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延汗为什么被称为蒙古族的“中兴之主”?
谢谢邀请。
悟空问答说的这位达延汗指的就是《明史》里说的“小王子”(约1467—1517),全名叫孛儿只斤·巴图孟克,又称察哈尔·巴图蒙克。一些历史流派称其为“蒙古族的中兴之主”其实并不精准,应该说达延汗是有得有失的枭雄。
甲、说达延汗是有得的枭雄主要是他统一了蒙古的部落,暂时结束了分裂的局面。瓦剌也先被明朝于谦击败死后,直到“小王子”蒙古才重新出现霸主。达延汗小时候跟着老婆满都鲁哈屯出兵征服瓦剌,迫其西迁。长大了以后,消灭异姓权臣亦思马因等,统一了东部蒙古各部;将漠南漠北地区左右翼六万户分封诸子。
乙、说达延汗是有失的枭雄主要是他被明武宗朱厚照击败被抢了光芒。正德十二年(1517)十月,达延汗企图借统一蒙古之势和明朝争夺中国中央的话语权。双方在应州决战,明军开始被蒙古军分割包围,渐渐处于下风,不愿意做皇帝,老想指挥军事战役和到九边重镇之一的宣府(今天中国首都北京市西北河北省宣化一带)自由生活的明武宗作出一个大胆决定……御驾亲征,和达延汗一决胜负。明武宗与士兵们同吃同住,还亲手杀蒙古兵一人,这种“走在前、做表率”的精神使得明军气势大振,很快就扭转了局势,达延汗失败,只得引兵退去,明军大胜。这一战打的真漂亮,充分显示了明武宗的军事才能,使蒙古军队在之后很长时间内不敢侵扰明朝,达延汗也在失败后不久死去,蒙古地区又逐渐出现封建割据局面。
达延汗为什么被称为蒙古族的“中兴之主”?
达延汗其人。
达延汗是成吉思汗黄金家族的第十五世孙,全名孛儿只斤.巴图孟克。他在位期间同统一了蒙古各部,历史上称为北元可汗。
他是察哈尔蒙古部的鼻祖,同时也是外喀尔喀蒙古七部祖先,格埒森扎的父亲。这个外喀尔喀蒙古部是现在蒙古国的主体部落。(达延汗像)
在历史上,达延汗和明朝的明英宗时期对应,曾经和明武宗朱厚照短暂交手,被击败。实际上是被惊吓走的,没多大损失。
因为达延汗统一了漠南蒙古,后人称其为蒙古的“中兴之主”。
黄金家族。成吉思汗的后裔一般都称为“黄金家族”,但成吉思汗死后,他的四个儿子的后代才被称为“黄金家族”,元朝建立后,蒙哥大汗规定,只有拖雷的后代才被称为“黄金家族”,到了明朝鞑靼可汗达延汗时期,只有达延汗的后人被称为“黄金家族”。黄金家族从其称呼来看,是逐渐缩小的,主要集中在蒙古皇帝血统上或者统一蒙古 的可汗,是逐渐剥离混杂血统,纯化缩小“黄金家族”的直系血统。
达延汗的妻子满都海。达延汗是元朝的皇帝后裔,被称为“黄金家族”。他的父亲和叔叔联合壮大,并推举他的叔叔为大汗,他的父亲为“济农”,类似于副大汗,丞相的职位。(满都海剧照)
不过可惜的是,兄弟两个在部族的战争中先后去世,他的婶婶满都海福晋掌控了汗廷大权,她拥立自己的侄子6岁的孛儿只斤.巴图孟克(达延汗)为大汗。蒙古传统,前任大汗的妻妾要归现任大汗。蒙古其他部族的首领为了获取达延汗家族的控制权,纷纷向满都海福晋求婚,她拒绝了非“黄金家族”贵族的求婚,32岁的她嫁给了自己拥立的7岁的达延汗。(达延汗满都海剧照)
她辅佐年幼的达延汗,率领部落东征西讨,消灭了仇敌,巩固了察哈尔蒙古部落的统治地位。虽然相差25岁,她和达延汗的感情相当好,达延汗一共有十一个儿子,其中七个是满都海福晋生的,两人共有7子一女。令人称奇的是这八个孩子居然有三对双胞胎。
达延汗统一东部蒙古六部。达延汗亲政后,蒙古右翼的永谢布、鄂尔多斯、土默特三个万户部落内部分散,各自为政,非常容易被攻破,他们向达延汗称臣归附。达延汗也派自己的次子担任“济农”,管理右翼三万户,不过达延汗次子被不服的部落将领杀死,从此左翼起兵征讨右翼。
1510年,达延汗的左翼的主力部队击溃右翼主力,起兵反叛的主要将领率残部逃往甘肃、青海等地。1533年,达延汗的两个孙子才将逃跑的叛将消灭,从此统一了漠南蒙古。
经过20多年的战争,达延汗统一了东蒙古六部,这是成就其“中兴之主”美誉的主要原因。
分封蒙古各部,现代蒙古各部起源。为了加强对蒙古各部的统治,达延汗分封诸子,重新划分各部落的行政版图。共设立左右两翼六个万户,分别是:察哈尔部万户、兀良哈部万户、喀尔喀部万户、鄂尔多斯部万户、土默特部万户、永谢布部万户。大汗掌控左翼三万户,“济农”负责管理右翼三万户。(蒙古少女)
达延汗从新划分的部落万户是后世各部蒙古部落形成的起源,有分裂和吞并,但总体的部落形式没有多大变化,一直延续到现在。
达延汗为什么被称为蒙古族的“中兴之主”?
达延汗(1473年-1517年),是“大元汗”的另一种音译,意为“大元大可汗”,因多次遣使入贡,明人常称其为小王子,本名巴图蒙克,是成吉思汗第十五世孙,巴彦蒙克(阿噶多尔济之孙)之子,蒙古大汗。
满都鲁死后,他的第二位妻子满都海夫人拥立其侄孙巴图蒙克为大汗,就是达延汗,33岁的满都海夫人也改嫁给了7岁巴图蒙克。巴图蒙克1480年(一说1479年)继位,是为达延汗。
达延汗年幼时,满都海被授予“彻辰”称号,摄政。1487年,16岁的达延汗开始亲政。经过与卫拉特部的数度征战,将其击溃。1506年,达延汗征服亦思马因、火筛、亦卜剌,统一漠南蒙古。后人称其为蒙古的“中兴之主”。正德十二年(1517年),入侵应州,死于征途。
达延汗为什么被称为蒙古族的“中兴之主”?
所谓的“蒙古中兴之主”是后世人对达延汗的评价,要说达延汗为什么是“中兴之主”就要从蒙古的统一开始了。
蒙古人是塔塔尔、泰翼赤乌、蔑儿乞、乃蛮、克烈、汪古部、以尼伦和迭列斤两大部落组成的蒙兀王国人的后代,后来孛儿只斤·铁木真统一蒙古各部,在今鄂嫩河源头召开库里尔台大会,即蒙古大汗位,号成吉思汗,建国号为“大蒙古国”,漠北结束了长期混战的局面。
蒙哥死后引发了忽必烈和阿里不哥汗位之争,蒙古帝国内战爆发。窝阔台汗国,钦察汗国与察合台汗国支持阿里不哥,伊尔汗国则支持忽必烈。忽必烈击败阿里不哥后,蒙古帝国基本分裂成大元王朝和四大汗国(窝阔台汗国,钦察汗国,察哈台汗国,伊尔汗国)此后忽必烈的权力仅限于东方,而在元朝的官方观点中,元朝皇帝应当也是蒙古大汗,但权力已经有限了。
后来元朝被朱元璋打败撤回蒙古的发源地,渐渐的丧失了中央集权,成了蒙古统一前的邦联国家,元的流亡朝廷还依然采用大元朝时的官员旧制,已经对蒙古各部不能有效的管理了,而7岁继位的达延汗在14岁亲政后首先废除了元朝留下的太师、太尉、太傅、太保、少师等职位,重新以成吉思汗时代的济农、诺颜代替,征讨鄂尔多斯、土默特等部,将其余蒙古诸部和朵颜三卫牢牢的控制在手中,统一了蒙古本部。后来他又将东蒙古划分为六个万户,各个万户和各个鄂托克的领主全部由达延汗的子孙充任,剥夺了异姓封建主对领地的绝对统治,确定了黄金家族的绝对地位。其实他是复兴了铁木真时期的政策和权力。(很像文艺复兴,他的应该叫政治复兴吧,是因为这个叫的中兴吧,呵呵)他将被明朝驱逐出中原后退回到蒙古高原,并且逐渐分离的蒙古帝国,再一次统一起来,正是因为有这样的功绩在,达延汗才被称为蒙古族的“中兴之主”。
达延汗为什么被称为蒙古族的“中兴之主”?
谢谢悟空邀请!
达延汗为什么会被称为蒙古族的“中兴之主”呢?
达延汗就是蒙古被称为“元后”时期的一位重新统一了大草原各民族的“后元皇帝”,他的名字叫做巴蒙图克,是被赶往大草原的“末代元帝”元顺帝的第七代真系后裔。
蒙史给以烈祖巴图蒙克(达延汗)的评价相当高的,把他和太祖铁木真(成吉思汗)、世祖忽必烈(薛禅汗),并列称为蒙古三大英雄。
但是据说史书中无论是《蒙古源流》、《蒙古黄金史》、《蒙古世系谱》还是《蒙古喇嘛教史》等,对于达延汗的记录都是东鳞西爪式的寥寥数语,有的甚至矛盾重重。下面先简要说一说达延汗未出生蒙古情况。
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率领大军包围了元朝国都“大都”,元顺帝孛儿只不妥懽帖睦尔仓皇逃回大草原。此时的北元朝廷虽然处在内忧外患不断的环境中,但是仍然存在了20多年。
直到北元十年之时,明朝大将蓝玉率领大部队杀到了北元首都应昌府,击溃北元精锐部队十万多人,托古斯铁木尔大汗被他的部下杀死在“捕鱼儿海战役”中之后,北元政权才开始迅速分化为三大部分。
以内蒙古、东北三省为一部属于科尔沁部,称为漠南蒙古,习惯性叫做鞑靼;以现在的新疆、青海、甘肃一带为一部叫做漠西蒙古,习惯上把他们叫做瓦剌;以蒙古国境内为本的,也就是成吉思汗的大本营的,喀尔喀部,也叫做喀尔喀蒙古。
此后的北元政权已经四分五裂,元顺帝的后裔也仅仅是以小部落的形式存在了。
那么达延汗又是如何把这样一盘散沙的国家统一起来的?
1、达延汗是依靠他的贤妻辅佐而成就伟业的。
明宪宗成化16年(1480年)之时,北元满都蒙汗死后膝下无子继承汗位,只剩下一个唯一的曾侄子巴图蒙克(达延汗)算得上是至亲嫡系,于是北元众臣只好拥立年仅7岁的巴图蒙克即位,称为达延汗。
蒙古族有一个陋习传统,就是继承汗位之人必须把前任大汗的妻子也一并继承,于是达延汗就娶了满都蒙汗那个比他大很多的妃子满都海为王后。这个满都海可是一个文武双全,智谋超群的奇女子。
此时的满都海毫不犹豫地担任了达延汗的“彻辰”(摄政王),1481年,彻辰满都海带上达延汗开始讨伐瓦剌,结果大获全胜,把瓦剌首领也先赶到了漠西边缘。于是由此军威大振。
又于成化19年(1483年)击溃了他父亲的宿敌万户侯亦思昭因,这次达延汗终于带回了被亦思昭因抢走多年的亲生母亲。
于是达延汗借着威势向右翼派遣他的次子乌鲁斯博罗特担任该分支的“济农”(副汗),不料其子却被右翼水谢部和鄂尔多斯部的两个领主,在其宣誓就职之时把他杀了。
达延汗夫妇大怒,率领大军翻过翁衮山峡谷,来到土尔根河畔扎营。夜晚时分,右翼达拉特部驱赶成千上万的牛群向达延汗的军营发起冲击,达延汗夫妇在夜间不明情况,以为受到大军冲击,于是全军逃回。
第二次征讨右翼时,达延汗征召了科尔沁的部队参与进攻,这一次取得了胜利。此后又在其妻满都海的运筹帷幄之下取得喀斯博尔图决战大获全胜。版图基本达到成吉思汗时期的标准。
2、成吉思汗陵前宣誓。
扫荡诸多万户成一统之后,踌躇满志的达延汗特地召集全军来到成吉思汗的陵园宣誓。达延汗宣称自己是草原上的大汗。
3、亲政封分诸子六个万户,取得实际领地的控制权。
1487年,16岁的达延汗开始亲政,废除了元朝设立的“太师、太尉、太傅、太保、少师、平章、知院”等官职,改为实行成吉思汗时的“济农、诺颜”等官职。
达延汗将他的七个儿子全部封为万户,分派各地代替领主镇守,从而有力地取得了实际的领地实权。由此剥夺了封建主的领地,实现了一时的治理成效。
总之,所谓的达延汗“中兴之主”指的是他重新统一了大草原,然而对于经济或者人民的生活水平来说并没有产生多大的变化,然而时间也不长,因为达延汗仅仅在位37年,44岁便与世长辞了。
达延汗为什么被称为蒙古族的“中兴之主”?
实时无人,遂使竖子成名。大明王朝自永乐皇帝朱棣以后,缺乏远征大漠的勇气使北元残部得以修养生息,逐步恢复了元气。尤其是土木堡之战,明军大败,皇帝被俘,于谦组织北京留守人员另立新君坚决保卫北京。并且在北京城下打败了进犯之敌,所谓的大元“中兴之主”昙花一现罢了,后来,蒙元只能是袭扰大明边境而已,再也回不到当初八宏一宇的辉煌岁月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