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的诊断需要注意些问题?
糖尿病的诊断单凭症状和尿糖极不可靠,因为50%以上的糖尿病患者并无明显症状。尿糖测试则受到肾糖阈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出现假阳性或者假阴性。
糖尿病患者的诊断需要注意些问题?
糖尿病的诊断需要以下几方面:1检查空腹血糖,2,餐后两小时血糖,3,糖化血红蛋白,4,尿微量白蛋白,5,胰岛素功能测定,6,尿常规,7,肝功,8,肾功,9,血脂。以上指标综合判断,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案。肝功能,肾功异常的建议胰岛素治疗。血脂高,尤其低密度脂蛋白高的建议口服立普妥或可定。餐后两小时血糖高的建议口服拜糖平,定期复查糖化血红蛋白,观察一段时间内血糖变化情况,及时调整药物。同时还要关注血压变化,合并高血压的糖尿病患者同时还要降压治疗,选择合适的降压药,。另外,糖尿病,高血压不能随意停药,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糖尿病患者的诊断需要注意些问题?
医院当前确诊糖尿病的检查主要有: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糖耐量实验。空腹和餐二血糖用来判定糖尿病血糖状况,糖耐量实验和C肽用来看胰岛素分泌状况,糖化血红蛋白用来判定持续高血糖影响程度。
通常,如果有糖尿病症状,然后血糖超过标准值(空腹血糖大于7mmol/l或者餐后血糖大于11.1/l),医生就可立刻判定你是糖尿病,胰岛素分泌没有过度减少,就被归入二型糖尿病。
误诊情况:甲亢。
甲亢也可能出现三多一少症状,并且甲状腺素可促进小肠黏膜对葡萄糖的吸收,同时促进糖原分解及糖异生作用,从而升高血糖。青春期、妊娠期、更年期及精神刺激、外伤等原因会导致甲状腺素分泌增加。
如果没有症状(绝大多数糖尿病没有明显症状),发现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任意一项超过标准值,医生会基本判定你是糖尿病,需要隔日再测血糖,如果再超过则可判定。
误诊可能:压力、紧张、熬夜、失眠、酗酒、高负荷工作、负面情绪、低血糖都是常见的应激刺激因素,都容易导致血糖升高!
比如失眠或者熬夜,如果两次测血糖时都有此问题而导致血糖高,由此判定的糖尿病即是误诊。
比如负面情绪,焦虑会引起儿茶酚胺分泌增加升高血糖。紧张恐惧引起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升高血糖,还有上面提到过的甲状腺素分泌增加,血糖升高。还有低血糖引发的反弹性血糖高。
最可能的是,应激因素频繁发生而导致的应激性糖尿病。应激性糖尿病是指在严重应激状态下,胰岛素拮抗激素如肾上腺皮质激素、儿茶酚胺、胰高血糖素和生长激素等分泌增加,引起的暂时性糖尿病。
隔日测血糖的目的是为了避免误诊,但其实并不科学,也并不能减少多少误诊的发生。
我们的身体有非常精密的血糖调控机制,人体影响血糖水平的激素有很多种,除了胰岛素,还有胰高糖素,肾上腺素,垂体前叶分泌的生长激素,甲状腺素,儿茶酚胺等多种升糖激素。
除此,还有某些药物如抗癌药、利尿药、肾上腺素、皮质激素、异烟肼、利福平、降压药、他汀类降脂药、避孕药和一些止咳糖浆等引发的血糖升高。以及由内分泌疾病引发,比如生长激素瘤、肢端肥大症、皮质醇增多症、醛固酮增多症、嗜铬细胞瘤、真红细胞增多症等引发的继发性糖尿病。
常规血糖检测几乎从不检查肾上腺皮质激素(GC)、胰高糖素、儿茶酚胺、肾上腺素等引起血糖上升的激素,不排查应激反应和其他因素引发血糖高的情况。会导致误诊漏诊严重!
暂时性血糖高被误诊为二型糖尿病!误诊率90%!
应激性糖尿病被误诊为二型糖尿病,误诊率99%!
成人缓进型1.5型糖尿病被误诊为二型糖尿病,漏诊率90%!
药物、其它疾病引起的继发性糖尿病被误诊为二型糖尿病,误诊率80%!
糖尿病合计误诊占比,据美国健康联盟统计为40%,英国糖尿病误诊为50%,我国应该和英国水平相当或更糟,误诊为50%以上。常规糖尿病诊断基本策略是:宁判错,不放过!
但是判错的代价是,原本不需要药物降糖的人,被药物治疗成终生不愈的糖尿病人。
如何知道你是不是由于应激刺激引起的血糖高?是不是继发性糖尿病呢?很难,这是常规血糖检测不能做到的。那么医生能通过与患者沟通识别吗?同样很难。
糖尿病的诊断单凭症状和血糖、尿糖极不可靠,因为大多数的糖尿病患者并无明显症状。尿糖测试则受到肾糖阈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出现假阳性或者假阴性。而血糖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动态变化。
最新的糖尿病诊断标准并没有修正这些疏漏,反而将糖尿病确诊的空腹血糖从7.8降为7,这样做是把更多高血糖当成糖尿病,让药企卖出更多药物,对糖尿病确诊无半分好处。
糖尿病检测建议1:常规糖尿病检测加测胰高糖素(多种升糖激素大多会引发胰高糖素升高),必要时补测肾上腺皮质激素(GC)含量。
糖尿病检测建议2:设计两个表,一个服用药物问询表用来识别药物引发血糖升高,和一个生活习惯问询表,用来了解应激导致血糖升高情况。
注意:应激性糖尿病是暂时性糖尿病!如果在应激状态实施药物胰岛素降糖治疗,要么药物失效,要么当应激消除,又可能出现低血糖状况加重应激。
也许你一直认为的二型糖尿病,其实正是应激性糖尿病却被错误治疗!大量应激性糖尿病或暂时性血糖高被误判为二型糖尿病,这绝不是开玩笑。二型糖尿病中只有15%胰岛素减少,85%存在胰岛素抵抗,在85%的胰岛素抵抗中,除了一些严重高脂血症导致的胰岛素效率低下以外,大部分抵抗的来源,是胰高糖素、肾上腺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等一些升糖激素在起作用!我有理由相信,应激性糖尿病占比,可能超过其他类型。
英国首相特蕾莎梅,糖尿病被错误治疗2年之后,发现被误诊了糖尿病类型,原本是1.5型糖尿病被误诊为二型。说起来也是可笑可叹,但,这就是医疗诊断、治疗糖尿病的现状!只有极少数有经验的医生,能通过经验和与患者沟通识别出应激性糖尿病(因为血糖检测结果无法识别),更少的医生会用利血平、艾司唑仑等抗应激焦虑药物来平稳血糖。
当前,由于压力、高负荷工作等应激导致的血糖高情况异常普遍,去年,全国医院中的护士由于熬夜加班,新增一万多例糖尿病,这一类大多应该属于应激性糖尿病,而不是二型糖尿病,却都被当做二型糖尿病治疗。
你听说过应激性糖尿病吗?你可能只听说过一型、二型以及妊娠期糖尿病吧。作为公认能够治愈的应激性糖尿病、以及多种继发性糖尿病,被从病理、常规诊断、到治疗都选择性屏蔽了。
这貌似已经不是误诊的问题!
我不愿意再说医疗中有多少黑幕,见仁见智吧。
vista从事慢病康复11年,见到太多误诊状况,或许本文无法改变医疗现状,但是至少给你提个醒,不要轻易接受医院判定的二型糖尿病,你,很可能并不是二型。
Vista专注非药物调理,给你的都是干货!在悟空的471个回答。
有血糖问题,可在评论区留言。关于更多慢病调理,可查看我的悟空问答,只要有时间,很乐意做你的慢病康复指导。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感谢点赞关注转发!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