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老人养老,为什么不要让家境最好的子女承担全部费用?你咋看?
问你个问题:你觉得一个家境比较好的家庭,应该为自己的父母全权养老,而不把责任分摊给自己的兄弟姐妹吗?
这样说有点概念抽象化了,我举个简单的例子:
比如父亲这边兄弟三个,其中老三能耐最大,本事最大,那这个情况之下将来老人行动不方便了,是应该由老三一个人全权负责老人的饮食起居吗?
那肯定有人就说了:当然要老三全权负责,为什么?因为老三家境殷实呀,能够给老人更多、更可靠、更保险的生活,所以这是理所应当的事情。
而且咱们自古以来就是孝道为先,你不孝顺父母,村子里的人都戳你脊梁骨?对,没错,我们必须要孝顺父母,但是还记得我刚才做的那个假设吗?
是不是应该要老三一个人独立负责给自己的父母养老?并不是!也绝不应该!
如果你想反驳,我欢迎,但前提是你得把我这个故事看完,而我讲的这些大家不用当真,只是把它当做一个故事就行。至于你品出什么道理来,那是你的能耐和本事。
村子里的王老太太身子骨是越来越不行了,眼瞅着行动都不太方便了,出门的时候都得拄着拐杖。
家里的几个儿子就说了,咱们不行就给老人养老吧,给老人养老的话照顾着老人,省得再出什么意外。
兄弟几个都答应了,接下来就是谁来养老的问题。
老大往后退了退,说:我肯定不能养老啊,我兜里面一毛钱都没有,现在我连儿子的生活费都负担不起,每天我都吃糠咽菜,老太太本来肠胃就不好,跟着我不得天天拉肚子啊?
老二也往后退了退,说:我也不能给老人养老,虽然说我家里有点钱,但是我不在老家住,我在县城里面,而且每天起早贪黑,早上起得早,晚上很晚了才能回来,没有时间陪老人。
就剩下老三,老三在村子里面相对富裕一些,而且还承包了几十亩地,按照这种状态来说,老三来给老太太养老,那太适合不过了。
于是老大、老二往后一退,直接把老三顶了上去,老三那个时候刚好搞了几十亩地,在村子里面还种了一大堆的果园,一年下来的净利润就有20万左右。
而且自己儿子也在县城里面包了一个饭店,一年下来的总流水就得有100来万,折合在一块,老三家里面里里外外一年赚个50万,没问题。
这种情况之下,老三如果再不出头,那就容易被别人戳脊梁骨了,然后一拍胸脯说:没问题。再往后老太太的饮食起居全部由我来照顾,大哥、二哥,你们就放心好了。
你以为结束了吗?没有,这并不是一个喜剧也不是一个合家欢乐的事情。
两个月!短短两个月之后老三就后悔了,而两个月之后兄弟三个人之间的感情也全都没有了。这两个月究竟发生了什么?且听我慢慢道来:
老三家里面家境再殷实、再富裕,也富裕不到请保姆那种状态,而且村子里面请个保姆多让人家笑话,这一点大家可能很难理解,如果说常年生活在村子里的人知道,如果照顾老人还得请保姆的话,那得让别人戳脊梁骨的。
老三这个人说忙也不忙,说不忙其实也忙,家里赚那么多钱,你不可能一天到晚地就在家里面蹲着呀,那园里面的水果成熟之后是不是得把水果卖掉?卖掉的时候是不是得四处去找合同?签订单?
自家老婆也需要前后忙活着,而且儿子还需要在饭店里面来回盯着,一个月下来总归有那么三五天的时间特别忙,老三最开始忙的时候还能够左右推脱一下,尽可能和自己的老婆分开搞。
实在不行,把自己的儿子叫过来,让饭店里面的师傅们帮忙盯一下,但总不是长久之计。
终于有一天,老三这边实在是忙不过来了,自己要忙老婆也要忙,儿子儿媳妇都在忙,家里面没有人来照顾老太太了,于是老三给老大打电话,希望老大能够帮忙照顾老太太两天。
开玩笑,怎么照顾?
老大那边直接以大哥的口吻训斥起老三来了,当初我们把老太太交给你的时候可不是这样说的,你是拍着胸脯跟我们保证,能够把老太太伺候好的。
怎么这才多少天啊,你就有问题了,那再往后逢年过节全都由我们来照顾就行了,要你照顾干什么?
你卖这个好人缘有什么用?到头来让我们这些兄弟们忙活,不可能,自己想办法去吧。
到了老二那边老二也是左右搪塞左右为难,唉呀我怎么照顾呀,我现在正在外面打工呀,咱们当初不是说好了老三你来照顾老太太吗?怎么到这个时候你变卦了,你这个变卦可不要紧,直接把我给坑惨了你知道吗?咱做人不能这么样子啊,老三平时的时候我也挺照顾你的,怎么关键时刻你给我掉链子呀?
就连老三都没有想到,自己平时忙前忙后,就这么一点点的小问题,让自己的大哥二哥来帮忙,大哥二哥都不帮忙,还说风凉话,于是老人怎么养老又成了一个难题。
不过话说回来,老大老二是不孝顺的人吗?不是,他们逢年过节都会给老太太买点礼物、送点吃食,而且老太太那边有什么事情哪怕就是请假,打个电话都能过来伺候老太太。
但为什么老太太在老三这边住了有两个月,突然之间老大哥老二就转了性子呢?主要原因有以下三点,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强烈不建议家中最富裕的那个人承担老人的所有事情,因为这样做的确会出现问题。
第1点,已经有人担责了在此之前老大老二老三一块来照顾老太太,原本没什么问题,可老三拍着胸脯保证照顾好老太太之后,老大和老二就已经放松了心里准备,在这种放到心理准备的前提之下,老大和老二就有大概率不去照顾老太太。
在他们的心里潜意识当中,有老三照顾就足矣了。
可是没有想到老三非但照顾不好,还给自己打电话,那既然要求我来照顾最开始的时候你出这个头干什么?
你出的这个头还不如让大家每个月都照顾一下呢,这样我们心里面多少也能有个准备,你这冷不丁地来一下子谁也受不了,毕竟大家又都不是说天天闲着没事干的人。
第2点,老人心里面也有落差手心手背都是肉,突然之间把自己放在老三这边了,老大老二连面都见不到,老人家心里面也是慌的,你说老人家能不想老大老二吗?不可能,都是自己的儿子,都是自己的心头肉,只能在老三这里面住,老太太虽然不言不语,其实心里面也有个小疙瘩,这个疙瘩还真解不开,这种事情就没招了。
第3点,自己一个人照顾老太太承担的责任会更多我们不妨想象一下,如果老太太有个重病,老太太有个三长两短,说句不太客气的话,那将来谁需要出大力气?
当然是需要老三,为什么,因为老三自始至终都扮演了一个全权负责的角色,那一旦自己的兄弟们都习惯了这样的角色,将来即便老太太需要做手术,需要花费巨额的医疗费用,老大和老二也大概率会默不作声。
不是说不孝顺,而是过去多少年以来都是这个样子,都习惯了,冷不丁再让自己多拿点钱,不太可能,但如果从最开始的时候就已经约定好了每一个人去养老人的一段时间,并且分担好对应的责任,这一切可能会好很多。
最起码大家心里面明白,接下来应该由我来负责任、接下来应该由我来怎样怎样了。
这种事情其实就是典型的好说不好听,与其让家里面兄弟姐妹当中最富裕的那个人独自来照顾老人家,倒不如每一个人平摊任务,哪怕这个人因为工作原因实在是没时间了,你也要让他有责任感。
责任感具体体现,可以给他安排一些小事情,或者直接就让他拿钱,这其实对兄弟之间的关系维护反而更加重要。
大包大揽把所有东西全都包在自己的身上了,所有的担子都自己挑,保不齐会祸害兄弟之间的关系。
你们觉得呢?
给老人养老,为什么不要让家境最好的子女承担全部费用?你咋看?
这个问题,我最有发言权,我亲身经历父亲和大伯给爷爷奶奶养老。
爷爷奶奶都是普普通通的农民,一辈子靠种地为生,养育了4个子女。大伯家家境是最好的,因为他家堂哥有出息,是大老板,做生意比较有钱。我父亲是工人,家庭条件一般。
爷爷奶奶没有退休工资,他们只能靠卖点自己的种的菜,维持生活,父亲每次去爷爷家,都偷偷摸摸地给爷爷钱,不让母亲知道。
有一年爷爷患病,是肺癌,大伯和大姑小姑他们家没有一家出钱给爷爷看病,都是我父亲骑着三轮车,带爷爷去医院看病,直到爷爷去世。大伯那时候也从来没说给爷爷看病。
爷爷去世以后,奶奶就孤独起来了,过年的时候堂哥才回家,奶奶就追着堂哥向他要几百块钱,攥在手里,他都没给。奶奶回到屋就自言自语:“你说他那么有钱,给我几百块钱拿着不行吗?”
后来奶奶的年龄大了,越来越糊涂了,竟然摔倒了,那一摔,她就永远也没从床上爬起来。
一家人开始商量伺候奶奶的事,大伯说要给奶奶请个保姆,我们两家掏钱。父亲同意了,先把钱给他了,可是保姆做了一个月就不做了。无奈之下,我母亲辞去工作,全身心照顾奶奶,照顾到奶奶去世,那年我才上高中。
当时我们家的条件有限,我还要上学,母亲也没了工作,奶奶的开销都是我们家出的,而且大伯从来都不提,父亲就觉得和自己兄弟不好意思开口,就一直没提。
家境条件好并不是决定给老人养老的条件的,家境条件最好的兄弟,也不一定会独自承担赡养老人的责任。为什么给老人养老,不要让家境条件最好的子女承担呢?
给老人养老,子女要均摊。孩子都是父母的孩子,父母养育他们,对他们的付出都是一样的,同样,他们每个人都应该承担赡养老人的责任。
子女成家了以后,都有各自家庭的利益,也都有各自的私心,如果子女在赡养老人的问题上,不能够达到共同,肯定会产生较大的矛盾。就算家境好的子女,他也不想自己承担赡养老人的责任,因为他会觉得亏。
而家境不好的子女就更没有能力独自赡养老人了。
赡养老人,不在于家境,而在于心。有句老话说“养儿防老”,人到老了,儿子一定能给自己养老吗?一个家境好的儿子,不一定能对得起父母,一个家境不好的儿子,却能承担起对父母的责任。
赡养老人,不在于儿子的家境有多丰厚,而是在于他对老人有没有心,懂不懂得感恩。
一个家财万贯,特别抠门的人,即使他的钱财再多,也不见得他有多疼爱自己的父母,因为他越有钱越会算计,就连亲情都算的很透,而一个老实本分的人,就算自己没有钱,也要对父母尽心尽力,这就是区别。
家境越好,越怕吃亏。家境越好的兄弟,往往越容易计较,恐怕自己出钱了,别人就赖账,导致心理不平衡,他不放心其他的兄弟,所以,就会先要钱,越好的家境,越怕吃亏。
其实赡养老人,都是儿女凭心而论的,不要因为家庭的贫富,就把这个责任变了味,兄弟之间应该相互分担,对父母的责任尽量做到平均。
总结:给老人养老,不要让家境最好的子女承担,是怕他会多心和吃亏,怕兄弟之间闹矛盾,关系会处不好,当然有心的子女是不会计较谁对父母付出的多,谁对父母付出的少的,但最起码的一点就是最好要做到均分。—END—
大家好,我是豌豆说情感,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我,也可以在下方留言评论,欢迎大家一起来探讨!
给老人养老,为什么不要让家境最好的子女承担全部费用?你咋看?
父母是大家的父母,不是一个人的父母,大家都有赡养老人的义务,家庭条件好的对父母可以多出点钱,但其他的兄弟姐妹也要尽力赡养,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不能因为家境好就让全部负担。
给老人养老,为什么不要让家境最好的子女承担全部费用?你咋看?
都是子女,都有赡养父母的义务,家境好的可以多承担一些赡养父母的费用,家境不好的可以少承担一些赡养父母的费用,这些都是没有问题的,对于如何赡养父母,如何给父母养老,如何承担父母的养老费用,兄弟姐妹们也可以坐在一起商量的,但是不管你怎么穷,你也要承担起赡养父母的那一份义务。
当然,如果家境好的想全部承担赡养父母的费用,那也是没问题的,但是没有拿出承担父母赡养费用的其他的兄弟姐妹,更应生在平时的生活中去多照顾父母,更多尽一份孝心,这样做的话,还是比较合适的,因为你们都是父母的子女,不管是多拿费用,还是少拿费用,都有义务,都应当尽心尽力的去赡养照顾年老父母的!
有那么一句话是这么说的,有钱的出钱,没钱的出力,这句话在赡养父母的问题上也是可以用的,家境好的有钱的,可以多出费用,或者全部出资赡养父母的费用,但是没有拿钱的其他的兄弟姐妹们,你们就应当在其他方面去做好赡养父母的工作,这样也尽了你们的孝心,也完成了你们赡养父母的任务!
感谢您对从善如刘三农问答的关注和支持,欢迎您的评论留言!
给老人养老,为什么不要让家境最好的子女承担全部费用?你咋看?
我的看法是:给老人养老,兄弟姐妹多的,家境好的可以多出点钱,家境差的可以多出点力。但不能让家境好的全部承担所有费用。因为老人是大家的老人,都是为人子女,都应该为父母养老。兄弟姐妹之间能够互相关心礼让,在一个大家庭中也是一种团结和睦的氛围,也是一种良好家风的传承。长辈胸怀宽广,对下一代有很好的教育引领作用。每一个人都要老去的那天。家和万事兴!
给老人养老,为什么不要让家境最好的子女承担全部费用?你咋看?
案例;
老母亲有3个儿子,老大开一家互联网公司在外地,老二也有一家公司,勉强过得去,老三在家务农,老母亲跟着老三生活,一次母亲过生日,老大老二都回家来了,老大给了母亲5万,让她自己花,老二给了3000,母亲接过那5万,随手递给了老三,说跟着你生活,你也不容易,填补着过日吧,这时老大立刻从老三手里抢了回来(场面立刻尴尬),又递给母亲说,这是给你的,让你花的,我知道老三不容易,他有2个儿子都上学,日子很累,还得照顾你,他两口子日子过得很辛苦,说着又拿出一个银行卡,递给老三说,里面有50万,给两个孩子上学用,啥时候缺了再跟我说,母亲跟着你们,你们的辛苦和操心我和你二哥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了,你二哥条件差点,你也不要计较,有能力了他也会做的。这就是母亲在的兄弟之情,老二看着在落泪。
俗话说的好,叫一家门户一个天,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
还有句俗话说的更好,子女赡养老人,不要讲理由,就是应当之分,更不用到处显摆,也不用谁欠你情分,就算兄弟姐妹之间,也不用攀比争执,自己的父母自己养,不论条件好与不好,孝顺尽责就是应该的。
但是现实却不是这样,特别是农村,尤其是前些年,很多子女为了养老人的那点利益得失,却争执的脸红脖子粗,有的甚至吵架干仗,多少年闹别扭,不上门不搭腔,甚至影响到下一代。在往深了看,人们都归结于经济条件差,其实,并不完全是理由。但的确存在。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子女多的家庭,一般都是家境条件好的相对承担的多一些,其实其他兄弟姐妹也都心知肚明,作为父母更是清楚的很,但是绝大多数父母都会更操心那个条件更差的,甚至偷偷地利益输送,但是这对于子女来说,也就没什么公平一说,正是那句俗话,叫一奶同胞,鱼水相帮,问题就出在配偶身上,亲兄弟亲姐妹再怎么都不会差,也不会说啥,但作为另一半,就会觉得不公平,所以这就使得老人中间难做,条件好付出多的那个会中间受夹,脑子好使的会左右逢源,但绝大部分都很难做得到,于是就会有矛盾产生,所以子女多的父母往往都会更辛苦更劳累的几个子女之间来回帮,看起来是全家和气,其实最累的是父母。
当然那些有高额养老金领的老人,往往子女之间矛盾更多,说得难听点,就是都盘算那点养老钱谁花的更多。
好在那些60后70后门,有一大半都是独生子女,就算有两个孩子的,也是一男一女,一般女孩子不会太争利,女孩子的天性本来就望见娘家格外亲,绝大多数都会让利给哥哥弟弟,当然赡养父母自然也会是男孩子的事,这就是我们传统社会的现实现状。
至于题目说的为什么不要让家境最好的子女承担全部费用,其实没有为什么,孝顺父母,应当之分,费用多少,全凭良心,不孝之子也会有,也有那种为富不仁的渣货,但这也没办法,只能归结于父母命不好,从小没把孩子教育好,无非就是自己多受点难为而已。
子女之间也是人敬人高,更有上行下效之说,有教养就是有教养,与穷富关系不大。
绝大多数父母为了平衡子女关系,不会让那个家境最好的全部承担自己的养老,起码表面是那样做的,所以呀,父母初心本意是为了一碗水端平,但又总是操心那个差的,为了融合之间的关系,都不会一味地去损失那个家境条件好的,但是最终会是好的破费多一些,这也是很正常的。所以这就是所谓的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