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90名科研人员集体辞职,当初他们为什么没有出国?
近日,中科院合肥所90名拥有博士身份员工集体辞职,据离职员工称是单位换了保安,保安日常对他们进行监视,觉得没有尊严和自由。而据中科院合肥所称,他们多数是被高薪挖走的。
这件事聪明人一看就明白,都是钱和待遇闹的,一群科研人员对保安有多大意见也犯不上集体辞职,什么尊严自由恐怕都是借口。
中科院合肥所之前有国家巨额资金投入,又给员工提供事业编制,能进这个单位可谓是名利双收。但现在所里不太景气了,员工收入虽然没有减少,但相比外面同等学历和岗位的人比,工资低的可怜,换做任何一个人都会心理失衡,辛苦读了十几年书,自己也不必别人差。
回到正题,该有的待遇没得到,那么这些人当初没有出国或者现在为什么出国发展呢?
先给大家先讲个小故事抛砖引玉:
杨舒平,相信这个名字大家都很陌生,但是提起“美国的空气是多么香甜清新”想必大家都知道。
这名女学生来自中国昆明,她在美国马里兰大学毕业演讲时慷慨激昂的提到“我以为美国空气和中国一样糟,可当我到美国后呼吸第一口空气就感觉神清气爽,我贪婪的呼吸着”“美国不仅给我新鲜的空气,更是精神上的自由独立,我感到了自由神圣,我参与了总统选举投票,我是权力的行使者!”
杨舒平在国内学习成绩优秀,家庭十分富裕,更重要的是家长身份特殊(感兴趣自己查查),能去美国留学和许可馨有着惊人类似之处,但不管她如何“努力”,最终没能拿到绿卡。据网上报道,她先是去韩国谋生,但由于疫情严重不得已回国,目前想凭借海归身份在国内寻求一份高薪待遇工作。
讲上面的故事是想告诉大家,想要出国留学甚至定居,并不是普通人能做到的,除非你是清华北大毕业生这样拥有高学历且有着巨大潜力,还能为别国作出突出贡献。要么像许可馨和杨舒平一样,家庭有背景,有钱资助出国。
而中科院合肥所这些人中绝大数人家庭背景一般,甚至很多人都是农村出来的,买房买车都背负了巨大压力,虽然他们都拥有博士学历,但他们所在专业太过于基础,在国外并不吃香,想出国留学甚至定居存在绝大难度。
客观的讲,科研人员在我国地位和待遇并不算低,像中科院合肥所这样单位,工资基本都上万,有事业编制保证,还是令很多人是羡慕的,但他们同明星网红和暴发户收入比确实差了很多,他们干的工作也十分有意义和价值,但谁终究摆脱不了房子、车子、票子这样的世俗。
不可否认,少数人会为中华崛起而读书,但大部分人读书是为了出人头地获得好生活。
现在中科院科研人员集体辞职不应受到非议,算是人才正常流动,毕竟他们还在国内,只要能发挥才能为国做贡献,还是应该祝愿他们有美好的前程。
中科院90名科研人员集体辞职,当初他们为什么没有出国?
中科院有90名科研人员集体辞职,这起事件不管原因是因为什么,所造成的影响是极其恶劣的。
人们看到这条新闻,直接的第一反应就是这些国家的人才,这些科研人员受到了委屈,没有得到重视,没有得到应该享有的待遇,否则怎么会这么多人一起辞职呢。
事情的细节目前还无从得知,网上所流传的几种说法,看起来都不像是这么多人集体辞职的理由。
其中最有可能的一种原因,就是这些人一同找到了其他的工作,有其他的相关企业用高薪把这些人挖走了。
否则让这些事业单位的人放弃自己以前的所有的待遇,稳定的工作饭碗,感觉太不可思议。那得受了多大的委屈才能惹起这么大的愤怒,做这么大的决定。
但是有很多人就会利用这件事情大做文章,就像这条问题所提出的,非常带有诱导性的问题,这些人为什么当年没有去外国。
其实一看言外之意就是说去外国就不会有这些事情了,这些爱国的人,学业有成以后选择了报效祖国,看他们现在遭遇到了什么。
所有不明真相的人其实都会被这个问题所诱导的,都会产生同样的想法。所以这起事件一定要处理好,否则产生的影响将是极其广泛极其恶劣的。
如果真是因为新换了领导,让他们感觉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那么是留那个领导呢?还是留住这90个人才呢。
应当先把人都安抚下来,有什么要求有什么问题好好谈,否则90个人一起出走,那中国就会背上一个不重视人才的污名。
中国的科技领域,不应该像官场一样有那么多的勾心斗角,讲那么多的人脉关系资历。中国的崛起是靠这些科研人员来实现的,而不是靠那些官。
我们应该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这些科学家,保护这些博士生,保护这些有才能的科研人员。他们最有资格享受国家的丰厚的待遇,这些人的待遇好了,环境好了,那些海外的人才自然就会回来。
有那么多的留学生选择了留在国外而没有回来报效国家,其实不要只谴责那些留学生,更多的是应该检讨一下自己哪里做的不够好。
中科院90名科研人员集体辞职,当初他们为什么没有出国?
中科院90名科研人员没有选择出国,是因为他们基本上都是我们国家自主培养的博士生,毕业之后直接被引进中科院成为了研究员,而选择集体辞职也是迫于无奈,面临研究所机构改革他们没有得到很好的安置,同时也暴露出所在单位在人才管理方面存在诸多的问题,真是相当令人惋惜。
研究所人才流失由来已久,确实值得重视该研究所是研究核材料的科研院所,曾经揽下国家几个重大项目,当时还扩张一个研究所,高峰时期曾经有500多名科研人员,后来随着人员流失只剩下了200多名,由于近两年来申请不到重大科研项目,导致经费紧张研究员的福利薪酬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再加上目前该研究所机构改革,触及了多数普通研究员的切身利益,让他们缺少了对单位的归属感,所以他们毅然决然选择了集体辞职,这种现象确实值得引起所在单位的重视。
90名科研人员虽然集体辞职了,但是出国的几率基本为零据相关消息目前这90名科研人员已经于今年6月份递交了辞呈,研究所还剩下100多名科研人员,对于他们的去向也是社会大众的关注焦点,但至少这些博士生暂时不会出国,因为他们都是国家自主培养的博士生,有强烈的爱国情怀,况且他们中的大多数并没有海外留学的经历,虽然由于某些原因离开了研究所,但目前他们出国就业的几率几乎为零。
要给这些博士生提供足够的空间和平台,让他们无后顾之忧专心做研究才是正解国家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培养这些高科技人才实属不易,但是如果他们在国内找不到发展的平台,况且他们都是从事核材料的研究,本身都属于涉密人员,如果选择到国外去就业岂不是国家的损失。强烈呼吁有关单位在引进这些人才的时候,能够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让这些高科技人才不为日常琐事操心,专心致志地去做研究工作做到术业有专攻,达到人尽其用岂不是更好。
结束语:本来人才流动尚属正常现象,但是90名研究员集体辞职则显得些许不正常了,他们有的放弃事业编制,有的放弃单位福利用房,对于辞职可谓是异常的坚定,我们在机构改革的时候也要顾及他们的感受,考虑他们的利益,不能伤透了他们的心,否则人心丧失改革还有什么意义呢?
中科院90名科研人员集体辞职,当初他们为什么没有出国?
近日,中科院合肥核研究所90名科研人员集体辞职,根据离职单位说是因为被挖走的,而根据离职员工称是因为单位强行换保安,感觉不被尊重,也没有尊严。
90名科研人员集体离职,实际上也可能就是利益惹的祸。当初核研究所有项目的时候,最高达到了将近500人之多,而且核研究所国家投资巨大,而且又给予事业编制,工资收入也能够达到1万多元,而且还能够分到福利公寓房,可以说这些都是非常吸引人的条件。
但是最近几年,核研究所项目不多了,可能发的钱就会少一些,而且可能有的科研人员就没有多少事情做,那么这个可能就是造成很多科研人员离开的原因了。而更换保安等问题可能只是一个导火索而已。也就是说,说到底,可能还是利益的问题。
下面我们回到正题。
那么这些人当初为什么没有出国呢?
1、这些科研人员愿意为祖国做贡献这些科研人员愿意为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中科院合肥核研究所招聘人才肯定也是要求非常高的,一般都是国内顶尖大学毕业的博士才能够进入核研究所的。这样核研究所就吸引到了很多有志于为国贡献的博士进入,这些博士一般都是国内顶尖名校毕业,其中中科大毕业的博士很多,年龄在30岁左右,可以说正是干科研的黄金年龄。
这些顶尖名校的博士毕业以后,可能也会有很多出国的机会,但是这些博士选择了留下来,选择了为国做贡献,也就没有出国。
2、中科院核研究所也是非常好的单位中科院的大名大家可以说如雷贯耳,这个可是我国最好的科研单位,一般来说,只有顶尖名校毕业博士生才能够进去的。因此,能够进入中科院下属的研究所工作,可以说是很让人自豪的。
而且中科院核研究所待遇也是相当不错的。一个月能够发到1万多元工资,而且还有失业编制,旱涝保收,而且还能够分到福利房。这些待遇虽然可以说在国内也算是相当不错的待遇了。
因此,这些科研人员能够进中科院研究所工作,也是非常好的机会。因此,这些科研人员可能因此就没有出国。
3、出国也不见得就能过的好出国也不见得就能过得好。实际上,好多国内顶尖大学毕业的博士也清楚,即使出国也不见得能够过得很好。
首先是国内顶尖大学毕业的博士,可能也很难在国外找到合适的工作。如果是在国外顶尖大学毕业的博士,可能相对来说更好在当地找工作。
第二,即使是能够找到国外的工作,可能也不见得就能够过得好。现在大家都知道,即使是在发达国家,你跟人家不是一个种族,可能会受到一些不太一样的待遇。而且在国外如果想获得更多的发展,也可能会遭遇玻璃天花板的限制,而且还有第二代可能也很难融入到外国比较好的圈子里面。
因此,如果去国外,可能只是能够过上相对比较富足的生活,但是在很多方面也是要遇到很多不如意的地方。
结论综上所述,上述三个理由,基本上就是很多科研人员不愿意出国的原因了。
中科院90名科研人员集体辞职,当初他们为什么没有出国?
中科院90名科研人员集体辞职,当初他们为什么没有出国?
首先需要声明,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想着出国的,也不是所有的人都是有条件出国的,更不是所有的人都能获得出国机会、并留在国外的。同时,在这些科研人员当中,当然也有出国留学回来的人员。
不错,这些“最强大脑”们,都留在了国内,从事科研项目研究,且研究出具有国际水平的成果。他们当中,当然有出国留学回来的,立志报效祖国的。所以,对这些科研人员来说,他们是怀揣一颗强烈的爱国之心、报国之心的。
也正因为如此,机构领导在没有听取科研人员意见的情况下,就做出更换保安,且管理极不人性化、不尊重科研人员的做法,让他们无法接受,最终用出走这种极端手段抗议。所以,责任在领导,在管理的思维与方法。一个不知道怎样尊重科研人员的领导,是不称职的。如果这些领导自身是科研人员,那只能说明他们缺乏管理水平。如果是外行领导内行,那就只能说明是瞎指挥。总之,科研人员没错,错的是领导。这些科研人员能够立志报效祖国,本身就是值得好好学习的。
中科院90名科研人员集体辞职,当初他们为什么没有出国?
90名科研人员集体辞职,亮点是90名,人物是科研人员,事件是辞职。这三点合起来,不被关注也难!
“喜来不喜走,喜聚不喜散",这是人之常情。一个单位如果人气越来越高,那就是一个上升的势头。如果人气越来越低,那就是下滑的前奏。
中科院是当下令人羡慕的地方,有着体制内,高收入和众多光环。然而这里的核所却发生了90多人集体辞职的大事儿。是这个大反差吸引了人们的眼球,但更会激发人们的反思。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90多人集体辞职,一定是有了更好的去处。到目前看,他们大多没有出国,而是留在了国内,到了私企,到了待遇更好的地方。在引发相关单位自我反思的同时,也恰恰说明我们国家人才流动的自由度也在增加,体制内的光环也并不比实际生活中的需求更多。
这些人当初为什么没有出国?同样是千人千面,人各有志,不能一概而论!
有网上一些片面的认识,说什么高端人才都出国了,本身就是一个谬论。如果人才真的都出国了,我们国家这些年的科技成就又怎样能取得?靠谁来取得?
清华北大毕业生出国的比例确实要大一些,但也不一定,所有的学生都是100%的出国。有的人限于经济条件,也有的人是限于志向,还有的人本身就排斥国外,这些都是个人的选择,无可厚非。
现在中科院发生了这样集体辞职跳槽的事,也是个人的选择,无可厚非。中科院核所这些人才,他们的待遇在别人眼里已经很高了,那是相比起私企顾问,或者一些明星大腕,那个依然是差距很大!
而且最近几年核所的项目少了,人才的需求也不足了,不满足于混日子的他们便蠢蠢欲动,也是自然而然的事。如果哪一天中科院核所又需要人了,他们可以继续拿着优厚条件去招揽人才。
祝愿他们都能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