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乐天天当水喝,可乐上瘾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说说我自己的亲身经历吧,我以前是很瘦的,维持了好多年的94斤。之前很多年一直收入很少,过得很拮据。一直到快30岁的时候自己开始创业,最初收入好一些了,那个时候也没有像别人那样开始大吃大喝的去消费。
唯一的增加的爱好就是每天喝可乐,最大桶的可乐2.5升的,每天喝一桶,基本上不再喝水了,那个时候最喜欢喝可乐,5块钱一桶很容易就满足了。
整整喝了半年的时间,我的体重增加了30斤。一直到最后再喝一点可乐,整个人和胃都会很不舒服,然后就彻底的把可乐戒掉了。之后的很多年,一直到现在十几年了,很少在喝可乐,有的时候家里打开一大桶,可能半个月也喝不完。主要也都是做菜用了。
可乐具体有什么危害我也不知道,但是天天喝肯定对身体不好。像现在偶尔只有在夏天的时候,隔个三天5天的喝那么一杯。
那时候也算吸取了个教训,再喜欢的东西也有个度,没有节制的话,很容易就够了。后半辈子基本上都不再喜欢了。后来遇到再喜欢吃的东西,喜欢喝的饮料也好,都会适量,保持个新鲜度,不会一次吃够了。
可乐天天当水喝,可乐上瘾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说个高人,王朔的亲家,著名画家,朱新建。
80年代,可口可乐引进中国,从喝第一口开始,朱新建便欲罢不能。 最高纪录一天喝二十瓶,最疯狂时,一面墙堆的全是可乐。从那开始,朱新建一生便不再喝水,只喝可乐。
2007年底,朱新建中风大病一场。医生不让进食,跟他说:你喝口水吧,几天没喝水了。 朱新建老婆端来半杯凉白开,朱新建一喝,觉得寡淡无味,呛得到处都是。
医生拉下脸来,朱新建说: 给我一瓶冰可乐,我就好了。 医生说,你不要命,就喝吧!朱新建老婆拿来冰可乐,朱新建咕咚咕咚,一口气全喝干了。
2014年,61岁的朱新建病逝。
可乐天天当水喝,可乐上瘾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可乐天天当水喝,这是一种故意作践自己身体的行为,后果很严重,等待到了一定年纪你就知道什么是天天把可乐当水喝的后果了。
可乐天天当水喝,可乐上瘾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可乐是碳酸饮料,内含二氧化碳,口感好,最主要的作用是清凉解渴,因此受到很多小朋友的喜爱。不过,它可没有什么营养价值。最重要的是,可乐等饮料中含有咖啡因,咖啡因可使神经兴奋,摄入过多对小朋友的生长发育不利。另外,可乐中含有大量的糖分,这对牙齿也有一定的损害。
要是边吃饭边喝可乐,可乐中的二氧化碳还容易令小朋友有饱胀感,影响正常的胃口,从而导致人体能量物质的摄入减少并影响营养的吸收。此外,食用或饮用过量的甜食、带色素的零食、咖啡以及带有刺激性的碳酸饮料等,都不利于儿童注意力的集中。
所以,像可乐这类碳酸饮料还是少喝为妙。
来源丨科学原理一点通(kxjyz-)
可乐天天当水喝,可乐上瘾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亲身经历,以前冰箱常年2大瓶可乐,进门先来一杯冰可乐,爽…35岁的时候忽然得痛风了…谁痛谁知道,后来就把可乐戒了,痛风再没犯过,现在只是夏天偶尔喝小瓶可乐…
可乐天天当水喝,可乐上瘾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路过回答。
从可口可乐进入中国市场起,就沉迷于可乐。
不过小的时候并没有特别明显,因为没有钱。年纪越来越大,几十年来唯一没有涨价的就是咪咪和可乐了。随着四块、五块、十几块的饮料诞生,一直在2块5的听装,3块钱的瓶装可乐就从年轻时的奢侈饮料变成了现在的快消品。
大概是工作之后,相对于一些喝茶的朋友,我就用喝可乐代替了喝白水,每天两大瓶。后来年纪渐长,量没有长进,口味却刁钻了起来。
比如只喝可口,但是中国下一级市场,特别是饭店,基本只提供百世,就需要自己跑到超市去买红色的,虽然麻烦,却也乐此不疲。如果实在没有红色的,那蓝色的宁可不喝。
比如只喝小瓶装,有玻璃瓶的最好,但是玻璃瓶逐渐消失,那么就是听装的最好,不得已才买三块的,但是喝不完稍微放一会就不愿意再喝。大瓶装就更不用说,不是很多人一起,绝不会去购买。
因为保证气压、保证冰度,是保证酸甜口味的关键。
真正喝可乐的人,就在乎入口的那一线喉,气体在胃中奔腾,打出一个饱嗝,带走体内热量的快感。
所以说,实际上到了如今,量慢慢地减少了。几天不喝,也没什么关系。可乐的咖啡因成瘾,也不见得就比茶、咖啡更严重。
只不过确实不再习惯喝凉白开,纯净水——因为太寡淡了。
长期喝可乐的人,必然是被人因为健康的原因规劝过的,也自己去查证过,什么可乐杀精、可乐带走钙、可乐坏牙齿等等,最活灵活现地,就是可乐是洗厕所水,有腐蚀性。不过作为21世纪,放眼看世界的一代,看来看去并没有发现这些说法的科学依据。
也曾经试过戒可乐,后来发现其实和人类抽烟喝酒之类的嗜好比起来,喝点可乐实在算不得什么问题。烟、酒、槟榔这些有着明显的,可见的坏处的习性,人类一直保持,却因为商业利益的宣传性,大众居然没有那么反感。
后来学会了一句话,“谈毒不谈量,都是耍流氓”。
其实人活在世上,不论什么东西,过量都会对人体有影响。
就算是喝凉白开吧,喝多了也会水肿呢,是吧?
可乐这个东西要是真的对身体有害,咱们国家现在对卫生标准要求这么高,怎么可能允许生产毒害我们的身体?食品管理部门疯了吗,国际上的那么多检测机构都疯了吗,世界上所有喝可乐的人都疯了吗?
可乐的成瘾,无非还是一点咖啡因的神经刺激。这种上瘾是心理上的,并没有肉体依赖。
正因为没有肉体的依赖,不会形成危害,所以能长期存在,能拿到食品许可证。
怎么说呢?这种依赖,就好像苏轼的“日啖荔枝三百颗”,在条件允许下,每天都想吃,但吃多了也上火,并非好事。而一旦到了没有吃的环境下,想起来就流口水,还要赋诗纪念,但是没有荔枝吃,只是在脑海里想,如果能搞到,也就大快朵颐。
如果实在搞不到,也没什么打紧。
这种上瘾,人类在生活中时时刻刻都存在的。有时候想吃大盘鸡,有时候想吃火锅,恨不得天天吃,其实就和可乐上瘾差不多。
有坏处吗?吃多了,营养摄入不平衡,当然没好处。
但是如果在去吃火锅的路上,被车子给撞死了,你能怪是火锅对身体不好?
这就是那些证明可乐让身体出现问题的例子中荒谬的地方。
没关系也可以扯出关系来,听风就是雨,正是谣言产生的巨大群众基础。
谈毒不谈量,都是耍流氓。
可乐当水喝,晚上会尿炕。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