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武汉要开展全员新冠病毒核酸筛查,10天内要检测千万人,你怎么看?

5月9日、10日两天,武汉共新增6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打破了湖北省连续35天无新增确诊病例的记录。 5月11日晚,为切实加强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武汉市向各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下发了“关于开展全市新冠病毒核酸筛查的紧急通知”(下称《通知》)。《通知》称,经研究决定,武汉将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全员新冠病毒核酸筛查“十天大会战”。 《通知》要求,各区的具体方案需明确本辖区基本情况(人口基数、街道数量、社区数量等)、组织方式、时间安排(需具体至街道、社区的采样时间),各区要按10天期限,做好本辖区全员核酸筛查的计划安排,相关检测费用由各区财政保障。 你怎么看?

对千万人十天内进行新冠病毒核酸筛查,这是继战疫期间“武汉保卫战”的又一重大举措,其做法是肯定的。

关键是,武汉可以通过普查,武汉常住人口是解决了后顾之忧,那么,对于大量的流动人口仍不能做到从根本上杜绝病源,特别是那些无症状病毒携带者,除非禁止外来人员进入武汉。不过目前来讲,这样做仍不失是一种极好的办法。

在疫苗还没有研制出来之前,所有的大城市、疫情多发区都应该进行核酸检测,才能从根本上遏制住病毒的传播,这样,国家会损耗大量的资金,这对于有着14亿人口的大国来说,真是太难了!

最新消息!武汉要开展全员新冠病毒核酸筛查,10天内要检测千万人,你怎么看?

不能只是武汉,应该全国人民都检测,全部检测了该隔离的隔离,该治的治,没事的人就可以摘掉口罩正常做自己该做的事去

最新消息!武汉要开展全员新冠病毒核酸筛查,10天内要检测千万人,你怎么看?

5月9日、10日本土新增病例连续两天呈两位数,特别是吉林舒兰市和湖北武汉东西湖区分别出现本土聚集性的疫情,确实要高度重视,防控形势不容盲目乐观。

9日以来,湖北武汉市东西湖区出现6例本土病例,均出现在同一小区,打破了湖北省连续35天无新增确诊病例的记录。东西湖区随即也调整为中风险地区。

在疫情形势严峻的背景下,吉林和武汉都在提升应对级别。

武汉市下发紧急通知,将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全员新冠病毒核酸筛查“十天大会战”。可以说是最快速,最高效,最坚决、最主动的一项重大举措,充分体现了政府抗击疫情的决心和斗志,这对武汉乃至全国都是大举措,必须点赞和支持。

1,全员大排查,主动发现潜在风险

作为疫情曾经的震中,武汉感染率和社区蔓延程度明显高于其他地区。从三民小区出现的问题来看,武汉核酸检测范围还是不够的,必须扩大检测范围,才能真正有效防止疫情出现反弹。现在湖北无症状感染者仍较多,占比较大。将近600人。

1,有利于推进武汉全面复工复产

武汉是千万级的大城市,为了尽快恢复正常生产生活,减少二次爆发的可能性,全面核酸检测也是非常有必要的,武汉商业氛围要进一步去刺激,经过全民检测,有了数据说话,相信更多的人会去消费,这样是有利于商业稳步复苏。

2,有利于继续推进全面复学

本土疫情风险增大,家长们又开始担心了,目前武汉初三学生已开学,就是经过全体核酸检测,才安心返校。从5月1日开始,武汉高三学生优先开展核酸检测工作,全市1.9万名高三学生核酸检测结果全部为阴性。随着初三年级5月20日即将返校,还有后续其他年级的开学计划,检测无疑是最有效的筛查手段。

只有全面复工复产复学持续推进,才能逐步生活正常化,经济才能更快复苏。

10天一千万,很多人质疑武汉检测能力,个人认为全员检测还需要具体的执行方案,决心已经下了,这点才是最重要的,你认为呢?欢迎评论区留言。

最新消息!武汉要开展全员新冠病毒核酸筛查,10天内要检测千万人,你怎么看?

挺好的,既可以拉动内需,又可以防止疫情复燃隐患。没有健康就没有小康,在决胜全面小康之年,特别有意义。也是一次大样本试验,可以为今后类似问题积累经验证据。

最新消息!武汉要开展全员新冠病毒核酸筛查,10天内要检测千万人,你怎么看?

武汉全员检测核酸,此举务实、务本。

从科学角度看,有助于深入了解新冠病毒的危害程度、传播特性、分布状况、潜在风险等信息。对全国其它地方下一步的抗疫具有很强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从社会角度说,可以摸清底数、减少盲目、准确施策、安抚民心、稳定社会。对一方面要取得抗疫的最终胜利,另一方面要尽快把社会生活恢复到正常状态的决策具有很强的依据价值。

国在际上还可以借此有力回击那些诬蔑不实之词,用数据打脸那些无耻政客。

此举还可以使得社会制度的优越以及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的担当,得到进一步的体现。

武汉全员检测核酸,虽实施于一隅,却影响到全局。是值得国人大大点赞的正确举措。

最新消息!武汉要开展全员新冠病毒核酸筛查,10天内要检测千万人,你怎么看?

检测千万人,冠世大工程;新冠无处躲,绝杀不遥远;武汉迎再生,全国有保证;生活新希望,百业又兴旺;美帝看不惯,拚命挥大棒,今夕非昨夕,我自宏图展。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