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死人的是电压还是电流?

据媒体报道,9月18日晚,漳州台商投资区角美镇田里村满美社一民房杂物间内发生一起意外事故,一名30岁的女子和一名13个月大的幼儿疑似触电身亡。死者家属说,出事的地方是我们新租的房子,月初刚搬进来。 21日上午,政府相关部门组织死者家属与房东进行善后调解工作,但双方没有达成调解。房东称,房子不是租给他们的,没有签合同,也没收房租,只是借给他们的。 你觉得房东该担责吗?

触电是电能以电流的形式对人体造成的伤害,我们可以简单的理解成电死人的是电流的作用

触电电流

根据通过人体电流大小,把触电电流分为感知电流、摆脱电流、室颤电流。

1. 感知电流就是人能感觉到的电流,成年男性平均感知电流为1.1mA,最小为0.5mA,成年女性约为0.7mA。

2. 摆脱电流是指手握住带电体,能够自己摆脱的最小电流。一般成年男性平均摆脱电流为16mA,成年女性平均摆脱电流为10.5mA。

3. 室颤电流是指短时间内能引起心室颤动的电流,心室颤动是触电致死的主要原因,所以把室颤电流最小值作为致命电流界限。

触电危险性

人发生触电了,那触电的危险性又和哪些因素有关呢?触电危险性主要取决于通过人体电流大小触电时间长短

1. 通过人体的电流大小

不同的电流大小对人体的伤害程度不一样,电流越大,危险性越高。

通过人体电流大小取决于触电的电压人体电阻!在人体电阻一定时,触电电压越高,通过人体的电流越大。人体电阻大小和皮肤干燥程度、是否有破损、是否有导电性粉尘等因素有关。

为什么从小父母就教我们不要湿手拔插头,这是因为人体潮湿的电阻非常小。一旦发生触电,同样的电压下,通过人体的电流大,危险性大大增加。一般220V工频电压下,人体电阻大约为1000Ω-2000Ω左右。

2. 触电的时间长短

触电的时间越长,对人体的危害越大。

除了上面两个最重要的因素以外,还跟以下因素有关。

3. 电流通过人体的途径

电流通过人体的途径不一样,危险性也不一样。在人体器官中,电流对心脏危害最大、大脑其次、四肢等排在最后。因为人体心脏偏左,所以电流从左手到前胸会直接通过心脏,这是最危险的。这也是我们培训时一直强调,为什么操作带电体时一定要用右手的原因。

4. 电流的不同种类

交流电和直流电都会导致人体触电,但是它们的危险性是不一样的。同样条件下,交流电对人体的危害程度比直流电要大。因为交流电更容易引起心室颤动,导致心脏停止跳动。

根据相关资料,50-60HZ频率的交流电对人体危害程度最大。低于20HZ或者高于350HZ,危险性相应减少。

5. 不同人的个体差异

不同的人体对电流的承受程度也不一样。一般而言老人小孩容易受到伤害,女性比男性对电流的敏感程度要高,体弱者比身体健康的人更容易受到伤害。

案例

以前有个学生,他打电话过来问我一个问题,他说人摸到火线发生触电,要多久才会被电死?我好奇他怎么问这么奇怪的问题?后面他告诉我,原来他一个同事带电检修灯泡,由于铝合金梯子的橡胶垫丢失,最后不幸触电。事后通过调查监控发现,他同事在梯子上被电了整整三分钟,然后从梯子上摔下身亡。

各位同行,你觉得人摸到火线发生触电,要多久才会被电死呢?欢迎下方留言......

我是电工学院,专门负责电工培训、考证;如果你对电工感兴趣,可以关注我!如果觉得不错,记得点赞、评论、转发!感谢!

.

电死人的是电压还是电流?

是电流。

但电压是电流的原因。

(图片作者Sean McGrath)

我们都被高电压频繁地折磨过,比如产生静电时。

而静电时产生的电压高达几万伏。

所以,高电压不是致死的全部原因,尽管它已经击穿了空气,并让一束细长的火花触碰到了你的手指。

一般来讲,触电会不会致命,取决于以下几个因素:

①电流进入身体和离开身体之处的电压大小。

②流过身体的电流大小。

③持续时间长短。

家庭使用的电压是220V,它可以电死人。

这导致很多人认为,只要大于220V的电压就是危险的,实际上不全是这样。

因为这还跟持续时间长短有关。

比如冬天产生的静电,在接触车子的门把手时常被电到,此时,电压在两万伏左右,但持续时间很短,1毫秒内,释放的能量远小于1焦耳。

故对人体没有多大伤害。

电流因素

并不是所有的电流都能电死人。

小于0.5毫安的电流,人体能感觉到,但不会致命。

10毫安的电流,有灼热感,但应该还能摆脱电源。

50毫安电流,呼吸麻痹,不能摆脱电流。

100毫安的电流,无法挣脱,接触几秒后,就呜呼哀哉。

……

也就是说:

高电压,但却是很小的电流,比如1毫安电流,不会致命。

但电流却不是这样,规律是:

电流越大,致命越快。

电死人的是电压还是电流?

应该说电死人的诱因是电压,但是电压的存在导致了人体有流通的电流,所以可以这么说,电压是置人于死地的原因,但是它的“操刀手”是电流。

对于某个人体来说,在某一特定时刻,其自身的电阻是一定的,所以也就意味着电压越高,那么经过人体的电流也就越大。电能是电流的二次方与电阻的乘积,而电流又等于电压与电阻的比值,所以电压越大,流过的电流越大,那么一定时间之内,电对于人体所做的功就越大,那么人体就会受到更多的伤害。我们经常听说某人被电击致死,但是你是否想过,电击致死的原因到底是电压呢还是电流呢?

可能你听说过人体的安全电压是36V,所以就因此觉得电死人的是电压,实际上这也没有什么错,但是实际上电击致死的主要原因是电流经过人体时,尤其是经过心脏的时候引起的心室纤维性颤动,另外就是电流引起的脑补损伤,再者就是由热效应引起的烧伤。不过总的说来,还是心脏以及大脑的损伤对人最为致命,经常就是某人被电击之后会心脏骤停,进而导致死亡,还有就是电击之后大脑受到永久损伤,这些都会导致人体死亡。

如果综合电压和电流来看的话,置人于死地的不是电流,也不是电压,而是功率,比如说彩电里面的电压高达上万伏特,但是电流却很微弱,还不足1mA,所以被电一下也不会有太大的伤害,而常见的铅酸蓄电池,其电压只有12伏特,如果三个串联起来的话,电压就是36V了,这个电压看起来不大,但是如果将电流调到70~80mA的时候,就可以电死人。当然了,总而言之,学术上所说的电击死就是由电流通过人体引起的死亡。

电流通过人体引起人体的死亡,跟电流的大小、种类、作用时间、性质、作用时机体的机能状态以及通过机体的途径等多种因素都有关。不同的人抵抗电流击打能力是不同的,有的人可能被电击一下一点事也没有,有的人可能一下就心脏骤停了。而对于交流电和直流电来说,安全电流也是不同的,交流电的安全电流是70~80mA,而直流电的安全电流是200~250mA。另外人体的电阻跟人体所处的状态有很大的联系,当处于浸湿在水中的时候,允许通过人体的电流就只有5mA了。而在一般情况下,90~100mA的电流就足以让人呼吸麻痹,仅需三秒钟心脏就可以骤停了。

电死人的是电压还是电流?

资料,规程都有的,查一下,我本不想说,网友的回答有出入,我再重申一下:网友提问,我的权威回答:人是被电流电死的。

欧姆定律,电压,电阻,电流,初中物理知识:电流=电压÷电阻,

人体电阻是变值,8oo~2O0O欧,丶潮湿,赤脚,出汗,皮肤角质层厚薄。如电压22O伏÷1OOO欧(人体电阻)=O,22安(A)=220毫安(mA)。牛也能电死。

人的感知电流:3~5毫安,

安全电流(自我摆脱电流):9毫安。

致命电流(现在也称危险电流,):3O毫安,无法摆脱,

井下、漏电继电器,动作值:30毫安,动作时间,o,25秒。

综合保护电源:动作电流5O毫安,动作时间:o,1秒,电流大了,时间短了,一亇脉搏周期内,电流可稍大点,心脏停跳的可能性小一点。

电流流向很重要,两手之间,头脚之间,电流通过心脏,最危险。

安全电压,我国使用过24伏,36伏,八十年代,采用欧洲标准,欧标,是执行国际电工委员会推荐标准,安全电压:低于5o伏。不是一亇数,是一组数,:43伏,36伏,24伏,12伏,6,3伏。根据环境选用。

答疑:摇表(兆欧表),电压1OO0伏,电不死人,输出最大电流3毫安。通过人体电流还要小。

12伏电瓶能电鱼?:直流升压装置,把12伏升到5oO~2o00伏,我农村宗侄,电鱼,被电死,怎么操作失误,不知道,现场只有他一人,倒在水中死了,水不深,估计是触电了。

触电案例太多了,65年在九龙

岗矿实习,住四小教室,夏天

中午坐床上听矿有线广播,2毛钱买只电话机耳机,一端接电灯零线,一端钉地下,在希望的田野上还没唱完,耳机咔咔响,松开接头不听了,接头裸露,无开关,想听就扭上,不听松开,松开断电,一手拿根线头,甩不掉了,电线在手指头冒火星,胸部发热,几十秒后甩开了,原来总零线断了,零线电压升至22O伏,5oO欧的耳机保了命,才能最后甩掉电线,坐木床上,绝缘。后话,最佳处理方案,两只线头再重新接触,直接入地,不通过身体,不再摸裸露线头,拿着有绝缘皮的导线,拉开就行了。

电工操作,停电操作最安全,必须有一电工监护。最基本常识。

在九龙岗实习,上山玩,見夏局长夫人墓,解放初,夫人洗澡,关灯头开关,触电身亡。教训。

电死人的是电压还是电流?

一般来说是电流。不过主要还是功率的大小,电压再高,电流小也电不死人,如彩电里面的高压有25000伏,可电流不足1毫安,被它电到只是咯登一下,不会电死人。电压低,电流再大也电不死人,如常见的铅酸蓄电池,电压只有12伏,电流即使达到100安,手摸电池的两极,也不会电死人。所以只有电高到一定程度(国家定为36伏),电流超过10毫安时才会对人体产生伤害。只有高电压、大电流,即大功率才足以致死人命。

而电击致死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烤焦和心脏骤停。烤焦不用说了,一般来说只要在人体上产生的功率大了自然就焦了,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分为烤焦了的和很幸运没有烤焦的人。这两者的区别在于整体电阻的大小(包括衣物鞋子等),由于日常生活当中接触到的大多数是恒压源,所以可能出现两个人接触到的电压一样但是结果不同的情况。这时候就由整体内阻可以得出不同的电流。

还有关于引起心脏问题的电流,这个和被电击时电流在人体内的分布方式有关系,如果因为诸如跨步电压之类的原因,电流的主要路径是两腿之间,那么心脏受到的影响就比较小,所以电流是杀死人的。但决定能否杀死人,是功率的大小。

电死人的是电压还是电流?

电压和电流谁更伤害人体?这个问题曾在电工吧争论了很久,正确答案是电流,并且还和通电时间有关。

电对人体造成的伤害主要有两种,一是电流的热效应,这就是触电身亡的人有烧焦痕迹的原因。电子在电压形成的电场中,由高电势向低电势移动形成了电流,人体接入电路后,朝固定方向移动的电子在通过人体时撞击了细胞,更深层次地说应该是撞击了构成人体细胞的原子中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它们在接收到电路中电子的电能后,不断向外辐射电磁波产生热量,这是电流热效应的本质。电流产热通过公式Q=I平方×R×t就能计算,对触电者来说电阻是固定的,电流大小和通电时间才是电流热效应伤害人体的因素。电流通过血管、神经、心脏、大脑等器官,可使其热量增加而导致功能障碍,甚至烧伤器官,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对人体危害更大的是电击,中枢神经依靠生物电信号进行信息传导,电流中的电子会导致中枢神经紊乱并使肌肉收缩,人体呼吸将被遏制,电流会引起心室颤动,血液循环将停止,电流还会使机体内液体离解,组织之间断裂剥离等。

整个触电过程中,电流才是伤害人体的罪魁祸首,电压只是为电流的运动提供动力,但为什么生活中强调安全电压却不强调安全电流呢?

只听过高压电,却没听过高流电,因为电流大小会随着电阻而变化,受电阻影响。电压是由发电厂的发动机提供的,由人为控制,为了统一单位所以只说电压,很少谈及电流。其次就是在干燥情况下,人体电阻都在2000欧姆左右,强调安全电压相当于强调了安全电流。

人体安全电压在36伏以下,安全电流则在10毫安以下,流经人体的电流超过1毫安会有感觉,超过10毫安有明显麻痹感,并出现摆脱电极困难的情况。

电蚊拍的电压一般超过2000V,通过内置的整流器和变压器,能将几节干电池的电压变成2000伏直流电压。蚊子接触金属网时,两极发生放电现象,高电压击穿空气形成电弧将蚊子灼杀。由于电蚊拍功率恒定,根据P=UI得出电蚊拍的电流很小,实际只有5毫安左右,这个电流足以电死蚊子,却不伤害人体。

那么低电压,高电流的情况能对人体造成伤害吗?实验的想法虽好,但人体本身就是个大电阻,人体接入低电压高电流的用电器中,电流会立刻减小,低电压不可能产生高电流,所以不存在对人体来说低电压高电流的情况。

电蚊拍的例子足以说明,伤害人体的是电流而非电压。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