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从前的柏油路到夏天会融化会沾脚,而现在没有这种现象呢?
沥青混凝土路面是现在最常见的路面,因其颜色是黑色的,故称之为黑路面,水泥路面称为白路面。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速度快,机械化程度高,铺好后几个小时就可以通车,维护起来也比较方便,因此现在新建的等级道路通常都用沥青混凝土路面。部分水泥混凝土路面也被推掉重修,改建为沥青路面,称之为“白改黑”工程。
沥青路面的施工方法不同,其沥青混凝土的配合比就会不一样,用沥青越多,则路面越软,就会出现夏天走柏油路时沾脚的情况。以前的沥青路面一般有沥青表面处治和沥青贯入式两种,即在初步压实的碎石上,分层浇洒沥青、撒布嵌缝料,或再在上部铺筑热拌沥青混合料封层,经压实而成的沥青面层。这种沥青路面使用的沥青较多,沥青与碎石的结合也不太好,天热时沥青就会流动,出现沾脚的情况。
现在的沥青路面一般是采用热拌合沥青混凝土成品,现场采用摊铺机摊铺,然后再采用光轮压路机初步压实,接着采用振动压路机复压,最后采用双钢轮终压成型。也就是说现在的沥青路面不是现场拌制的,沥青混凝土是在沥青拌合站加工好的,再拉到现场直接摊铺的。由沥青拌合站拌制的沥青混凝土结构性能比现场拌制的好,沥青用量也少一些,故沥青路面不容易被太阳晒化。
道路用沥青的主要指标有针入度、软化点、延伸度。针入度是一定温度下沥青的软硬程度,是反映石油沥青的粘稠度;软化点是反映沥青高温温度性的,越高越好;延伸度是其塑性指标,反应沥青承受外力的大小和受力后的自愈能力。以前的沥青路面使用的沥青软化点较低,所以容易在大热天被融化;现在道路用沥青软化点都在80摄氏度左右,且由拌合站拌合,重型机械压实,故不容易被晒化。
为什么从前的柏油路到夏天会融化会沾脚,而现在没有这种现象呢?
中国曾经的公路路面铺设材料是比较单一化,即石油废料沥青用高温溶解以后,佐以碎石颗颗搅拌后,铺设在路面上,再碾压平整就算完成了。当每年夏天来临,路面温度升高,沥青比例较多的地方,渐渐地溶化后溢出表面,人走在路上,一踩一个脚印,甚至还把鞋粘贴在一起的现象,年复一年,路面逐渐老化,路面质量下降,承载力减退。面如今的高速公路为何不会出现这种现象呢?这还得从第一条沪蓉高速公路成都至南充段进行首次科学实验说起。据说成南高速公路在铺设最后一层路面的面料配方是通过增添了很多辅助材料的改进型配方,还申请了国家专利。它的特点是:承载力强度等级高,夏天再也不会出现路面溶解粘脚的现象发生。从此以后,这项创新技术在全国各大高速公路全面推广,受到了普遍好评。
为什么从前的柏油路到夏天会融化会沾脚,而现在没有这种现象呢?
路面铺设的沥青混合层含有一定比例的沥青,沥青含量越高路面龟裂的可能性就越低,路面寿命就越长,八十年代以前的路面都是高含量的沥青,夏天气温高导致融化后的沥青粘脚底,改革开放后来旅游的日本人(专家)最先指出,说我们的路面沥青若是放在日本等国的话还会继续深度提炼一次成品油的,这慢慢引起了国内注意,逐渐减少了混合层中的沥青比例。目前的修路工程基本都是转包给了个人,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沥青比例不断降低导致路面过早龟裂,所以路面寿命越来越低,三两年就翻修路面也不见为怪了。
为什么从前的柏油路到夏天会融化会沾脚,而现在没有这种现象呢?
确实有过这种现象。现在的沥青路面在夏天高温条件下也不粘脚了,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修沥青路面时,一般采用两种面层材料:沥青碎石料、沥青混凝土料。
沥青碎石料的级配比较简单,过去用的多,现在修路很少用了。要用也不会做面层用。一般是1一2石子55%左右、0.5—1石子40%左右,再配4%左右的沥青,在大铁锅里现场炒制,趁热人工摊铺。由于人工翻动不及时,容易炒焦,成为废抖。因此沥青用量不准确,往往大于6%,且使用90号以上的沥青。这样到了夏天,路面沥青被“提浆”,很容易产生粘鞋底、粘轮胎的现象。
2,沥青混凝土的级配就比沥青碎石要密实多了。它没有沥青碎石那么多的孔隙,并且采用连续密级配。主要由1一2碎石、05碎石、水洗砂、矿粉、沥青等按比例组成。理论上它没有一点儿空泡和孔隙。如果把沥青碎石比作用一个大缸装满了山药蛋的话,那么沥青混凝土就是这样操作的:在山药蛋的空隙中再放入大豆,大豆也放不下了再放进小米。小米也放不下了再放进面粉,面粉也放不进去了再倒水。最后这一缸里一点儿空气也没有啦,这就是连续密级配的沥青混凝土料。在上述例子中,水就相当于沥青混凝土料中沥青的作用。试想一下,装满山药蛋的大缸中倒满水,人踩在上面肯定湿鞋;如果是山药蛋、大豆、小米、面粉的大缸里再倒满水,待水和它们充分结合后凝固了,再使劲儿踩也未必能踩岀水来。因此也就不会湿鞋啦。同理,沥青混凝土路面就不会粘鞋底子了。
在实际施工中为了保证沥青混凝土料的拌合质量,现在多釆用电脑称重、机械拌合,用料准确,搅拌均匀。料温合适。一般在摊铺机摊铺结束后,胶轮压路机碾压前,混合料温度在80摄氏度多点,较为合适(以70号辽宁盘锦沥青为例)。当铺装面温度低于65度后,上钢轮振动压路机。到40度左右时,上钢轮静压。吨数视路面标准而异。
这样施工后的路面材料中,沥青完全被碎石、水洗砂、矿粉等固定住了。根本顾不上出来“搞破鞋”,你也就觉得不粘鞋啦。
为什么从前的柏油路到夏天会融化会沾脚,而现在没有这种现象呢?
施工工艺不一样,过去的柏油路采用的方法叫灌入式,铺一层石子,洒一层油,再洒一层石子,碾压成型,洒油量比较大,不易控制,所以夏季泛油粘脚。现在在工厂里把石子和油严格按照计量配方,在要求温度下拌和好,用车运到现场,用专用的摊铺机进行施工,碾压成型,养生,开放交通,油量比前者小,但均匀,所以不粘脚。这里所谓的油是公路专用沥青。
为什么从前的柏油路到夏天会融化会沾脚,而现在没有这种现象呢?
看了一部分的回答,瞎扯的成分太多。
沥青,来源于石油提炼后的废弃物,以前,我们的技术不好,在把石油里的重油部分提炼出去之后,就是我们常说的沥青。
这种沥青称为软沥青,里面还有不少重油的成分,介于重油和沥青之间,熔点相对比较低,所在太阳一晒路面就会变软。
现在我们用来铺路的是硬沥青,熔点温度比较高,所以不容易被太阳晒软,这类沥青以前我们都是靠进口,所以应用面比较窄,但是它的价格比较高,经济效益明显,就有了很多二次加工沥青的公司,对沥青做硬化处理。供应量增加了,我们就能看到了它在道路上大规模的应用。
现在硬沥青有了很多规格,不同场合有不同硬度沥青应对。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