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对农民的扶持越来越多,为何耕种农田的人反而更少了?
这个并不奇怪,现在不少的人们由于受到西方洋思想洋习惯的影响,都想吃好的,穿好的,玩好的,勤劳的优良品的已渐渐退化,被堕性所占椐。站起想坐起,坐起又想睡下才舒服,除了万不得已为了生存下去而去劳动以外,谁人都想轻闲。现在到处都是舞场、茶楼、游乐区,人人都去劳动了,这些场所就不是要破产下岗吗?正因为有了这些场所,多少人都要去玩它几玩,进行堕性的训练与培养,所以人们越来越变懒已成了恶习。至于种粮不挣钱也只不过是使农村土地抛荒的其中原因之一。说种地挣不了大钱我相信,但说农民靠种田不能生存下去我是不信的,那么多没有外出打工一直守在农耕的人还不是没有饿死照样生活吗?归根结底还是欲望与堕性在人们的脑海里作怪!
在这样的环境下,不管你国家给多少农业补贴,都只不过是变相地增加了农民的收入而已,因为有了这样的收入,另外再打点工挣点钱完全能够生活下去了,又何必去受苦受累种地呢?当然这个也不能完全责怪农民。
如果国家没有什么补贴,而且还对所家庭承包的土地有粮食生产任务,外面打又工难,恐怕每个农村人都要去盘算,不种地就无法生存了,是不行的了,也自然不要谁来逼迫,保证农民们自觉自愿,踏踏实实扛着锄头下地去,一亩三分地刨得像花园一样!
国家对农民的扶持越来越多,为何耕种农田的人反而更少了?
国家对农民的扶持越来越多,为何耕种农田的人反而更少了?
这里面有两个突出的原因:
一是农资价格上涨过快,粮食价格低,国家扶持资金被生产成本吞噬,农民增产不增收;二是市场上劳动力工资上涨,农民收入原地不动,反差的影响,倒致了农民种地不如打工。
这些年国家对农业的补贴,大部分被生产成本呑噬,如果没有国家的这些补贴,农民种地基本就不赚钱。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是一个方面,质量下降,短斤少两都增加了农民种地的成本。前几天有个农民花五块钱买了一袋黄瓜种子,打开一数才130粒,除去瘪种子,仅剩60粒。如果按照这个比例,种一亩地要增加多大成本呀。现在市场上劳动力工资普遍上涨,打零工的劳动力每天少3---4百元没人干。劳动力工资上涨,种地本身花费就大,放弃土种地岀卖劳动力,每天要多赚一百多块钱,这个帐农民算的非常明白,就是补的再多,也抵不过这个收入,所以种地的人会越来越少。
建议国家能对生产资料加强管理,尤其在质量上严格控制,两袋种子顶不上一袋的数量,或者以次充好的,应该严肃处理。种子好坏直接涉及农民一年的收成,对劣质种子应当彻底查处,并让这样坑农的行为在市面上消失。
国家对农民的扶持越来越多,为何耕种农田的人反而更少了?
最关键是小农经济,一家一户单打独斗,耕种形不成规摸,所以效益相对比较差。又加上年轻力壮之农村人都外岀打工,农村全部都是七老八十的空巢老人,耕种土地有很多实际困难。有一些种少量的土地保证自己的口粮,有一些人由于困难太多,干脆就弃耕不种了。
农村的土地是农村人家的根本,也是国家的拫基,但由于种种原因,种田对农村人已经没有了多少兴趣。
政府应该出台鼓励土地耕种的政策,对弃耕,撂荒,加以制度上的限制, 必要时可以采取惩罚的手段,以保证耕地不弃耕,不撂荒,充分发挥18亿亩耕地的作用。
国家对农民的扶持越来越多,为何耕种农田的人反而更少了?
耕田费5o元十种子费50元十肥料费200元十农药费10O元十灌水费3O元十收割费10O元(每亩)下种,打药,除草,施肥,灌水,晒田,等等费用加起来,不赚钱你来种呀!。。。。。。。。
国家对农民的扶持越来越多,为何耕种农田的人反而更少了?
我对此作过一些调查,农民都说党的助农富农政策好。尤其是大集体时期过来的一些老农民,感激之情发自肺腑,溢于言表。
他们认为,现在农民种田,自种自吃,多余的还可卖钱,既不缴“皇粮”,又不存在“三提五统”什么的,同时国家还无偿发放种粮补贴款,以及籽种、化肥和农药等,这是历史上任何朝代都不曾有过的。
国家对农民的好,看得见,摸得着,谁也无法否认。但为何种田的人却越来越少呢?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农业出产有限,粮食产值不高。现如今,种一亩普通粮田,净产值也就是500多元,种十亩地也就是5000多元。农家承包的土地有限,出产也就有限。
其次,年轻人不看重种田,在算经济账。一个强壮劳力出外打工,一个月可挣好几千元,比如拿打小工来说,日工资在150元左右,一月就能挣回4000多元,抵得上全年一家老少出动忙活七、八亩粮田的收益。如果一家有两个人出外打工,全年收入还用得着细算吗?
再其次,大多数是老年人在种地。年轻人大多出外抓经济挣外快,部分女人进入城镇随孩子陪读、做饭,家里的活全抛给了老人。老人种田的情况分几种:一种是有很深的土地情结,有粮不慌,不算经济账;一种是自种全家吃,大忙时由孩子回家帮忙;另一种是只耕种近一点的土地,以满足日常生活,将稍远一点交于别人租种或撂荒。
第四,小农经济留不住强壮劳动力。有的年轻人在外扎了根,懒得再回到农村;有的将不时将父母接到外地,城市、乡村两头跑;有的子女反对父母再继续种地,划不过经济账,不如多休息。
国家对农民的扶持越来越多,为何耕种农田的人反而更少了?
国家对农民的扶持越来越多,耕种农田的人反更少了,这是不可争辩的事实!
过去农村的农民出生的子女就是种地的,除了当不了工人外,天生就是种地的料,没有絲毫的出路,无可奈何的只有种地,口朝黄土背朝天,从早干到晚,最后的结果是缺吃少穿没钱花,日子过得非常的艰难!!
尽管在改革开放时代,集体土地承包给农民,国家免了农业税,国家还有各种补贴,但是在家种地也只能吃饱肚子,家庭日常的零用开支能够应付,但要建房、家庭有人患重病住院、培养孩子上大学可就成了大问题了,加之国家有农民进城务工的权利!务工隋便都比种地强,所以国家对农民种地补贴越来越多而农民种地反而越来越少的主要原因就在于此。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