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抱怨父母怎么混的,说别人家七零后的父母都给孩子买好房子了,对此你怎么看?

按现实讲,这种父母混的确实不咋的!

但,这种儿子更是孬种!

实事求是地说,这种情况有很多原因:

一是70后,是城市里的很多人并没接受很好的教育,多从事薪水较低的工种,收入水平有限,并逢住房改革,有套自有住房并养大孩子就不容易了!

二是孩子抚养费用负担大,没啥积蓄也正常。

三是70后,农村的靠种地或打工挣钱的,很难挣到大钱,加之多两个以上的孩子,又要赡养老人,真拿不出多少钱来,更不用说在城里给孩子购房了!

四是提问者或与提问者有一样认识的人,他们都是白眼狼和窝囊废,自己看不到父母的艰辛,自己不去奋斗,只想坐享其成,本身就是没志气的人,这种人也只能是被社会淘汰!

世上绝大部分人,只是普普通通的人,能把家过安稳,把孩子抚养长大,赡养老人,已经是很大的成功了。

可世上偏偏有部分年轻人,渴望过上更好的生活,但又无一技之长,又不愿奋斗,只想啃老的,并且还指责老人,这些人多是逆种,有这样的言行也正常!

儿子抱怨父母怎么混的,说别人家七零后的父母都给孩子买好房子了,对此你怎么看?

不是说每一个70后的父母,都能给孩子城里买好房子,老家建好房子的。70后的父母,虽然碰上了改革开放,可以进城打工,脑子灵活有商业头脑的可以做生意,但是70后的父母这代人,其实大部分都是没有读过多少书,没有多少技能的一代人,70后的父母这代人的本性就是能吃苦耐劳,忍辱负重,有责任有担当,正是上有老下有小,是有很大压力的一代人。

我的一个老乡,71年的,因为那时家里苦,读完初中就没有再读书了,老乡来到深圳也有10多年了,他白天送快递,晚上骑个摩的车拉客,一天下来也能挣个几百元,一个月也有一万多吧,他老婆在老家要照顾老人照顾小孩,做点青菜种点稻谷,老乡挣到的钱除了自己的正常消费外,其它的都寄回家里去了。

老乡挣的钱还要供儿子读书,初中高中大学都是一笔不少的费用,好不容易熬到儿子大学毕业,本想着可以松口气了,可是,大学毕业的儿子刚开始参加工作,工资也不是很高,自己除了房租生活费和各项开支,到了月底便成了月光族。

一转眼儿子到了25岁,到了该娶妻生子的年龄了,老乡省吃俭用把挣到的钱,供儿子读完大学,还要赡养家里的老父亲,家里各种人情来往也都需要花费,为了儿子以后要结婚,几年前在老家建好了房子,可是建房子的借款都还没有还清,儿子又提出要到市里去买房子,说是现在的女孩都是要求老家要有房子,还要城里也有房子。

老乡跟我诉苦说:“真的是难呀,以前年轻,做什么重活累活都吃的消,现在身体也不比以前了,越来越感到吃力,挣钱也越来越难挣,儿子今年都25岁了,挣的钱刚刚够自己花,上班都3年了,没看到过他一分钱,年龄也不小了,都过结婚年龄了,现在的女孩子又少,过年回家连一个媒人都没踏进家门,哎,真是伤脑筋啊!”

听着70后老乡的抱怨和叹息,看着满脸沧桑和疲惫的老乡,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去安慰,其实,70后这一代的父母真的是不容易,也是最苦逼,最惨的一代,70后的父母没有自己,要承担最大的责任,是最操心,最没有安全感的一代人。在童年时,因为那时大家都苦,所以就跟着受苦。长大了面对一个快速多变的社会,没有现成的模式,没有不变的政策,读书少的70后父母真的是难啊,只能走一步算一步,拿他们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到那个山上唱那个歌”,实在是让儿子拼不了爹,不要说给儿子在城里买得起房,娶儿媳妇时拿的出高昂的彩礼,就是能把儿子抚养成人,让父母过得安康,让家庭能够正常运转,把农村老家的房子重新建起来,都已经是不错的了。

70后的父母,只有70后的人才能真正了解70后的苦,作为儿女,没有经历过,是很难理解的。

儿子抱怨父母怎么混的,说别人家七零后的父母都给孩子买好房子了,对此你怎么看?

呵呵,我也是71年的,儿子今年大四毕业,工作签到广州,看看广州的房价我表示无能为力。我生活在5线城市,是普通的工薪阶层,也是半辈子勤俭节约,在5线城市拥有2套房子,现在也是加紧马力给儿子赞首付呢,我是不是很无能的妈妈呢[流泪],总想给儿子更好更多的,可是无能为力,看着儿子辛苦打拼,打心眼里心疼。现在就希望我能有个好身体,不要给儿子添负担,在力所能及的帮帮儿子,所以现在退休了,依然在外面打工,能多挣一分是一分,现在的孩子很辛苦,虽然物质条件比我们这代人丰富,可是承受的精神压力很大。我们父母能做的就是保证好后勤工作,最次也不要给孩子添负担,让孩子能轻松向前奔跑。

儿子抱怨父母怎么混的,说别人家七零后的父母都给孩子买好房子了,对此你怎么看?

我也是七零后的父母,我也有一个上大学的儿子,我目前也是只有一套房,没有办法,谁不想多搞几套房啊?你要有那个本事不是?但是,我从小就培养儿子,舍得花钱,他喜欢美术,我就从他五岁起,送去少儿美术培训机构学美术,假期从不间断,后来上了初中,成绩还可以,但还是不中断美术学习,以美术专业成绩就可以考上本地的重点中学了,但是他的文化成绩也已经上了重点中学的录取线,后来碰到那个初中的老师,老师们都知道我家孩子是双过线考上的重点中学。后来高中阶段就以美术生的身份考大学,学费和高三集训费用了十几万,加上其他的费用,少说在我们当地也可以买一套房子了,但是我认为一定要培养孩子的能力,孩子将来走上了社会,不至于被社会毒打,我儿子没有辜负我们,考上了八大美院之一的广美,我们外地考生考广美是很难的,大家都知道的。美院的学费和生活费都是不便宜,读出来也要差不多十几二十万,现在家里困难些,但是孩子将来肯定会感谢我们父母的,美好的前途肯定比一套房子值钱,是不是啊?

儿子抱怨父母怎么混的,说别人家七零后的父母都给孩子买好房子了,对此你怎么看?

小强今年26岁了,只因为在城里没有买楼房,结果又吹了。这是他谈恋爱6年之久的女朋友,就因为一套房子没有结成婚,丈母娘逼死了女儿,小强发誓一辈子结婚!

打不死的小强,这是在动画片你的一个名字。然而我们村的小强,也出现了这种现象,命运没有击垮他。

小强家里不是太富裕,是地地道道的农民,父母也非常的老实,也是本本分分的农民。

小强的父亲为了给儿子找好对象,于是在村里盖了1栋2层小别墅。这是十几年前盖的一栋小别墅,当时在我们村里还是非常好的,令全村人羡慕。

小强的父亲也是借着钱,为儿子盖了两层小洋楼,如今这几年已经还上借款。并且手里也攒了有十几万块钱,就是为了给孩子找对象。

然而时代在变化,农村结婚的彩礼也在发生变化,彩礼在不断的上涨,而且附加条件也越来越高。

开始要彩礼“3斤3两”,也就是10万块钱的彩礼,但现在结果又添上了“一动不动”。也就是县城要有一楼房,家里还要有一辆10万以上的轿车。

现在农村孩子能够完整的结上婚,按照我们这边的彩礼要求,至少需要100万元。毕竟城里的楼房比较贵,目前已经上涨到了6000多一平米。

这么高的彩礼确实让农村家庭承受不起,所以现在农村男孩光棍比较多,尤其是25岁以上,35岁以下的占据了整个村的多数。

记得我们村在七八十年代,只有一个老光棍汉是离婚的,其他的没有打光棍的。而如今我们不足500人的小村,结果有十三四个光棍汉。

小强的岳母要求:必须在县城里买楼房,否则绝不允许女儿嫁过去。即便是彩礼可以少要一些,但必须全款买楼房,而且要签上她女儿的名字。

这一次可把小强和他的父母难坏了,东凑西借准备买楼房,可是家里只有十几万元,还不够交首付的。因为我们县城首付需要20万元,其它的可以贷款。

屋漏偏逢连阴雨。就在小强和他女朋友谈婚论嫁的关键时刻,小强的母亲从家里平房摔了下来。当时就人事不知,被送到医院里后,家里存的10几万元被花没了。

小强的岳母逼得更加紧了,似乎看到小强一家人确实买不起楼房了,于是逼着女儿与小强分手。

小强是一个非常孝顺的孩子,看到母亲病得这个样,不能再谈及婚事了。于是主动的提出与女朋友分手,结果她的女朋友不同意,毕竟谈了6年的感情。

小强的母亲住了一个月的院,家里的钱花光了,还借了一部分钱。家里没有钱,小强的婚事也耽误了,于是小强不得不外出打工。

小强的岳母不断的给女儿介绍对象,结果找了好几个就是女儿不同意,于是小强的岳母以死相逼着女儿忘记小强。

最后小强也不得不和女朋友分手,但女朋友因为妈妈逼得特别的紧,投井自尽。这样的悲剧确实令人伤心,尽管其母亲悲痛欲绝,但后悔晚矣。

小强听说自己的女朋友,因为岳母的相比投井自尽,殉情自尽,痛苦不已,最后发誓一辈子不再结婚。

其实小强的父亲也只有50岁,70后的人。开始主要是自己的农村观念,认为在家里盖了2层楼房,就能够给儿子娶上媳妇。

现实生活当中,计划没有变化快。农村年轻人进城结婚居住,已经成为了这个时代的时尚,也是时代进步的重要标志。

如果小强的父亲不在农村盖楼房,在县城里买一套楼房,那个时候也非常的便宜,即便是装上首付,现在也已经买上了。所以是农村观念的问题,眼光的问题。

为什么现在年轻人都愿意进城居住呢?

1、年轻人进城居住,已经成为现在居住环境的首选。现在农村年轻的孩子大部分都愿意到城里结婚,毕竟城市的生活节奏快,而且也成为了现在的一个时尚。毕竟城市的环境非常好,至少干净卫生,当然生活在城市里也非常的热闹。

2、年轻人进城居住,为了孩子的教育。现在很多城市里的教育与房地产相捆绑,主要是为了城市的扩容。如果城里面有楼房的话,孩子可以在城里上学。或者说有城市户口,也可以在城市里上学。但对于农村人来说,唯一的就是在城里买楼房,才能够在城市里上学,因为他们的户口根本迁不进城。

3、在城市里就业环境好,就业岗位多,收入高。现在在农村种地不赚钱,到城市里找个工作还非常容易,而且工资又比较高,至少比种地要强十几倍。在城市里买了楼房居住,可以在城市里上班,这样是一举两得的事情。

现在70后的人,大部分需要在城市里给儿子买楼房。如果想娶个儿媳妇,现在这是基本的结婚条件,所以70后的这一群人非常的吃力。

尤其70后的孩子们,经常抱怨父母是怎么混的?劳累了一辈子,也没有在城市里买套楼房。

特别70后的人,大部分是独生子家庭,孩子们大部分是娇生惯养。有时他们埋怨父母:谁不给自己的孩子买好房子?

其实孩子们这种说法,就是有一种安于享乐的想法。毕竟70后人的孩子是家里的独苗,被爷爷奶奶娇生惯养惯了,认为一切都是必然的。

对于父母而言,按照法律的规定,孩子只要抚养到18周岁,父母的抚养义务已基本结束,孩子只能依靠自己去努力奋斗。

然而对于中国父母来说,可以说是天底下最好的父母。作为父母不但要把孩子抚养成人,而且还要让他成才,还要给他娶妻生子。还要在教育他们的下一代。所以中国的父母是天底下最伟大的父母。

说句实在的,作为70后的人,确实的大部分为子女买了楼房。即便是借款,即便是一辈子还在努力的工作,就是为了孩子的那套房款。

我作为70后的人,为了子女赶时尚,解决子女后来的经济压力,确实的也给子女买了一套楼房。但现在替他们还房贷的压力非常大,毕竟他们也不想拼命的干活,几乎成了月光族。

像我们70后的人结婚的时候,就是在农村,可以说一无所有。一切都是靠自己拼出来的,也在县城自己买的楼房,也买了轿车,日子过得非常的幸福,可是为了下一代却受到了埋怨。

最后我想说:不管是哪个年代的人,他们都应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不应该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不应该让父母为自己创造一切的财富。

特别对于那些想让自己的父母好房子,然后娶上媳妇忘了娘,享受自己的生活。这种过着享乐的生活,或者啃老的生活的人,最终会被社会所淘汰的。

我建议70后的人,对于儿子抱怨父母怎么混的,谁不为自己的孩子买好房子的问题。对这些孩子必须采取激励的措施,不应该让他们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应该让他们自己去买房子。通过自己的劳动解决自己的生活问题,作为父母的可以赞助他们一部分房款。

你支持这个观点吗?支持请点赞!

儿子抱怨父母怎么混的,说别人家七零后的父母都给孩子买好房子了,对此你怎么看?

这确实是一个非常尖锐的问题,一个70后的父母为什么没有给自己的孩子准备买房的钱呢?到底是怎么混的!难道还要90后的子女自己一个人去努力实现买房不成?70后的父母是一个踩着这个近百年来最好的时期过来的,改革开放的40年来把几乎所有的红利都给了70后这一代人,要是这一代人没有为下一代提供一定的经济基础,确实是一种遗憾和失望。

西方国家居民财富也是70%以上靠转让、继承和遗产,真正年轻人财富积累靠自身仅为30%。我国经过了40年的改革开放,财富变迁已经从第一代逐步向第二代转移,经济发展的节奏也在放缓,财富积累的过程会越来越缓慢。而工资积累难以胜过财富的增值,通过工资实现自身购房的机会也会更加难以轻松实现。可这个时候要是父母可以从中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即便是一个首付款的积累,那也可以让子女少奋斗N年,等于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并能够实现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产,而后开开心心地用后半辈子的努力去偿还按揭和贷款。

要是一个父母不可能给子女提供一个房产首付款的钱,那么如今的工资积累就很难实现购房的愿望。但一般的父母还确实难以为子女提供房产首付的积累,毕竟一套房产的首付不是一个小数目,或许100万就是一个需要满足的基本要求。按照我国居民总财富500万亿来衡量,三口之家居民财富100万就是一个社会平均财富水平要求。即便是父母拥有了这些财富,可父母自己也要求生存和居住,根本就难以满足要求,能够满足购房父母出钱首付的要求只能是少数,或者要20%~30%的比例来说明比较合适。

总之,大部分的年轻人需要靠自己的努力去积累财富购买,而能够靠父母提供财富购买房产的估计不到30%的比例。全额买房的更是凤毛麟角。既然知道自己的父母不能够积累财富为自己买房而混的不好,那就希望你自己可以奋发图强,不要让你的孩子走你的老路,到时候你的孩子也会指着你的鼻子质问你是这么混的!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