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放羊,为什么是下午才放?

农村养羊户都是下午1~2点钟才开始放羊,到了傍晚6点左右回栏。为什么是下午才放羊,而不是早上放呢,有何讲究?

你好,三农砖家为你解答。

你说得对,农村放羊几乎都是下午一二点钟,很少有早上就放羊的。当然,也有早上八九点就放羊的,那大多是没有经验的新手,有经验的羊倌都会选择在野草或者牧草晒干晾干的午后去放羊。

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其实原因很简单。

首先是早上积有露水或者雨水的草叶上可能携带有致病微生物

致病微生物包含病毒、细菌、支原体、衣原体和寄生虫卵等,它们附着在草叶上、水珠里。

自然界很神奇,总是一物降一物。致病微生物依附在草叶上等待着羊群,并伺机进入羊体获取营养并发展壮大,于是羊就会生病。

有经验的羊倌呢总是会想尽一切办法保护羊群,虽然致病微生物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它们很害怕日光紫外线。所以,保留一些耐心,几个小时后草叶上的水珠会被日光晒干,致病微生物也几乎会被紫外线杀灭。到下午一二点,草叶上的致病微生物数量会大幅降低,即使还有残留,也会因为数量不足也难以对羊群带来危害。

这就是农村放羊选择午后一二点的原因之一。

午后放羊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要让日光把嫩绿的草叶晒蔫一下,减少羊群因为嫩草采食过多造成氰苷中毒的可能。

有经验的羊倌可能都经历过羊只采食过多鲜嫩多汁的牧草后(尤其是禾本科幼苗危害最大)腹胀翻滚而死的“惨剧”,那就是鲜嫩的草叶富含氰苷物质,经过羊只牙齿咀嚼后生成剧毒氢氰酸导致羊只中毒而死。

鲜嫩的牧草经过一上午的日光照射后就不那么鲜嫩了,看起来蔫蔫的,这时草叶中的氰苷物质含量降低,羊只氢氰酸中毒的可能就会下降许多。

这是农村放羊一般在午后一二点的第二个原因。

总之,除非特殊原因尽量在午后放羊,这会减少羊只感染致病微生物和氢氰酸中毒的可能性。同时,放牧羊只吃饱也只需要三四个小时,下午放牧完全能保证羊只吃饱吃好,无须担心它们会挨饿哟。

我是三农砖家,养羊八年,也是一名农业经济师,如果喜欢我的分享,请点击关注!

农村放羊,为什么是下午才放?

农村放羊,为什么都是下午才放,这个我很理解,也明白其中的道理,但是看了好多朋友的回答以后,我开始怀疑我自己是不是个假养殖户了,还是我不会放羊了?难道从我爷爷开始就一直是错的?我们一直养羊的方式也是错的?

好多朋友的回答,让我真的有点蒙圈了,真的不明白是他们的原因还是我的原因,还是这里面有多少人是换汤不换药的防写的,他们的观点对错我先不做结论,我就想问问那些说早上不能放羊的人几个问题?

第一:从第一天下午的六点回家,到第二天下午的一两点开始放羊,这其中时间相差十几个小时,羊不会饿吗?

第二:早上不放羊,给羊喂啥?农村放羊,既然是放养模式,那就是为了节约成本,早上不放羊添加草料,那为了啥?增加成本?这样的话何不直接圈养育肥呢?

第三:说早晨放羊有露水,有细菌病菌,羊吃了拉肚子,那么太阳出来以后,就能全部百分百杀死病菌这些吗?

第四:羊吃了有露水的草,会发生涨肚,有生命危险,那请问是给羊吃的是苜蓿草还是野外生长的杂草,如果是苜蓿草,我不做任何反驳,如果是野外的杂草,那我就有点不认同这个观点了。

第五:有露水的草,嫌草含水量太大不能吃的话,那么下雨天还放不放羊,下三五天雨就得饿三五天羊吗?

说实话,我从小是在爷爷背上爬着和爷爷放羊一起长大的,每天早上都放羊,而且是早上六七点就放羊,快到中午十点十一点回家,而且和爷爷一起的好几个放羊人都是这样放羊的,我们这边人都是这样放羊的,但也没有发生大家所说的这些事儿。

早上出去放三四个小时,羊吃饱以后就赶回家,一来是让羊喝点水,休息休息,反刍反刍所吃的草料,二来也是为了避开中午的高温天气,要知道,羊长了一身皮毛,高温下会很热的,温度一高,羊不仅不会吃草而且也会扎堆乱跑。

羊群早上放牧回来以后,饮水,休息,乘凉,放羊人也吃早饭,干农活休息,等到下午气温变凉快一点,又会出去放羊,这时候羊把早上所吃的草料反刍以后,又可以放开肚皮吃下午草了,等到下午六七点的时候,羊群吃饱也该回家了,一天放两次,羊吃的草料也足够满足到第二天早上放牧的时候,这样羊始终都不会有饥饿感,所以羊群才长肉快,出栏时间快。

这也就是农村为什么放羊要在下午放羊的原因。

其实在农村放牧养羊,并不是说一定要在下午放羊,早上也是可以放羊的,只要你别去放牧苜蓿草之类的草地,那羊一般是不会涨肚发生危险的。

总结

自己也是一个农村养羊人,同样也是放牧养殖,但我从来没有听说放羊一定要在下午放,那么如果这样的话,早上的时候羊该怎么办呢?

农村放羊,为什么是下午才放?

放羊是门学问,放好了羊群长得膘肥体壮,放不好随时要了羊的小命!有经验的牧羊人绝不会上午去放牧,并不是懒,而是有一定科学依据,看完让人恍然大悟。

在农村,虽然家家户户都养的有牛羊,但却不见得能把牛羊饲养得很好。专业的牧羊人,对于饲养牛羊是有一套严谨科学的饲养技术。

很多新入行的牧羊人在饲养羊群时,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以为随便喂养甚至为了偷懒直接散养,羊群就能自然生长,殊不知这样“懒汉”的饲养方式,不但会使羊群生病,严重了还会造成羊群大面积死亡。

我叔叔在信阳承包了一片土地专门饲养一批波杂山羊,几年前路过信阳去看望他时,在他的羊场里小住了一段时间。为了感谢叔叔婶婶的热情招待,我自告奋勇地承担了每天去山上放羊的任务。

本以为放羊是一件特别简单的事情,只要把羊儿赶到有草的位置,让羊儿们自己吃草就行。没想到这个看似简单的工作,却是最难做的,也因为我的无知,一夜间害死了叔叔家4只小波杂羊。

叔叔家羊场里有一大片草圈子,里面存放了大量的干草,这些干草除了用来给羊圈做窝外,还有一部分是用来喂波杂羊。

每天早上我都看到婶婶抱着一摞摞干草去羊圈里喂羊,看着婶婶一趟趟折返在羊圈和草圈之间太过辛苦,于是我主动跟婶婶说想要去山上放羊,羊群自己在山上吃草,就节省了大量的人力。

婶婶却笑着对我说:现在时间太早了,天刚亮没多会儿,还不是放羊的时候。要想放羊必须等到下午2点钟之后,这段时间是最适合放羊的,然后在太阳下山前把羊赶回来就行。

听到婶婶的话,我以为是她不好意思指使我干活儿,等到婶婶离开羊圈去忙其他事后,我偷偷的把羊圈里那十几头还没有顾得上喂的羊赶了出来,直接带着它们上了山。

叔叔家附近的山上长了成片的苜蓿草,羊群上山后,各自去苜蓿丛里吃草,看着它们吃得如此欢快,我坐在一旁的石头上玩着手机,感觉省心极了。

2个小时后,看着羊群们已经吃饱,我挥舞着鞭绳赶着它们回家,迫不及待地等着被叔叔婶婶夸奖。没想到当婶婶看到从山上下来的这群羊后,气得狠狠地把我数落了一顿。

叔叔送货回来后,知道这件事后,也慌张地跑到羊圈里去查看羊群,看着他俩这异样的行为,我疑惑不已,明明羊群已经吃饱了,为何他们会这样的担忧呢?

谁知道第二天早上,叔叔婶婶去羊圈一看,昨天早上去山上吃草的那十几只波杂羊,其中4只刚出生不久的小羊羔竟然全部死了。

后来羊场里的兽医检查后,我们才知道这几只小羊是拉肚子死的,解剖后发现肝脏都已经肿胀了,羊圈里很多排泄物。

看着小羊们的尸体,我难过不已,懊悔不该不听婶婶的话,自作聪明偷偷去放羊。叔叔对我说:在农村放羊是有说头的,并不是想什么时候放就什么时候放。早上的露水中,小羊吃了带露水的苜蓿,不消化就会拉肚子,再加上小羊刚出生不到1个月身体比较弱,主要以母羊羊奶为主,还不能吃太多草料,所以才会死亡。

听完叔叔的一番话我才明白,原来放羊也是门学问,放好了羊群长的膘肥体壮,放不好则会随时要了羊的小命!

为什么农村放羊不能选择上午的时间?

通过这件事,让无知的我明白了,在农村放牛或者放羊,有经验的牧羊人只会选择下午到地里去放牧,而不选择上午放牧也是有一定原因的。

1、城市里生活节奏比较快,居住在城市里的人早上醒来就要慌着去上班,然后开启一天繁忙的工作。农村人虽然没有城里人生活压力那么大,但是农村人却并不比城里人轻松到哪里去。

在农村,家家户户都有忙不完的农活儿,除了农活儿还要照顾一大家子人。所以几乎不会有人会选择一大早就去山上放羊,放羊是需要花时间的,把羊群赶到山上需要等待羊群吃饱后才能回家。这段时间最少也需要1-2个小时。

而如果用早上这个时间去放羊,就会耽误做农活,也会耽误做其他事情。

2、上午的草地通常会有较多露水,特别是清晨,山上寒气比较重,晨露多,羊群到了山上是不会区分草上是否带有露水。

当带有露水的草被羊吃了之后,会对羊的身体带来不良反应,比如说,羊吃了带有露水的草,会出现拉稀的症状,怀孕期的母羊吃了带露水的草会导致流产的可能,羊长期食用带露水的草,会造成羊体消瘦。

特别是一些刚出生的小羊羔,身体本就比较孱弱,在发育阶段是需要悉心照料的,如果这个时候吃了大量带有晨露的水,或者吸入大量潮湿的寒气,容易感冒生病,这样会导致羊羔得病死亡。

3、放羊并不是什么草都能吃,有些绿草羊群吃了可能会中毒。清晨山上的野草经过一夜的生长,都比较茂盛,也比较鲜嫩,但并不代表这个时间段的青草就适合羊群吃。

羊群如果采食过多鲜嫩多汁的青草后,或造成腹胀翻滚而死的“惨剧”,主要原因是因为鲜嫩的草叶里富含氰苷物质,经过羊群牙齿咀嚼后生成剧毒氢氰酸导致羊群中毒而死。

如果下午去放羊,青草经过太阳光的照晒后,不仅会把露水珠蒸发掉,同时通过紫外线的作用,对草叶子上的有毒物质进行了灭杀,减少了有毒物存在。

羊吃了经过“高温消毒”后的青草也会更加安全,所以上午不去放羊是为了晾晒草地,下午去放羊是为了让羊吃得更安全。

在农村下午放羊的好处有哪些?

我叔叔一般都是下午放羊3-4个小时,在羊群吃草的这个时间段里,叔叔和婶婶会在附近割一些新鲜的草料带回家,待羊群吃饱后,再太阳落山前赶着羊群回圈里。叔叔按照这样的放羊模式,羊群很少生病,各个长的膘肥体壮。

叔叔告诉我,不同于养殖场那种全自动的养羊方式,在农村还是需要讲究“生态喂养”,选择下午去放羊,是有一定的好处的:

1、农村人的农活是特别多的,特别是赶上秋收时,恨不得一整天都要待在地里收粮食,根本无暇顾及去放羊。所以,农村人都会选择上午凉快的时候,太阳不烈时去田里干农活,这样不会太热太辛苦。

就算下午太阳比较大,但是放羊相比较干农活还是会轻松不少,所以下午放羊无论对羊还是人来说,都不会那么辛苦。

2、选择下午时间放羊,人们有半天的空闲时间可以处理一部分事情。我们都知道放羊的不管刮风下雨,晴天阴天都必须得出去,一年365天天天不缺,所以大家一般都留半天时间出来处理各种事情。

3、如果太早放羊,羊吃饱肚子都在山上“游戏玩耍”,等“游戏玩耍”舒服了,天黑了,回家的时候经常是饿着肚子,下午放羊完全能保证羊群吃饱吃好,无须担心它们会挨饿。羊的主人一晚上就不用再喂它们了,这样省了功夫,又省了草料。

4、如同上文中说的,下午放羊,草料上的露水已经被太阳给蒸发了,同时有毒的物质也被太阳给晒没了,这样羊群吃了不容易拉肚子和生病。

放羊时需要注意哪些事情?

很多饲养牛羊的人总认为,只要找一座山,山上长了草,把羊群或者牛群赶到山上,让它们自己吃饱喝足就行了。其实并不是,想要养好羊,放羊是关键。

放羊时还是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的。现在我就跟大家简单的分享一下:

1、并不是什么羊都可以乱放牧。像怀孕的母羊,快要产羊羔的羊以及生病的羊是不能放牧的。这些羊本身机能就下降,如果长时间的奔走,会导致母羊流产,也会加重病羊的病情,严重了会导致病羊死亡。

2、放羊也要做好羊群的防疫工作。很多牧羊人总觉得放羊这种“大自然”式比较省事,不用去给羊群做驱虫和打疫苗。其实羊群越是接触自然环境,就越该做好防疫工作,毕竟羊群吃的草料没有经过人工的筛选,如果没有打疫苗,很容易造成羊群生病。

3、放羊时比较忌讳田地放牧。所以在放羊时一定要避开村里人的庄稼地,不要让羊群去庄稼地里吃粮食,一是会造成不必要的麻烦,二是庄稼地万一喷洒了农药,羊群吃了会中毒。

4、不要赶在正午太阳比较足的时候去放牧,经常放养的羊当然已经习惯或者说在阴凉地方休息,但是有的刚引进的羊,尤其是以前在羊圈养殖的羊,如果在大太阳下会中暑。

5、放羊时注意不要让羊群吃的过饱,如果一次性吃了大量的草料,对羊的胃来说负担很大,不利于反刍消化。上午羊群饿的要死,下午放羊撑得要死,长久下去饮食不规律,羊群不爱长膘。

6、放羊时一定要看好羊群,不要让羊群乱跑,有的羊群饿了一晚上后和一上午后,在下午放羊时会着急去吃草,乱跑乱窜,万一跑到庄稼地里会糟蹋粮食。所以,放羊时一定要看好头羊,管理好羊群。

结语。

总而言之,放羊是一门学问,对于新入行的牧羊人来说,要学习的还有很多。科学的放牧,才能让羊群们长的膘肥体壮,越来越健康。

农村放羊,为什么是下午才放?

至于农村人放羊为什么要下午去放,有些朋友说是晾干草上的雨水和露水,这话说的也有道理。羊如果吃了有很多雨水和露水的草容易坏肚子拉稀。所以尽量让它们少吃这样的草。但最主要的是:农村人上午要下地劳动,没有时间放羊,再者,下午放羊到傍晚吃饱归圈和舍,羊的主人一晚上就不用再喂它们了,这样省了功夫,省了草料。这就是下午放羊的好处与原因,

不知道有多少朋友认可我的这种观点?

农村放羊,为什么是下午才放?

我在太行山区的一个农牧场住过三个月,对这问题还是有发言权。这个农牧场当时有五群羊,放羊的都是十一点左右才出坡,因为十点钟以前草上有露水。小羊吃了容易拉稀,引发肠炎,怀孕母羊吃了容易流产。不知对否,请行家指正

农村放羊,为什么是下午才放?

自家就是养羊的,小时候也经常去山里放羊。首先明确一点:题主的这个说法并不准确,早上和下午都可以放羊,只要避开早晨露水草未干的时间和中午太阳最毒的那会,其余时间段都可以放羊。

那么为什么要避开这两个时间段呢?

早晨的露水草羊不能吃。

有经验的牧羊人都知道羊不能吃露水草。羊吃了露水草之后特别容易得痢疾,会拉肚子。如果是怀孕的大母羊吃多了露水草,肚里的小羊羔保不住就会造成流产。别看露水草表面看着干净,实际上有太多的灰尘、细菌,这些灰尘和细菌随着水珠和青草一起进入羊的胃里面,羊就会得肠胃炎,轻则拉肚子,重则直接导致羊发生死亡。

中午太阳很毒羊要回家喝水纳凉休息。

题主说的下午1~2点钟才赶出去放羊,其实就是避开了一天当中最热的时候。这个点你要赶出去放羊,羊可是一口草都不会吃的。它们被大太阳晒得就像个没头的苍蝇只会到处乱转圈圈,哪里肯吃草?有经验的牧羊人也不会在这个时候把羊赶出圈的,早晨的羊跑累了需要纳凉休息,需要饮足充分的水,趁中午最热的时候养足精神,等下午2点以后天气稍微凉快再赶着它们出圈去觅食,等6点过了太阳落山,就可以赶着它们高高兴兴回家啦。

总结:按照我多年养羊、放羊的经验,并不是题主说的那样早上不放羊,只有等到下午1~2点羊才出圈的。具体原因上面已经解释的很清楚了,若有异议可以在下方留言。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