一下,他过几天准备来杭州玩几天,说到时候好好聚聚。

紧接着,同学又说,让我借他两万块钱,他说自己有急用,同学还说,他只不过周转一下,等过几天他来杭州时就还给我。

对于这个同学要借钱的事,我其实不怎么乐意,因为我和他不仅是高中同学,更是一个宿舍的舍友,就是关系这样好的同学,我结婚时请他,他都没有来,也没有发红包转账,甚至连个祝福的话都没有。

我从来没有想过,我们还有再联系的一天。于是我就告诉同学说,我刚买了房子和车子,手里没有那么多钱,想让同学找别人借下。

但是同学问我有多少?我只好如实相告,说我手里只有一万五千元,而且还要留着给孩子准备学费。

同学立马又说,他就用几天就会还给我,不会耽误我给孩子交学费,于是我勉强就答应了。

我心想,大家同学一场,既然人家好不容易加上我的好友,我也不能落下同学的面子吧!

正当我准备给同学转账的时候,突然收到另外一个同学的信息,也是我高中时的舍友。舍友问我,最近XX有没有找我借钱?

我告诉舍友说,被你猜对了,刚才我还正在和那个同学聊天,他让我借两万块钱给他,说几天后就还给我。

然后舍友看完我的信息,直接电话打了进来,舍友告诉我说:“千万不要借钱给XX,最近好多老同学都收到借钱的信息,说是几天就还过来,但是却一直没有给。”

舍友还说,高中同学里最多的借给了XX将近五万元,最少的还有两三千的,到现在都没有要回来,让我不要不好意思拒绝,否则借钱容易,要钱可难了。

正当我和舍友聊电话的时候,那个找我借钱的同学给我发了视频聊天的请求,我猜测是我答应借钱给他,但是一直没有转账过去,估计这个高中同学有些着急了。

后来我挂断了舍友的电话,然后接了同学的视频聊天请求,虽然十年没有见了,但是凭借往日的印象,我还是一眼认出来了高中同学。

没有太多的寒暄,老同学一开口就要借两万,说让我帮他想想办法,让我找同事借5000块钱,给他凑够两万,还让我实在不行就去借呗里拿5000出来,同学承诺我:一切利息都有他来还。

可是回想到刚才舍友的话,我犹豫了,别说两万块钱,我连一开始答应的一万五千元,都不想借给他了。撇开当初他没有来参加我的婚礼这件事,毕竟我也没有参加他的婚礼,就凭十多年不联系,一开口就借钱,而且还是两万块钱,我也是心里打鼓。

因为十年不见了,我也不知道同学是否变了,如果换成经常联系的同学,别说两万了,哪怕五万元,我也敢借给他。唯独这个十年不联系的好友,我是真的不敢借啊!

于是我就找了个理由说,刚才接了个同事的电话,同事要买房子了,首付款还差一点,我要把一万块钱借给同事,毕竟当初我买房时,我同事还借给了我三万哪。

然后我同学就怪罪我不讲究,已经答应的事还变卦,说我们是同学,这关系可比同事亲近多了,说着说着,我感觉好像我自己理亏了一样。

就在我准备和同学好好解释的时候,同学直接挂断了视频聊天,让我愣了很久。

虽然我感觉确实有些对不住同学,原本多年没有联系了,好不容易有了联系,却又被我给得罪了。反正已经这样了,大不了继续不联系呗!

正当我准备继续玩手机时,突然同学又发来了一条语音,同学说:“5000元就5000元吧,总比没有好,你尽快转给我,我再想想办法。”

我这个人耳根子软,虽然已经得到舍友的提醒,但是我侥幸地觉得,也许我同学是遇到了难处,能帮一把就帮一把吧!而且我们当初住在一个宿舍时,这个同学还挺照顾我。

于是我就给同学转了5000块钱过去,并告诉同学,让他一个月之内还给我。

后来几天过去了,我同学都没有再联系我,也没听说他来杭州玩。一个月后,我给同学发信息,让他把那5000块钱还给我。

同学说,他手头有点紧,让我缓两天,他一定不会耽误我给孩子交学费。

一周后,我又联系我同学,但是我同学没有给我回信息。

半个月后,我又联系我同学,同学仍然没有回信息。后来我就直接打了电话,电话是通的,但是就是没有人接听。

正当我准备给同学发视频聊天时,同学给我回了一条语音,同学很暴躁地说:“不就是欠你5000块钱吗?你至于这样天天追着要吗?又是发信息,又是打电话的,你烦不烦?”

没等我回复同学的信息,他又给我发了一条语音,同学说:“你别催了,明天我就把钱还给你。”

吓得我也没有敢说狠话,只回了同学一个“OK”的手势。因为我担心把同学催紧了,万一他不还我怎么办?

第二天到了,我左等右等,眼看都晚上12点了,也没有收到同学的还款,我心想同学可能忘记了。说不定等天亮了,同学就会把那5000块钱还给我,于是我就安心地睡下了。

可是等我睡醒后,拿起手机一看,仍然没有见同学还我钱,于是我就又给同学发了一条信息,但是我却没有发出去,因为他把我拉黑了。

后来我又打了电话过去,我的电话号码也被同学拉黑了,等我换成我老婆的手机打电话过去时,电话有人接听,但是一听是我,同学直接挂断了,再打过去电话,发现我老婆的电话号码也被拉黑了。

后来我把自己遇到的情况告诉了我舍友,我舍友直骂我傻,他都已经提醒我了,我竟然还不相信舍友的话,用我舍友的话说,我就是咎由自取。

直到目前为止,那个同学欠我的5000块钱还没有还给我,估计是铁了心不准备还钱了,可是我又没有办法,只当是喂狗了吧!

文中的同学就是我见过最会借钱的人,十多年不联系,突然开口就是借钱,还让我找同事先帮他凑够两万,甚至提出让我用借呗拿钱给他。

后来经舍友的提醒,我原本不打算借钱给同学,但是考虑到昔日的同学情谊,还是忍不住借给了同学5000块钱。

说好的过几天就还给我钱,但是拖了一个月也没有还钱,经过我多次联系下,同学答应第二天还给我,可是等时间到了后,同学却把我拉黑了,不仅拉黑了我的微信,还拉黑了我的电话号码,让我有些哭笑不得!

结语

时间在流逝,有些人早已经不是过去熟悉的面孔,特别是多年不联系的同学或者同事,一般突然联系起来,准是为了借钱。从我的经历来看,对于这样的人要小心谨慎,真的可能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您觉着呢?

你见过借钱都能借到什么地步的?

我今年34岁,到目前为止有过三次借钱经历。其中两次都让我对人性有了重新的认识。有的人为了钱翻脸不认人,卑鄙可耻。而有的人却雪中送炭,真情可贵。

第一次,一个打工时结拜的姐妹说她母亲病重,我把当时仅有的两万块钱全借给了她。几年后她说根本没这回事,还说我想钱想疯了。那时十来年前的事了,她说她母亲癌症,需要很多钱治疗。她哭着跟我借钱。我和她关系很好。我当时只有两万块钱,全借给她了。后来几年她都没提过还我。前两年我问她,她一副吃惊样,说根本没这回事。让我把欠条拿出来。当时谁能想到她会这样,根本没写欠条。后来才知道,她当时和好几个人都借了钱,都没还。她为了钱不光不顾友情,连脸都不要了,真是让我没想到。

第二次,我给一个同学借了一万块钱,一年后还她时她却死活不要。说等我哪天发财了再还。借的时候我说一年后还,这一年里我也时刻不敢忘记。到一年时还她,她和她老公都坚决不收,她们说她们完全不缺钱。而我自己带个孩子什么都没有,太不容易。我再三坚持,她们说等我哪天发财了再说。我说我一辈子都不发财可怎么办?她们安慰我说你这么能干的人一定行的!到时候我们还要你帮助呢!她们不光理解我也处境,更重要的是给了我足够的尊严。后来是我在她们离开老家时偷偷把钱塞进了她们的行李箱,才把钱还回去的。

人活一世,难免有困难需要借钱的时候,作为借钱的人,一定要守信,按时还钱,并且感恩别人的帮助。而作为被借钱的人,不论任何关系环境下,一定要把欠条打好。防患于未然,有任何纠纷时才能依靠法律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