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高人指教:农村立碑的钱应该谁来出?

这还要请“高人”来指教呀,本人缺少自知之明,也来冒充一次“高人”,讲讲的我的看法:

一、为什么要立碑

立碑,并不是无事找事,也不是为了好看,更不是有钱无处用。立碑确实有几个好处:

【1】扫墓祭祀时坟墓不会弄错

有一首古诗,开头有这么一句:“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说的是在农村各处的荒山上,坟墓很多,在清明的时节,上山扫墓祭祀各自先祖的人很多。

在这种坟墓较多、坟墓相隔很近的情况下,如果没有立碑,年长月久,又不经常扫墓,蔓草野花盖过坟茔,就会有分辨不清,甚至弄错的情况。但立了碑后,那些长时在外,回乡很少的游子们,就不会望着遍布山岗的坟墓发呆了,不用担心“这是我某某的墓吗”了。

【2】扫墓祭祀时能迅速的了解该先人的基本情况

石碑上都刻有墓中主人的姓名、出生和死亡时间、坟向等亡人的资料,扫墓人祭祀时能迅速了解墓主人的情况。

【3】扫墓祭祀时,能清楚自己和子女与该墓主人的关系

石碑上刻有立碑人的身份、名字,扫墓祭祀时,能清楚自己与该墓主人的关系

【4】可以与修谱等家史工作互相提供证据

农村一般30年左右修一次宗谱,很多人工作繁忙,把父母亲、祖父母、或他人的一些生平资料给忘了,一到修谱时,就无法提借准确的生平资料。

如果立碑了,谱中需要的某些资料 就有了。

【5】

二、是否亲人都愿意立碑

给死去的亲人立个碑,虽不能名垂千古,但实际中对活着的人也是有益处的。

当我们来到自己的高祖、曾祖、祖父或父亲的坟前,想到他们生前的苦,想到他们生前的累,想到他们生前对自己的痛爱,领悟亲情,领悟人生,都是很有意义的。

当生,每人的看法不一样,有的人对先人充满敬念和情感,有的人重视的是活着的人。

每一个人的经济条件也不一样,经济条件好的人,木本水源之思重一些,慎终追远强一些。而有些条件差一点的人,迫于眼前的生活压力,象立碑点些事则是能往后拖就往后拖。

也有些人,目前的地位不同,他们不相信自己的荣华富贵是源于先祖的庇护,甚至怕影响自己的前程,对护墓立碑等事也不支持,甚至反对。

所以倡议立碑之人,要对不同的人进行了解,是否愿立碑,为什么不愿立碑。

三、碑上是否有立碑人的名字

石碑上都刻后所有参与立碑人的名字。

直系亲属为自己的先人立碑 ,如子、孙、曾孙、玄孙、来孙等等。

侄係亲属为先人立碑,如侄、侄孙、侄孙、侄曾孙等等。

旁係亲属为先人立碑,如女婿、外孙、外曾孙等等。

碑是什么人立的,是哪些人共立的,碑上就会有哪些人的名字,包括那些不晓事的婴幼儿童。

四、立碑的钱应该谁来出

把上面的事情理清后,事情就清楚了

【1】愿意立碑并愿意出钱出力的人

【2】愿意立碑并愿意出力但缺钱的人

【3】愿意立碑并愿意出钱、但不愿出力的人

【4】自己口头愿意立碑,但既不出钱,也不出力的人

【5】自己不愿意立碑但不反对别人立碑的人

【6】自己不愿意立碑而且反对别人立碑的人

说了这么多,最后冒充“高人”说一下,农村立碑的钱谁来出:那些愿意立碑、并愿出钱的人,钱就由他们出 ,在墓碑上刻上他们的名字,让后人记住他们。少数有心无力的人,都是亲人,能照顾就照顾一下。那些不愿立碑的人,就随了他们的愿,碑上少刻几个名字吧。

请高人指教:农村立碑的钱应该谁来出?

如果搁好上来说,子女们夥兑。如果子女们有意见,甚至不团结那就由谁牵头、谁倡仪的人来出。如果家族大人口众多,那么就按户头均摊。

请高人指教:农村立碑的钱应该谁来出?

给已故的长辈立碑,不是随便想什么时候立,就什么时候立,也是有说道的。

立碑的日子最好是选在清明节,要么就是7月15鬼节。立碑不能父母去世一个就立碑,一定要都去世以后再立。

立碑的位置,是立在坟墓的头上还是脚下,这要按着当地的习俗选择,别搞特殊化。

关于立碑时的费用,当然是由子女来出,但不能摊派,完全靠自愿,如果兄弟姐妹不和,那就谁带头张罗,谁出钱。

如果同一个坟地里还有叔伯的坟,那与你无关,是否立碑就由叔伯的子女做决定。

如果还有爷爷奶奶的坟,那就要由各股所有的孙子或者说孙女共同商量出资。比较好的石碑,价格也不菲,如果碑多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总之,在同一个坟地里,不论有几座坟,当然单坟在外。要立碑,最好全立,不能有立的有没立的,这样也显示出家族的和睦。

请高人指教:农村立碑的钱应该谁来出?

谢谢邀请。首先我们要明白为什么要立碑,立碑就是为千古留名,也是儿女们不忘父母养育之恩的心愿,更是百年之后这里曾经埋葬着我们的老祖先的留记。

现如今立碑有众儿女分摊来集资。也有尽钱吃面,有钱多拿,钱少少拿,没钱不拿。有独女自己给父母立碑的,还有孙子辈的有钱的独自给老人立碑。

我们计划给老父母在清明立碑,弟兄几个均摊,众子侄非常积极,马上就替父母把钱发过来了。

我朋友给他老人立碑,弟兄几个老四有钱拿大头,其余哥弟拿小头。

给自己老人立碑,不要计郊谁掏多掏少,都是同胞姐妹兄弟,你有钱多掏点他们还感激你,实在不行最好是弟兄几个均摊为公道。没必要到这里让人来耻笑。

另外切记,立碑时最好是往前倾斜五度,次吉是要立的端正。千万不要东倒西歪,更不要碑身立的往后倒。否则的话不如不立碑,对后辈不利影响非常大。

我是农民我在农村,我关心我们农民的美好生活。

请高人指教:农村立碑的钱应该谁来出?

碑不能乱立,钱更不能乱出,有一条特别关键,否则后果很严重,看完再也不怕说不孝!

农村立碑是有很多讲究的,不能随便乱立,而且在出钱这方面也是一样,不是所有的祖先,都需要你去出钱,可能每个地区的风俗习惯都不同,所以我只能说说我们这边的规矩

一些立碑的规矩也是不能随意打破的,否则后果很严重,接下来就给大家讲一下这些注意事项

立碑的顺序千万别弄错了

立碑一定要按照祖先的顺序来进行,举一个简单的例子,要是你的父母都已经过世了,如果你想给他们立碑的话,先要确认爷爷奶奶有没有立过碑,在我们这边,如果爷爷奶奶都没有立碑,就不能给父母立碑

因为你把顺序都弄错了,没有爷爷奶奶,就没有你的爸爸,也就不会有你,你不单单只是需要孝顺父母而已,更要孝敬你的祖先,如果父母生前没有能力给爷爷奶奶立碑的,就会加重你的负担,也就是说,你给父母立碑,必须先把爷爷奶奶的碑给立了

如果你还记得曾祖父,他们也没有立过碑,需要从曾祖父那里把碑立好,然后才能给爷爷奶奶立,接着才能轮到父母,要是你什么都不记得,甚至连曾祖父的坟在哪里都不知道,那就从爷爷这一辈开始!

比如在前些年我的两个舅舅要给我外公外婆立碑,但是外公的父母,却没有立过碑,所以他们二人就找我来了堂兄弟,先给外公的父母安上碑了,才能给我外公外婆立碑

反正立碑的责任是一代一代传下来的,比如高祖需要曾祖父立碑,曾祖父又需要祖父立碑,祖父又需要父母给他立碑

如果父母没有能力给祖父立碑,那么等到他们去世之后,这个责任就会落到你的肩上,你还是没有那个能力的话,就会落到你儿子身上,那么他需要立的碑就很多了,负担也会越来越重

还有立碑的时候需要请风水先生,由他来选一个黄道吉日,在我们这边,通常是在冬天的时候进行,因为那个时候农村没有上半年忙碌

所说碑不能乱立,不要你爷爷奶奶都没有立碑,却给你的父母立上了,这反而会被人认为你的眼里没有爷爷奶奶,是大不敬,因为爷爷奶奶可是要比你父母高一辈的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完成了这个任务,不会一直拖着给下一辈,要是兄弟之间不团结的,就很难达成一致了

立碑的钱谁来出

同样我还是拿我舅舅他们来举个例子,当天他们就立了两辈人的碑,他们的身份,即是孙子又是儿子,外公和他弟弟在生前没有给他们的父母立碑,所以这个责任就留到了舅舅和二外公儿子们的头上,给外公父母立碑的时候,钱就由两个舅舅和他们的堂兄弟来出,二外公有四个儿子,我外公有两个儿子,加起来一共是六个,那这个钱就有六个人平摊

完事之后又来给外公外婆立碑,那么这个钱就有两个舅舅来平摊,他们的堂兄弟作为我外公外婆的侄子,就没有义务出这个钱了

反正道理很简单,要是父母不在了,给爷爷奶奶安碑的话,就由几个孙子来平摊,要是给父母立碑的话,就由几个儿子来承担一切费用,所以当时大舅跟二舅的儿子加起来也有5个,但是不需要他们出钱,因为给外公外婆立碑是舅舅的责任,要是舅舅们实在拿不出钱来,他们的儿子也是可以资助的,还有我妈也不需要出钱,我们这边的规矩出嫁的女儿不需要出钱

所以这个钱是由直系亲属来出的,旁系亲属不能出,而且在我们这里还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立碑的钱也没有理由让出嫁的女儿来参与,基本上都是由儿子来承担的,有些女儿也想要出一份力,就会遭到哥哥弟弟们的阻止,在他们看来自己做为儿子,继承了大部分的遗产,怎么能让姐姐或者妹妹来出钱呢?道理上也说不过去

所以有些人说是由儿子和女儿来出,我们这里就是由儿子来出,除非这个女儿招了一个上门女婿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情况,要是父母一方还在世,这个钱又由谁来出呢?

比如母亲过世了,在立碑的时候是不是要父亲来出呢?其实这种情况通常也都是由儿子来出,再说父亲年老体衰,哪有那么多的钱?父母养育自己一辈子,也该是时候尽孝了,哪里还舍得要老父的钱,母亲的离世对老人就是一种打击,他的钱就应该留着买一些自己想吃的

不过凡事无绝对,有些儿子家庭比较困难,办丧礼的时候也是拿父母的钱办的,所以这要根据自身的经济情况而定

有一些兄弟之间贫富差距很大,有度量又有钱加上十分孝顺的人,他甚至愿意自己一个人来承担,但这种情况还是比较少见的,因为有些有钱人同样很小气,所以基本上都是要兄弟之间平摊的,不管你困难不困难,该出多少就要出多少,比如给父母安碑花费了一万块钱,俩兄弟就要各自拿出5000块来

墓碑上刻的字基本上都要刻到曾孙这一代,因为到了曾孙之后,才开始出五服,如果立碑的时候还没有曾孙,那么就只需要刻到孙子这一辈,我看到有些人的墓碑上刻了外孙,有些人的墓碑上又没有刻,但是女儿跟女婿也是必须要刻的

写在最后

不过有些家庭的确很困难,比如兄弟之间有的人就愿意立碑,而且经济条件也比较好,但是其他的兄弟拿不出那个钱,也不愿意立碑,那么可以由愿意立碑的那个人出,这样人们就会认为他是一个非常孝顺和懂得包容的人

家里面要是独子的话,立碑的时候就由他一个人来出,女儿也不参与,只是过来帮帮忙、出出力就行了,女儿的权利还没有儿媳妇大,,要是有好几个兄弟,就由这几个兄弟协商解决,基本上都是平摊,还有的人不愿意立碑,也不愿意出头,但是在立碑的时候,需要请家族的人来参加,他在面子上过不去,也会勉强拿出钱来的

给父母或者祖宗立碑,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因为这样能把字刻在上面,就知道这是谁的墓,然后有些什么后人,但是不团结的家族,在立碑的时候,往往会引发矛盾,俗话说清官难断家务事,要是兄弟之间不团结,那就要请一个德高望重的族人来参与劝说,要是人家实在不愿意,也不能强人所难

不过我觉得给父母立碑是孝道的体现,应该踊跃地参与,当今这个时代,一万多块钱也不算什么难事,只要自己不懒惰

还有你一定要记住,立碑的顺序千万不能搞错了,不要爷爷奶奶都没有立碑,就先给父母立上了,或者说只给父母立碑,不给爷爷奶奶立碑,这样是会遭人话柄的,甚至还会遭到族人的唾骂,要知道舆论往往对一个人的影响特别大,所以父母生前没有能力给爷爷奶奶立碑的,你就要替他完成,但这不仅仅是你的责任,也是其他孙子的责任

你先给爷爷奶奶立碑,然后再给父母立牌,就不会怕别人说不孝了,人家反而会说你想得太周到了,没有忘记自己的根

请高人指教:农村立碑的钱应该谁来出?

我个人觉得,谁主张,谁出钱。

俗话讲″一娘养九子,九子九个样″,意思就是过去的老人养的儿女多,养的孩子有的学而有成,有的发财有的贫穷,不可能每个孩子都是一模一样,总有一个会有出息。

既然要立碑,不可搞平均主义,谁主张,谁出钱。为什么?因为兄弟姐妹们,年龄不同岁,需要用钱的时候不一样。有的添孙子,有的孩子正在上大学,想出钱有时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一个农村家庭,不能为已故的亡人而闹不开心。

即要平均分摊,就要等立碑需摊排人手中活泛后再讨论,再出,以及出多少。

立碑刻传,已故亡人自己不受益,主要是留给后人看的。如果在生对已故亡人不孝顺,不尊重。即使你立的碑,再大再豪华也是别人指指点点的笑话和证据。

我的父亲给我讲了一个真实的故事,本地有一对夫妻,中年没有儿子,接朋友的儿子为子,对他比自己的女儿都好,可是他考学出去后,就回到自己的亲生父母边,再也没有回来过,也没有赡养老人。

但老人过世后,他还给立碑,本来年轻一辈还不知道(他是接养的),这么一回事。现在知道了,都说他忘恩负义,在生不孝顺,死了敬鬼神,立还不如不立的好,免得别人背后议论。

大家说说,他没有孝顺养父母,立碑到底对不对?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