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文化到底有多可怕?

说说因“没文化”引起来的笑话。

我来说一下没文化有多可怕。

1,有这样一个家庭,老爸叫儿子去上街买东西,因为都没文化,出了个笑话。笑啥呢?

这个老爸,叫儿子去买酱油,辣椒,姜。他怕儿子忘记,就教儿子,酱油辣椒姜,酱油辣椒姜,一路念着去。

这个儿子没文化,也只能听好老爸的分咐,老老实实地一路上重复念着去。

不巧的是,这个儿子在半路上摔了一跤,等爬起来的时候,把酱油辣椒姜给忘掉了,把它念成了纸钱,蜡烛,香。

儿子回家把纸钱蜡烛香交到老爸手上时,顿时气疯了。

2,这是现代近几年的事,两个没文化的老人,一个老人要喝可乐,另个老伴却拿了乐果来。

3,老太婆天天去看菜园子,突然有一天骂起街来:哪个该死的贼古贼婆,偷了我的苦瓜茄!昨天我数好三双半,今天只剩七只茄。

……

没文化,真可怕!

没文化到底有多可怕?

我们村有一个老大爷,他儿子在城里娶了媳妇安了家。从此他就在村里人面前觉得太有面子了,而且常常觉得高人一等。

一次他准备去城里看望儿子儿媳,顺便拜访下亲家。但是不知道该带什么礼物比较好。于是就请教村里的王老师。说明来意后,王老师告诉他,城里人一般都喜欢农村的土味。比如土鸡,土蛋,五谷杂粮等。你到时候捎上这些,也许亲家会喜欢。

老大爷不以为意的说,人家城里人咋能喜欢这些东西呢?有没有可以送的洋气点的礼物?

王老师想了想说,也许你可以送亲家手表。名牌的那种。

听了王老师的建议,老大爷有了主意,可不是吗。早年间,农村人最洋气的派头就是骑着洋车子带着手表。想着城里人的套路心眼多,老大爷临出发前去县城最大的商场里,想买块手表送给亲家。他一进商场就问最贵的手表在哪里买?营业员看了一眼打扮朴素满眼诚实的大爷,于是把他领到一个专柜前,当听说了手表价格最便宜的都好几百,贵的都几千元。老大爷不乐意了,说这么大一点手表咋那么贵呢?

营业员大概知道大爷是买不起手表,也不会戴这样的手表,于是用手指着不远处卖钟表的地方说,大爷你去那边,那边的钟表块头大,而且比我们的表便宜多了。

老大爷想想也是,货比三家总是不会错的。于是谢过营业员,去钟表柜台,果然块头大又便宜。他相当满意,于是仔细的挑了一款他认为最洋气又方便携带的款式,花了200多元钱买了个挂钟。嘱咐店员打包装好,满意的带着奔赴儿子所在的大城市去了。

老大爷给儿子捎了些家乡的特产,还有一床新棉花被。那是今年新收的的棉花做的被子可软和暄腾了。老大爷一样一样的把东西交给儿子儿媳,说这是什么那是什么。儿子问这个盒子里是什么,老大爷说,这个不能动,是送给亲家的礼物。儿子要看看,老大爷说不行,这个要让亲家自己打开的。别整坏了包装就不好看了。儿子也觉得在理,就没有过问。

城市人请客多半在晚上,看到亲家第一次上门,儿子的岳父母相当的客气,执意在饭店定了包厢接待远道而来第一次登门的亲家。饭桌上大家吃的都比较开心,虽然刚开始老大爷比较拘谨,毕竟这是他人生第一次来到大城市,第一次走进大饭店的包厢。但是看到亲家那么亲切随和,他也就放心了,渐渐的吃的也放开了点,话匣子也就打开了。见到大家都聊的开心,他及其郑重的拿出早就准备好的礼物送给亲家。大家互相说着客气见外的话。老大爷的儿子说,这份礼物可神秘了,在家老大爷还不给人打开看呢?听见女婿这么说,亲家也好奇,于是就说打开看看。她小心翼翼的打开外包装。居然看到了钟表的盒子,她笑容在逐渐减少,但是想着可能是拿这盒子装东西,于是继续拆,等她完全拆开看到是一个钟表的时候,笑容彻底从她脸上消失了,那一刻,老大爷的儿子尴尬不已。老大爷还没有看出其中玄机,眉飞色舞的说着这东西老贵了,花了他200多块呢。可金贵了。老大爷的儿子大概也看出不妥,用手扯了扯老大爷的衣角,示意他别说了。最后这一餐饭,吃得大家都没了胃口。老大爷也不知道为啥。因为谁也不好告诉他原因。

老大爷本来准备多住几天的,因为用不惯抽水马桶,不得不第二天就回农村了。他越想越不得劲,明明吃的很开心的一顿饭,咋到最后就没有人开心了呢?他百思不得其解,于是去村里找王老师。王老师听了老大爷的叙述后,也是哭笑不得。说哪里有送人钟表的呀,送钟和送终同音,你说亲家能高兴的起来吗?

没文化到底有多可怕?

村里的王二哥买了辆汽车,王二嫂高兴的眉开眼笑,整天让王二哥带开着着她四处溜达。这天车快没油了,王二哥去加油站加油,加了一箱油,花了300多,王二嫂看着计价器上跳动的数字,跟自己的肉被割了一样难受。

这天,王二嫂对王二哥说,她想学开车,说先学基础的,比如怎么着车,怎么打开行李箱,怎么打开油箱等等,王二哥耐心给王二嫂做了说明。几天后,王二嫂神秘兮兮的对王二哥说,以后咱们的车加半箱油就行了,王二哥问原因,王二嫂笑着说,加半箱油不是省钱吗。

过了两天,王二哥又带王二嫂出去玩,车跑出去没多远,熄火了,让村里修车的人过来看,怎么也打不着火,检车其他的设备也没有问题,修车的人问王二哥,是不是加的油不行啊。

王二哥说,油是正规加油站加的啊,刚加了半箱油。修车师傅打开油箱盖一看,说你家的油越跑越多吗,这是满箱啊,王二哥一听楞了,这时候王二嫂洋洋得意的说,我给加了半箱水,看我聪明不。

原来王二嫂觉得加油跟做饭放盐一样。饭里放盐多了,加适量水稀释还是咸的,按此推理,油放到水里也还是油,只要放水适量即可,所以他只让王二哥加半箱油。

你们说没文化有多可怕。

没文化到底有多可怕?

前年我家房子装修,找了一个铺地板砖的师傅,而这位没有一点文化的师傅贴的瓷砖,真使我欲哭无泪!

前年我家里装修,需要铺地板砖的师傅,朋友给我介绍了一位,说这位师傅干活挺踏实,活干的也不错,于是我就让朋友赶紧联系了这位师傅。

师傅五十多岁,人也挺好,师傅看了看房子的面积和需要铺设地板砖的位置,也很直爽的说了一口价,我觉得师傅说的也不过分,价格还算公道,于是就达成一致,并嘱咐师傅尽量铺得好一点,师傅也欣然应允。因为之前的水泥、沙子和各种瓷砖,都已经都运到了房子里了,所以师傅第二天就开始施工作业了。

因为我要上班,平时也不经常去看,但在偶尔和师傅的闲聊中,了解到师傅家是在农村,因为之前经常在干建筑方面的活,就学会了铺地板砖的手艺,于是就到城里给别人铺地板砖,虽然辛苦,但是这比在建筑队打工的工资要高的多,而且还风不吹、日不晒。

师傅有两个孩子,大的在上大学,小的在上高中,媳妇在家里种点地,师傅说生活压力很大,哪个月没有活干,就发愁孩子的生活费。师傅拿了一个被子,在谁家干活,晚上就铺在地上睡一晚,吃饭的时候,就到街上的简单的吃一碗面。

听着师傅说起自己艰辛的生活,觉得也真是不容易,赶紧对师傅说:“师傅放心,我家的地板砖铺好后,马上给你付钱,并且再给你介绍一个亲戚家铺地板砖的活。”师傅也挺高兴,说只要不闲着就行,并说自己没文化,当年因为其他的原因,小学都没有毕业就辍学了,现在就靠这点手艺吃饭了。听完后我还开玩笑的开导师傅说:“咱这手艺,没有文化也照样能干的好。”

大概过了两天,我抽空去看了一次,师傅已经铺好几个房间了,正在铺卫生间的墙砖,师傅的手艺还真不错,一个人一边伴沙灰料一边铺地板砖,而且铺的质量还很不错。

在卫生间的墙砖上,我在中间用了两块有图案的花瓷砖,师傅已经铺好了,但是我突然发现师傅竟然把有图案的瓷砖贴倒了。本来这两块有图案的瓷砖是一个卡通的绿色房子,房子下面还有一行字母,师傅不认得字母,还把绿色的房顶当成了绿草地,于是就把房顶朝下,字母反着给贴了上去。

我这样一说,师傅赶紧过来看,说他不会看这种卡通图,更不知道这种英文字母,墙砖已经干了,要不就慢慢的敲掉,再贴一张吧!我看着这个倒着的图案实在是别扭,也有点生气,但是想着师傅也不容易,何况是由于他没有文化导致的,也不是故意的,就没有太计较,于是就给师傅说:“那麻烦你慢慢敲掉吧,我再去买两块花瓷砖。”

师傅也很不好意思,就用钎子的把贴倒的花瓷砖敲掉,又换上了新瓷砖,不过由于瓷砖太硬,敲得过程中不免的对周围的瓷砖造成了影响,又换上瓷砖后,周围出现了明显的缝隙。不过看着师傅也不容易,我也就没说什么。

师傅用了八天的时间,总算全部竣工了,那天师傅给我打电话,说全部铺好了,让我过去看一下。那天我请了假提前下班,准备验收后把工钱给师傅付了,然后带师傅去吃一顿饭,也就是农村常说的“谢匠人”。

我赶到房子那后,师傅已经把工具都收拾好了,就等我来验收了,其实平时师傅做的挺认真,也没什么可验收的,我准备大概看一下,就带师傅去吃饭。

房间看好后,我又到卫生间瞄了一眼,当准备出来时,我突然发现卫生间墙裙的瓷砖,特别的别扭。因为我家卫生间的墙裙有一圈瓷砖腰线,腰线也是由图案组成的,怎么看都觉得别扭,仔细一看才发现,腰线的图案本来是长城的图案,师傅竟然又给贴倒了,把长城的烽火台图案给朝到了下面。

师傅也是一头的雾水,长城是啥?我还以为是花栏杆呢!我说中间不是还有字的吗?师傅说根本就不认识字,字在他的眼里也根本就没有反和正。

师傅这下为难了,我也很不高兴,瓷砖施工已经结束了,把一整圈的腰线全部敲掉,不仅费工费时,还会把上下的瓷砖敲坏,但如果就这样,心里确实别扭,也非常的不好看。

最后师傅喃喃的说:“要不你多少扣我点钱吧,现在返工确实不好弄了。”看着师傅心酸的生活,我于心不忍,就给师傅说:“你也不容易,说到底还是没有文化的弊端,钱我一分不少的付给你。”

师傅推让了一番,感激的拿着钱离开了,如果让师傅包赔损失我于心不忍,因为师傅也真的不容易,可是这样也确实的别扭,人都有一个特点,越是知道哪里有错的地方,越是总想往那里看,以至于在搬进新家的相当长的时间里,我一直都觉得非常别扭。有时看着卫生间倒着的腰线我独自感叹 :任何时候、做任何事情都不能没有文化,没文化是真可怕啊!

没文化到底有多可怕?

没有文化,到底可怕不可怕,事实说话,鸡汤不算数。

今年春节期间,兴平市金城七号练歌厅的电梯里,发生了一起文化的悲剧,说是一场艺术悲剧,却也有些好笑,令周围吃瓜的群众哭笑不得。

五六位好友相聚,述说各自的故事,天南地北,云里雾里,谈天说地,推杯把盏。你敬我,我敬你,火锅吃得很开心。酒喝的越来越兴奋,眉飞色舞,情绪不断高涨。

傍晚的时分,席散情还长,大家意犹未尽,又打算一起去会所K歌,以展豪情。出门碰上一位卖氢气球的老太太,一位豪客见寒风中的老人可怜,爱心萌动,以50元买断她手中所有的十几个气球,在谢谢声中飘逸而去。

带气球进入电梯,一位烟瘾又发,手中打火机点烟,氢气球燃爆,这样的空间中,谁也跑不了,“轰”地一声,头发眉毛起火,“哇”地三声,颜面顷刻间倒势!都成了非洲老黑,几个哇呜子,一时分不清谁是谁了。

搞成这般模样,歌自然是唱不成了,万丈豪情只有待以后再抒发,哇呜子们被120送进市人民医院烧伤科,请专家会诊。王朝马汉一声唤,包大人前来断案。阿司来医院调查事故原因——在电梯里,谁的打火机激动了那么一下下下子?

面对不菲的医药费,出于过去情分的考虑,伤者们讳莫如深,都不说打火机的主人是谁。肇事者出于巨额医疗费的忧虑,也保持沉默。一头雾水的阿司,跋山涉水,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破了此案。

没文化到底有多可怕?

有位木工师傅叫徒弟去买斧头,并叮嘱一定要开发票以便去财务报销,徒弟到五金店买斧头,营业员没文化,只记得上面是个父字下面记不清了,写发票时就在父字下面胡连了几笔象个多字,徒弟也不认字,拿发票去财务报销,会记一查看笑道你怎么买个爹回来报销啊?徒弟说我不识字,五金营业员也记不准,只知道上面是个父字下面记不准,会计说下面是个斤字,徒弟又去找五金店,给营业员说了报销经过,要求改发票,并说父字下面是“斤”字,营业员一听读音是"巾”字,他卖过毛巾,也知道巾字的写法。就又改了发票在父字下面写了个巾字,徒弟回到财务那里,会计一看怎么刚才报销爹现在改成报销爷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