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身边有没有远嫁过得很苦的人?
有
我认识一个女人,就是老人们常说的苦命的人,从山西远嫁过来的,却是个苦命的女人!
我不记得她的全名了,周围的人都叫她阿红,她长的挺漂亮的。12年前,她被媒人介绍后远嫁过来湖北的一个小镇上,这个媒人和她老公阿俊是一起在工地上做工认识的弟兄,阿红和阿俊都是属于二婚,阿红以前在山西有过一段婚姻,前夫是个脾气暴躁又超级小心眼的人,常常因为家庭琐事对阿红拳打脚踢,打的她遍体凌伤,后来实在没有办法了,经过家人的调解后终于离开了那个男人,付出的代价就是净身出户并且失去了孩子的监护权。因为这个事情,阿红的父母也是费尽了心力,没到两年就相继去世了。一段不幸福的婚姻,让阿红失去了所有,亲人,孩子,金钱统统都没有了......
阿红想离开那个地方重新开始,恰巧此时媒人给他介绍了阿俊,告诉她阿俊是个非常老实的人,在工地上负责电路,前妻因为他太老实离开了他,把女儿留给了阿俊!
就这样,从未谋面的两个人因为这个媒人开始了属于他们的新生活!如果不是那个夜班,如果没有那个意外,他们应该还是幸福的相互依靠的生活着。在他们婚后的第三年的一个平常的加班的夜晚,阿俊从电线杆架子上摔了下来,从此瘫痪在床,老板在医院付了两万块钱后就没露过面了,天降横祸让他们无从招架,没办法,为了家里的正常开销,阿红去工厂上倒班了,上完了白班,照顾阿俊,给他熬药,擦身体和按摩,上完了夜班,又要照顾孩子,买菜做菜送她上学,本来就瘦弱的她越来越瘦了,年纪轻轻就有了白头发,阿俊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可是他也没有办法,只有眼睁睁的心疼自己的爱人。
阿俊在农村老家,有个老父亲,一直种着地,偶尔也带点菜过来看看儿子,看看孙女,快70岁的老人,幸好身体还算硬朗!
这样的日子持续了两年,阿俊还是去了,阿红又变成了一个人,年纪轻轻的就守寡了,一个人当着后妈,拉扯着孩子长大。生活的担子都压在这个弱小的女人身上,她一直咬牙坚持着,每天除了上班就是孩子,终于让孩子考上了理想的大学。
孩子上学走了,家里只有她一个人了,就在这时候,农村的公公爹来了,被同村的人唆使来要儿子的房子来了,房子是儿子留给自己的,可不能被这个来历不明的外人白白得了去。公公一副志在必得的样子住了下来,每天没有事情就是到处闲话,说阿红的坏话,极尽所能,慢慢的,闲言碎语满天飞,连上班的地方同事和领导都知道了,都用异样的眼神看她,和公公住在同一屋檐下的阿红再也受不了这突如其来的污蔑了,只好带着自己简单的行李离开了这个曾经让她依靠,给她温暖的家!她又能去哪里呢?
阿红一个人到处游荡,没有家,没有亲人,除了女儿,她在这世上没有别的牵挂了,可是她不能告诉女儿,她现在只是个学生,又能做什么呢?更何况,这并不是她的亲生的女儿,告诉她发生的事情,她会不会更向着爷爷???阿红每天都很焦虑,不知道该如何生活,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就这样浑浑噩噩的到处游荡,像个漂浮的灵魂!
就这样游荡了三个多月后的一天,女儿终于找到了她,比时的阿红已经有些呆滞,女儿带着阿红回到了家,泪流满面的告诉阿红:我不知道我的妈妈是谁,我不记得她的样子,她离开我的时候,我没有印象,是你,一直以来都是你把我养育这么大,教我懂事做人的道理,你就是我的亲妈妈,不管以后怎么样,你就是我的亲人,我们才是真正的一家人。母女俩人紧紧抱头痛哭一场!
经过女儿的照顾,阿红慢慢的恢复了健康,重新找到了一份超市理货的工作,她说,她得坚强起来,她还要养女儿呢!
有了女儿的支持,公公也再没上门闹过,女儿上学去了,阿红又找了份兼职,她要多赚钱供女儿读书,给女儿想要的生活。
你们身边有没有远嫁过得很苦的人?
远嫁3年,生育一儿一女,丈夫恋上大6岁富婆,天天骂她吃闲饭。她向婆婆求助,谁料婆婆一句话,让她下定决心离婚 。
三年前,阿欣经朋友介绍与小谭相识,两人男才女貌,彼此互生好感,很快步入婚姻殿堂。
婚后第一年,阿欣生下一个女儿,为了照顾孩子,她辞掉了上市公司白领的工作,成为一名全职妈妈。
有了妻子做后盾,小谭专注于事业,蔬菜配送生意蒸蒸日上。年纪轻轻的他靠自己买房买车,养活父母和妻儿。
原本一家人虽有争吵,但大体和谐,可自从阿欣生完二胎后,便明确感受到了丈夫对她越发冷淡。若不是有女儿作沟通的桥梁,她想和丈夫说一句话都困难。
更多的时候,两人即使在同一屋檐下,却使用微信交流。
不久前,阿欣从乡下婆家回到长沙,发现家中门锁被换。她要丈夫送钥匙,丈夫根本不理会,还把她拉黑删除。即便年幼的女儿在家庭群里不停地呼唤:“爸爸,我冷”。丈夫依旧无动于衷,还退出了家庭群,她们母女二人最终在小区大厅度过了寒冷的一夜。
好不容易打开房门,却看到房间空空落落,家具布满灰尘,原本摆放的婚纱照和相框早已不见踪影。
阿欣知道,丈夫有了小三,且已和小三租房同居,多日未曾回过家里。
小三朱婷从事酒店管理工作,是一名女强人,有三套房子,有宝马车,还有过两次婚姻。
阿欣之所以了解这些,还是从朱婷前夫口中得知的。
此前小谭觉得开酒店来钱快,便和朱婷前夫以及另一名友人商量合伙投资,考虑到朱婷有这方面的经验,便经常向她取经。
一来二往,酒店没开成,小谭却和朱婷双双背叛家庭走到了一起。
为了找丈夫讨要一个说法,阿欣来到他们租住的地方。
因为不知道具体楼层,她只能一层一层地寻找。
遍寻无果后,阿欣准备打道回府,却碰巧看到了丈夫和朱婷携手归来。
一见到妻子,小谭便不停指责:“我想好聚好散,给她20万也不行,她非要瞎吵,还在抢方向盘和我同归于尽” 。
“她这个人不行,太贪钱,没有一点人情味,就是个白眼狼”。
“我让她在家带孩子,什么事情都不用管,结婚养小孩买房买车都是我管,她还不知足”。
“我们俩奉子成婚,本来就没感情,生一胎就经常吵,最近打算分开了才和朱婷在一起,我不是那种不靠谱的人。
丢下一连串理直气壮的指责,来不及阿欣多争辩,小谭便快步离开。
当记者问及朱婷为何明知小谭有家庭,却还要介入其中时,她表示,自己根本不知情。
阿欣反驳,早在她怀二胎时,便与朱婷有过一面之缘,她不可能不知道。
听到这些,小谭赶紧维护朱婷:“这件事跟她无关,是我一个人的责任,是我纠缠她的。”
言罢,两人匆匆离开。
阿欣被丈夫的态度伤透了心,但也无可奈何,只能默默回到许久未住的家中打扫。
结婚三年,她做了两年半的全职太太,打理日常琐事已经成为了生活的一部分。她用力地擦拭着桌子上的灰尘,似乎要将那些不甘和痛苦抹去。
当初衡阳远嫁长沙,本是为爱痴狂,不曾想却换来如此对待。
这个城市她没有任何亲人,即使受了委屈也只能打落牙齿往肚里吞。
爱情没了,倘若有事业倒不至于如此悲哀,可这几年,她为了家庭付出了全部,已经快要和职场脱节。
此前生完孩子她曾上过一个月班,可丈夫生病,她不得已辞掉工作专职照顾。再之后,丈夫有了外遇,不再给她生活费,她在镇上与人合打一份工,工资两个人分,利用午休间隙回家喂奶。
这段婚姻中,阿欣付出良多,结婚一周年她还专门做了一个视频庆祝,只为和丈夫长长久久。
回忆之前两人争吵时,丈夫那句“你以为我跟你一样在家吃闲饭”,阿欣红了眼眶。
手心向上的日子不好过,在家带孩子是两人共同的决定,她却成了日渐卑微的一方。
阿欣觉得可能是自己在事业上帮不了丈夫,他才会找一个有能力的女人。
为了挽回婚姻,她再次找到丈夫。
小谭对此矢口否认,他自认自己事业有成能力出众,不需要他人帮扶,唯独跟妻子在一起时,才会没了斗志。
一说到妻子的“罪状”,小谭滔滔不绝:“她没有人性,生第一个小孩两个月就不喂奶,还离家出走,好不容易才追回去,生第二个小孩又故技重施”。
“她对我母亲不尊重,吵架时敢吼她”
“房贷车贷加上小孩奶粉,我压力多大,她还天天念叨钱钱钱”。
因为产后抑郁,加上夫妻吵架婆婆干涉,阿欣有过情绪失控的时候,这些都成了小谭厌弃她的理由。
三人对峙,朱婷洋洋得意,她曾去过小谭老家,谭母对她十分友好,还留她吃了饭。
听到这些,阿欣难以置信,婆婆近日明明表过态,会支持自己。
带着满心疑惑,阿欣来到婆家。
哪知婆婆一反常态,态度模棱两可。
“我儿子决定了的事情,那就随他们”
“我儿子不是很坏的人,不抽烟,不喝酒不打牌,全力搞事业,至于他们两口子的事那是他们各自性格问题”
当阿欣质问婆婆为何款待朱婷时,她含糊其辞,自己没有特意做饭,家里有吃的她自己找来吃。
婆婆的态度让阿欣伤了心。
作为母亲,谭母难道不应该维护儿子的家庭吗,为何她如此态度?
随后,婆婆讲述了她对儿媳的不满。
此前家中有远客到来,她热情相迎,并嘱咐儿子备下坚果零食,这本来再正常不过,谁料儿媳却躺在床上痛哭不止。理由是她娘家来人,未曾受过如此待遇,自家怠慢了她娘家人。
婆婆觉得,儿媳太敏感,一点小事就能放在心上,加上太看中金钱,日子久了儿子难免疲惫。
从婆家出来,阿欣不得不面对现实。这个家里已无她容身之地,指望谁都不如靠自己。
阿欣开始在各大网站浏览招聘信息,阔别职场三年,再回去只能从底层做起,但不管怎么样,只要有一份工作她就能养活自己。
至于两个孩子,她实在没有能力抚养,只能等以后经济条件好些,再争取一个孩子的抚养权。
尽管万般不舍,但眼下也只能这么决定。
最后的调解中,调解员希望小谭看在孩子的面上再考虑一下,毕竟孩子一个不到三岁,一个不到一岁,有一个健全的家庭十分重要。
小谭离婚意愿十分坚决,他甚至说出,离了婚孩子还能有父爱,不离婚他连父爱也给不了,靠小孩维持婚姻没有意义。
既然离婚已成定局,双方开始就财产问题进行分割。
小谭答应给妻子25万元补偿,两个孩子由他抚养,不需要阿欣出抚养费。
此事达成协议后,阿欣提出了征收款一事,两人再起争执。
结婚之初,谭家老房征收获赔90余万,阿欣认为那其中有自己一份。
小谭直言,征收款跟妻子没有关系,和自己也没有关系,那是父母的财产。
为了争取自己的利益,阿欣向当地拆迁办打电话求证。
对方明确表示,不仅阿欣有份,阿欣的大女儿也有份,如果离婚,小谭的那一份作为夫妻共同财产阿欣也有权利分割。
听了这些,小谭松口,如果款项下达他会把钱给她。
言罢,小谭气冲冲地嘟囔一句,你不就是为了钱吗。此话一出,他全然忘了当初结婚时,两人不过一穷二白,倘若妻子真的为了钱,何必要嫁给他。
就在两人签署协议时,朱婷来了电话,对方短短几句话小谭就改变了主意,拒绝分配征收款。
无论众人如何劝说,他坚决不松口。
眼见此,一旁的阿欣不愿再纠缠,为了早日逃离这段痛苦的婚姻,她做出了让步,只拿25万元。
签完协议后,小谭一脸轻松,对前妻也没了咄咄逼人的态度。不仅如此,还“友好”地给她提了意见。
男人在外不容易,以后再婚多理解男人,学会善解人意。
再一点,不要和婆婆吵架,男人要有孝心,我妈那么辛苦,我必须要孝顺他。
面对前夫的滔滔不绝,阿欣一言不发。走出调解室,她没能忍住哭泣。
或许她不算一个好妻子,但对前夫却是真心相待,既然绑在一起痛苦,放手便是最好的方式。
远嫁的苦,可谓在这位姑娘的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因为远嫁,想要得到珍视,太过看重婆家的态度,加上心事无人诉说,变得敏感自卑,以致婆媳矛盾不断。
独在异乡孤立无援,丈夫出轨无一人帮腔,被赶出家门也无处可去。倘若有父母亲友在身边,婆家人也会有所顾忌,又怎会公然向第三者示好。
好在姑娘尚且年轻漂亮,日后好好工作,专注事业,相信可以过得很好。
但不管怎么样,女人还是不要轻易选择远嫁,眼前的幸福不等同于日后的幸福,结婚无异于再次投胎,远嫁的未知生活如赌博一般,赌对了皆大欢喜,赌错了,则万劫不复。
你们身边有没有远嫁过得很苦的人?
我有个远房的大爷,患有肺气肿,跟前的邻居都知道他有这个毛病,没有人肯为他介绍对象。
他父亲不甘心儿子打光棍,就领着他回到了山东老家,托人在村里给介绍了一个姑娘,去相亲的时候是吃完药去的。到了结婚那天晚上才知道我大爷有这种病,可生米做成了熟饭,也没办法只好跟着到了东北。
结婚三年我大爷就死了,留下两个女儿,死后两个月我大娘又生下了一个遗腹儿子。一个女人领着三个孩子,住在一个小草房子里,离娘家好几千里地,她又不识字,连封信都不会写。
那日子有多难过呀!那时候农村光棍还多,半夜三更来敲寡妇门的,往院里扔石头的人太多了,吓得她天不黑就把大门,用到木头从里面顶上,早早的就灭了灯在炕上躺着。
到了秋天家家上山砍柴预备过冬用,别人家都是男人上山砍柴,她家只能她上山去砍完再一点点的拽回来。大冬天柴火湿引不着火,她就趴在灶坑上用嘴吹,冒岀来的烟,呛的一个劲的咳嗽,脸上被烟熏的成了大花脸。
她的公公婆婆每年就分给她一点口粮,别的什么也不管,她想回山东老家,连火车票都买不起。
就这样过了两年,别人给她介绍了一个逃荒来的山东老乡,两个人结了婚,这个男人对她和孩子都挺好的。过了一年她又生了一个儿子,一家五口人全靠一个人干活挣钱,日子过的也是相当苦的,相当困难的。
第八年上终于攒够了回山东的车票钱,她想领着孩子回娘家看看。她公公婆婆说什么也不让她把孙子带走,她只好和男人带着两个女孩和小儿子回去了。她娘家看到她抱着她就哭呀!
没想到女儿这些年遭了这么多罪。劝她们别回去了,现在生活条件比以前好了。可她放心不下那个儿子,呆了一个多月又回来了,这一回来又是八年才回去,那时候她妈已经过世一年多了。
一直到现在,她都不知道这些年是怎么熬过来的。她的两个女儿都留在了自己的身边,一个都没有远嫁,她知道远嫁的日子太难了。
你们身边有没有远嫁过得很苦的人?
我堂姐,远嫁大别山,一天只吃两顿饭,我都不知道那里有多苦,伯母知道后,哭着喊着让她回来,但她回不来,几乎整天哭。
堂姐跟姐夫是在工厂的流水线上认识的,当时也不知道堂姐是怎么想的,谈了三年,跟家里闹了三年,因为我们都愿意,都说那边穷,我们山东挺好的,为什么非要嫁那么远。
老人们都说,孩子远嫁就等于没了,现在看来,我堂姐几乎个没了差不多。
断断续续的跟堂姐联系,知道她现在过的不好,已经是两个孩子的妈妈了,但连生活都没有保障,有好几次她让我给她邮寄孩子的旧衣服,我说你要那干嘛,堂姐告诉我,给她的孩子穿。
我听着就想哭,没给她邮寄一次,到是买了3-4次,但隔着这么远,再多的关心也是无奈。
堂姐结婚的时候,我跟伯父去过一次,作为娘家人,堂姐结婚也就去了我们两个人。山连山,山接山,下了火车坐汽车,坐完汽车还要坐汽车,然后又在半路上等了顺路车,最后又走了1个多小时的山路。
在路上我就后悔了,当时那样的情况我真想拉着堂姐回来,我问堂姐,你后悔吗?堂姐闪烁着大眼睛,没说后悔,但也没说没后悔,我估计当时堂姐也后悔了,只是骑虎难下?!
我时常想,如果当时我把堂姐拉回来,她是不是现在会过的很好?回来的路上,伯父一个山东大汉,一路上没说话,快到家得时候,伯父哭了两个小时,伯父告诉我你堂姐算是没了。
姐夫家里,就是我们这边70年代的样子,我们是石头墙,石头院,他们那边是泥巴墙,泥巴院。结婚就是一张床,两床被,四件套,收拾出来的一间厢房,都没有像样的家具,要知道那是90年代,我们这里电视机都普及了,他们那里甚至连电都没供应。
后来,堂姐告诉我,到现在他们还是一天吃两顿饭,晌午九点吃一顿,下午3-4点吃一顿,金沙江就从他们家门前流过,但水流湍急,几乎就没给他们家带来任何好处。
年轻人起床晚,又没有多少农活,早上起床就吃饭,然后到地里干活,一直啥时候肚子饿了,在吃一顿。而且一般只吃土豆,红薯,吃个鸡蛋就像过节了一样。
在我印象里,堂姐嫁过去,就基本没回来过。也不知道她现在是什么样子,反正生活的不如意。
远嫁,我觉得就跟穿越一样,特别像我堂姐这样的好像一下就跟自己以前的生活断绝了所有联系。当然现在的情况有所改变,科技让我们成为了地球村,可能都觉的不远。
但不远归不远,想回来一趟,可是真不容易。
远嫁,亏欠了父母,像我们8090后这一代,有好多都是独生子女。
有个网友的故事就跟扎心:我爸前一阵心脏病,突然倒地不起,我妈愣是扛着好几天没告诉我。这期间妈妈打过几次视频电话,但我都很不耐烦,因为我妈打的太频繁了。
后来我才知道,老爸趟在病床上,就怕自己一口气上不来,就这么走了,而我爸最后的心愿就是多看宝贝女儿一眼。
可是,作为远嫁的我,不仅离家远,还有很多的工作,家庭的琐碎,想回去,真想回去,可就是回不去。
远嫁,也并不一定过的不好,但远嫁起码就代表着疏远,同亲人的疏远,远的不仅是空间上的距离,还有心里的感觉。不是我们不在乎那一份亲情了,而且遥远的空间生生的把它割断了。
你们身边有没有远嫁过得很苦的人?
没有最苦,只有更苦。
我身边有一个,我们邻居家的小儿子媳妇。外省嫁过来的。才20多岁的年纪看着就像40差不多。婆婆在外面总是说这个媳妇是不花钱得来的,自己儿子有本事得很,就是这个媳妇没什么用,光生闺女不生儿子。
这家的小儿子从小身体有毛病,不能干重活,我们十里八村都知道,所以在临近不好说媳妇,愿意嫁过去的非得要高额的彩礼才行,他们家就出了主意让这个小儿子出门打工带个媳妇回来。
后来真的带回来一个,一分彩礼都没有出,直接大着肚子进门的,娘家一个人都没有来,就是他们自家摆了几桌酒席就算过去了。
那个小儿子结了婚就啥事都不干了,都是那个小媳妇在我们附近的工厂打工挣钱养家,黑干憔悴闷声不吭的一个人,实在不敢想日子是怎么过的。
你们身边有没有远嫁过得很苦的人?
有,没有最苦,只有更苦。
我婆家邻居赵婶是从外省嫁过来的,二十多年前赵叔在赵婶的老家那里当兵。在一次军民联谊活动中,两人一见钟情,互生情愫。听说赵叔年轻时长得一表人才,英俊潇洒,说话风趣幽默。赵婶身材高挑,长得也很漂亮,梳着一条乌黑的马尾辫。当地有很多小伙子看上了赵婶,对赵婶紧追不舍,但赵婶只看上赵叔而已,对那些追求者都是视而不见,忽略他们的存在。
当赵婶的家人知道赵婶跟赵叔谈恋爱的消息后,跟赵婶说我们这边太穷了,而且离他们家有两千多公里远,不同意他们两个交往。但赵婶不听父母的劝说,死活一定要跟赵叔在一起。赵婶的家人见劝不了赵婶,就找到部队的领导说了此事,本来是想分开他们两个而已的。因为违反了有关规定,赵叔被提前复员回家了,走的时候,也带着赵婶回来了。
起初,赵叔的家人看到赵叔带来一个不要钱的漂亮媳妇时,非常高兴。但后来得知是因为赵婶的父母找到部队领导,导致赵叔被提前复员回家后,就非常生气,说赵婶是红颜祸水,毁了赵叔的前途。每次家里人指责赵婶时,起初赵叔还护着赵婶,家里人见赵叔还护着赵婶,就更加生气,就骂赵叔是笨蛋。
村里有一个姑娘叫阿玉,她的父亲在镇供销社上班,承包了一个门店,阿玉初中毕业后就在门店帮她父亲卖东西,阿玉对赵叔一直有好感,她总想着嫁给赵叔做老婆。赵叔的家人也喜欢阿玉,很想让阿玉做他们家的儿媳妇。但现在赵叔带赵婶回来,这一切都泡汤了。
我婆家是在一个山沟沟里,离县城有100多公里,离镇政府有30多公里,村庄坐落在一个高高的山顶上,非常偏僻。以前公路还没有通时,去镇里赶街需要走两个钟头的山路才到山脚下,然后再搭一个钟头的班车才能到镇上。来回一趟就要花几个钟头了,非常辛苦。在村里田地很少,只能勉强够填饱肚子而已,为了补贴家用,村民只好爬上山去捡草药卖。
因为水田太少,村里大部分都是种玉米的,村民的主食就是喝玉米粥。赵婶家在北方,都是以面食为主,从没有喝过玉米粥。赵婶第一次喝玉米粥时,说玉米粥太黏喉咙,咽不下去,想吃面条。赵叔只好去街上买面条回来煮给赵婶吃,被家婆知道后,就骂赵婶娇气。赵婶被骂之后,也不敢给赵叔买面条了,就硬着头皮喝玉米粥,用了两个多月才适应下来。
赵婶嫁过来时,我婆家那里还没有通电,村里没有什么娱乐活动,村民们一吃完晚饭就要睡觉了。
赵婶嫁过来不久就怀孕了,为了补贴家用,赵叔就到镇上一个五金店帮人打工,因为交通不方便,赵叔很少回家。而赵叔的母亲因为对赵婶有偏见,对赵婶都是一副爱理不理的样子,赵婶怀孕后她一点都不照顾赵婶,重活累活照样叫赵婶做。有时赵婶太累了不想做工时,就被家婆骂吃白食,骂得很难听。赵婶的家婆很会演戏,每次赵叔在家时,她就假装表现出很关心赵婶的样子,叫赵婶少干一些活。赵叔就被她的假象所迷惑住了,每次赵婶向他诉苦说他母亲对她不好时,赵叔不但不安慰赵婶,还说赵婶太小气,要她大度一些。
赵婶准备生小孩时,说在家生小孩太危险了,想去镇卫生院待产,但她的家婆说她自己生了六个小孩,全部都是在家里生的,都没有什么问题,还说去卫生院太浪费钱了,不给去。赵婶肚子痛了几天几夜,但仍然没有生下小孩来,接生婆跟赵叔说最好想办法送赵婶去医院,说再拖下去就会出现危险了,搞不好大人和小孩都保不住。见到接生婆这么说,赵叔的母亲才同意送赵婶去医院待产。但问题来了,因为还没有通公路,还要走几个钟头的山路才能到山脚下,赵婶这个样子,不知道怎么才能走到山脚下。而且山路很陡峭,正常的人走都很辛苦,更何况还是一个准备生小孩的大肚婆呢。村里的人见到这样,纷纷责怪赵婶的家婆不厚道,拿人命开玩笑。
村里的几个妇女见赵婶是一个外乡人,在这里举目无亲,家婆又那么不讲理,就自发组织搀扶赵婶下山。老天爷跟赵婶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当他们好不容易走到山脚时,赵婶竟然要生了,来不及送去医院了,一个妇女赶紧跑去叫接生婆来帮忙接生。待接生婆来到时,小孩已经出来了,那几个妇女手忙脚乱,只好先用衣服包住小孩。接生婆来到后,就给赵婶做了简单的处理,那几个妇女问赵叔要不要送赵婶去医院?但赵叔的母亲竟然说小孩已经生出来了,还去医院干嘛,纯粹是浪费钱。大家见赵叔的母亲这么说,也不好说什么,就一起搀扶赵婶回家了。
赵婶生小孩时,正好是冬天,赵叔在只家呆了两天,就借口说老板不给放假,去镇上做工了。赵婶的家婆嫌弃赵婶生了一个女儿,就借口说她年纪已老了,照顾不了赵婶。我家那里冬天非常冷,家里有没有自来水,平时洗衣服都是到村里的一个水库去洗,那个水库离村庄有三公里左右,在一个山坳口那里,冬天刮的风非常大,赵婶只好拖着虚弱的身体,冒着严寒去洗女儿尿片等。因为在月子里长期接触冷水,年纪轻轻的赵婶就落下了一身病。
听村里的人传言说赵婶怀孕得7个月时,赵叔和阿玉勾搭在一起了,并在镇里公开生活在一起。村里有好多人都知道,但不敢告诉赵婶,而赵婶怀孕以后,从没有上过街,她又是一个外乡人,听不懂本地话,每次村里人议论时,都是讲本地话的,所以只有赵婶一个人蒙在鼓里。
自从赵叔勾搭上阿玉以后,赵叔基本上不回家了,因为公路不通,女儿又小,没法去找赵叔,赵婶只能带着年幼的女儿在家艰难度日。想着当初自己不顾一切,背叛家人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嫁给了一个薄情寡义的人,赵婶非常后悔,整日以泪洗面。
赵婶的女儿得一岁后,赵叔就向她提出离婚,如果跟赵叔离婚以后,自己就无家可归了,一想到这,赵婶就不同意离婚。赵叔见赵婶死活不愿意离婚,就对赵婶拳打脚踢,往死里打,还不给赵婶哭出来。赵叔的母亲见儿子打赵婶时,不但不制止,还骂赵婶是害人精,说赵婶犯贱,倒贴给男人。
有一天我跟老公回老家,看见赵婶蓬头垢面,目光呆滞,看起来像40岁的妇女一样。我就问了妯娌,问这个人是谁?怎么看起来那么落魄?妯娌就把赵婶的遭遇一五一十跟我说了。我听了妯娌说完之后,觉得赵婶非常可怜,就拿了一些好吃的东西送给她。赵婶见我会说普通话,就像看到救命稻草一样,在那里跟我哭诉,我不知道怎么安慰她才好。赵婶的家婆看到赵婶跟我哭诉时,担心家里的丑事漏出去,就叫赵婶马上回家,赵婶进家门时,她的家婆还狠狠地盯了我一眼,让我很害怕。
那天我在婆家那里只呆了几个钟头就回来了,因为婆家离我上班的地方有一百多公里,而且交通又不方便,从那次回去以后,我们有两年都不回去了。
过了两年后,我们回婆家那里过春节。我看见赵叔的母亲抱着一个一岁多的男孩在家门前晒太阳,我就问妯娌,问那个男孩是谁?妯娌说是阿玉和赵叔的儿子。妯娌说阿玉怀孕以后,见赵婶不同意离婚,还上门来骂赵婶。赵叔为了达到离婚的目的,就往死里打赵婶,打得赵婶遍体鳞伤,让赵婶感到非常绝望。
在一个漆黑的晚上,赵婶丢下年幼的女儿,去水库那里跳水自杀。幸亏那时村里有一个人在附近打猎,听到赵婶跳水的声音,那个人用电筒照着水库,看见赵婶在那里扑腾着,他就马上丢掉电筒,跳进水库把赵婶救起来。赵婶被救起来后,一直那里哭泣,那个村民等赵婶哭停后,就开导她,说连死都不怕,还有什么可怕呢?他跟赵婶说大不了就离婚,然后回老家去请求父母的原谅。
赵婶听到那个村民这么说时,抹了抹眼泪,谢过了那个村民,就往家里走去了。第二天她跟赵叔提了一个要求,她同意离婚,她留下女儿,赵叔要付给她两万元的经济补偿,她说自从她嫁给赵叔以后,落下了一身病,她要拿这钱去治病。
我那时候一个月的工资刚是500元,两万元钱对于当时来说是比较大的数目了。赵婶知道赵叔家徒四壁,绝对不会有那么多钱给她,但阿玉的父亲承包了一个店面,这钱阿玉的父亲绝对拿得出来。起初赵叔说他没有那么多钱,只同意给5000元,但赵婶说少于这个数免谈,她跟赵叔她已经死过一次了,什么都不怕了,大不了鱼死网破。说完还恶狠狠地盯了赵叔,赵叔没想到赵婶突然变得那么厉害,有些害怕了。就去跟阿玉商量,阿玉的肚子已经变得越来越大了,等不及了,就同意了赵婶提出的要求。
赵婶收到两万块钱以后,就跟赵叔到镇民政办签字离婚了。听说赵婶收到两万块钱时,去邮政那里寄了15000元回去给家人,花了一千多元给女儿买了好多的东西。
赵婶收拾东西离开那天,她的女儿哭得非常伤心,跑着追她,因为跑得太快,被摔倒在地上,头都磕破了。但赵婶并没有停下脚步,头也不回就走了。大家都说赵婶的心已经死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