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种子越大产量越高吗?

玉米种子的籽粒大小与产量多少没有任何关系。

玉米的产量多少只和品种,管理有关。

一般优质品种的一代原种,籽粒都比较小,一般品种的种子籽粒都稍微大一点。

玉米种子越大产量越高吗?

大家好!我是甘肃大叔老宋,能有机会把自已在田间一线的务农经验分享给大家,我非常高兴。

近几年随着地膜覆盖保墒技术的推广,玉米的单产量不断的提高,在我们甘肃半干旱地区种植玉米的面积也逐年增加,有的地方甚至已迢过小麦种植面积,广大粮农对玉米种植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下面就题主的问题回答如下。

首先我肯定的回答,玉米种子的大小与产量没有直接关系,种子大不一定产量高。

那么怎样种植玉米才能使玉米丰产,高产呢?根据本人一线的田间经验,要想玉米高产量必须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措施:

(一)冬前深耕,压茬浇水。准备种植玉米的地块,在每年的秋收后到立冬土壤封冻前,要进行一次深耕翻田,把残留的上茬附着物和田间杂草一起深翻入土层20一30厘米以下,再用大水漫灌,让土壤充分吃足水份,以水压地,切断土壤毛细管,使翻入的地下的残留害虫,幼卵因缺氧致死,彻底消除地下虫源,防止来年地下害虫的发生,为玉米高产打下良好的基础。(二)选好品种,抢墒播种。要想玉米丰产,高产,选好最佳的优良品种是关键,品种选错了,再好的田间管理,肥水供应,也不会高产;面对品种杂多的市场,要选好适宜自己种的优良品种,必须要掌握好这两个要点,①从外表看要选颗粒饱满,粒形均匀,不残缺发霉的种子,②根据自己当地的地理环境,气候特点,如甘肃地区,大多干旱少雨,平川地少,斜坡地多,灌水条件差等地域特点,要选适宜山区抗旱的优良品种。其次,要在播种前两天用防虫农药伴种包衣,在晴天充分凉干,阴凉处存放备播;然后根据当地的播种的适宜时间,抢墒种植,土壤墒情的最佳标准是“手能捏住也能打散,玉米满院,如果捏住不散玉米不见”,这说明玉米种植把握好墒情的重要性,如果土壤墒情过大,会使土壤板结,难以出苗,出现僵苗,弱小细苗,容易出现地下害虫等严重后果,这点本人深有体会,切记。(三)精准时期,保证肥水玉米是高杆作物,对肥水要求高,在整个生长期能够保证充足的肥水供应,是提高玉米丰产的重要措施,在播种时一次性施足低肥,此时主要施用腐熟过的农家肥和磷钾化肥,氮肥如尿素一般不施,以防烧苗,到出苗后长到小喇叭到大喇叭口时,这时玉米珠杆快速伸长长高,气温高,叶面蒸腾作用大,需肥水量最大的时期,要及时追施尿素,以每亩20公斤为宜,然后小水漫灌,使土壤吃足水分,这点是提高玉米产量的关键,如果此期缺肥水会使玉米出棒率低,光杆多,造成玉米严重减产的后果。希广大粮农加以重视为要。(四)科学防治,清除病害。

玉米的病虫害比较多,在西北干旱地区,主要有玉米蚜虫,叶螨,粘虫,小斑病,玉米螟,丝黑穗病,纹枯病,棉铃虫,腐根病,钻心虫,铁甲虫等

玉米病虫害要科学防治,以绿色防治与农药相合的防治方法,对历年的玉米田进行深翻,秸秆粉碎还田,种子处理,清除周边杂草,选用抗病优良品种,提高土壤肥力,种植密度合理,提高玉米茎株抗病害的能力,与喷打农药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才能彻底有效预防病害虫,提高玉米的产量。小结,要提高玉米的产量,必须掌握好以下技术要点:①深耕翻田,清除虫源,②选好品种,抢墒播种。③精准时期,保证肥水供给,④科学防治病虫害,等综合管理措施,才能保证玉米的丰产高产。

以上愚见希望对您有所帮助,谢谢浏览!欢迎关注。

(原创首发,图片源于网络)

玉米种子越大产量越高吗?

的确,玉米尽管种子生产销售单位会对种子进行精选,便仍不可避免地存在大、小粒不匀的问题。一般来说,对同一个品种,大粒的种子长出的植株健壮,小粒的种子长出的植株相对弱小,正如俗语所说“母大子肥”。

玉米的产量最终由群体决定,在田间,弱小植株在水、肥、光竞争时处于劣势,植株之间生长极不平衡,大小苗明显导致产量低。

因此,播种前将霉粒、破损粒剔除,然后按种子子粒大小分级单播,可使田间植株均匀一致,避免大苗欺小苗,并能提高产量。

玉米生长发育的好坏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选定品种内因不再变动的情况下,合理的耕作,适时的运用肥水措施,及时防治病虫害等外因对玉米生长及产量起着关键作用。

玉米种子越大产量越高吗?

已经过了惊蛰,春耕生产即将开始,人们纷纷开始备种生产了。由于现代科技日益进步,玉米种子品种非常多,并且每年都会出现新种子。这让农民兄弟有点无所适从,种了半辈子地,有时候都不知什么样的种子好了。这不,有些人认为,籽粒越大的玉米品种,产量就会越高,同一品种的玉米种子籽粒越大越发芽率好产量高。其实,这是人们选种的一个误区,是被一些种子经销户的误导。

从理论上讲,玉米出苗的好坏和种子的饱满程度、品种还有生长的环境有关系,并不是籽粒越大的玉米品种就越好,同一品种,主要看的是饱满度也就是成熟度,大而秕的种子发芽率肯定不高。即使同一品种同样成色的种子,大种子出芽也会比小种子出芽慢,因为体积较大的种子需要吸收更多的水分才会发芽。所以说,玉米种子的好坏,产量的高低,和种子的大小没有明显关系。

那么,应该如何选择玉米种子呢?

首先,要选择合适的品种。具体来说,就是要适合自己区域和自己地块的玉米品种。所谓适合的区域,就是选择适合当地积温种植的玉米,不能光听高产,别处高产的种子,种在你的区域未必就能高产。所谓适合你的地块,就是看看你的地块是否属于易干旱地块?是否属于上风头地块?如果是浇不上水的旱地,那就要选择抗干旱的品种。如果是高岗上上风头的地块,就要选择耐大风抗倒伏的品种。种子是否抗倒伏,主要看玉米的穗位,穗位越高重心越高越不抗倒伏,所以要选择穗位低的矮杆玉米。如果你的地块多发蚜虫,就要选择抗蚜虫的品种。

其次,要选择有一定种植年限的种子和合格的种子。一个种子推出后,要经过当地检验才能知道是否适合当地的地块。所以,尽量不要选择当年推出的新种子,应该选择有两年左右种植过程经过检验的品种。所谓合格的种子,就是经过种子管理部门审定的品种,并且要具有生产许可证、种子合格证、种子经营许可证。

第三,在选定品种的前提下,挑选质量更优的种子。衡量种子质量的指标主要有品种纯度、种子净度、发芽率和水分四项。所以,在已经确定品种的情况下,要选择纯度较高,饱满度高、发芽率高,水分含量适中的种子种子纯度的判别,主要是看种子的大小、色泽、粒型、粒形等是否均匀一至,如果差别较大,说明种子的纯度不高,有可能是假劣品种。选择发芽率,主要看种子是否存在破碎、霉变、虫蛀等现象。水分的选择,就是不要选择过于干燥的种子,过于干燥的种子,有时候会失去种子活力。

种子的饱满度,是判定种子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秕种子我们经常称为瞎种子,发芽率非常低,即使出苗也有先天不足,可能影响后期的抗病能力。所以要选择籽粒饱满的种子。另外,一定要注意辨别,千万不要买到陈种子,因为陈种子发芽率会大大降低。陈种子一般色泽没有新种子亮,并且胚部比较硬。

总之,玉米的品种并不是籽粒越大的品种越高产,高产的种子种到不同区域也可能不高产,同一品种的种子也不是籽粒越大越好,而是越饱满、越纯的种子越好。所以,农民朋友们一定要正确认识,走出误区,选择适合你的地块种植的优质种子。

玉米种子越大产量越高吗?

玉米种子大小与产量没有关系。

首先玉米产量与种子的质量有着密切的关系。种子是粮食生产的第一要素,高产、优质、抗病、抗逆性好的品种,在农业生产中起着主导作用。农业科技术应用种子先行,只有优良品种发挥潜在的增产作用。种子的大小是经过改良后变大的,80年代初期的玉米品种中单2号,籽粒特别小,后经过改良后籽粒变大了。80、90年代中单2号品种在中国玉米生产史上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产量由起初的五六百斤达到一千五六百斤,产量翻了两三翻。近几年推广的优质品种也很多,产量达二千斤左右。玉米品种的种类也很多,由于市场需求和农业科技的进步,选育出很多不同类型的品种,象食用型的甜玉米,青贮型玉米,饲料型玉米,粮用型玉米,市场走向专业化的品牌。

其次种植技术和田间管理,种植技术包括地膜覆盖和宽窄行种植,地膜覆盖起到保温保墒,提高土壤温度和保持土壤水分的作用,促进种子发芽生长。田间管理包括土壤施肥、病虫害的预防和防治。在现代农业生产中种子先行技术保障,才能确保粮食增产丰收。

玉米种子越大产量越高吗?

首先玉米粒的大小于品种相关,同时也于种植环境相关。

玉米因为品种不同,因此在籽粒大小,形状,特点,光泽,颜色,透明度等方面都有不同。

先说一下如何确定玉米高产:

观察 玉米棒是否有秃尖,花粒。如果没有秃尖,花粒,玉米就较秃尖花粒的高产至少15%;一旦玉米棒有超过20%的花粒秃尖现象,玉米很难超过当年当地的平均产量。

看玉米棒玉米籽粒行数。籽粒行数低于14行,不高产,高于14行,高出的数值越大,高产几率就越大。

看玉米棒下面的三片棒三叶。棒三叶颜色鲜亮,叶片宽厚,叶片又长,后期进行光合作用充足,供给玉米穗的营养丰富,玉米棒籽粒发育就完全,产量就高,反之,棒三叶窄短薄,早早发黄早衰,光合作用几乎停滞,后期供给不了玉米棒营养,玉米产量就低。

估一下玉米籽粒的百粒重。玉米籽粒百粒重一般在26-30克,在收获之前籽粒含水量又多,如果低于这个百粒重,,玉米就不高产,高于这个区间值20%,产量一定不会低。

看玉米棒的轴粗细。同一大小粗细的玉米棒,轴细的比轴粗的高产。

同一块地,看同一株玉米上双棒或多棒(两个或三个玉米棒同样大小)占比这块玉米田多少,占比越高,产量越高。

最后说一些种植这块如何高产:

品种选择

咱要根据当地的气候土壤情况和市场选择适合当地的品种,要有一定抗逆性和适应性,减少多穗的问题,不能盲目跟随,看见别人用啥新品种自己也去尝试。如果咱种的本来就是多穗的品种,那就要注意在吐丝期就要掰掉那些无效的穗子,防止它们争抢营养,影响产量。

去多余穗

很多朋友不知道结的多余的雌穗要不要掰掉,啥时候掰,该咋掰。其实在玉米吐丝期后如果咱发现玉米茎秆上有很多穗子,就要把它们掰掉,只留下一两个长势最好的穗子,这样可以有利于集中营养,培养大穗。此外在玉米授粉期如果遇到极端天气可以进行人工授粉,提高授粉受精质量,从而提高玉米结籽率。

合理密植

咱都知道玉米时异花授粉的植物,授粉主要靠的是风力传播,如果咱种的太过稠了,就会影响透风,花粉无法正常传播,玉米的授粉受精无法完成,叶片相互遮挡也会影响光合作用。所以咱要合理安排种植密度,不同品种种植密度不太一样 ,种子袋上会有推荐的一亩地种多少,千万不要以为种的稠就一定产量高。

水肥科学

玉米苗期需水需肥少,拔节抽穗期对水分和营养比较敏感,这个时候一定要注意给植株足够的水肥条件,干旱时及时浇水,雨水过多要及时排涝,同时注意肥料均衡,不可偏施氮肥,每亩地可追施尿素20 kg或碳酸氢铵50 kg。

当然,现在很多地方也有农户专门种植多穗品种,这些多穗品种有配套的栽培技术和水肥管理措施,每个玉米茎秆上可以结出3个以上的棒子,而且结籽率高。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随着农业栽培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多穗这个曾经困扰农户的难题反而成为一个高产优势。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