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把儿女们当亲戚合理吗?去儿女们家中只能征得同意才能去吗?
我的亲身经历,我就一个女儿,女儿结婚以后生了孩子,我就一直给带着。
前几年老伴去世了,姑爷就把我接到他们的家了,我想,孩子我给她们看着,家里的家务我也都包了,我拿女儿家当自己家应该没错吧。
问题出来了,我在闺女姑爷家里住下了,姑爷的爸妈不同意。就和儿子闹,连闹了三年啊,我都不知道因为什么?还在旁边劝呢。后来他爸妈就直接和她们两口子要赡养费每年四万。首先说如果姑爷的父母没有劳保,给钱是没说的,也是应该的,年轻的生活无忧无虑的,让老年人生活拮据。这是不对的。问题不是,姑爷的父母一个是老师一个是公务员退休费都非常可观。还不像我,退休费一千多块钱,我都没要赡养费啊,而且还帮着她们带孩子做家务。我的房产也都给他们了,当然我也留了一份。
为此我越想越不对,意思到可能因为我的原因,儿子妈妈才掰的。另外我的娘家人没事的时候来我这和我住一段时间。我觉得也不是事吧,可姑爷不高兴😠言外之意嫌弃。在后来,闺女和我说了一句话:“你还真拿我们家当你自己的家啊”这是我们的家,是闺女和姑爷的家。这句话我记住了。孩子的家永远也不会是父母的家。
老人把儿女们当亲戚合理吗?去儿女们家中只能征得同意才能去吗?
老人的家永远是儿女们的家,儿女们的家压根就和老人没有任何关系。
儿女们在老人的家里可以随便吃,住,时间不受任何限制。但老人要住到儿女家,就会有很多限制条件。
所以在头条问答上经常会岀现老人住在我们家不走,不方便之类的子女提岀的问题,而从来没有老人一提出来子女住在家里不走这样的问题。
这就充分说明:老人的家永远是孩子们的家(死了也是他们的),孩子们的家和老人没有任何关系。
老人把儿女们当亲戚合理吗?去儿女们家中只能征得同意才能去吗?
人老了,和儿女有代沟,有些事情说不清,你去了儿女家,你以为你是唠嗑,可儿女认为是唠叨磨叽。
他们认为老人尽说废话,人老了爱回忆以前光阴的事,其实有些以前事,给儿女留下都是阴影,可老人不管不顾讲,让人烦。
有道是媳妇不是女儿 姑爷不是儿子,隔成肚皮,隔成山,尽管组成一家人,可还是肝,不是肉。
最大悲哀是人老了,想开得了。
老人把儿女们当亲戚合理吗?去儿女们家中只能征得同意才能去吗?
看到这个问题心情很沉重。
老人需要征询儿女同意才能去家里“做客”。社会荒缪的事不少,这件事是最荒缪的一件!
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人不仅要孝敬父母还应不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亲缘关系的老人,照顾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小孩。
把自己的父母当外人看待,这是倒行逆施,连父母都如此对待,何况对他人,此儿女必定为社会所不容。
为人父母对子女不能只是一味的给予,父母有责任从小教育孩子为人处世的道理。
子女为什么会不孝敬父母呢?个中原因尤为复杂。
从小溺爱,偏爱子女行为绝不可取,孩子长大了只学会向老人索取,缺乏家庭责任。
父母从小一味打骂,侮辱儿女行为同样不可取,孩子大了内心扭曲,叛逆,蛮不讲理,报复心理作祟,与老人针锋相对,不孝敬老人!
孩子受社会因素影响思想走偏,父母因为各种原因未及时察觉,纠正子女错误思想,子女误入歧途,观念扭曲,长大后怀恨父母。
但无论父母有没有错,都该让父母安享晚年,因为这是为人子女的本分,也是做人的基本准则。
曾看过一幅画,里面写着一首打油诗:
隔窗看见儿喂儿,
想起当年我喂儿。
今日我儿喂他儿,
明日他儿饿我儿。
如今你这样对父母,将来你的子女这样对你,这就是模仿的力量,有因必有果,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孝敬父母是天经地义的事,父母有生养教育之恩,没有上辈哪有下辈,纲常伦理不能忘!
老人把儿女们当亲戚合理吗?去儿女们家中只能征得同意才能去吗?
年代不同啦!老人倒不至于把儿女们当亲戚,但是去儿女家还是得提前打好了招呼再去我想会好些!
现在的年轻人,一个是工作忙生活压力大,忙活自己伺候孩子已经有点让他们焦头烂额!再者现在的年轻人独立意识很强,每天习惯了一家两三口人在一起,突然多出来一个老人,一半会不适应也是正常的!现在咱们不也一样?
我女儿自从上大学以后,每次回来她们母女都会吵架!不回来想回来时间长了烦!习惯了两个人生活,突然就多出来一个人真的感觉多了很多事!作息时间、饮食习惯上都变的不同了,真的让人有要抓狂的感觉!
我记得在我小时候,我奶奶愿意在我家就来我家,愿意去我大娘家就去大娘家!我没看到听到过我妈和我大娘说出来一个不字!来了就伺候着,走了也不敢留!也许是他们孝顺,也许是他们认为很正常的,婆婆有权利在任何一个儿子家住!
我奶奶每次来我家都挎着一个小包,不知道哪天突然就挎着包走了!问她啊就说呆够了去老大家!我看我爸爸妈妈也不敢说什么!如果我爸不让走奶奶一落脸子我爸就不敢说话了!这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的老人和儿子媳妇的关系!说实话我很羡慕那时候的老人和子女的关系,那才叫孝顺!
年代不同了,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变的都谨小慎微了!不论是老人还是子女,都有了私人空间和私人领地的意识,说不出来谁对谁错!
所以我建议现代的老人,在身体好的时候子女需要我们帮忙我们就出钱出力,不需要我们帮忙呢我们就尽量的不去给孩子们添麻烦!起码保持一碗汤的距离是最好的!
有时间多关注一下自己的身体,做些自己喜欢以前没时间、做不了的事情!该放下的尽量都放下吧,谁离了谁活的都会很好的!
人老了很多的付出都没有必要了!除了钱我们还有什么?还能给孩子什么?既然他们不需要我们的那点钱,也不需要我们出多大力了,那就自己管好自己吧!没听很多人都在说,只要老人身体好不给孩子添乱就是对他们最好的帮助吗?
老人把儿女们当亲戚合理吗?去儿女们家中只能征得同意才能去吗?
儿女们无论长多大,在父母眼里都是孩子。父母的家永远是儿女的家,随时敞开家门,欢迎孩子们回来。可儿女们自己的家永远是自己的家,并不能算是父母的家(父母和成家后的子女,多年来一起生活,已融为一体的情形除外)。父母也要有边界感,不能把孩子的家,当成自己的家。
那么在你去他们家之前,先打个招呼,看看他们是否在忙于工作,有没有时间陪你?父母子女的生活习惯,消费理念也会有很多不同。彼此存在着代沟,相互看不惯,他们也不愿意,父母还像小时候那般被管的那么严。
凡事都以父母意见为主,他们在自己家,希望自己能说了算。虽然他们对父母也是很尊敬的,但是他们也不希望父母过多干涉自己的生活。父母也应该放平心态,充分认识到孩子们已是独立的个体,而不是自己的附属品。
父母要料理好自己的生活,有自己的储蓄。儿女生活困难时,可以适当接济。却不能自已不留一点钱,都给儿女。把儿女只看做最亲近的人。自己保养好身体,他们的生活需要有人伸出援手(孩子需要有人带),及时援助。那么也不过分透支身体,只做力所能及的一切。
照顾好自己,多爱自己一点,重心放在自己身上。不能给儿女的爱过满(他们会习以为常,一旦达不到预期,就会心生不满),彼此是最好的亲戚般走动!无论何时,自己的老窝都是最安全的港湾,是心灵休憩的地方,不能没有。
自己的生活尚能自理时,尽量自己过。平时和子女们相处融洽。真到了自己干不动时,能和他们一起生活,彼此相互照顾更好。否则,自己有能力(足够储蓄)去敬老院颐养天年!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