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上的逆程电容与S校正电容有何区别?
谢阁下邀请!不过我自己感觉回答这个问题有点力不从心,好在阁下给提供了电路图,在这样情况下回答这个问题似乎方便了许多,但鄙人在这方面知识实在是有许多的欠缺,但炫耀的冲动也似乎难以控制,希望各位大侠高抬贵手使劲放下击中要害。
在这里先说说逆程与正程的关系以及各自的使命,逆程这个名词在许多与其相关的资料里实在是有非常多的介绍,因此在这里粗略的说说,在一些阴极射线电真空显示器件里都离不开这一过程,不管是荧光显示的数码管还是阴极射线示波管或者是大家非常熟悉大屁股电视机的显像管,它们的工作过程大多是由正程来完成其工作的目的,在此期间把将要显示的内容,以点或者是线的方式把显示的内容展现在屏幕上,因此正程的扫描时间要求很严格,否则显示的内容就不合乎要求,或者是称为失真这当然不允许有太大的误差,逆程只是迅速返回准备下一次的正程扫描而已,而且速度越快越好。
在老式的电视机里的显像管扫描电路有两个,一个是完成划横线的行扫描电路,另一个是完成纵向扫描的场扫描电路,行扫描电路由行输出变压器、扫输出管、行偏转线圈、S校正电容、逆程电容,以及推动行输出管的相关电路组成。
从提供的电路图以及左下角的行扫描等效电路可以看出,行输出管在这里似乎就是个开关,因为磁场扫描电路是利用电感中的电流不能突变这一特性来完成线性的扫描,这样在屏幕上划出的线在时间上近乎是均匀分部在屏幕上 ,再加上屏幕的球面特性因此勿需进行枕形失真的校正。当开机时电源EC通过行输出变压器T302的初级线圈向C313、C314,以及通过偏转线圈也向Cx、C311充电,当行扫描电路正常工作之后,行输出管被前端的驱动信号象开关一样被打开,此刻Cx,C311储存的电量通过偏转线圈以及被打开的开关放电,在没有行推动之前那一刻电源已经通过行输出变压器的初级、偏转线圈向Cx,C311充电时已经把阴极发射的电子流打在屏幕上的光电拉到了屏幕的右侧,但在此时间很短由于电感中电流不能突变,因此偏转线圈里以磁场形式储存的电能,由与逆程电容相并联的逆程二极管通过S校正电容把能量释放掉,同时也把屏幕上的光点拉到了左侧,因此逆程电容器的大小决定了放电时间,容量越大放电时间越长这样也占用的一部分正程扫描时间,随着正程时间的缩短反应在屏幕上画面就缩小了,同时由于逆程电容的加大逆程扫描能量也随之升高,也就决定了逆程高压的大小,如果逆程消耗的能量较小逆程期间逆程的电压就高,此刻由于高压提升从阴极发射的电子束向屏幕行进的速度随之加快,也导致了磁场偏转的矢量相对下降最终出现屏幕显示尺寸缩小,假如逆程电容容量太大会导致逆程电压下降。逆程电容
因此要想找到上述的这两种电容可以从行输出管的集电极与地之间并联部分,或者是逆程二极管的并联电容器,从图中可得知偏转线圈的两端联接部分,偏转线圈的一端直接联接行输出管的集电极,另一端则是S校正电容。
S校正电容
S校正电容的容量较大一般在0.2uF~0.47uF之间耐压250V以上。逆程电容的容量一般在0.03uF~0.87uF左右耐压最低1500V视具体机种的高压包的分部电容以及行输出管的结电容等因素而定。
电视上的逆程电容与S校正电容有何区别?
简单地说,逆程电容耐压高。一般是行管工作电压的8到10倍以上。如CRT彩电用逆程电容,耐压多为1、6KV至2KV。位置很好找,就在行管C极和地之间,与阻尼二极管是并联的。逆程电容失容会造成FBT次级高压升高,损坏FBT、行管等元器件,从而使整机三无。容量减小会造成行幅不足等故障。在实际电路中一般为两个或两个以上。而S校正电容则位于行管C极和行偏转线圈的串联电路中,耐压一般为电源十B的1、5倍或2倍电压。在近30年维修实践中,仅见过为数不多的几个实例是S校正电容有两个的,绝大多数仅有一个。容量下降时行幅不足,严重时是垂直一条亮带,失容或断路时为一条垂直亮线。在后期的总线机型中则为黑屏(如TDA884X机芯)。它们两个最大的区别是耐压值。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