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证明,人老了,真正的苦日子才刚开始”,你怎么看?
我妻子她三姨年轻时不本分,头婚嫁了个老实人,第三天独自回娘家,从娘家直接去了县城,老实丈夫去县城找她,她说:“我和你没有夫妻之实算不上夫妻,以后你走你的路,我过我的桥,我们井水不犯河水。”
老实丈夫知道自己配不上她,声音小得像蚊子:“你把彩礼退我。”
三姨不本分是不本分,但她讲道理,彩礼进了她父母的腰包,一分没给她,她看着老实丈夫,有点不忍:“你去和我父母要,要是他们不退给你,我帮着你要。”
老实丈夫去了岳父岳母家要彩礼,岳父岳母把他撵了出来,岳母说:“我把女儿嫁给了你,看着你们进了洞房,你没本事留住她,是你自己无能,还有脸来要彩礼?不知臊,赶紧滚。”
老实丈夫虽然老实,但他也知道钱是好的,他不辞辛劳,连夜又去了县城,见到了三姨。
三姨知道父母十有八九不会退钱,她跟老实丈夫说:“行吧,我知道了,你先回去,彩礼钱我退给你,但要一点一点退给你。”
老实丈夫在夜色的笼罩下,抄小路,翻山越岭回村,他知道山路不好走,走得很小心。
最后一座山,山脚下就是他的家,他踩到了一块活动的山石上,老实丈夫和山石一起从半山腰滚落而下,山石没变样,他的一条腿却残了。
他爬着回了家。
母亲摸着儿子肿得像包子似的腿说:“你跟人家进了洞房就是夫妻了,搁谁谁也不会把彩礼退了,现在可好,又搭上了一条腿,早知道这样,不给你娶媳妇了。”
老实丈夫倒是不在意自己的腿,他更关心彩礼能不能要回来,那是父母的辛苦钱,300块,他连媳妇的一根手指头都没碰到,不要回来,他觉得窝囊。
三姨后来也听说老实丈夫瘸了一条腿,她想回来看看,毕竟是因为自己才连累了人家,但她刚在一家小吃店找到了工作,端盘子,一个月30块钱,管吃管住,她怕工作没了,就没回来。
一年后,三姨攒够了300块钱,回来看望老实丈夫,老实丈夫很憔悴,二十多岁的小伙子,却像三四十岁的大叔,她把300块钱还给了老实丈夫:“买身好衣服,打扮精神点,你还能再娶一个。”
老实丈夫接过钱,就撵三姨离开他家,三姨说:“你怎么不懂好赖话,我让你再娶一个,说错了吗?”
老实丈夫拍着自己的废腿:“我腿脚好的时候你都不跟我,现在我这样了,谁还会嫁我?你要是真的心里有我,今天就别走,陪我。”
三姨说:“那不行,我不喜欢你,是我父母为了钱逼着我嫁给你的,我可不想一辈子守着自己不喜欢的人过。”
老实丈夫说:“不喜欢我你为什么和我拜堂?如果你不和我拜堂,我的两条腿现在还都是好腿。”
三姨说:“算我对不起你,假若日后我过好了,加倍弥补你。”
三姨想嫁给自己喜欢的人,她要为喜欢的人守身,与老实丈夫结婚那天,她说啥不让丈夫挨她太近了。
她说谎:“我身子不舒服。”
老实丈夫想以后的日子长着呢,不急于一时,他也是没料到,三天后,三姨借故回娘家,就从娘家直接去了县城。
在县城打工的时候,三姨遇到了一个她喜欢的人,因为那时她还欠着老实丈夫300块彩礼,她怕还不清,老实丈夫不放过她,牵连那个人,就没和那个人表白,还清了彩礼钱,三姨回到县城,就在小吃店里等着那个人。
那个人是邮递员,每天都骑着一辆绿色的自行车在县城的大街小巷穿梭,自行车后座上挂着一个绿色的邮包。
等那个人终于从西面骑着自行车过来了,三姨急忙跑到路中间拦住了他。
邮递员认识三姨,有时他会来小吃店吃饭,三姨长得漂亮,邮递员看她的时候,目光舍不得离开。
邮递员捏了手刹,自行车在三姨面前停住了。
邮递员问三姨:“你要往家里寄信吗?”
邮递员知道三姨是从农村过来的,但他不知道三姨结过婚,当然,三姨结过婚和没结过婚没啥两样。
三姨胆子大,她不懂啥是羞涩,尤其是面对喜欢的人,她的脸都没红一下,也没有婉转,直接问邮递员:“你喜欢男孩还是女孩?”
邮递员被问懵了,他挠着头不知如何回答,傻傻地看着三姨。
三姨这回更直截了当:“你喜欢儿子我就给你生儿子,喜欢女儿我就给你生女儿,你选一个。”
邮递员捋了捋思绪,捋好后他明白了三姨的意思,他红着脸告诉三姨:“下班后我来告诉你。”
邮递员下班后来小吃店找三姨,趴在三姨的耳边告诉三姨:“我喜欢男孩。”
三姨和邮递员就谈起了恋爱。
他们年轻,以为爱情真的可以无坚不摧,但当邮递员带着三姨去家里见父母,他母亲知道了三姨是农村来的,就不给三姨好脸子。
她没搭理三姨,直接跟儿子说:“你姥姥想你了,让我带你过去,我们这就走。”
邮递员说:“妈,我对象第一次来咱家,她还没坐呢,以后我们再去看姥姥行不?”
妈妈说:“你不说我还忘了,你姥姥说给你介绍了一个对象,在医院上班,大高个双眼皮,长得水灵,今天在姥姥家和你见面,我们不能让姑娘久等了。”
妈妈拉着儿子往外走,儿子不敢不听妈妈的话,他看了三姨一眼,三姨含着眼泪跑出了邮递员家。
三姨对邮递员还有期望,她盼着邮递员说服妈妈,接受她,她在小吃店里等着邮递员来找她。
三姨没等到邮递员,她等到了小吃店老板的一句话:“姑娘,店里生意不好做了,雇不起你了,你走吧。”
三姨诧异,小吃店生意和以前一样,没有不好做,她问老板:“是不是我干得不好?惹你不高兴了?”
老板说:“不是,我多给你一个月工钱,你走就对了,不要问为什么。”
老板多给了三姨一个月工资,把三姨打发了。
后来,三姨回到了乡下,一次回县城,遇到了老板,老板告诉三姨,是邮递员的母亲让他把三姨撵走的,母亲担心儿子和三姨藕断丝连。
邮递员的母亲在某局工作,小吃店老板惹她不起。
三姨带着悲伤的记忆,从县城回到了娘家,她整天不出门,洗脸用眼泪。
一天,三姨躺在炕上,瞅着墙上的一张画发呆,画中人物是一对夫妻举案齐眉。
院子里,嫂子忽然大喊大叫:“家里是不是又来了老鼠?粮食怎么少得这么快?昨天还有大半缸,今天就见缸底了,老鼠也是瞎了眼,怎么不换一家偷吃偷喝,盯上我家还没完了。”
嫂子的言外有意,让三姨猛然醒悟了,自己年纪不小了,不可能在娘家过一辈子,早晚还是要嫁人的,趁早不趁晚。
三姨来了精神,她打扮打扮就来到了老实丈夫家。
老实丈夫正一瘸一拐地拎着猪食喂猪,三姨陪着笑脸跟老实丈夫说:“我回来了,你腿脚不便去歇着,喂猪这种活,应该当媳妇的干。”
三姨要抢猪食桶,老实丈夫赶紧躲闪:“你离我远点,遇见你准没好事,你坑我一次就够了,不能没完没了。”
三姨说:“我怎么会是坑你?我们是拜过堂的夫妻,这么快你就忘了?”
三姨往老实丈夫跟前凑。
老实丈夫不知三姨是何居心,吓得连连后退,他看见了家里养的那只狗,他让狗咬三姨,说三姨是坏人。
狗冲着三姨,吐着舌头跑了过来,三姨不得不离开了老实丈夫家。
回到娘家,三姨跟嫂子说:“嫂子,你给我介绍一个对象,只要是个男的,管我吃住就行,高矮胖瘦我都不挑。”
嫂子说:“你不用着急找,住多久我也不嫌弃你。”
三姨说:“给我介绍一个吧,我想嫁人了。”
嫂子给三姨介绍了一个,四十五岁,比三姨大了二十一岁,男方的妻子病故了,有两个孩子,一儿一女。
嫂子想安排三姨和男方见个面,三姨说:“不用见了,都是缘分。”
三姨带着自己的东西,一个人悄悄去了男方家。
男方四十多了,他做梦都没想到,还能娶到三姨这样漂亮的女人,把三姨当成了宝。
几个月后,三姨跟男方说:“我想吐,是不是生病了?”
男方心疼三姨,怕三姨有个三长两短的,带着三姨去了县医院。
三姨是怀孕了。
三姨想把孩子生下来,但男方不想生,他担心三姨有了自己的孩子,对他亲生的就不好了。
三姨说:“我想有自己的孩子,生下来我会对三个孩子一视同仁,不会厚此薄彼的。”
男方说:“你想生也行,但我没有多少钱,生下来后,你自己抚养,与我无关,什么事我都可以替你分担,就这件事不行。”
三姨知道了一个弱女子在现实生活里的不容易,她不想让孩子跟着她吃苦,只好答应把孩子拿掉。
三姨住院期间,去了一次她工作过的小吃店,老板告诉她:“不是我不想用你,是邮递员他妈找到过我,她威胁我,不把你撵走,我的小吃店就得关门。”
临别的时候,老板又给了三姨50块钱,三姨缺钱,她接下了。
三姨47岁那年,男方去世了。
儿子已经结婚了,女儿已经嫁人了,儿子有自己的房子,不与三姨住在一起,女儿也很少回家,本来就不是亲生的,父亲活着,看在三姨照顾父亲的份上,两个孩子还叫三姨一声妈,父亲没了,这声妈也没了。
男方留下了一处老房子,儿子女儿表示,只要三姨无处可去,老房子她可以一直住着。
过年过节的,儿子女儿会把三姨接过去,他们对三姨很好,客客气气的,什么事情也不让三姨做,三姨想帮着做做饭,他们不让,说是怕三姨累着。
吃完饭,三姨想帮着收拾碗筷,他们也不让,推推搡搡让三姨去一边歇着。
儿子女儿的好,让三姨不舒服,分明是孩子拿自己当外人,如果自己是孩子的亲妈,他们还会这样吗?
哪个孩子不跟亲妈撒娇耍赖?
每当三姨听说或是看见与她同龄的人,帮儿子女儿多做了一点事情,就满腹牢骚,她就劝他们:“你们知足吧,有人还瞧得起你,有活计还能想到你,是拿你当亲人看,等到儿子女儿,儿媳姑爷们,不想麻烦你了,那只有两种情况。”
“哪两种?”有人问。
三姨说:“一是你在世间没了,二是你在儿女的心目当中没了。”
老实丈夫因为一条腿瘸了,打了一辈子光棍,父母都去世后,老实丈夫只能一个人孤独着,出来进去,形只影单。
一天,老实丈夫与三姨在路上遇到了,两个人一个52岁,一个54岁,活过了大半辈子,他们都想明白了一些事情,也看得开了。
老实丈夫不再记恨三姨。
老实丈夫说:“你男人没了几年了,你想不想再找一个?”
三姨说:“腿瘸的都不要我,谁能要我?”
老实丈夫说:“当年,若不是你看不上我,和我好好过日子,我们是不是也已经儿孙满堂,颐养天年了?”
三姨说:“路是我自己走的,我不怨谁。”
老实丈夫说:“我的路也是我自己走的吗?你一个人走了两个人的路,走的还是坑坑洼洼的破路,我也被你影响了,我屈不屈?”
三姨说:“命。”
可能真的是命,兜兜转转了几十年,最后,三姨和老实丈夫又成了夫妻,他们搬到了一起。
去年春节,我和妻子又去乡下看望三姨,老实丈夫生病了,她在给丈夫熬药。
我妻子说:“姨,我替你熬吧。”
三姨说:“不用了,能帮那个老头子做点事情,我很高兴,有人还需要我,我才觉得自己不是白活着。”
三姨和老实丈夫,两个人都无儿无女,但我没看出来,他们过得苦。
有时,他们相互搀扶着在院子里散步,连地下的影子里,都透着幸福,相濡以沫的那种幸福。
事实证明,人老了,真正的苦日子才刚开始,你怎么看?如同幸福有很多种,苦也有很多种。
有的苦是自己觉得苦,有的苦是外人觉得你苦。
有的苦是与别人有了比较后,你才觉得苦,不比较你还不知道自己苦。
有的苦是拿梦想衡量现实,现实与梦想之间有多远的距离你就有多苦。
有的人很苦,但他自己不觉得苦。
有的人一点不苦,但他自己认为自己很苦,见谁跟谁诉苦。
不管是哪种苦,记住一点:没人能分担你的苦,冷暖自知,不用现有的苦,让自己过的更苦,不用无法避开的苦,冲淡平常日子里拥有的幸福,活得豁达开朗一点,苦点也就算不了什么了。
不是人到老年才有了苦日子,每个年龄段的人,每个阶层的人,都不容易,大家都苦,但大家都开心的活着,可见,生活中不只有苦,还有比苦更有意义更值得追求的东西。
不觉得自己苦,就像给苦咖啡里加了糖,苦中会有甘甜,觉得自己苦,就像给糖中加了黄莲,尝到的可能就都是苦。
生活无法改变,但心情可以调解,同样的苦,每个人的感受却是不同的,差距就是对待苦的态度不同,苦既然无法规避,学会看开一些事情就显得有点重要了。
苦吗?对自己说一声“不苦”,日子可能就好过了那么一点点。
“事实证明,人老了,真正的苦日子才刚开始”,你怎么看?
我邻居张叔,今年63岁,张婶60岁,老两口每月退休金15000元,他们掏心掏肺的对待儿子和儿媳妇,给他们买车又买房,还承担了家里所有的花销,原以为他们的晚年生活会很幸福,结果,就在前几天中午,老两口脑出血住进了医院。
张叔是我老家的邻居,为人和善,在村里人缘很好,他年轻时在事业单位工作,旱涝保收,是大家眼中的铁饭碗,我们都很羡慕他。
早些年的时候,张叔所在单位分配了住宅小区,每平方米1200元,张叔和张婶商量了半天,决定趁此机会买两套房子。
张婶答应了,她觉得这是买房的好机会,在那个年代,房价还未上涨,改革开放政策逐渐发展,周边的小区已经上涨到每平方米1500元,如果她们以低廉的价格买上两套,将来哪怕是卖掉房子,也能赚很多钱。
不得不说,张叔和张婶很有投资眼光,他们买了两套118平方的房子,总价283200元,现如今这两套房每平方8000元,总价1888000元,如果转手卖掉,相当于赚了1604800元。
张叔每次都笑呵呵地说:“当初就想着留给儿子做婚房,也没想着能赚钱。”
前几年的时候,我和爸爸去张叔家做客,他们所在小区附近设施齐全,有幼儿园,有小学和初中,还有几个公园,每天中午的时候,小区附近可谓是人山人海,热闹非凡。
当时,张叔的儿子张凡也在家,长得很帅,浓眉大眼,听说刚毕业,在私企上班,每个月能赚五六千块钱的工资。
我爸笑着问:“小凡,年龄不小了,该找个女朋友了。”
张凡笑着说:“找女朋友可不同于找工作,凑活凑活就行了,找女朋友要找那种心地善良,可以居家过日子的女人,否则,还不如打光棍。”
我认真打量了他几眼,真没想到他有如此高的觉悟,就连张叔和张婶都愣了愣,显然是没想到张凡会说出如此真实的话。
我觉得,张凡以后肯定能找个称心如意的女朋友,过上好日子,他思想太成熟了,具有前瞻性,果不其然,时隔两年后,张凡找到了女朋友。
那女孩长得很漂亮,乌黑明亮的大眼睛,长长的睫毛,修长的双腿,皮肤细腻光滑,就连说话声音都软绵绵的,简直是完美的女人。
女孩的性格也很好,对张叔和张婶很尊重,整天哄的张婶眉开眼笑,差不多过了三个多月,女孩和张凡结婚了,婚礼当天,我和爸爸去参加了婚礼,我还给她们随了500块钱红包。
婚后,她们住在张叔闲置的房子里,在此之前,那套房子从未住过人,张叔在张凡结婚前把房子进行了装修改造,让人心情愉悦。
我原以为张凡和他老婆会过得很好,张叔和张婶也会很幸福,结果,我想得太简单了。
原来,自从张凡结婚后,他就没再去上班,整天带着老婆四处旅游,今天吃烧烤,明天吃火锅,小日子过得悠闲惬意,就连张凡的老婆也很享受这种生活,不必为了生活四处奔波劳碌。
过了没多久,张凡的老婆怀孕了,怀的是双胞胎,这件事惊动了张叔和张婶,老两口开心的不得了,每天变着法的给儿媳妇做好吃的食物,就在这天晚上吃饭的时候,儿媳妇突然说道:“爸爸,我和张凡打算重新买套房子,现在这套房子太小了,将来孩子出生后,没有住的地方。”
张叔看了眼张婶,张婶笑着说:“月月,你想买什么房子呀?”
儿媳妇眨着眼睛说:“妈妈,我想买套大平方的房子,住着宽敞舒适,将来您和我爸也可以过来住,顺便帮我带带孩子。”
张婶想了想说:“行,那就再买套房子吧!”
张婶也没多想就答应了,她觉得儿媳妇说得也有道理,更何况是她刚嫁过来,如果不答应儿媳妇的要求,未免显得有点过分了。
最关键的是,张婶给了儿媳妇188000的彩礼,结果当天收的礼钱也都给了儿媳妇,现在她们要买房,肯定会拿出她们的存款,算起来,张婶也不需要花多少钱。
张婶想得很美好,可是,第二天她们来到售楼部后,张凡说:“妈妈,您准备了多少钱?”
张婶愣了半天才反应过来:“我和你爸爸带了张30万存款的银行卡,怎么了?”
张凡笑着说:“没怎么,就是随口问问。”
张婶点了点头,张凡走到月月跟前说了几句,月月看了眼张婶,随后走向了销售人员:“您好,可以给我介绍下咱们这里的户型吗?”
销售人员热情地说:“好呀!咱们这里有小户型和大户型,您看您有什么需求?”
月月笑着说:“你给我介绍下大户型的房子吧!”
销售人员笑吟吟地说:“咱们这里大户型的房子有139平方的,有149平方的,还有158平方和168平方的,您看您喜欢哪种户型的房子?”
张婶的儿媳妇还没说话,儿子就在旁说:“我们要168平方米的房子,你算下多少钱?”
张婶和张叔都愣了,她们万万没想到儿子竟然会选这么大的房子,张叔忍不住说:“儿子,你买这么大的房子打扫卫生都是个问题,我建议你买个149平方米的就行了。”
张婶也劝说道:“儿子,房子够住就行了,真没必要买太大了,住着太空荡了。”
儿子笑着说:“大房子住着宽敞又舒适,将来孩子出生后可以在屋里随意地玩耍,也不用担心磕着碰着,您说是吧?”
儿媳妇在旁说道:“爸爸妈妈,我觉得凡凡说得有道理,买房可不是买衣服,不喜欢就不穿了,如果我们这次买了小户型房子,将来不喜欢,总不能扔了吧?”
“咱们既然决定要买房了,倒不如直接买个大房子,您们闲来无事的时候也可以来家里住几天,有个落脚的地方。”
张叔和赵婶无奈答应了,张叔对销售人员说:“姑娘,你算下这套房子多少钱吧?”
销售人员笑着说:“叔叔,您儿媳妇买这套房子可算是捡了大便宜了,现在咱们这里有优惠活动,还送家电大礼包。”
张婶迫不及待地说:“姑娘,优惠多少呀?都送什么家电呀?”
销售人员解释说:“阿姨,咱们这套房子每平方优惠150元,还送冰箱、空调、洗衣机。”
张婶在心里估算了下家电的价值,这才笑着说:“这还差不多了。”
销售人员拿出计算器算了下房子的价格,笑着说:“叔叔阿姨,这套房子总面积168平方米,优惠完的价格是每平方7650元,总价是1285200元。”
张叔再次愣住了,他和张婶这么多年省吃俭用也才攒下了150万的存款,如今买套房就要花掉大半辈子的积蓄,说不心疼是假的,于是,张叔小心翼翼地说:“月月,你结婚的彩礼还有多少钱?我和你妈妈能拿出30万元帮你们买房,剩下的钱你们办理贷款行不行?”
儿子在旁不满地说:“爸爸,您也太小气了吧?我可是知道您有100多万的存款,现在我买套房子你还想让我贷款,这不是为难我和您儿媳妇吗?”
儿媳妇轻声说道:“爸爸,我和凡凡的彩礼都存了定期存款,现在取不出来,您先帮我们付了钱,以后我们慢慢还给你,好不好?”
张叔刚想拒绝,张婶在旁说道:“好,我们先帮你付了全款,以后你们再还给我们。”
儿媳妇买的这套房是毛坯房,装修期间儿子找到张婶:“妈妈,房子装修还差30多万,您先帮我们垫出来吧!”
张叔和张婶刚好发了工资,她又给儿子拿了30万的装修款,张婶苦笑着说:“儿子,我和你爸爸这辈子攒的钱全都花完了,以后不要再找我们要钱了。”
儿子笑着说:“妈妈,您就放心吧!我保证不再找你们要钱了。”
房子装修好不久,儿媳妇也生了孩子,两个都是男孩,张婶知道儿媳妇没照顾孩子的经验,就主动去帮忙照顾孩子,那段时间,张婶忙的团团转,可她很开心,一点也不觉得累。
孩子哭的时候,张婶就抱着孩子在房子里四处转悠,孩子闹的时候,张婶就给孩子喂奶粉,孩子睡觉的时候,张婶就收拾房间里的卫生,帮儿媳妇洗衣服,给儿媳妇做月子餐,别提有多忙碌了。
儿媳妇出了满月后,张婶又张罗着举办满月宴,总共摆了35席,花了3万5千元,如果再算上烟酒的花销,花了足足6万元。
这些钱全都是张婶拿出来的,本来儿媳妇打算把钱还给张婶,张婶拒绝了:“月月,这些钱是我给孙儿摆酒席花的,怎么能让你花钱呢?”
儿媳妇微笑着说:“妈妈,谢谢您了。”
赵婶笑了笑:“应该的。”
张叔也觉得不应该收儿媳妇的钱,毕竟,这是他们心甘情愿付出的,收钱就显得太过小家子气了。
儿媳妇出了月子后就去工作了,是做房产中介,儿子依旧是早出晚归的忙碌,谁也不知道他在外边干了些什么,张叔曾让儿媳妇打听过儿子的近况,可儿媳妇也摸不清儿子的动向。
张叔考虑到儿媳妇的工作要四处奔波,就给她买了辆代步小车,儿媳妇特别开心:“谢谢爸。”
张叔笑着说:“好好工作,好好过日子。”
儿媳妇郑重地说:“您放心,我肯定会好好过日子,好好孝敬您和妈妈的。”
两个孙儿三岁的时候,儿媳妇对张婶说:“妈,我打算让孩子去幼儿园学习,您和我爸帮忙接送孩子吧!”
张婶笑着答应了,正好她和张叔已经退休了,整天在家闲着也挺无聊的,如今儿媳妇派给他们这项任务,老两口高兴得不得了。
此后的日子里,张叔和张婶每天接送孩子上下学,日子过得潇洒自在,这天中午,老两口接孙儿回家的路上,突然接到了儿子的电话:“爸爸,我把家里那两套房子卖了。”
张叔当时就愣了,好半天才反应过来:“你说啥?你把家里那两套房子卖了?”
儿子笑嘻嘻地说:“是啊!卖了160万。”
张叔都快气疯了:“你是不是缺心眼,咱家里那两套房子价值180多万,你160万就给我卖出去了,对了,你卖房子做什么?”
张凡是张叔的独生子,那两套房子写的是儿子的名字,这几年儿子虽然没有工作,可他也不缺钱用,怎么突然就把房子卖了呢?
儿子解释说:“爸爸,您别生气,我小舅子快要结婚了还没婚房,所以我就想帮帮他。”
张叔气得直哆嗦:“你把房子卖了,我和你妈妈住哪里?”
儿子笑着说:“您和我妈妈住我家里就行呗!正好我也方便照顾您俩。”
张婶给儿媳妇打了电话:“你弟弟是不是快要结婚了?”
儿媳妇疑惑地说:“没有呀!他还在上大学呢!”
张婶挂了电话对张叔说:“咱儿子说的是假话,他肯定有什么事瞒着咱们。”
张叔立刻就拨打了儿子的电话,结果发现没人接听,他们只好先带孙儿回了家,儿媳妇立刻问道:“爸爸,张凡把您住的房子卖了?”
张叔点了点头,显得无比落寞。
接下来的几天,张叔每天都会给儿子打电话,可每次都提示无人接听,直到半个月后,儿子从外表回来了,胡子拉碴,张叔直截了当地问道:“你卖房子的钱交给我吧!”
儿子面无表情地说:“花完了。”
张叔气的血压升高,直挺挺地倒在了地上,张婶也急得不行,她立刻给儿媳妇打电话说:“小凡回来了,你也回来吧!”
儿媳妇回家气冲冲地说:“你最近去哪了?你知不知道我们都很担心你,你把房子卖给谁了?卖的钱又放哪了?”
儿子捂着耳朵说:“能不能不要问了,我把钱都花光了,你们再怎么逼问我有什么用?”
儿媳妇气的眼泪掉下来了,可她也管不了张叔的儿子,只好先把张叔送到了医院检查身体,幸好没什么大碍,在医院住了几天就康复了。
出院那天,儿子告诉张叔:“实话告诉你吧!我被骗了,卖房子是为了还债。”
张叔问他为什么不报案,儿子摇了摇头:“报案了,钱追不回来了。”
张叔虽然很生气,可事情发生了,再怎么生气又能怎么样?日子还要过下去,儿媳妇劝张叔不要多想,张叔嘴上说着知道,可他始终不能释怀。
从那以后,张叔和张婶就做了环卫工人,他们退休金虽然很高,可还要帮儿子还外债,另外,他们考虑到整天吃住在儿媳妇家里,有些不好意思,就想挣点零花钱补贴家用。
前几天气温高达40度,张叔和张婶顶着烈日在大街上打扫卫生,他们从没吃过这种苦,在工作的时候晕倒了,幸好被过路的行人发现并送到了医院,儿媳妇当时正在公司上班,当她接到医院的电话时,整个人都懵了。
她着急忙慌地来到了医院,医生告诉她:“你不要担心,他们只是轻微脑出血而已。”
儿媳妇这才松了口气,她坐在张叔和张婶的病床前痛哭起来:“爸爸妈妈,对不起,我不该同意让你们去工作的。”
张叔和张婶出院后,儿媳妇把他们安排在家里好好休息,坚决不让他们工作了:“你们以后就在家里养老吧!我养你们。”
张叔和张婶笑着笑着就哭了,能找到这么善解人意的儿媳妇,是他们的福气。
“事实证明,人老了,真正的苦日子才刚开始”你怎么看?
我觉得这话也有道理,只不过,我们考虑问题要具有两面性,也就是说,这句话要从两个方面分析:
1、人老了,如果生活能自理,有养老金,儿女孝顺,这种日子是幸福的,也是所有老人都期望的生活。
2、人老了,如果过得像张叔和张婶这样疲惫,那就是苦日子,他们的儿子不争气,啃老,他们不得不在退休后出来工作,减轻家里的压力,幸运的是,张婶的儿媳妇很孝顺,在得知她们中暑之后立刻让她们辞掉工作在家养老。
最后:
人老了,就要学会放下,放下手中的工作,放下心中的牵挂,放下对儿女的执着与帮助,儿孙自有儿孙福,作为老人,照顾好自己的身体,不让儿女操心,就是对儿女最大的帮助了。
愿天下所有的老人都能身体健康,长命百岁。
“事实证明,人老了,真正的苦日子才刚开始”,你怎么看?
这句话说得非常有道理。无论如何看,事实就摆在个人的面前。人生到了暮年阶段,随着自身机能的急剧退化,具体表现在眼花耳聋、反应迟钝、四肢僵硬等诸多方面,使得个人能说也不能行。
本博曾与同龄人讨论过,人到了六十岁退休以后,充其量还有十五年个人能够自我作主的时间。到了七十五岁以后,也就是活一天说一天,说不定哪一天晚上鞋还能脱下来,到了第二天早晨能否还会再穿上,就很难说了。
“人老了,老年人的苦日子才刚刚开始”,这话说的没有错。本博直系亲属中已经有三位八十五岁以上的老年人,全靠别人伺候。Te们个人遭罪,让侍奉Te的人也是无可奈何。可怕的是人时而清醒时而糊涂,清醒时一切都好说,糊涂时连羞耻也不顾。虽然人们在祝寿时常说到: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高寿的人活得没有任何意义,哪有不老松那样人见人爱,有可能还会成为自然文物,被人们所看护,还能为人们带来滚滚财源。
人来到这个世上,原本就是创造价值的。没成想人到老态龙钟的年龄段,不但不能创造价值,反而成为了社会、家庭和儿孙们的累赘。真是悲哀呀!
人老了,苦日子才刚刚开始,尤其是目前满六十岁的人,多是独生子女家庭,实在不敢去想个人到了失能的那一天,这日子怎么过才能使个人少遭点罪?并不是个人过于悲观,现实情况就在那摆在每一位老年人的面前。何去何从,真不清楚到了那一天,个人的处境是如何的苦不堪言?[流泪][流泪][流泪]
本博的看法是,尽早由立法机构出台安乐死的法案,人到了生活不能自理的阶段,只要个人头脑还处于清醒状态,立下字据,自愿采取安乐死的办法结束个人的生命。对社会、对家庭、对子孙后代,包括对个人都是一种解脱。欢迎友友们参与讨论,畅说欲言,发表个人的看法。(原创于:2021/05/19)
“事实证明,人老了,真正的苦日子才刚开始”,你怎么看?
我的一个表舅,60多岁了,有两儿两女,每个月的退休工资有7000多元,自从退休之后,他在家以养花、钓鱼、下棋打发时间。
在别人的眼中,他不愁吃穿、无忧无愁的,可是,表舅却跟几个亲戚诉苦,说自己的苦日子才刚开始。
表舅是个很努力的人,20岁的时候,他就去了县城的一个机械厂当工人,起初的时候,做的都是一些苦力活,工资也不高。
但是,工作了几年后,他利用闲暇的时间刻苦读书,考上了一所重点大学。当时,整个整个乡镇也没有几个大学生,和表舅同龄的人,大多数只有初中学历。
由于家里没钱,一时之间凑不出学费,机械厂的几个管理人员得知了这个情况后,还特意向厂里申请了一笔资金当作表舅的学费。
表舅读完了大学后,再次回到了机械厂上班,成为了厂里的技术主管。
机械厂虽然有几百个工人,可是厂里的效益并不好,工人们一年到头的忙碌,也只能拿到一些基本工资,勉强够养家糊口的。
后来,在表舅的建议下,厂里引进了一批先进的生产设备,转型做起了汽车零件加工的生意,短短几年时间,工人们的工资就涨了好几倍。
很快,表舅就成为了副厂长,在一次员工大会上,厂里一次就奖励了表舅5万元。那个时候,5万元可是一笔大数目了,足够在县城买一套90多平米的房子了。
表舅结婚之后,有了两儿两女,一家六口人过得很幸福。遗憾的是,在表舅50多岁的时候,妻子得了癌症去世了。
后来,机械厂被另一家大公司收购了,表舅就选择了提前退休。
表舅的两儿两女都在外地工作,也都有了各自的家庭,一年也就是过春节的时候才回家一趟。
退休之后,表舅觉得一个人在家挺无聊的,就打算去两个儿子的家中养老,顺便帮忙照顾一下小孩。可是,住了几个月后,两个儿子都不乐意了,找了借口送表舅回来了。
而两个女儿呢,也差不多是一样的情况。
表舅没了办法,就独自留在了老家县城生活,在家里种了很多的花,平常要么就和几个朋友一起钓鱼,要么就去公园里和几个大爷下象棋。
尽管每个月的退休工资有7000多元,可是表舅也是个很节俭的人,把大部分的工资都存下了。
有一回,大女儿在生意上遇到了困难,表舅拿出了30万元给大女儿。
两个儿子和小女儿得知了这个事情后,就都抱怨表舅,说他事先没有跟其他人商量。
此后,表舅就把存款拿了出来,由儿女们一起掌管,需要用钱的时候,就由儿女们取钱出来。
有一次,表舅出门散步,回家的时候在楼梯间摔了一跤,儿女们都不在家里,还是一个远房亲戚把他送去了医院。
于是,在病房的时候,表舅就跟儿女们说,自己养伤的时候,希望儿女们留在老家多待一段时间。可是,儿女们当场就提出了反对,都说自己的工作忙,做不到这一点,可以花几千元请一个护工照顾表舅。
过了几个月后,儿女们经过商量,就一致同意送表舅去养老院,表舅怎么也不肯答应。
为此,表舅还生气了好几天。
表舅常常担心,随着自己的年纪越来越大了,将来哪天得了重病,也是需要家人照顾的。虽然有两儿两女,可是自己却过得很孤苦,儿女们似乎也并不关心他。
总结总的来说,人老了之后,最重要的就是身体健康,即使每天都是粗茶淡饭也无所谓。儿女们孝顺,可以时常回来看望,这对于老人来说,才是最大的幸福。
“事实证明,人老了,真正的苦日子才刚开始”,你怎么看?
我老公最小的姨娘年轻时是个浪社会的,抽烟喝酒赚大钱,她批发水产,老兰州人都知道,九十年代铁路局市场繁荣的一塌糊涂,好多人糊里糊涂的发了财,百万富翁诞生地,他姨娘就是其中一条母大虫。
那时候人有钱没压力,有钱就花,不管是花钱的还是挣钱的都是这想法,所以经济繁荣人心膨胀。
他小姨娘长着一副二转子的脸,男相有棱有角,女相温婉娇柔,做生意时连笑带骂成百上千的流水一气呵成,她翘着腿坐在门口,两个壮汉手舞着脚跳着忙东忙西,她小姨娘嘴里叼着烟,手里数着钱,腰包鼓胀着整个腰身,还有专门来看她细腰盘蛇的奇景。
那时候的他姨娘可谓是兰州男人,尤其海鲜街的一条尤物,说她的,骂她的,馋她的,贬她的,铁路局清晨的太阳起来时,她已经很耀眼了。
穿着牛仔短裙,头发是超前的板寸,收腰的小衣服外面卡着一条满腰转的包,每天都是往里塞啊塞,塞的快要蹦线。
她却独独嫁给了她爱的,没嫁给成千上万爱她的,不管谁反对,她就跟谁绝交,先绝交父母在绝交兄妹,到了没人说真话的时候她把自己打包嫁给了一个不到一米五的背锅画家兼诗人秦品一。
秦画家只会莫奈的向日葵,莫奈的向日葵可以照亮世界,他的向日葵照亮的只有她,但是她爱,她爱的真而蠢。
她每天都出摊,一天不拉出摊,想给她爱的人最好的,让他过自己想要的。
她几乎做到了,带他矫脊背,带他看各种医生,带着她花钱花光阴,把积攒起来的百万花掉了一半的时候,她后悔了,后悔了要孩子,一个侏儒孩子。
她开始舍不得给她爱的画家花钱,开始给孩子花钱,有些事实是无法改变的,尤其基因遗传的缺陷真的不是钱能改变的。
这时候她开始炒股,有时候赚很多,有时候赔很多,那时候的股市不像现在涨停跌停都控制在百分之十,那时候只要你足够胆大,足够有承受力,就能赚钱。
2000年初期,他小姨娘已经有了千万家财,但是依然守着两个她挚爱的残疾人,一个是背锅男人一个是侏儒儿子。
估计那时候她就能明白金钱给人带来的弥补和填充,她疯狂赚钱,把爱偏执的给了孩子,爱转化的恨给了背锅画家。
也许是画家天生缺陷,寿命有限,三十九岁的画家闭上了眼,把荣辱把幸福和苦难留给了这对母子。
画家走的没牵挂,他知道凭借她日子不会太艰难。
画家走了,一朵花插在无主的花瓶里,瞬间就被人采摘。
这次她嫁了一个爱她的,一个有钱又有势的男人,一年后生了一个健康、健全、健美的男孩。
她又把一腔母爱全部奉献给这个孩子,一个需要呵护一个需要爱护,多厉害的女人面对孩子她就成了一摊水。
大孩子她带着,小儿子她爱着,爱她的男人却慢慢变懒惰,爱在转移爱在分化,然后消失。
不爱了,孩子也成了刷秧的瓜,连秧扯弯的丢给她。
她一个人带着两个没爹的娃,好在她足够聪明钱没被男人带走,她觉得孩子缺爱就拿物质补,补到最后成了两个自私鬼。
大的仗着残疾跟她伸手理所当然,小的仗着健全跟她要车要好车,如果是一湖活水还能长流,怎奈时事变化,炒股赚钱做生意的黄金期已经是黄鹤一去不复返。
加之她已经是昨日黄花,无人采摘,她的钱越来越少,越来越紧。
老来的她每天守着侏儒儿子,侏儒儿子啥都健全就是腿短头大走路左右摇晃,侏儒天天跟她要媳妇,不给就拿头撞墙,满地打滚。
她明显的力不从心了,好身材带来的荣誉感已经成了她的致命伤,因太瘦显得胸偏平,因太瘦而显得苍老和枯糙,因枯糙显得她可怜又可悲。
现在六十五岁的她看起来像七十多的老太太,侏儒每天要靠她照顾,小儿子不知道在那里住,隔段时间来一趟,跟她要到钱转身就走。
不知道她是演戏给两儿子看,还是手里钱真花的要去捡垃圾生活,每天早起给侏儒儿子做好饭,赶快去楼下垃圾箱蹲点,生怕被手快的大爷大妈顺走瓶子纸板。
然后积攒起来,整理扎捆拉着去很远的收购站,据说那边收购站老板人好,秤给的好。
家里父母去世了,兄弟姊妹嫌她有钱时不帮他(她)们,让她给自己存点养老钱她不听,一点钱搭在侏儒身上,我老公妈妈去世的早,那时候正是她姨娘高光时候,他小姨娘和我们联系的不是太多。
听说她老来日子过成这样,大舅就骂她:脑子进水了,有点钱谁都不尿,娘老子说的话不听还和娘老子对着干,我们干脆说不上话,她有钱家里都是她说了算,你说做生意那么精,看问题简直是脑残。嫁个画家,屁的画家、画的画不如小学生的画,诗人是靠残疾证哄来的,在一个区刊物上发表了几篇读不懂的诗就成了诗人了。
二姨说:她觉得自己清高高尚,爱的是灵魂,灵魂能当饭吗,一个破落的灵魂祸害了两代人,你看现在那个儿子,残疾又自私,把精明全用在对付她上面了。
然后二姨说:你猜秦霄(侏儒)怎么骗他妈:妈,团团(同母异父的弟弟)房租欠了半年了,被房东撵的没处去,他又不好意思跟你张口,我看他狼狈的不行,咱们帮帮他吧。
然后他拿着他妈给的半年房租,喊来他弟弟他六他弟四,两人合作愉快,那个(团团)拿到钱就花天酒地,这个拿到钱就给美女刷礼物……。
二姨说:幸亏你小姨脑子够使,团团爸没捞到钱放手了,你小姨也知道不管是她爱还是爱她,男人爱钱的本性都一样,后来再没找。
再找也不行,拖着两个儿子一个还那样,得有多好的男人接收她娘三啊。
唉,你小姨脑子聪明,情商太蠢,大的(侏儒)没办法,团团你就让他爸带走,她还舍不得,你看现在成啥样了,惯的不像样子,原来有钱还行,现在你小姨没钱了,还是连骗带闹腾。
说起来也够丢人的,你小姨自己仗着有点钱,放在银行吃利息,社保没买保险也没买,谁想到两个祸害给她折腾的一干二净,折子全是密密麻麻的取、取、取,到最后只有一毛两分钱。
人穷了,就猥琐了,你看你小姨现在样子,那里有当年一丝霸气,原来她也是飞在半空的女人,现在跌在泥坑里了,两个讨债鬼要吃要花,你小姨把脸装在口袋里去捡瓶子养儿子了。
你大舅看她那样不成,十年前跟她强行借了十六万,她要了很多次,也告到法院要,你大舅说你姥姥看病用完了,不能给啊,我们商量好了不能给,万一那天她有个啥,住院看病谁能拿出钱来。
唉,落架的凤凰不如鸡,你看看她那样,瘦的那有人形,说不听,要能听话,现在不是这样子。
看着推着车子走远的小姨娘,我们和二姨站在路口等她卖完废品回来。
我们去探望她时,她已经捆好瓶瓶罐罐,准备出门,她也不说让我们在家里等,直说她要去卖废品。
二姨说:那个(侏儒)脾气坏的很,不高兴的谁都骂,你二姨只能受着,别人受不了,咱把东西放在门卫这儿,看一眼了走吧。
我问:那她的钱不给她是不是犯法?
二姨说:不是不给她,钱放的是一年定存,她有事我们给她,只有她有事我们就给她,这钱首先保证她,不能保证其它。
我有点听懂了,这钱保证小姨身体出状况,才能拿出来,至于其它的大舅和二姨有默契,一代管不了两代的事。
其实我也清楚,十六万,就是一百六十万到手,钱就像羊如了狼口,有去无回。
我给二姨说:如果当年小姨没多少钱,只是普普通通的工人,也许现在日子不会这样。
二姨说: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钱害了她,当初我让她买保险,我小姑子做保险,她说是骗她,然后我让她买社保,她说社保能领几个钱,钱放银行一年利息要多少。我劝她不要惯老大,她说娃可怜,不知道能活几年,想要的给他想吃的给他。小时候打她的时候她说是闹着玩,长大后打她她说是孩子心里委屈,现在打她,她说自己太穷,没给孩子好日子,打就打吧,只要那个心里舒服点。
命苦没办法啊,遇到一个都能把人折腾死,团团也一样,成天外面鬼混,混不下去就来找她,她不给心里过意不去,怕在外面挨饿受冻,给了又没有,只能有多少给多少,最近听说团团稍微好点了,好像他亲老子给找了个单位,就是那种有编制工资有区别的工作,好在有买三金,你小姨最担心的是干几天不干了。
我就想当年何等的豪迈霸气一个人,现在怎么就捡瓶子过日子。
二姨说:女人都败在儿女身上,尤其上点岁数,儿女不争气活的太难心,一颗心全吊在儿女身上,不想管了不忍心,儿子要钱骂走了,儿子走远她已经难受的快要死了,真的,搁谁身上都一样,当妈的那颗心,就像水软的很。
二姨还是心疼妹妹,她说着说着流泪了,她说:回吧,看着她好着心里踏实点,现在她有啥事也不给我们说,我就怕她万一有个病啥的,隔段时间过来瞅一下,她还那个怂样子,爱搭不理的。
亲情血脉,大舅二姨疼妹妹,小姨心里只有两儿子,大概大的更让她费心费力,也让她心里愧疚,为自己的愧疚尽全力的补偿着那个身体残疾智力偏激的儿子。
就像二姨担心的,最怕小姨有病,据说小姨有病都是包着被子出一身汗,一身汗不好就揪人中,人中揪不好就拔火罐,火罐拔不好就是惹上不干净的东西了。
她晚上一碗水里泡点馍,嘴里念叨念叨送出去泼了,就好了,反正第二天照旧天刚亮她已经守在垃圾箱前面,有人丢垃圾她接过去,丢在箱子里,等人走了她迅速的打开袋子,一眼就能看到底。
她很瘦穿的很简单,但是干干净净,不说话见人丢垃圾就笑,笑过之后看到大爷大妈走过来,远远的迎过去。
大爷大妈心就随着她笑软的一塌糊涂,也不积攒东西了,也变得大方奢侈了,油桶纸箱都不卖钱了,通通送给她。
其实优秀的人放在那里都优秀,门卫老头说:干净的很,垃圾桶旁边收拾的干干净净,我们院子的纸板子都给她,原来都给我,我看她比我更需要,我捡到的也给她,人不错就是命不好,遇合不好。
我出去给大爷买了一包红塔山,大爷高兴的很:你放心她回来我喊她拿东西。
我们所说的遇合,就是一生之中所遇到的人,从开始的父母到后来的爱人,然后最重要的子女,如果命好运好,所遇皆是好人贵人。
命不好,遇到的都是讨债的,就像我小姨遇到的两个男人,都是来讨债的,生的两个儿子是来讨命的。
不过人生几十节,有的人小时候好,老了不好,有的两头好,中间不好,不管怎样,一辈子好到头的不多。
我们要做的是心放宽点,做自己,不违心,今天做今天的事,明天的事明天再考虑。
“事实证明,人老了,真正的苦日子才刚开始”,你怎么看?
这让我想起今年72岁的婆婆,我结婚时,婆婆还是50来岁爱美的中年女人。出门喜欢烈焰红唇,擦很香的粉,飘着长裙摆,脚登的拉带细跟皮鞋;很精神的和邻居李阿姨说笑着走在家门口的马路上……
1,曾经漂亮的李阿姨我结婚那会儿和婆婆住在楼上楼下,婆婆退休还做点小生意,李阿姨曾经在单位是小领导,才退休不久,在社区帮助工作,是一个说话嘎嘣脆,很利索的女人。
谁家有点事,非常的热心积极帮助,邻居都喜欢她,李阿姨和婆婆是邻居又是闺蜜一样的好姐妹,经常一起逛街买衣服,黄昏一起去跳舞娱乐;那时候感觉她们活得真开心,都有点羡慕。
她们拿着退休金过着满足的快乐生活,也不用每天忙着上班,儿女都已经长大成家,想去哪玩去哪玩。自己还想等自己到50多岁是不是也可以过休闲的日子。
一转眼,今非昔比,她们都已经到了古稀之年。
现在很少看见李阿姨出来,差不多六七年前,她就得老年痴呆症。前二年还经常在门口晒太阳,婆婆找她出来聊天。
衣服已经穿的有点邋遢,眼神呆痴,脸部有点僵硬,也不太爱说话了。据说时常大小便失禁,身边不能离开人照顾了。
去年听婆婆说,住了几次院,连婆婆也已经不认得了,李阿姨现在一日三餐都要子女喂,身上长年用成人尿不湿,子女孙子都嫌有味,不像小时候那么喜欢围着她了,说起来老了真的很可怜。
2,婆婆老了的变化二十年前,婆婆几乎和我差不多高,穿衣服鞋子大小都差不多,她本来就爱美,喜欢穿有腰身的衣服,我们的衣服可以换着穿的。
曾经婆婆去天津小姑子家玩,条件好的小姑子会给婆婆买很多时髦的衣服,花边衬衣T恤,质地做工都比较细致,有几条紧身的黑白牛仔裤,她回来让我挑,喜欢的我拿回来穿。
现在想想婆婆年轻也是非常爱美的。但是这几年经常说腿疼,每次去医院住上一段时间,针灸理疗一下就回来了,但是也只能缓解,不能除根,过一段时间又说疼。
现在大夏天腿上也带护膝,长裤长袖,再也不敢穿裙子了,上个月我网上买了两双小白鞋,给婆婆拿去一双。
发现婆婆又老了些,眼角有白色眼屎,稀疏的头发有点凌乱,说最近腿疼都没有睡好觉,而且头还有点摇,手也有点抖。
说起来这病也有两年了,去年住院检查没有查出来什么具体大病,就是有点疑似糖尿病,血脂高,别的还可以,大夫意思就是一些老年病。
真的“事实证明人老了,苦日子就来了!”
所以更需要我们做子女的多关注老人,尽可能的帮助,陪伴他们,因为只有健康的老年生活,才是快乐了,不然就是苦日子。
人老了,身体缘故,吃不了大鱼大肉好饭菜,也穿不了多少漂亮的衣服鞋子,只想健健康康平平安安享受晚年的含饴弄孙的美好!
所以说,不管男人还是女人过了50岁就会发现眼睛开始花了,不是头痛背疼就是腿脚出现各种各样的不舒服;甚至同学群突然传来身边有人得了重病,或有人离去的消息……
就是说我们不得不在心里接受人世间的生离死别;接受身体机能在一点点老化的过程……
伤感是必然的,但是越是这样,我们越要摆正我们的乐观心态,坦然、从容、淡定的、尽可能的优雅、自尊的老去……
特别那些曾是要求自己完美的女人,也许我们不能长发飘飘留下倩影,不能再穿美丽的裙摆,但是无法阻挡有一颗爱美的女人心。你们觉得对吗?
原创:华子,在探索情感的路上,用心中的爱,眼里不断的光,照亮前方的路;遇见更好的自己!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