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结婚,很多亲戚来喝酒,那收的礼金给媳妇还是应该给婆婆?

说说小编自己身上发生的事,没有一分一毫的虚假。

我家兄弟两人,都是男孩,上面有个哥哥,大我5岁,农村家庭。

05年,家里盖了几间房子,06年,我读大学,农村家庭收入不高。

因为看到父母为我学费和生活费为难,读大二的时候,也就是07年该读大二的暑假,我跑深圳打工(当时,大学比较轻松,可以请假),因为普通话比较标准,就到了移动的业务外包公司做客服。 3个月的时间,赚够自己学费加一些生活费。

因为有了之前的经验,08年,同样赚了学费加生活费,并且还有了一些结余。

08年年底,我哥带着我嫂子回来了,他们要结婚。我哥在外打工,但工作并不顺利,所以没有什么结余。

家里也没有什么存款,我把自己打工存的5000块钱拿出来了给了父亲,这才把酒席在家门口办下来。(08年,农村摆酒席很多都在家门口,没谁去酒店。)

我父亲在当地为人和善,摆酒当天,乡里乡亲来了不少人,亲戚也从各个地方赶来祝贺,非常的热闹。

我不清楚摆酒花了多少钱,(父亲操办的,没有问。)礼金收了差不多1万块。当时礼金我父母收下了。

我哥有技术,一直想自己开店做生意。春节过后,临近我哥和我嫂子要走前,我爸拿出一万五千块钱(另外五千不知道哪里来的,估计是借的。)

我爸和我哥说:“你现在也成家了,自己搞个小生意吧!家里没有多少支持给你,这是一万五,你拿着,先从小的做吧!你媳妇人不错,好好和她过日子。”

当时,我哥接下钱,泪水在眼睛里一直转。

09年毕业后,我又来深圳打工,每年固定给家里2万块钱。15年我母亲身体不好,我陪母亲到医院做了大手术,在医院待了一个多月,回家后有陪了两个多月。

做手术前,家里以前的积蓄花的已经差不多了,我把自己打算买房的首付钱全拿了出来。

手术前我哥也从外地到了医院,因为他有了自己的家庭,有了自己的孩子,在医院陪了大半个月还出了钱。

蒙上天眷顾,我母亲出院以后,身体康复的特别好。母亲时常感恩说:“感谢我的主治医生,感谢我的儿子。”

18年年底,农村房改,统一建别墅,房改不像拆迁。除了自己以前的老房子外,要补二十多万才能拥有别墅。

我爸年龄大了,没有能力再种地,收入全靠每个月的工资,每月2000块钱。全部钱拿出来也只有几万块存款。

我本来计划在深圳,买个能交首付的小产权房,或者小公寓什么的。

遇到这情况,我又把所有积蓄,再加信用卡套现出来的钱全给了家里。

19年春节,我们住进了别墅,上下两层还有独门的院子,房子210多平,院子50平前后。一家人欢歌笑语,其乐融融。

2020年,疫情国内全面爆发,春节后,我在家陪父母两个多月,这么多年很少陪他们。父母都是短头发,因为不能外出,他们头发都长了,说不舒服。我想了想,拿出农村剪布用的大剪刀来给他们剪头发。

剪出来的效果和专业理发店肯定没法比,但是整体效果还算不错。

现在已经回到深圳,还住在租来的农民房里,内心非常坦然。

这是小编身上的真实故事,没有任何虚假。小编感谢上苍让我生在这样氛围的家庭里,虽不是大富大贵的家庭,但是家庭文化非常浓厚。

回到问题上,我想我的事情,已经能回答提问者礼金该给谁的问题了。

其实给谁都行,只要内心安稳,坦然,家庭能和谐,做的每一件事将来都能讲给自己的孩子就行了。

儿子结婚,很多亲戚来喝酒,那收的礼金给媳妇还是应该给婆婆?

儿子结婚,有关亲戚随的礼金,不管多少都应该属于母亲,如若母亲不要,那就另当别论。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五十六个民族,汉族是第一大民族,其余五十五个是少数兄弟民族,但风俗习惯大同小异,婚丧嫁娶之家庭大事,亲朋好友就会一起聚餐,根据亲疏都会随礼。

谈到礼金,实际上是一种人情往来帐,按照各地俗成习惯,这种钱到时是要还的,又名人情债。

母亲操办儿子婚事,亲戚送的礼金,顺理成章应该属于母亲所有。如果儿媳妇想要的话,必须经过母亲同意,这种行为在法律上界定为赠予,合情、合理又合法。

图片来自网络

儿子结婚,很多亲戚来喝酒,那收的礼金给媳妇还是应该给婆婆?

首先说明一点,所收的礼金,是礼尚往来和主办者的为人所得。它既不是横财,也不是馅饼,有可能是个烫手的山芋。谁经手谁将扛起这场婚事后的遗留问题,这对一般庄户人家非常重要。所以这个问题已约定成俗,本不该讨论的。但在一切见钱眼红的区或者一切向钱看的现实主义思潮蔓延的灾区,为了少一些纷争,多一份和谐,还是聊几句主观臆想,仅供参考采纳。

大凡儿子结婚所收的礼金(或物),在我们豫陕界,儿子儿媳是不会纷争的,大都由男方父母支配。因为礼金的多少,是看儿子父母所行的门户(“门户”即给别人红白喜事所出的礼金)和为人决定的。门户大,为人好,当然收的礼金就多,反之则少。如何支配,一般情况,父母会把孩子的同学朋友及其单位的领导同事所上的礼金,加上孩子为结婚所挖的借贷额,一并从礼金中划归给孩子。然后自己扛着大头,打发招待费和亲朋借助,银行贷款。不够的留给自己慢慢偿还。——这就是天下父母心!

当然情况不同,有时也不一定都由父母支配。譬如父母年高体弱不能身体力行,孩子早已当家做主,婚事全由孩子他自己张罗,所收的礼金顺理成章由孩子支配,父母虽不粘手但也是心甘情愿的。

至于礼金是否给儿媳,第一是大款人家,他们根本就不在乎那仨瓜俩枣的礼金,给给儿媳,还落个大家风范;第二,除非男到女家,婚事由娘家操办。第三,不匹配婚姻。如儿媳的地位权势远高于男方,当然是儿媳说了算,这不过只是个例。

“水至清则无鱼”,正常情况,通情达理的父母会从礼金中先拿千儿八百、万儿八千暖儿媳心的,这就看儿媳所修养的福分深浅了。

儿子结婚,很多亲戚来喝酒,那收的礼金给媳妇还是应该给婆婆?

我以自己的例子给分析一下。

2009年,我回老家结婚,县城,因为在外省工作6年,加上老婆也是其他省的,因此,可以说,我们回去结婚,所有来参加的,都是我父母的朋友和亲戚,纯粹是给父母的面子,毕竟,我们在外工作,别人有事,我们不知道,他们也没法送信息,即便送了,也没法回去参加亲戚朋友家里的红白喜事等,因此,这一次结婚,父母操办,收的钱,父母拿,未来这些人情,实际上是要还的,毕竟,大家都是礼尚往来的事情,你不能收了钱,就不管了,那是要还的,而且,还得还的更多。

不过,当时完了后,父母还是给了我们一万块,当时没有要,但父母还是让收下了,说,毕竟是你们结婚,怎么也得收一点。

后来,所有的这些人情,都是父母还,包括去媳妇家举办婚礼,也是如此,岳父母操办,他们收的钱,我们不要,今后毕竟人家是要还的。

由此不难得出,针对儿子结婚,亲戚来参加送礼金,钱该给儿媳妇还是婆婆?这个就比较简单了,如下情况,如下操作:

1、谁出钱办的婚礼,礼金给谁。如实儿子出钱的,就是给儿子或者儿媳妇,反过来,如果是婆婆出的,就给公婆。

2、谁的人情,给谁。如亲戚朋友,给公婆,如果是儿子的同学,以后肯定得他来还,给就儿子或者儿媳妇,最好是分开,谁的人,钱给谁,谁今后还人情,给谁。

3、给所有要还人情的。如果这一次婚礼,以后收取的礼金,是儿子或者儿媳妇来还对方,则礼金给他们,反过来,如果是公婆今后来还,礼金就是给公婆。

儿子结婚,很多亲戚来喝酒,那收的礼金给媳妇还是应该给婆婆?

礼金属于个人或家庭的门面世亊,礼尚往来。结婚喜庆摆酒席亲友赴宴都要隨礼。现在的酒席越来越好,烟酒越来越高级,(我吃过最贵的酒席总开支八,九千元一桌的。)隨的份子钱也节节高升。(我最多的一个份子钱是外孙女出嫁的六万一千八百元的见面礼。)门面世亊,礼尚往来已成人们的重大开支,一般人家完全不亚于常年的日常开支所费。

其实办喜事请客摆酒席图的是喜庆,可实质是极大的浪费,当亊双方都是“亏本的买卖”,赚钱的是酒店和婚庆公司。

对于题主所提这礼金归谁来收。我们这里一般的情况是小孩的同学,同亊,小兄弟姐妹等的礼金归小孩收,因为他(她)们以前或以后都各自礼尚往来的。而一般亲友的礼金归出资办宴席的一方收取。大部分是父母操办的,那当然是给父母收取。新媳妇是不能收男方家办喜酒所收礼金的,因为即便有女方亲友小姐妹赴宴,他们是以新亲身份赴宴的所以不用隨礼。至于他们亊先送的礼那就不归男方管了,由她与她父母自行处理。但是若新媳妇在婚宴上所收见面礼那是全归新媳妇收的。因为这是长辈们对新过门的新娘的见面礼,自然应由她收。

这些问题对于我们家来说是不存在的,我们是谁爱收就谁收,没人计较的。反正是喜亊,大家都不要去计较,以免发生不愉快的亊。同时全国之大,大家按各地各家的具体习俗处理好了。

儿子结婚,很多亲戚来喝酒,那收的礼金给媳妇还是应该给婆婆?

儿子结婚亲朋好友,所送的礼金,要看是父母或者是自己负责,全面掌握主办的一方来作决定,如果是父母掌管该父母收,孩子朋友送的礼,有结婚者自己收,因为他/她今后,互相有这方面的往来。

往后必须要以礼相待,他人办喜事必须要往来送还,结婚者有自己负责,与朋友这方面的往来。

有些事业有成,自己操作办喜事,所有礼有自己收,往后一切往来,有自己负责处理。

在一般情况下大体上,都是这样处理的,也就是根据主办人,来决定是该有谁收礼。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