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走了,母亲该谁养?
父亲走了,母亲该谁养?
副题是:女儿接了父亲的班,儿子在农村。
一看就知道怎么回事了,正好我身边也有这样的例子,我来谈谈。
和我一起上班的老张,有个叔叔张大海,在建筑公司当设计师,每月80元工资,福利优厚。在七十年代,这收入就是上等了,但老婆孩子都是农村户口,农转非特不容易。七五年张大海到退休年龄,本来想再干二年,等儿子长到十八岁接自己的班,可他这个位置早有几个虎视眈眈,不要说迟二年退休了,狠不得他得个病早些退休呢。没办法,退吧。好在还有一个十九岁的姑娘,长得亭亭玉立,落落大方,这下,张大海只有让女儿接班,儿子没希望了。
张大海回到农村,优哉游哉,生活好不得意。由于那几年文革,儿子也没念好书,混了个初中毕业证,就回广阔天地练红心了。生产队每年分不了几十块钱的红,在农村说个媳妇彩礼一百二,三转一响也要五六百元,还得托人,走后门,可艰难啦。张大海由于是四八年前参加的工作,是离休,工资全发。在当时,可是个小康家庭呵。到儿子成家立业年龄,媒人连门槛都踏破了。经过老子又挑又选,儿子娶了一个如花似玉俏嘀嘀的媳妇。公公喜,婆婆爱,小俩口如胶似漆。老公公又给儿子翻盖了五间青砖瓦舍,让周围邻居十分眼热。女儿接了班,张大海将每月工资除过两条黄金叶烟和一箱塔山春酒钱外,余下的都归儿子掌管。就这样过了几年,张大海就得了个半身不遂,吃喝拉撒全得人侍候,开始儿媳妇还十分体贴,和婆婆争先洗涮,侍候十分周到,比女儿还強,老汉感动得还流泪颗呢。久病堂前无孝子,这样拖累了半年,儿媳妇开始不耐厌了,怨婆婆不中用,嫌大姑子不闻不问,索性自己也不管了。儿子怕老婆,也不敢多嘴。大姑子虽接了老子的班,因文化太低,胜任不了文秘,也学不会技术,只能在低层苦熬,工资也涨不上去。偏偏又遇上国企改革,一下将她给刷下来了,下岗待业,雪上加霜。十几年了,一家三口还在单位给的二十平米的平房内生活。当临时工,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生活还无着落,怎么能顾及老爸呢。为此,女儿和儿媳妇没少生气,有时当着老汉的面,就对骂起来。老汉好日子到头了,他又是个火爆脾气,气了几次,就一命呜呼了。丧事办的倒十分排场,企业领导还送来花圈,致了悼词,给婆婆送上撫恤金。一家也过了几年太平生活。近几年,婆婆岁数太大了,也不能给儿子当驴了,儿媳妇经常出言不逊,儿子也不言语,新盖了五间小洋楼,也轮不上老娘住,看大门去。如今的老人都“爱”住门房。也不错,夏暖冬凉!
老汉走后,也没给老伴留下一分老底,就这二百元的优抚金和一百来元的农村养老金还掌握在儿媳妇手中,老婆婆真成了一贫如洗呵,这不,又得了个老年痴呆,说话絮絮叨叨,颠三倒四,更引起儿媳妇反感,要求大姑子赡养老人,为此姊弟反目,把老娘夹在中间,难过呵。经人调解,两家一家一个月。老乒乓球,打来打去,真不是个味。
老娘艰难生活图片
父亲走了,母亲该谁养?
一个正常人不会提出这样的问题,提出这样问题的人,心理已经扭曲了,变形了。
说实话,这样的人真不如乌鸦。
父亲走了,母亲该谁养?
千年百善孝当先,
尊老受幼古流传。
育子养老义务定,
法律法规在眼前。
抛弃虐待法可判,
教育拘留有法办。
俗风生儿来养老,
法定子女无差豪。
不因地位高低分,
更无因贫不尽赡。
道德法律均不容,
借口托词老不管。
鸦有反哺报恩意,
羊有跪乳谢母情。
姐弟攀比推责任,
禽兽不如已忘恩。
就拿接班来说事,
亲情丧失找借因。
生养盖房建家业,
外处老人付心血。
白白活到半百年,
不知耻辱顾脸面。
养老它事不裏粘,
同尽义务何需言。
义务权利同时有,
赡养继承互对等。
孝子行孝从不攀,
最大努力侍亲安。
不但心中自无愧,
也为子孙树典范。
农村习惯儿为主,
法律面前无主辅。
儿女都待同赡养,
托词让人笑谈当。
父亲走了,母亲该谁养?
父亲走了,母亲就应该由儿子养老!这不是农村不农村的问得,是儿子应该给母亲养老!必须的责任!
父亲走了,母亲该谁养?
父亲走了,母亲该谁养!提出这个问题就不是个孝子。如果真的嫌弃母亲,发征婚广告或者将母亲推出出门,什么都不用考虑了!恐怕留下的话柄是:连畜牲都不如!
父亲走了,母亲该谁养?
父亲走了,母亲该谁养?
看到这样的提问我很吃惊。这不是人话呀!
父亲走了,母亲该谁养。
谁的母亲谁养,母亲生了谁谁养。还好意思说母亲。母亲谁养,自己的母亲你们不丢人!
我觉得:你们两个人,只要有一点点人性,不会把母亲扔在马路上不管吧。
不用道德绑架。你们是母亲十月怀胎,吃着母乳长大成人,你们的人性真的一点也没有了?
问题解释非常清楚,女儿接老父亲的班。女儿现在已经退休了,女儿在城市生活。儿子在农村。
我不在农村生活,农村问题现在让人琢磨不透。
农村天价彩礼,农村拆迁有多少钱多少套楼房。
我就知道我们国家全部脱贫,我就喜欢看新闻。
别管农村城市,养自己的母亲难道比登天还难。
父母老两口生了一儿一女。父亲走了,母亲现在成了老大难。儿子,女儿都应该养母亲。
女儿已经退休,儿子也早就不吃母亲的奶水了。
母亲的儿子,是哥哥或者是弟弟,难道你真的要和母亲的女儿拼命。父母的女儿不是姐姐就是妹妹,都说六亲不认,你们是一母同胞呀。
母亲的女儿,别说是顶替接班这个事。你也是当母亲的人,你真眼睁睁的看着母亲没有人养。
我是春韵刘姥姥:都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这位母亲的命也实在可怜。老伴走了,儿子,女儿不养你,你拿着“老年人保护法”去法院告他们俩。法律法规给老年人撑腰做主!
现在的人到底怎么啦,父亲走了,母亲谁养。这样的问题也敢登大雅之堂。唉😔!
2021.5.4.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