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人还这样接雨水?
谢谢相邀!
看到这样接雨水的画面,使我脑中回到了我那辛酸痛楚的童年。我的老家是农村的,我的老房子座落在一片梯田的山坡上,那是一座用木头、瓦片、泥墙凑合而成典型农房,四周围是从半山腰绵延而下,台阶形式的梯田。
一到春天,雨水总是哗啦啦不停地下着。所有的水田为了能够顺利播种,全都蓄满了波光粼粼的雨水。大人们穿着蓑衣,戴着斗笠,总是冒雨牵着耕牛在水田里翻耕,因为他们赶着这个雨季完成农活。那时候还是生产队的形式,虽然肚子吃不饱,可是那时候的口号却是喊得震天响。
我那瓦片木板盖的房子就在那一片白茫茫的水田之中,经过耕作和雨水冲刷的水田水夹杂着草屑和泥浆混浊不堪,根本不适合饮用。那时候穷得叮当响,还没有钱去山上接汲泉水。平时晴天还有可能去泉眼处挑上一两挑来泡茶,煮饭,但是在那风雨肆虐的日子里,要挑一担泉水是非常困难的。
于是隔壁的大伯父就常常用水桶放在屋檐下接雨水喝,我们也跟着学样子。可是每到下雨我的脸盆往往却要放在厨房里接雨水,童年的记忆之中,我的房子过不了多久总会漏水,不是猫儿为了捉到老鼠掀了房子的瓦片,就是狂风吹走了瓦片。
房间里冬天也是寒风凛冽,因为那种木板房缝隙很大,无孔不入的西北风往往不告而入,使人寒颤连连。
现在像这样接雨水的样子,我想一个中国已经找不出几户人家了吧。题主既然能够拍出这样的图片,说明题主也是有智能机的手机,应该也不会住在那种环境之中。或许出远门住着一些工矿瓦房也未可知。
但愿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安居乐业,杜甫那一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的美好愿景能够实现。
问题回答完毕!敬请赐评!谢谢!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