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记得小时候打谷场的事情吗?

在打谷场发生提心吊胆的事情,现在还记得。

每年的七月份,学校放暑假,学生可以鱼归大海,自由了。但也是收水稻晒稻谷的时候。水稻收后,还要接着种,看顾谷场稻谷的事情,就落在我们这帮小孩子身上。

七月份也是多雨的时候,时不时来一场大雨。不看着天,突然来一场大雨,稻谷就被淋坏了,这是要交公粮的。

这天我在谷场看着晒稻谷,看见毒辣的太阳,天空没有一片云彩。我就和同在谷场看晒稻谷的兄弟们打闹,累了就躺在荫凉处休息,不知不觉就睡着了。

在我正在做美梦的时候,听到一声巨响,张开眼一看,满天黑沉沉的乌云。坏了,我的稻谷,急忙拿起谷耙收稻谷。可贼老天不放过我,豆大的雨水随之而来。我看来不及了,只好和兄弟们把谷场边的缺囗睹上。飘泼的大雨下着,谷场上的稻谷都泡在水里,这下一顿打少不了了。

不一会大人来了,看到这场景,满脸怒气。“你们是干什么吃的,这点小事都干不好,雨来都不知道收稻谷,你是不是屁股痒,找打”。

还好,收的稻谷没有全部晒,不然交公粮都成问题。泡过水的稻谷碾成米就会全碎了,粮所是不收的。

经过这事后,接下来晒稻谷的日子,一刻也不敢放松。挣大眼看着天,不再敢睡觉了,直到全部的稻谷晒完,心才放下。

有人记得小时候打谷场的事情吗?

不但记得还亲自参与打玉米,打燕麦,打麦子,打红豆。回忆起那时真是刻骨铭。

有人记得小时候打谷场的事情吗?

夏末秋初,天高云淡,气候宜人。广阔的田间地头一片金量,黄澄澄的稻谷颗粒饱满,干枯的稻杆含笑弯腰,又是一年农忙时。

大人们早早起来,咣哧咣哧的用力磨着镰刀,不时用手试一下锋利程度,眼看着今年是个好收成,愉快的心情藏也藏不住,都在眉眼间闪烁。

早上割,下午收,晚上打谷,全家老少各有分工,全员参加,时间统筹安排,无缝衔接。

吃罢晚饭,牵来水牛,套上轱辘,无聊漫长的夜生活开始了,在拴在鼻子上的绳子牵引人,牛与人开始了一圈又一圈的辗压。至半夜原本清脆的挥鞭声变得无力,牛开始噗嗤噗嗤喘气,人也迷迷糊糊的,只剩下轱辘发出的咿咿呀呀的,单调的声音,在寂静的夜里弥漫。

正沉睡的大孩子们,被喊醒了,要翻稻谷了,一面压完还要压另一面,颗粒归仓舍不得浪费,随着钢叉翻起稻草的唰唰声,一阵一阵的清香沁人心脾,草香,稻香,丝丝缕缕,妙不可言,困意也去了大半。

当天蒙蒙亮时,终于结束了,稍微休息一下,马上还要割稻,一连几天,天天如此。

有人记得小时候打谷场的事情吗?

我小时候农业生产很落后没有机械化。农民很辛苦,秋天便是大忙季节,有道是“三春不及一秋忙”。收割后的打谷埸上人来车往,人喊马嘶埸院四周堆着一垛垛收割的庄稼,场院中心轮流舖上谷穗丶高粱、豆秸等等。马拉着碌碡在外圈轧着,中间有人轮起梿枷有节奏的拍打;这边有人用木锨顺风扬长;还有人拿扫帚扫粮;还有人将桔杆捆成捆垛在埸边。我们孩子就在垛间跑来跑去捉迷藏。

有人记得小时候打谷场的事情吗?

我小时候是在东北的农村长大的,那时还是人民公社的时代,每个生产小队都有一个很大的打谷场,面积都很在两丶三万个平方吧,我们那里管这个打谷场叫场院,

因为我们那里没有麦子,一年只收一季粮食,主要农作物就是玉米大豆,还有一些杂粮,如谷子高粮红小豆等等,也有不多的水稻田。这些粮食作物,都是在每年的秋季成熟,所以我们那里的场院,都是闲置两季,春天和夏天。到了秋收的时候,庄稼开始入场,等到天气滴水成冰的时候,就开始打谷物豆类,我们叫脱粒。

那时候集体的庄稼入场,而各家也有自留地,再加上开垦点荒地,那么自留地里收的庄稼怎么办呢?这也有办法,每家不是屋前都有个小院子吗?这个小院子,就是每家每户自己的打谷场。

十冬腊月的时候,把院子里泼上水,让它冻上一层冰,在把大豆捆子打开铺上,铺上四丶五十工分厚,用一种叫连筋的工具在上面拍打,当然用木棍也可,只还过木棍得蹲着打,人比较累。

打上二十分钟半小时,再翻一遍继续打,如此往复,三丶四遍即可,完了豆桔挑一边,把豆粒及碎豆叶豆栉堆起来,再用筛子筛一遍,再用簸箕簸出来,黄澄澄的豆子就装袋子了。

有人记得小时候打谷场的事情吗?

想起小时候打谷场的事,记得在我下乡的时候,曾经历过一段让人终身难忘的事 。

那个年代 ,农村还没有先进的收割机器 ,小麦成熟后 ,都是人工用镰刀边收割,边绑成小捆放在田地上 。

等马车来把小麦拉运到打谷场,然后卸下来摊开晾在场上, 经过一段時间暴晒后,再去脱粒就很方便了。

看晒得差不多了,就把马拉来套上石滚,人在外圈牵着缰绳走,马在中间拉着石滚转圈碾压。

人们在四周用铁锹把没碾压好的小麦上下翻动,把碾好的堆在一起,迎风一铲铲抛向高空开始扬场。

那时村里扬场三班倒,后半夜风比较大,扬的又快又干净,扬完后直接装进大布袋里等天亮入库,

在农村每年农忙时,都要在打谷场上干活,天气炎热,汗流夹背,真得很辛苦,但苦中也有乐。

那个年代农村的打谷场己成为历史,一去不复返。新时代的农民再也不会那么辛苦了,生活会越来越幸福。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