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设在70年代,没有手机和互联网,到了晚上你会干吗?
我家在农村的,上世纪80年代末才通电,我们村买第一台电视机还是在1989年。在没有电,没电视机之前,晚上村里人就围在一起聊天,听收音机📻。在夏天的时候,我们小孩子们还跑去抓萤火虫,有些大人还拿着手电去抓青蛙🐸,那时候的农村青蛙非常多,晚上叫得挺欢的。一般到九点多钟就去睡了。如果听说大队、村公所放电影,那大家吃了晚饭后,就拿着手电,扛着凳子成群结队的去看电影了。后来通了电,买了电视机之后,大家晚上就围在一起看电视了。我家是90年才买的电视,是一台14寸的金星牌黑白电视机。说实在的,我还真佩服那时候的电器质量的,到现在它还能放,还没有坏。我爸妈把它当成传家宝一样看待,隔两三天就要放一次,通通电。也难怪父母将它当成宝,当初为了买它,他们将养了一年的两个大肥猪卖了,将养了一年的十多个大公鸡🐓卖了,才够钱买这台电视机啊!那时候农产品的价格便宜得要命,一个鸡蛋🥚5分钱,一斤瘦肉才一块二。家里种的竹子3分钱一斤。当时的金星电视机要400元左右,大家可想而知,为了买它得费多大的劲了。
假设在70年代,没有手机和互联网,到了晚上你会干吗?
听你这话,难道70年代的人就活不成了?不兴过日子了?
手机和互联网上市没有几年,就要忘掉老祖宗留下来的生存之道了吗?再说,你统计过没有?14亿人口中有多少人能靠手机和互联网来生存的?难道用不上手机和互联网的地方,人们就不能生活了吗?
告诉你,你有时间多去农村走一走,看一看,农民的日子是怎么过的?我就不提70年代人们的生活场景,单就现在的农民,说一下他们晚上生活的情况给你听听。
如到收割烟草季节,农民一到晚上,就得把烟叶整理好放入烤房,之间边烤边翻。烤好之后白天干活,晚上又熬更受夜的对烟叶分成不同的等级,进行梳理和捆绑。若途中有电话铃声响,都觉得心烦,农民会马上关掉手机。此种情况,难道没有手机和互联网,农民就不兴过日子了?
提及农民晚上干些什么,你对此可能不屑一顾;可是,这样的人是一大群,而不是少数,他们不用手机和互联网都能过,难道你我没有手机和互联就不能生活了吗?
如果全靠手机和互联网生活的人,我看也未必好到哪里去?难怪现在有些人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原来是手机和互联网惹的祸;有些人越来越自私和自我陶醉,原来是手机和互联网惹的祸;网上犯罪的越来越多,原来是手机和互联网惹的祸;网上聊微信导致离婚率升高,原来是手机和互联网惹的祸;学生厌学和近视增多,原来是手机和互联网惹的祸……
这些还赚不够吗?手机和互联网固然为人间带来了一场科技革命,但平凡人去沉溺于这些东西干嘛?刷完抖音不干活能吃上饭吗?根据你的意思,人们一旦没有手机和互联网就不知道怎样过了?
那我就告诉你,若时光倒回到70年代,我晚上会轮留的去干家务事、看书、夜钓和陪家人、亲戚朋友摆龙门阵。
假设在70年代,没有手机和互联网,到了晚上你会干吗?
有很多人对70年代的生活感到好奇,好的,就让我们这老家伙给你们讲一讲。
那个时代大多数的地方,晚上是没有电的,所以有很多人好奇的是,那个时代晚上有什么娱乐?其实我告诉你,那个时代的人没有娱乐这个概念,心里想想念念的都是干活干活干活,不光白天干活,晚上也有活,我记忆最深刻的,就是晚上点着一盏煤油灯,几个女人们围着这盏灯干一些例如纳鞋底子之类的活,而我的奶奶就坐在远处,灯光昏暗的地方打麻绳,而男人们就在更加昏暗的地方,干一些例如搓苞米之类的活,那个时候是没有机械加工的,玉米的脱粒全靠手工,所以一年的收成需要手工脱粒很长时间,白天人们没有很多的时间去干这个事情,因为活太多了,所以可能就会利用晚上的时间干这个。而且除了这个,还有很多其他诸如黄豆呀,葵花呀,这些作物都需要手工脱粒,一年到头忙个不停。
那个时代的人们,整天的时间都是在劳作,根本就不像你们这些大闲人一样,没有什么娱乐的话,就在那啪啪啪。那个时代的孩子多,是因为当时没有什么技术手段避免怀孕,而且那个时代流产是违法的,堕胎需要很多的证明,所以人们有了孩子,就会选择生下来,不会像现在一样随意的处置一个小生命。
我是70后,如果你还想知道70年代哪些方面的事情,让我来讲给你听。
假设在70年代,没有手机和互联网,到了晚上你会干吗?
七十年代,我刚十来岁。正上小学!到了晚上,就写作业。
既便有智能手机和互联网,也顾不上玩呀😄!
虽然那个时候作业不算多,但也不能玩!
我是最听话的!家长说一,我不敢说二。所以,作业是第一位的!
回忆起小时候,真是无忧无虑啊😊!……
假设在70年代,没有手机和互联网,到了晚上你会干吗?
时代不同,每个时代都有时代的主流方向,每个人所处的同一时代的差别,追求向往各异,但有一点是相同点那就是努力奋斗改善生活环境,追求美好的幸福生活。
我经历过70年代,说说我当时是怎么度过那段终生难忘的特殊时期吧。
七十年青年代人们晚间生活图片
七十年代是我国有史以来社会领域里前所未有的大变革时期。
那个年代,没有当下手机和互联网,从农村到工厂,各行各业都是通过纸质、高音大喇叭和小广播了解国家大事,了解国内外会发展动态。
农村社员白天按部就班地在集体里劳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晚间收听小广播,凑在一起聊聊天,闲时打理一下小自留地,打发时间。
工厂里拿着微薄的工资,加班加点三班倒,八小时工作制,星期天休息,一三五下班晚上开会学习,二四六自由活动,星期六还要义务劳动,时间被安排的紧紧的,容不了你多想。
我是怎样度过七十年代的?
我是十四岁被迫参加了工作,有幸分配在边疆建设兵团,建设兵团当时称为一手拿枪杆子,一手拿锤子和镰刀的战士。
一部分人专职边境执勤,一部分人在工厂做工,一部分人务农劳作,这就是现实。
我因岁数小,调到工厂做工,当时和我一起的同学都按部就班地在读初中高中,不甘心落后的我就充分利用晚间时间,自学初中、高中课程。
我和知青们住在一起,一铺炕挤着五六个人睡觉,连队晚间九点准时熄灯,我就自制了一盏小煤油灯学习。
青年人夜读图片
买了一套青年出版社出版发行的《青年自学丛书》自学,不懂就向知情大哥大姐们请教,在他们的辅导下,我用了三年多的时间,完成初高中课程。
说一个小故事,晚间九点熄灯后,我点着小煤油灯,为了不影响室友们的睡觉,我就用报纸把煤油灯围起来,捅破个窟窿透出灯光看书写作业。
一不小心报纸被引着了,烧了我的眉毛和头发,第二天上班同事们看到我这个样子,哭笑不得,这样是事情发生过无数次,我也就习以为常了。
那几年基本上每天晚上学习到十一二点钟,用不到三年时间,完成了初高中的课程学习,同时考虑到将来开放需要,我又自学了一门日语。
正赶上恢复高考,我有幸参加了77年的高考,考上了大学,得力于知青们的辅导,使我为高考,为现在打下了良好的文化知识基础。
我有幸赶上了70年代,虽然没有机会上学,但是,我充分利用晚间时间完成了学业,弥补了我的不足,和我的同学一起参加高考,考取了大学。
青年自学丛书图片
70年代,对我来说在工作上,学习双收获的年代,付出的千辛万苦的汗水换来了鲜花和荣誉,获得了掌声和职务、工资的双晋级,是一个既充满着戏剧性的挑战,又艰苦快乐的得到名利双收的永远难忘的年代。
综上所述,假设在70年代,没有手机和互联网,到了晚上你会干吗?
没有什么假如,每个时代都有其特殊性,人的一生时间很短暂,时光一去不复返。
虽然我们不能改变先天,后天是靠你来把握。
你要不甘心成为一个碌碌无为的人,就要改变自己,就要付出极大的努力,珍惜时光武装壮大自己。
正所谓:
牢牢扼住命运喉咙永不放弃的人,人之尽己极力,上可与天争命,下可与人杰较衡。
万丈高楼平地起,而今迈步从头越。
低审视 ,遍地都是树木和沙丘,举头望明月,前途就是光明大道。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路是靠自己走出来的,时间是挤出来的,抓住机会,去实现你的人生价值吧。
假设在70年代,没有手机和互联网,到了晚上你会干吗?
本人70后,不用假设,不用思考,可以直接回答你提出的问题。在70年代,温饱问题当时还没有解决,每天吃窝窝头,红薯干,没有吃过白面馍,生活相当贫穷,当时别说用电了,家用电器也就是一把手电筒了。
天一黑,家家户户点上小煤油灯,吃了晚饭大家坐在一起聊天,没有什么可娱乐的事,聊天到深夜。最开心的事就是听听当时小喇叭,小喇叭也不是整天播音,早上,中午,晚上响一会,晚上会播放新闻,预报天气,偶尔也会放首革命歌曲,大家听的津津有味,非常开心。
在冬天的夜晚,如果遇到十五月儿圆,很多同龄人在大街上玩捉迷藏,还有年龄比较大的也会参加,当时到处都是柴禾垛,人躲到里面很难发现,一玩就是到深夜,有的父母担心自己的孩子,会出来找孩子回家睡觉。70年代的生活虽然不富裕,但过的非常开心快乐。
在70年代,只是听说电灯、电话、电视机,生活在农村的我们没有一个人见过,更不用提现在的手机电脑了。到了85年我们村才通上电,感觉非常稀罕,一拉开关灯就亮了,不停的关了开、开了关,一会就把开关拉坏了,换一个开关需要几毛钱,当时父母还是非常心疼的。
转眼自己已经奔五了,过去的儿童时代已经成为了回忆,很多快乐时光留在儿时的记忆里。虽然现在日子过的好了,车子,房子啥都有了,却找不到70年代的儿时的快乐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