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舅80岁去世,他生前打过我父亲,我恨他!出殡我不去错了吗?

我大舅军人出身,身高185,脾气暴躁,年轻时,爸妈因为家庭琐事吵架,大舅上门一拳打掉父亲两颗门牙,父亲至死没踏进大舅家门,临终时叫我也别来往了。现大舅80岁去世,他出殡我不去吊丧错了吗?

娘亲舅大,你太不懂事了,你父亲打你母亲,你舅舅作为娘家人教训一下你父亲有错吗,都不知道你们是个什么样的家庭,才教出你这样不明事理的人来。

大舅80岁去世,他生前打过我父亲,我恨他!出殡我不去错了吗?

如果主动上你门报丧了,你不去,就显得有点小家子气了。上辈人的恩怨,就此一笔勾销!逝者为大,何况还是你的舅舅。

大舅80岁去世,他生前打过我父亲,我恨他!出殡我不去错了吗?

你是个记仇的外甥

你没参加你大舅的葬礼,是因为大舅曾打掉你爸爸两颗门牙,是对是错暂且不说,家庭之事,是非难论。

前些的,网上一个丈夫曝打妻子46个耳光。如果你是这个挨了46个耳光的妻子的哥哥或弟弟,你会出手吗?在你准备出手"报仇″的那一刻,你是否会想到他的孩子将会怎么样呢?

第一个问题来了,那个打了妻子46个耳光的男人做的对吗?他该挨打吧?

假如那个挨了46个耳光的妻子是我的姐妹,我绝对反击,而且不考虑后果。也许我能把他打残,甚至打死,也可能他再打我46个耳光。

总的来说,他那样打妻子不对,应该被大、小舅子曝揍一顿。但伸手打人没有尺度,你父亲两颗门牙就是你大舅没掌握好力度,重了些。

回到主题,你大舅打你爸是因为他的妹妹,你的妈妈受到了欺负,他才出手的。他出手的那一刻,绝对没想过他死了以后,你不去参加他的葬礼。他应该知道的是,外甥、外甥女会记恨他。但他顾不了这些,妹妹受屈就该出手,姐姐挨打就该反击。这就是兄弟姐妹之情,兄弟姐妹之间打闹可以,外人不可以!

笫二个问题来了,你有兄弟姐妹,他/她们受辱,你怎么办?1善良人能忍住,2怕挨打不敢出手,3怕得罪外甥不能出手,4不顾一切奋力反击。你会选择哪个?

这4个选项都是错误的。

夫妻打闹时有发生,过几天和好如初,娘家人尽量不出手,娘家人出手就得罪人了。

不出手就不等于说任由事态发展,怎么办呢?

第一,阻止,不能任由婆家人打骂;

第二,讲礼,这是最明智之举,打女人不对,让他们赔礼道欠。抓住礼可以唇枪舌剑,驳得他跪地求饶为止。

你大舅军人出生,勇有余谋不足,出手太重,伤了你爸爸的身心,他有错。

你不参加大舅葬礼,你妈不反对就不说对与错了。

关键是姐夫小舅子当年打架,多少年后,表兄弟们处于一种尴尬境地。这事成了一种趣谈,世人津津乐道,自己听着别扭。

大舅80岁去世,他生前打过我父亲,我恨他!出殡我不去错了吗?

问:大舅八十岁去世,他生前打过我父亲,我恨他,出殡我不去错了吗?

亲戚的矛盾,对错只在亲戚之间,公堂上如果受理,可以分出谁对谁错,但拿到街面上来说就没有对错了。

如果不论对错单论情理,大舅出殡就应该去了。那是因为这已经抛开上一辈的恩怨,父亲和大舅都没有了,出殡这不是他们死人的事,这是活人表兄弟之间的事了,还要把父辈的恩怨传给下一辈吗?

农村死人的丧事,平常的亲戚是不报不去,近亲戚是必须要报丧,你和大舅的亲戚就是近亲戚。

你大舅去世如果没人拿着白纸条给你报丧,你能知道哪天出殡吗?这个给你报丧的人就是你大舅的儿子你的表兄弟差来的。大舅死表兄弟差人给你报丧,这就是替大舅跟你家泯了恩仇。看在表兄弟的面上,还是应该去的。

况且,你大舅家是你母亲的娘家,你大舅家的表兄亲是你母亲的娘家人。在若干年后,你母亲百年的时候,你母亲的娘家人你的表兄弟就是事亲,母亲出殡是离不开世亲的,如果你跟表兄弟关系闹僵了,母亲去世的时候,娘家人不管你通知不通知,来人闹事也是你的麻烦。

既然大舅家的表兄弟给你报丧了,你就应该去吊丧。以后的亲戚还会走动,母亲百年还用得上娘家人这个事亲。

大舅80岁去世,他生前打过我父亲,我恨他!出殡我不去错了吗?

你大舅是你母亲的亲哥哥。不看僧面看佛面,为了母亲的脸也得去,子不去母也得去,子不孝父母之过。若众人议论让母也丟人,老辈之小事。若干年己过,何必记仇。心胸太小。在众人看来,一错在父不该传教子错,二错在己认识浅薄。错了,错了。

大舅80岁去世,他生前打过我父亲,我恨他!出殡我不去错了吗?

过去农村有句老话叫“姐夫小舅,见面就揍,揍了白揍”。想你大舅现在八十岁去世,又是当兵的出身,而且性格又比较暴躁,看到你爸爸和你妈妈吵架,作为娘家人的他看到自己的妹妹或者姐姐挨欺负,肯定会出手的。作为那个时代的人,这种事打了也就打了,连警察都不会给你处理这种家务事。

俗话说:老不管少事,少也不要去管老一辈的事。姑舅亲辈辈亲,打断骨头连着筋。他们老一辈的事情已过去若干年,如果你再把这件事放在你的心上,可见你也不是个胸襟宽阔之人。

渡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你还在思虑这件事的时候,说不定人家老兄弟俩在九泉之下已经握手言欢了呢!

去吧,作为亲外甥,尊从国人习俗,娘亲舅大。这不仅是对你妈妈的一种尊重,也是体现你大度胸怀的一个时刻。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