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些旅行自媒体都是发各种车上睡觉,车里做饭的视频?而景点视频旅行感悟很少?
自媒体,大多数人都是赶鸭子上架,想旅游,主要是想拍点视频赚钱。
想赚钱,就得考虑成本。为了节约成本,很多人在车上吃,车上睡。其实,在一般的小车上睡觉,是一件痛苦不堪的事情。由于小车的空间、温度、空气等因素的制约,睡眠质量是很差的。在一个小车内,塞满锅碗瓢盆,各种吃的,车内各种异味,想想都是令人作呕。
很多业余爱好者拍摄的视频,毫无思想,更谈不上美感,都是沿途琐碎的,鸡毛蒜皮的事。很多人不了解旅游地的风土人情,又没做功课,都是信口开河,胡说八道,亦或是唠唠叨叨,没完没了,说些不着边际的废话,口水话,令人生厌。有些人干脆就放点行车记录仪的影像,像老太婆的裹脚,又臭又长。那个敷衍,简直是作恶!然后在有限的文化和见识里,努力来一段文字,吸引你进入看,结果往往是失望折返。
良莠不齐的自媒体,随性。但却是,泥沙俱下,垃圾特别多。
旅游类节目,还是电视节目靠谱。
为什么有些旅行自媒体都是发各种车上睡觉,车里做饭的视频?而景点视频旅行感悟很少?
说话有点直,请勿对号入座,只谈点看法。
因为喜爱旅游,我做的是旅游领域自媒体,也关注了不少旅游大V,也取关了不少,包括一些大V。其中就有不少那种只发吃饭睡觉的视频,而不分享美景的作者。我觉得,这不是我想看的内容,我喜欢的是能给我带来美的享受,最好能边游边分享旅游感悟的作者,不管你是大V还是新手。如果只发做饭睡觉视频,大都千篇一律,要说厨艺,我还不如关注美食大伽。
我认为,有些旅行自媒体只发各种车上睡觉,车里做饭的视频,而景点视频旅行感悟很少,原因有二:
一、不愿投入,敷衍粉丝有的旅游自媒体从不看景点,也不进景区,拉个车徒步走上几个月就成了大V,收获几十上百万的粉丝;有的天天发车里做饭、吃饭、睡觉的视频,也不介绍景点,也不告诉大家攻略。还有的在清澈的溪流边做饭,在森林生火,车上带着大大的煤气罐,这都是非常大的安全隐患。
除了视频,有的作者讲的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请问看完之后,粉丝收获了什么?我们想看的是你是怎么游的,景区有什么看点,最美的地方在哪,景区最新的活动有什么,在景区怎么找到又好又实惠的酒店,当地的特色美食有什么?……这些才是我们想了解的。有些自媒体,不愿投入太多,他们的目的只是赚取流量。但是你可知道,不做大家感兴趣的内容,就算能红一时,很快就会被遗忘和取代,因为你发的视频没营养。
二、功力不足,讲不出个所以然旅游涉及交通、游览、住宿、饮食、购物和娱乐等多方面,内容丰富,涉及方方面面。同时,应该还包括旅行当中的所思所想,对当地旅游发展的意见建议等内容。
很多旅游自媒体对所到景点或者地区的人文历史、经济发展、特色美食等不甚了解,也不愿提前做功课。自己都不清楚,怎么清楚地讲给粉丝,这也是有的作者特意回避的原因。
其实,在如今的信息社会,做功课的途径很多,网上一大把,如果提前做些功课,把这些内容融入到自己的视频、文章中去,相信你的粉丝会越来越多,走得越来越远。
我是大美潇湘,愿与您分享美景、分享快乐!
为什么有些旅行自媒体都是发各种车上睡觉,车里做饭的视频?而景点视频旅行感悟很少?
也来谈谈这个话题。
在下在今日头条写旅游类,刚好,与本话题有涉,有感触,进来聊聊。
确实,现在发各种车上睡觉,车里做饭视频很多,而旅行感悟很少。
为什么是这样一种情况?有缘由。
世间百行,行行有规,做媒体也有自己的规矩。一般而言,有价值的作品,必须是原创,纯粹,唯一。作为一个普通的创作者,要达到这一点,不难,也不容易。
不难,大家已经见到,大量描写车上睡觉,车里做饭作品涌了出来,写(拍)这个,好处是,素材来得容易,天天要吃饭,拍就是了。同时,可以做到原创,唯一,而不至陷入抄袭。你想,写吃饭,不可能抄袭,因为这是自己亲自吃饭,怎么是抄来的呢,尽管形式有雷同别人,原创没有问题了,所以说不难。
反过来,写旅行感悟,地点、人物、景致、历史、今天,上下左右写了去,就有点难了。弄这个,需要一定功底,需要有叙事能力,这叫能写。
拍摄也是书写,而且是高于文章的凝炼叙事,记得《话说长江》吗,那叙事,那文采,不是能作散文者便可以做到的。所以说”不容易“。
用视频记录旅行感悟的人少,还有一缘由,是因为景点早有介绍在先,文字的、影像的,百度网络,到处都有。普通游客,一时兴起,也有表达,这地面,人声闹嚷,挤进去,容易引来抄袭之嫌。
加之,普通作者的感悟、言说,由于本身知识结构,和社会影响力达不到,在今天鲜有人看。往往是你可以表达,但没有人听,没有批评,咱们的言语声响亲身感悟,走不出身边几个人。在这个人人都是作家,评论家的时代,这便是一般创作者之难。
雪上加霜的是,一些朋友,越没有生活,越不敢深入生活,兴致上来,弄一些视频,发了。
殊不知,即兴、快餐永远不可能出有价值之作。这也是今天很少见到语言、画面达到融和形成张力的作品原因。发表于30年前的《话说长江》,至今没有比肩作品,大家跟在后面跑,灰都吃不到。
那么,视频作者提高的出路在哪儿呢?
我认为,必须走介绍(经验)这条路,得出干活,用干活去引领、点亮。头条西瓜广告词说的好:点亮对生活的好奇心。
你拍摄的事,便是如吃饭、睡觉简单,也应该去努力介绍一个经验,或讲一个故事,或者干脆记录一段美。尽量不随机,而多有”预谋“。有预案的作品,和即兴作品,不是一个概念。郭德纲相声说的好,没有一段是即兴的。这就要求作者,一定要深入更细致的生活。咱写自驾游吃饭、睡觉,也有丰富的世界可以展现。原则上来说,发各种车上睡觉,车里做饭的视频,本身并没有错,而是所发视频的质,被质疑。
有作者走色(擦边球)、惊奇,走险的搏取眼球之路。有的故意编造惊险,什么“荒郊野外,晚上睡车里,有人砸车,我不敢出来 ”,蒙谁呢?荒郊野外,一脚油门,不就到了人群聚居的地方吗?有的人甚至拿便器来说事,教人怎么用,这是卖“马桶”的商家都不屑做的事,拿来视频里放,有意思吗?
今年夏天,作者在威海营地,有一个房车做视频的,拍在下的床车,旁若无人,自言自语,短短一分钟视频,“经典,小编”重复超过十次,言词含混:
“这是一款经典某某车,小编特喜欢,介绍给大家,经典的车边柜,小编很少见到,小编发现了这车太阳能安装的很巧妙,太经典啦......”语言重复啰嗦,逻辑颠倒混乱,这是经典吗,满街都有的东西。
有人炒一个白菜,煮一碗面条,也惊炸,尖叫”老铁们“来围观、点赞。肉麻。
最恐怖的是那种,自己并没有经验、而做视频介绍经验的乱说者,自己对这个东西(旅游品)并不了解,好在哪里,经验值在哪里,全不管,拍视频,先放出来。
举一个太阳能视频例子。床车,安装太阳能这一块,有需求,很多人需要经验,愿意看。有一位老兄,车SUV,买了两块折叠太阳能板,板子大约前引擎盖大小,驻车时,摊开来,晒,可以有点电,供充手机用。
这是一种几年前已被淘汰了的太阳能板, 现在根本没人用。新一代的太阳能功能早已日新月异,力量强大,正在努力以满足全车体,吃饭、睡觉,冷暖为目标发展,其充电,有光就可以,行车正常充电,......
今天充手机电更其简单,一块香烟盒大小锂电池,充足一次电,,可供两台手机半年以上。价格还不贵。那种老式太阳能,半天半天,弄一点电,充手机,早已出局了。
介绍过气的产品,对于自驾新手,会诱导其走弯路。相当于欺骗。为做视频,而做视频,这是今天一种非常不好的现象。
还有人,来了一个包裹,故弄玄虚,先说上半天,打开,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手电,或一把水壶、一个普通逆变器,或其他什么物件,决非稀罕物。最后,要求人点关注。
这是技穷表现。
手上能拿出来的活,少了,嘴上的话语无伦次,长了。有些人,没有能力表达清楚一桩事,又缺乏敬业精神中最要紧的东西——勤奋。“抖”的太可怜了,怎么会被视频逼成这样?
得承认,自媒体是高级技术活。真正的作品,不能靠糊弄,唬。你得用心了。
在下也做头条,是写文章的,偶发视频,但不敢说自己是自媒体。早年,曾在纸质媒体蹭饭,感觉,文字有重量,白纸黑字,写下来,收不回去。做这事,可不敢马虎,一定要慎重,再慎重,不可随便写了贴出来就行,拍了,发出去不管。你发的东西,它有生命, 会播展,播是传的意思,它有脚,会走,会产生影响。
媒体,不是那么好做的,不是拿了个手机,拍出来,播出去便完事。后期,你还得为它负责。
窍门是,文艺创作,无论是写还是拍,讲究体验,从体验出发去表现生活。可以拍烧饭,可以写床车怎么睡觉,但,你得想办法,将那画面、将你的文字往深里去。怎样表现生活,怎样往深里去呢,我认为,你得赋予这餐饭的意义,写出在某个地方睡觉不同寻常。对比、不同,生出同一种情。
举个例子,作者喜欢露营,就是视频表现的睡觉。我曾专门写过关于露营的文章,比如某年在中朝边境,方圆几十里无人,哨所、对岸人民讲话声很近,鸡犬相闻。觉得这是人间难得的享受。记录下来,文章得青云奖。
就一睡觉,吃饭,纹饰它,给它一种意义,你的旅行,也在其中了,你寻找的,努力的也可能是这个。
回答朋友所问,写什么不重要,怎么写重要。怎么写,就是赋予一个简单的事,不同情趣,这得构思,增加意境,趣味,而后,简洁地说出来。否则,天天吃饭、夜夜睡觉,都拍下来,你也烦,坚持不了的。
为什么有些旅行自媒体都是发各种车上睡觉,车里做饭的视频?而景点视频旅行感悟很少?
与你有同感,我也是个二十几年的驴友,也自驾过很多地方,最近看到很多自媒体拍的视频,主要内容就是做饭,逗狗,介绍床车怎么睡觉,关于地理人文景观寥寥而已,有的甚至胡说八道,连最基本的常识都没有。
不过也不能责怪这些自媒体,本身不是专业的摄影师,剪辑也是半吊子,口才更谈不上,能把普通话说利落了就很不容易了。曾经看过一个小伙子的视频,常用语就是,“真美,特别美,超级美”,“好吃,特别好吃,超级好吃”。他们也很聪明,发现拍的视频内容宠物出镜多,播放和点赞就多,发的做饭点赞也多,那还费什么劲发风景。所以满篇都是逗狗,做饭,晒床车。在家逗狗估计没人看,在家炒个土豆丝也没人看,在家铺个床也不会有人看。
都抱怨做旅游自媒体收入不高,不是你太难了,是你没有找到自己的特有IP,没有李现的颜值,没有黄渤的口才,没有大张伟的机智,都不是问题。用点心,做点儿跟别人不太一样的内容;用点功,提前做做功课把旅途中的风景好好了解一下;用点脑,好好组织组织语言,文化可以不高语言要有趣;我都替你们着急!
为什么有些旅行自媒体都是发各种车上睡觉,车里做饭的视频?而景点视频旅行感悟很少?
这二年突然发现做房车旅行自媒体的越来越好,这也说明有更多人开始房车生活,一边玩,一边分享房车旅行生活,我觉得这非常好。也间接的促进了房车产业发展,也让更多人了解房车,喜欢房车,爱上房车。至于为什么会有那么多房车旅游自媒体分享房车生活及房车上的吃喝玩乐,我相信这都是房车生活的一部分,好比柴米油盐酱醋茶本来就是生活的一部分。这样也可以让更多人通过视频了解到最真实的房车生活是什么样的,我觉得非常不错,这也是我拍视频的一部分。景区本来就是商业化很浓重的地方,也有很多人在分享,在去拍这些景区完全提现不出房车旅行生活的优势,房车旅行本来就是慢悠悠的生活节奏和生活方式,找的环境也是人少安静的地方。
为什么有些旅行自媒体都是发各种车上睡觉,车里做饭的视频?而景点视频旅行感悟很少?
景点门票贵,玩不起。只能在景点外围一拍而过,拼凑个视频而已。还有一批人不顾切身实际,盲目的投入自媒体视屏创作,有一定的关联。
回答这个问题,思绪退回二个月前。在新疆伊犁喀拉峻草原景区门口,见到三辆自驾游车辆停放在一侧。其中有两组手握拍摄机器的自媒体创作者,在收费处看到旅游区域全程二百六十五元一张门票价格。私下相互交流后,只是简单的拍写视频,驾车离去。旅游景点高价位门票,束缚了一些自媒体自创人员,购买门票在景点内拍晒视频的念头。从而导致所拍摄的视频,全无质量。
这些自媒体原创人员,经常拍做饭,车内休息,路边购物的视频,也有点身不由己。毕竟,出门在外,处处都牵扯到花钱消费的困境。景区物价因素有点价格过高,普通的一个新疆面食馕饼,都要卖到八块钱一个。在内地卖五元一斤的蟠桃,到了景点都以十块钱一斤出售。烤羊肉等食品价格上线,都偏高在上。看到这些因素,我们就能适当的理解这些自媒体创作人员,所拍摄的旅游外围视频。
成长是需要时间,需要过程的。说到这里,有许多读者认为,没有金刚钻,就不揽瓷器活。是的,每个人都是从新手锻炼而成熟的,他们正处在成长期。若是友友们想多看到,景点对视频感悟,不妨有目的的选择一些大咖自创人员,拍摄的景区内游览视频,就会有精彩内容呈现。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