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俩一起去旅行是一种什么体验?

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我是一个酷爱旅游的退休老师,退休的10多年,我独自一人背包不仅仅游览了大半个中国,而且还多次游览了东南亚各国。例如泰国、越南等国家就往返了三、四回。因为种种原因,妻子虽然热爱旅游,但无法长期陪伴我背包国内、国外游。但是,我们也利用寒暑假,也一起背包国内、国外游过。这些年,我们夫妻俩一起背包自由行,分别陆续游览过四川、重庆、陕西、宁夏、内蒙古、湖南、湖北、广东、江苏、江西、浙江、上海、黑龙江、辽宁、吉林、等省市的许多著名的景点,同时还一同去过朝鲜旅游。夫妻俩一起外出旅行的体验主要是有以下几点:

第一点:选择景区和出行线路要挑选夫妻双方都喜欢的景区,这样才能夫唱妇随,彼此配合默契,才能收到夫妻俩旅游的最佳的体验。我因为长年累月在国内、国外旅游,各类景点都喜欢,其中对红色旅游很感兴趣。但是妻子因外出旅游时间有限,我们共同外出旅游,到一个省后各景区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必须选择性的定景点。我妻子是一名老共产党员,对我党的历史非常感兴趣,她对红色景区情有独钟。因此,我们每次外出旅游时,我做旅游攻略时,一定要把红色景区摆在首位,其它的景区顺路一同游览,不顺路的便不列入游览计划。例如我们游览陕西省时,就把革命圣地延安景区作为重点游览之地。我们坐飞机到达西安咸阳机场后,立马坐火车直奔延安。我们在延安一起游览了宝塔山、枣园、王家坪及南泥湾等红色景区。妻子在这些景区,还打扮成当年的八路军,在当年毛主席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经艰苦卓绝,浴血奋战过的地方拍照留念。或夫妻俩合照,或她单人留影。情绪特别激动,心情非常高兴,游延安圆了她多年想来延安旅游的梦想。她还把在延安旅游的夫妻俩照片制成小视频,以《延安,我们来啦!》为题,发到朋友圈里,受到了亲朋好友的好评。

第二,旅游途中精心照顾好妻子,让她享受一次愉快的旅途,这是夫妻俩外出旅游的第二个体验。我因为长期一个在外背包旅游,旅游生活节俭而又简单。每餐都是吃盒饭,住宿费控制在每晚平均50元标准,甚至30元一晚的旅店也经常住。到达某个城市旅游,去旅游景区都是坐公交车或步行。但是,和妻子外出旅游,一改过去“穷游”的模式。尽量让妻子吃好点、睡好点、游好点。吃饭上餐馆,每餐都是点三到四个菜,睡觉的宾馆都在网上提前预订,单间标间都在每晚200元以上,多的时候达3百到4百多元。外出游玩,矿泉水、雨伞等必备用品全由我一人用背包背着,她就只拿手机照相,去旅游景区几乎都是打的士,不让她坐公交车,最远的景区的士费高达上百元。今年初,我们夫妻俩去江西井冈山旅游,妻子看中了一款用井冈山楠竹雕刻做的精致大笔筒,她想买回来送给她的同学和朋友,她开始有些犹豫,每个重量都在500克以上,10多个一大堆,乡间又不便办托运。我看她矛盾心理,立马掏钱买了10多个,用背包从井冈山背回了长沙,让她送给同学和朋友,结果皆大欢喜。虽然背行李和竹子笔筒,路途确实有些辛苦,但是只要妻子高兴,也觉得值了。

第三,儿女们孝顺我们夫妻俩,给我们旅游鼎力相助,这也是夫妻俩外去旅游顺畅、愉快的关键,这是夫妻俩外出旅游的第三个体验。这些年,我们除了夫妻俩共同外出旅游外,儿女们曾经多次陪伴我们外出旅游,让我们感受到一家人外出旅游亲情的温暖。例如2016年10月,儿女们驾驶两台小车,全家人前往张家界、桃花源等地自驾游。同时,儿子还多次专门陪同我们夫妻俩,共同游览过重庆、四川、陕西、黑龙江、辽宁、吉林、冮苏等省市和朝鲜。吃、喝、住宿、机票、车票、景区门票等等一切事务全由儿子负责。我们就是一个家庭旅游团,儿子就是旅游团的导游,一切杂事他办理,我们夫妻俩只管开开心心游玩。因为他曾在电视台做过记者,拍照是内行,各景区都是他专门为我们夫妻俩拍照。我们夫妻俩都是退休的教师和职工,都有自己的退休工资,但是,每次外出旅游,旅游经费全部都由女儿负担。还没有启程,钱就转账到我手机上了。并且反复叮嘱,吃好、喝好、住好,钱不够花,再追加。我们夫妻俩每次外出旅游,几乎很少花用自己的工资,都是由儿女们出资让我们旅游。虽然都是一家人的钱,但由儿女们拿给我们老俩口旅游,意义不一样,我们旅游的心情也完全不一样。

以上是我们夫妻俩外出旅游的体验,有夫妻俩外出旅游的朋友们,你们也是这样的体验吗?

请各位关注。(照片均由儿子拍照)

请各位关注。

夫妻俩一起去旅行是一种什么体验?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触及到许多人的神经。

先说明一下,作者一直在自驾游,出行即二人:夫妻。

(作者夫妻某年自驾环海南游在东海)

夫妻俩一起去旅行,当然是有趣的事情,只是有趣的事情并非适合天下所有夫妻。人们知道,夫妻俩一起去旅行,有快乐的,也有不快乐的。在此,由于没有官方统计数据,作者拿不出一个比例来说明快乐者多或者少,不过,这并不重要,因为每一个朋友,只要你有兴趣,心里默想一下身边的人群,立马便有一个底了。

(作者夫妻某年自驾武汉大学看樱花)

我认为,夫妻不一起去旅行情况在人群中应该占多数。

举个例子。我的父母他们便不一道出外旅行,原因可能和那个时代有关。晚年,孩子们出钱,带他们出去散散心,二人在路上,也是争吵的厉害,逛街,一前一后的走法。

我们兄妹几对,细看过去,也不是每对一起去旅行 ,夫妻各走各的为多。看别的人家,也大致如此。

为什么会是这样?此时,我们带着疑问来研究:夫妻俩一起去旅行是一种什么体验之问,可能更有意义。

(作者夫妻自驾辽宁在中国最北海岸线留影)

说到所谓“体验”,简单理解,就是生活。

生活表达,真实直白、骨感现实:世界上没有绝对幸福圆满的婚姻,幸福只是来自于无限的容忍与互相尊重。这点,恰恰是旅行体验的基础,一种简单生活的基础。

夫妻之间如果可以达到无限的容忍与互相尊重,双双出门旅行,当然不在话下,因为他们愿意一直无限的容忍与互相尊重这样生活。

但是,如果不是这个情况呢,针尖对麦芒呢?夫妻一起去旅行,当然会吵翻天、掐架。

(作者夫妻在乌镇)

有朋友问:作者一直在自驾游,给说说,你的体验。

这是要看在下的笑话了。说别人容易,谈自己难,既然有问,我便如实回答。

我认为,一个家,妻子应该是领导,人权、财权统管。旅行也是如此,董事长是她,我就是个开车的,她管生活,管你。俺管军事,安全开好车,解释好路上、景区各种情况备细,日常事物,生活细节,她有决定权。

(作者夫妻在新加坡)

有人说这是“怕老婆”,怕是有道理的,常言道 :“上等男人怕老婆,中等男人爱老婆,下等男人打老婆。”关键不在怕与不怕,从本质上理解,主要还是因为女士死心踏地为家,完完全全、实实在在,男生很少有能够做到者,不是没有,是很少。男人多少有许多不现实的浪漫东西。

所以,今天家庭重要主事者,多为女士,而不是男人。

说远了,回到本题。

旅行说到底还是生活,是更细致的生活。夫妻旅行,必须遵循无限的容忍与互相尊重原则,否则,遇事就争,一争就急,可知道,一路上大千世界有多少事?争的完吗?

某次走团旅游,路上有一对夫妻一直吵,一直争,细听,根本就没有事,找事,互相拿对方的言行来烦恼自己。

(作者夫妻在新疆喀拉斯)

有问,夫妻俩一起去旅行是一种什么体验,我想,不会超出寻找过简单生活的范畴。某年,我们环新疆自驾游,从若羌走民丰进塔克拉玛干沙漠,三餐吃馕(一种大饼)就稀饭,很是艰苦,但我们很快乐。走西藏,行走在无尽的山道上,危机四伏,妻子和我高反,体力消耗大,没有食欲,但相互支持鼓励,最后走完了全程。

我不敢想象,在那种极端地理环境中,人们发生争吵的景象,但我体验到了人与人,特别是夫妻的相互支持的巨大力量。

(某年我们夫妻二人自驾西藏抵达拉萨,图为在藏茶馆喝茶)

人的关系需要共建,夫妻也不例外,愉快的生活由愉快的思想带来。用无限的容忍之爱去理解对方,你将只有快乐与珍惜,而没有态度,这就是人之本质精华——真诚。

在旅行中,我们曾遇到过危机,车子陷进沙漠里出不来,附近几十公里无人,后二人想尽办法,终于脱险。在陕西山顶上导航给导到了乡道的断公路,路仅一车之宽,天已夜,旁边便是万丈悬崖,夫妻二人又累又饿,一个在车下,一个在车上,用一寸一寸移动法,摸黑用时近3小时,将车掉头,达子夜,方得下山入丹凤县落宿。

如是,二人之间没有埋怨,最多说上一句,今后不走这样的道。没有多言。

(作者某年抵达珠峰大本营)

夫妻俩一起去旅行会简化习惯了的程式生活,包括性。对生命意义会更加理解深邃,思考方式有可能进入另一维度,常俗说,夫妻俩一起去旅行会增进双方理解,这一点重要,我们切莫认为夫妻之间便完全理解,不是这回事。

诚然,每个人都生活在各自的过去中,夫妻俩一起去旅行之体验,就是把你从各自的过去中拉回来,回到路上,回到此在,此时,这个世界上只有你我两个人,当善待啊!

夫妻俩一起去旅行是一种什么体验?

我经常和老公一起去旅游,我们有一辆自己改装的房车,有一张1.5米的床,老公负责开车,我负责老公的饮食,我们分工明确因为我不会开车,出门旅游我们心情特别好,一路风景如画让我们忘记了一切烦恼,老公喜欢摄影我喜欢照相,恩爱有加。

夫妻俩一起去旅行是一种什么体验?

谢谢邀请!

孩子长大成人,自己和老伴也已退休。所以,我们都是夫妻俩自驾游。夫妻俩一起旅行有这么几个体验:

能够玩到一起

我们在旅行前,做好计划,夫妻俩共同商议好出行时间、出行地点、游玩哪些景点,大致规划一下旅行所需费用。同时策划好由谁照相,由谁拍摄视频。路上由我开车,老伴照顾随行的岳母并做好住宿等联系工作。到点后共同搬运行李,办理入住手续。

能够吃到一起

夫妻俩共同生活在半辈子,彼此之间知根知底,一日三餐吃什么,喝什么都比较了解。习惯素食的老夫妻,有时因为旅行劳累,也会心有灵犀一点通,要上几个荤菜打打牙祭。老伴知道我不喝各种饮料,所以她会在餐馆或服务区为我的保温杯加满天白开水和放入茶叶和相关的养生中草药片。

能够睡在一起

外出旅游是比较辛苦的事,如果休息不好,对于中老年人来说是很麻烦的。与老伴夫妻俩一起去旅行,可以开一个标间,晚上住宿在一起,老伴忙别的,自己也能安心上网作文章。如果与其他人,或是别的女人一起去旅行,就不那么方便了,最起码晚上不能睡在一起。

夫妻俩一起去旅行是一种什么体验?

我酷爱旅行,而且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和我爱人一起旅行的,那么夫妻一起旅行,是一种什么体验呢?我来说说我的感受。

和爱人一起旅行是最幸福的事情

自己酷爱旅行,但我爱人喜欢清净。每当我独自旅行,看到绝美的景色时,总想如果她在身边,和我一起体验这壮观绝美该多好!

于是我把我的想法告诉了爱人,逐渐的她开始与我同行,我知道她这是因为爱我,更是由于我出去旅行,总是去山高路远的险峰、高原、沙漠、草原,她心里总会有些担心,担心我的安全,担心我是否吃好,担心我是否能休息好。同我一同旅行可以照顾好我,而我真的想带她去看向往的远方,能同爱人一同出行心里幸福满满。

逐渐的她也喜欢上了旅行

人们常说:人生不仅仅是眼前的苟且,还应有诗和远方。是的,和爱人一同旅行的次数多了,她也逐渐喜欢上了旅行,有时甚至她会催促我出去“放飞心情”。

我们旅行分工是明确的,我来计划行程,制定攻略,她负责后勤准备。她对我的行程安排,是绝对信任的,我建议的目的地,她很少反对,因为每次出行都能给我们带来惊喜,令人难忘。而出行时所要准备的衣服、钱、卡、相机等等,我只需简单说一下路途,和会遇到的气候状况,其它就不用操心了。

我对旅行线路的选择是十分挑剔的,我不喜欢喧嚣的城市,不喜欢人多的景区、景点儿,我喜欢人少的自然景观。所以高原、沙漠、草原、森林、雪原、海岛就成了我旅行主要的目的地。出行方式主要是自驾游或自由行。

记得爱人第一次和我长途自驾旅行,是先穿行黄土高原,自宁夏进腾格里沙漠,再到巴丹吉林沙漠,然后沿河西走廊经陕西、山西回京。当时她对这行程,有些犹豫,这条线路黄土漫漫、大漠孤烟,有什么好玩儿的?但当我们一同站在黄河岸边,看着那奔腾的壶口瀑布、在延河边吃一碗地道的香菇面、落日余晖下望着那浩瀚无垠的茫茫沙漠、被金色胡杨林所震撼、惊叹地质奇观七彩丹霞,她也开始喜欢上旅行,开始理解我为什么那么喜欢旅行。我们几乎每年都有长途旅行,还会利用短假期自驾旅行。

高原旅行是很令人向往的,我们去过几次,每次上青藏高原,都会有新的发现,都是对心灵的洗涤,青藏旅行是让人上瘾的。

新疆是多民族地区,民族风情令人着迷,更有很多绝美的自然风光。美丽的喀纳斯湖、边陲小城塔城、石油城克拉玛依、伊犁河谷、塞里木湖、自驾者的天堂独库公路、环塔克拉玛干沙漠旅行等等,新疆就象磁石般吸引着我们。

出国旅行的次数并不太多,令人难忘的是在澳洲旅行,一起到遥远的澳洲边陲小城珀斯,这座天边的小城,被评为世界上最宜居的城市,当我们面对浩瀚的南印度洋,心中真是感慨万千。太平洋上的明珠大堡礁,是潜水爱好者的天堂,在这里潜水,是很多人的理想,我和爱人深潜幽深的海底,在大堡礁留下足迹,至今难忘。

旅行收获了什么?

旅行的次数多了,去了很多很多地方,早已从最初的到外面透透气,到自己向往的地方看看风景,释放压力,放飞心情,变为细细品味旅途中的一切。朋友们常常问我,你们为什么对旅行这么着迷?旅行让你们收获了什么?细细想来,没有确切的答案,可能只是心里对远方的期盼,期盼着下一次的旅行吧!但可以肯定的是,夫妻一起旅行,可以加深彼此间的感情,更会增加相互理解与支持。

我是快乐驴子,酷爱旅行,喜欢分享旅途中的所见的闻,分享快乐。

夫妻俩一起去旅行是一种什么体验?

我排名第二的旅行,和我老婆排名第二的旅行,是同一个。

2015年,我们一起用了77天时间,旅行了欧洲15个国家——依次是:俄罗斯、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白俄罗斯、波兰、捷克、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马其顿、塞浦路斯、希腊、意大利、梵蒂冈。

而我排名第一的旅行,是100天时间环游新疆、西藏,并独旅尼泊尔。

老婆排名第一的旅行,是127天时间去欧洲、北美和南美的旅行。

那个时候,我们两个彼此都还不认识呢!

但我们之前和结婚之后的旅行,全部都是背包客的自由行、自驾游。

所以,你若问我夫妻俩一起去旅行是一种什么体验,我的回答是:我是我老婆最好的旅行同伴,我老婆也是我最好的旅行同伴。

当然,不仅仅是旅行,也包括生活。

一起旅行的次数多了,我和老婆之间就变得十分默契——现在每次旅行之前,我和老婆只需要商定目的地,剩下的事情都不用商量了,都知道自己要干什么,分头行动即可。

毕竟我们从来没有过跟团游,所以旅行中的一切,我们都需要自己提前安排,自己去搞定一切。

我负责编制行程攻略,编好之后,老婆负责订住宿、订车、以及准备除摄影之外的行李;摄影的那一套我负责。

这样,就可以出发了。

我和老婆的旅行观高度一致。

比如说我们都没兴趣住星级酒店,我们都更愿意住青年旅舍,或者是当地人的民宅——注意不是民宿,是当地人自己空余出来的房子;,不管是在塞尔维亚、科索沃、黑山,还是在西班牙、波兰、立陶宛……

我们都愿意起早或是贪晚,去拍摄日出日落。

我们都不怎么在意吃,可以凑合,也可以自己去超市买食材——她负责备菜,我负责做菜。

她做菜不怎么样,但很喜欢吃我做的菜。

然后她很喜欢拍自己,发朋友圈;而我对拍自己毫无兴趣,只愿意拍风景,以及给她拍照。

老婆对这一点特别满意,因为既满足了她拍美照的要求,而我压根就不想拍自己的人像,因此还节省了不少时间。

有了孩子之后,我们在旅行方面的习惯也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有变化的也仅有几条罢了。

就是从此自驾呢,需要提前预订一个安全座椅给孩子。

然后拍照的时候,还要给我们家的小毛头拍上几张。

出发前会带一点儿童用药。

行李箱比以前重了——因为孩子的东西也会占去一定的重量。

其它方面,依然还是全部都玩自由行;依然住民宅或是青年旅舍。

住青年旅社的时候就很好玩了——来自不同国家的把背包客,看见旅社里晃悠着这么一个小毛头,就会觉得十分欢乐。

小毛头每次出去溜达一圈,就肯定能抱回来几样水果。

就这样,孩子周岁时,我们去了俄罗斯的贝加尔湖;接下来的几年,带着孩子就是摩洛哥自驾,塞尔维亚自驾,丹麦所属法罗群岛自驾,澳大利亚自驾,外高加索三国自驾(亚美尼亚、格鲁吉亚、阿塞拜疆);然后去美国自驾加州1号公路、66号公路,还去了一趟厄瓜多尔的加拉帕戈斯群岛……

就这样,孩子五岁之前,居然稀里糊涂给他凑齐了六大洲。

当然,他自己也是稀里糊涂的,就知道跟着爹妈玩,很开心。

我们之所以带着孩子继续旅行,倒不是想着所谓的“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人生那么多起跑线,谁知道他将来想玩哪个赛道呢?

还有啊,那么多的起跑线,都是商家给画出来的,我们也没想着让他都试试。

再说了,他这个年纪的旅行,最大的收获只是获得了父母最密集的陪伴,其它的也谈不上能记住多少,更谈不上有多大的意义。

只不过我们是自己带孩子,我们自己还要旅行,所以旅行的时候,就必须带上这个小毛头罢了。

倒也不是一点想法都没有——我有一个想法,就是这小子长大了之后,要不是一个背包客,而是一个跟团游的人,我就会觉得自己太失败了。

应该不会吧,我想。

以上照片全部原创。

我们还会这么一直旅行下去,直到老得走不动的那一天,就窝在家里,看我们以前走过的路。

反正都有照片呢。

反正都有游记呢。

反正都长在我们自己身上了呢。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