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种植密度跟哪些因素有关?如何做到高产高效?

玉米作为我们农民主要生产的经济农作物之一,对玉米的质量和品质要求逐渐上升,加强对玉米种植产量和品质显得非常的重要。

而玉米种植密度和选用品种,种植时间,生产条件以及管理水平,都直接影响产量的高低。玉米种植密度需要根据品种的不同,在良好生产条件的基础上,提高管理水平高,是玉米增产增收的重要基础。

玉米的种植密度过密,玉米植株的生长缺乏充分的生长空间,玉米植株的叶片会存在相互遮光遮阳、滋生虫害的现象。

因此,在整个种植地块内,玉米作物的通风效果就显得格外的重要,其中包括病害虫增多,穗轴无法进行自由伸展,最终导致玉米的产出量受到影响,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所以,我们种植户在玉米种植的实际种植过程中,保持适宜的玉米种植密度条件,对玉米的种植效益有效明显的提升作用。

☑、玉米如何做到高效生产

㈠、品种选用、拌种消毒

品种的选用对玉米的产出量和品质有这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在品种的选用上,我们需要选用优质高产、紧凑早熟、穗大粒多、抗病能力强的品种。

其次,我们还要考虑地理条件,例如,风力较大的地块要选择抗倒伏能力高的品种,风力小,选择抗倒伏能力低,适合密植的玉米品种。地块土壤贫瘠,灌溉不便,要选择抗旱能力高的品种。

抛开以上品种的特性之外,我们还要因地制宜的选用具备色泽饱满,籽粒均匀,、发芽率高、没有破损、无病害虫的优质品种。

㈡、对玉米有效的拌种消毒,不仅能够预防地下害虫及玉米土传病害,而且还能提高玉米种子的抗虫抗病能力,同时玉米拌种剂中含有的营养成分,也可促进种子发芽,根系生长,保障玉米在苗期苗齐苗壮,为玉米增产增收创造良好的基础。

在选用拌种剂的阶段我们也要考虑,选择悬浮种衣剂。悬浮种衣剂中有成膜剂,能够保证种子的安全性。尽量提前拌种,拌种后要在阴凉通风处晾干才能播种,切忌在阳光直射下进行晾晒。在拌种施不能随意的增加或者减少用量,因为这样会影响拌种效果和玉米种子的发芽。

玉米种子虽带有包衣,不过基本上没有太大的作用。所以,我们需要进行二次拌种才能有效达到防治病虫害的效果。

☑、播种技术、种植密度

㈠、玉米的播种时间不能过早或过完,播种时间过早受低温容易造成断垄,播种过晚会影响玉米整个生育期的时间,导致玉米贪青晚熟该成熟时未成熟,直接造成产量大幅度降低。

玉米的播种深度,一般都为3至5cm即可,播种过浅或者深都会直接影响玉米出苗,造成出苗低或苗不齐。

㈡、玉米的种植密度也是直接影响最终产出量的关键,玉米属于是喜光作物,密度太大,玉米后期造成透风不良,地块湿度大,病虫害严重,渐而造成玉米产量降低。

因地制宜采取大小垄和宽窄行种植,这样有利于通风透光、农事操作和水肥施用。一般人工播种地块行距大多为45至1500px,而机械播种部分农民保持的行距多为55至70cm。

㈢、种子质量差可多用,种子质量好少用,用机械点播或条播一般都能达到出苗整齐、大小均匀,不缺苗断垄,为均匀留苗打下良好的基础。定苗时严格掌握密度,不能过密,也不能过稀。

我们可按照品种的特性决定适宜的密度留苗,随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密度大肥料应多施。做到密度合理,才能充分发挥所种品种特性,获得较高的产量。土壤肥力条件好,也可适当超出要求密度的上限,一般不超过10%,不然易发生营养生长过盛和倒伏的现象。

☑、总结

㈠、玉米种植管理不科学,靠着传统的种植方法来种植,在玉米的生长发育的过程中只给给予必要的养分和病害虫预防,种植密度往往被忽视,从而造成玉米生长不良,导致玉米在收获时期出现病害、虫害增多,玉米的质量和品种下降,失去商品价值。

㈡、玉米品种对种植密度有着直接的关系,部分玉米品种不适宜进行密植的,因没有掌握好种植密度、水肥施用以及病虫害预防;因此,导致最终大幅度影响玉米的正常生长。

一般适宜密植种植的玉米品种因价格高、生产技术要求高,部分种植户选择了低质过时的品种,最终直接影响玉米的生产效率以及降低了效益。

以上均为流芳根据自身和当地种植玉米经验所总结,仅供大家参考!欢迎关注流芳,以便相互探讨。

玉米种植密度跟哪些因素有关?如何做到高产高效?

玉米种植密度与品种,肥,水条件有关,紧凑型玉米比较适合密植,因为它的叶片是上下竖立起来的而不是向四周伸展开来。

再者肥和水利条件好,也适合适当密植。

至于如何做到高产稳产?适时早播,足墒下种,合理施肥,科学管理,适时晚收。能做好这五个方面,保证你稳产高产。

(选择优良品种是关键)

玉米种植密度跟哪些因素有关?如何做到高产高效?

玉米种植密度的大小,也是直接影响玉米产量的重要因素,种植过稀,土壤利用率降低,单位面积内株数减少,整体穗数、粒数降低,产量跟随降低,种植过稠密度大,株间拥挤相互遮阳,田间阴蔽郁闷,争肥争水激烈,容易徒长,茎秆细弱,不抗倒伏,病虫害多,穗小穗短,还容易出现“空杆”,产量下降。因此合理种植和合理密植,才是增取提高玉米产量,也是达到高产的最基础措施。

◇玉米种植密度的影响因素及确定:

玉米种植的密度大小主要与品种特性、土壤肥力状况、降雨条件(或浇水条件)有关系,如没有条件浇水的地区或地块,可根据当地年降雨量来确定亩保留株数,一般情况可根据降雨量每100毫米,种植株数为1000株/亩推算,如年降雨量在300~350毫米的地区以3000~3500株为宜,株距35~40厘米,年降雨量在350~450毫米的地区以3500~4500株为宜,株距保持30~35厘米,同时,肥力较高的地块,有机质含量高,营养丰富全面,可适当密植。有条件浇水的地块,能随时供给水分需求,可适当密植。品种上株型紧凑、坚秆抗倒、抗逆抗病性强的品种可适合密植。合理密植可充分发挥群体增产效果。

◇如何做才能达到高产:

要想达到高产,除具备适合种植密度的土壤肥沃、年降雨量高(或浇水方便)、株型紧凑多抗性品种外,还需要注意种植模式、方法,以及播前土壤、种子消毒处理、施肥,做到“地不好不种,肥不足不种”,种植模式和方法采用全覆膜大小双垄种植技术,提温保墒增产,以及播后的整个玉米生育期,加强水肥和病虫害防治工作,同时适量推迟收获时间,都是增取提高产量的重要措施。其具体措施主要要做好以下几方面:

一,选地、整地、施肥:

地块应选用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土质疏松、肥力较高,保肥保水能力强的地块,避免陡坡地、沙土地、瘠薄地、洼涝地、盐碱地等地块,做到“地不好不种”,同时随耕随耙保墒,精细碎土耙平平,做到“地整不好不种”。

结合深耕整地,亩施足农家腐熟有机肥5000千克,尿素12~15千克,磷肥50千克,钾肥10~12千克,硫酸锌1.5~2千克,结合整地集中施于窄行垄带内,做到“肥不足不种”。

二,选种、种子处理、土壤消毒、喷施除草剂:

①,选种首先选用株型紧凑、抗早衰、抗逆抗病、抗倒伏的杂交玉米品种,如春季种植生长期长,可选择中晚熟品种,夏季或加茬抢种可选择中早熟品种,低海拔地区可选用中晚熟品种,高海拔地区可选用中早熟品种。

②,种子尽量选用“红包衣”种子,播前还要再次进行药剂拌种消毒,如用50%辛硫磷乳油按种子重量的0.1%拌种,或用40%甲基异柳磷按种子重量的0.1%拌种,都可防治地下病虫害,保证株苗健康,多收粮食。

③,在播前或覆膜前,对土壤消毒,可进一步预防和防治玉米病虫害,对培育壮苗,提高产量有基础保障,播前可每亩用辛硫磷0.5千克,加细干土30千克,均匀拌成毒土撒施,可有效防治地下病虫害。

④,在整地起垄后,应喷施芽前土壤封闭除草剂,把杂草灭除在萌发状态,减少营养消耗,避免遮阳挡光,促进苗株健壮,提高玉米产量。

三,播种时间、方法、方式及深浅度:

春播玉米要结合当地气候状况来确定播种时间,当气温稳定在10℃以上时即可播种,一般在4月中下旬为适播期,播种方法上采用大小双、高垄种植法,大垄宽70厘米,垄高13厘米为宜,小垄宽40厘米,垄高18厘米为宜,方式上有露天种植和覆膜种植,相对来说,采用全覆膜大小双垄、高低垄种植,更能提高玉米产量,而实现高产效果,播种时注意深浅度,一般以3~5厘米为宜,过浅影响出苗扎根,过深拉长出土时间,都会影响苗株生长和产量。

四,加强苗期、中期、后期管理:

①苗期管理:苗期重点管理,应及时破土引苗,查苗、补苗、定苗、打扠,促进根系发育,培育壮苗,为争取提高产量,打好基础。

②,中期管理:中期管理重点是促进玉米植株叶数增多、叶面面积增大,提高光合效率,促进茎秆粗壮,因此在大喇叭口期要及时追施“壮秆攻穗肥”氮肥,亩追施尿素15~20千克,同时还要注意瘤黑粉病、顶腐病及玉米螟等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可喷洒0.2%的克菌丹或0.1%的抗菌剂预防防治病害,用5%的甲基异柳磷或1.5%的辛硫磷拌毒沙灌心叶防治,减少病虫害,确保植株健壮、健康生长,提高产量。

③,后期管理:后期管理主要防早衰、增粒重、防病虫害,防止植株早衰,因此为了保护好叶片,提高光合强,延长光合时间,就要适量追施尿素每亩5~8千克“攻粒肥”,或叶面喷施0.2%磷酸二氢钾或0.2%尿素溶液2次,促进粒多、粒饱,增加产量,同时还需加强田间病虫害工作,进一步确保提高产量,如发现有粘虫可喷洒20%速灭杀丁,有红蜘蛛可喷洒73%克螨特,有蚜虫时可喷洒50%抗蚜威防治,如有其它病害,在喷杀虫药时可针对性地加入相应药剂防治,消灭病虫危害,增取多收粮食。

五,适当晚收: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如不准备早收腾地种小麦、大蒜等其它作物时,尽量晚收,可通过后熟作用,使玉米籽粒完全达到生理成熟时收获,可大幅提高玉米产量,以“苞叶干枯、有黑层出现,籽粒乳线消失”最佳,这时籽粒生理完全成熟,缩水率小产量高。

总之来说,要想玉米达到高产,就须采用全覆膜、大低垄小高垄双垄(宽窄垄),集雨保墒保温种植技术,选用适合当地多抗性、紧凑型杂交新品种,加强播前播后种子、土壤消毒工作,合理密植,同时加强整个生育期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确保植株健壮健康生长,才能达到高产预期目标。

玉米种植密度跟哪些因素有关?如何做到高产高效?

  • 玉米种植的密度与玉米的品种,生长习性,土壤结构,种植环境有关,与玉米的生长阶段的管理水平也有关系;如果想获取玉米的高效高产,可通过优选种源,保障土壤营养结构均衡合理,合理施肥,科学水肥管理,才能获取玉米全面丰收。
玉米密植的有关因素
  • 一,品种与种源;玉米种植的密度与玉米的品种和种源有关;玉米的品种繁多,有些品种适宜密植,有些需疏植,种植户需根据农业植保技术人员指导依据品种特点合理密植;例如;矮单268玉米品种,其优点是植株矮化,叶片疏,叶片向上伸展,穗位低,扎根深,抓根全面,抗倒伏能力强,适合密植;而华农138,圣瑞999,齐单6号等玉米品种就不适宜密植,不能密植的玉米品种都有叶片平展,叶片密,植株高,穗位高的特点,抗倒伏能力差上,密植后产量无法保障。

  • 二,生长习性;玉米的施种密度与玉米的生长习性有关;如果玉米喜欢在通风条件顺畅,光谱成分对玉米影响大,光合作用能力强的环境下生长,就不能过度密植,如果玉米喜欢在潮湿土壤中生长,就可以适当密植;有的玉米可以在超过35度高温下生长,有的却只能在低于25度以下才能旺盛生长;种植户需根据玉米的生长习性定位种植密度。
  • 三,适宜土壤;由于各地土地土质不尽相同,所以,玉米种植的密度也不相同;比如土质肥沃,土壤营养价值丰富,微量元素均衡的黑钙土地就可以密植;而土壤贫瘠,沙化严重,微量元素匮乏的沙土地就不能密植。
  • 四,种植环境;玉米的密植程度,与种植玉米的生长环境有关,比如多风多雨地区与干旱少雨地区种植的密度不同,光照时间长的地区与光照时间短的地区种植密度也不同;沿海地区与内陆地区种植密度也有区别,平原地区与山区丘陵地带种植密度也不尽相同。
获取玉米高效高产的措施
  • 一,优选种源;种植户需要在农业植保技术人员的指导下,根据当地的种植环境,土壤结构,选择适宜的玉米品种,并熟悉玉米的生长习性和生长特点,优选农业植保部门研发培育的优质种源作为种子。

  • 二,遵循玉米生长规律;种植户需根据玉米的生长习性和特点,遵循玉米的生长规律,科学施种,科学管理。

  • 三,优化土壤结构;玉米种植需保持土地有机活力,可施入足量的农家有机肥,改善土壤结构,并根据农技人员的建议,配施适量的钙磷钾肥;并采取轮作的方式,优化土壤结构,保持土地各种元素的合理性。
  • 四,提高玉米抗逆能力;玉米是一种容易倒伏的植物,特别是暴风雨天气,如果穗期遭遇暴风雨,玉米倒伏或折断会造成减产;所以,在玉米成长期可适当培土,施入钙磷钾复合肥,增强植株抓地能力,提升植株韧性,改善通风条件,及时施治病虫害,中耕除草,提升玉米抗逆能力。
结论
  • 综上所述,玉米种植密度与品种,土质,生长环境有关;玉米种植户需根据当地的土质,气候条件,生长环境选择适宜的品种,在农业植保技术人员的指导下,科学施种,科学管理,才能获取玉米种植丰收。

玉米种植密度跟哪些因素有关?如何做到高产高效?

您好,题主,乡辣梅子为您解答。

玉米相信大家都吃过,它不仅具有很高的营养,同时它的抗饿性也很高,用于充饥最好不过了。在农村的菜园里随处可见玉米植株,有的高有的矮,有的密有的疏,那么玉米种植密度和什么有关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玉米种植密度与哪些因素有关

【1】、种植土壤:每个种植地的土壤是不同的,比如有粘性强的土壤,有比较蓬松的沙质土壤,这些土壤对于玉米种植来说具有一定的不同。因为沙质土壤的透气性要比粘性强的土壤好很多,因此沙质土壤种植玉米密度可以稍微密些,但如果是粘性强的土壤那么它的种植密度就要稀一些,防止影响到后续的生长。

【2】、玉米品种:市场上玉米的品种有很多,不同的品种它的植株生长长势也不一样,比如有的品种植株长势比较紧凑,而有的品种长势是平摊的,这些都会影响到它的种植密度。很简单紧凑型的玉米种植密度可以密些,平摊型的玉米种植密度应当稀一些,通常情况下一亩玉米地大约种四千株左右。

【3】、种植温度:玉米种植温度一般针对的是春玉米种植,因为春玉米种植的温度相对比较低,因此种植春玉米时密度可以适当提高些,避免有些种子不出苗,或者是出苗长势不佳等状况。但在夏天种植玉米密度就不能太高,密度高会引起植株疯长。

【4】、田间状况:玉米种植密度还与田间状况有关,比如田间的肥沃度适中,同时水分充足的话那么种植密度就可以稍密些,但是如果地块相对比较贫瘠,那么种植密度就要稀些,因为贫瘠的地块如果种植密度高的话,那么在后期生长中它的影响就跟不上去,自然而然后期的长势就会受限。

玉米种植如何高产

种植时间

玉米要想高产首先要注意它的种植时间,时间通常分为春天和秋天,比如春天种植玉米播种时间一般为五月份左右,秋天种植玉米时间一般为七月初。但有些品种的玉米时间有些差异,因此种植时间要紧跟品种来定。

选择品种

选择玉米种子首先要了解到它的抗逆性,比如是否抗寒、抗热、抗病害等,一定要选择抗逆性高的种子。其次在购买种子时要到正规的商店购买,可以看包装袋外面的编码,正规的种子外包装袋都有特定的编码。

正确播种

1】晒种:在播种前先晒种,玉米晒种可以把种子表面的一些病菌晒死,同时晒过的种子它日后能吸收更多的水分,使得后续出苗更好。玉米晒种的时间要把握好,晒种时间不能超过三天以上,尽量选择在上午时间到下午四点左右,同时不能直接把种子放在水泥地板上,避免灼伤种子。

2】浸种:给玉米浸种可以促进它后期更快的发芽,首先把玉米种子放在干净的水中浸泡15个小时左右,然后捞出待用。如果是选择温水浸种,水温要控制在50摄氏度左右,浸泡时间要缩短,一般为8个小时左右。

3】拌种:玉米种浸泡完成后后续就是进行拌种,给玉米拌种不仅可以防止后期产生各种病害,同时它的出苗率也会相对的增加。拌种的药物可用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或是50%辛硫磷乳油,用量要根据种子的重量而定,玉米种子和药物搅拌均匀后再闷个5小时左右。

4】种子包衣:拌种后的玉米种子还可以进行药膜包衣,药物有多菌灵3.5%、呋喃丹12%等,做法是把这些药物均匀的搅拌在种子的外表,并晾干使得种子外表形成一个膜后就可以播种了。种子包衣可以有效的预防一些病原菌以及土壤下面的害虫。

5】播种:玉米播种的深度不能太深,一般为3厘米到5厘米之间,如果苗床的土质比较疏松的话,深度可以加深到8厘米左右。

苗期管理

1】补种:当玉米出苗时要观察它的出苗率,如果出现有缺苗的地方要及时进行补苗处理。比如可以用好的种子催芽再播种,也可以就地去材,把长势密的苗取出再进行补救。

2】追肥:给玉米苗追肥可以选择在它长出五片叶子的时候进行,给玉米苗施肥要注意用量,避免过多造成烧苗现象。

3】中耕:整个玉米苗期要进行两次左右的中耕,首次可以在它定苗的时候,定苗时要注意苗旁边要浅耕,苗床中间要深耕,避免给苗造成伤害,还可以清理野草,给其深耕的深度要控制在4厘米左右。第二次中耕可以在苗的拨节期,深度为十厘米左右,这个深度可以除去它的细根,使得新的根系长出。 

整地

玉米属于一种喜光植物,同时对水的需求量比较大,因此在整地时要在地中开好沟,使得排水良好,不仅可以浇灌同时也能更好的排水。在整地前可以施入足量的农家肥,并与土壤搅拌均匀,农家肥可以使土壤更加的蓬松,使得后续玉米的根系更好的生长。

正确移栽

玉米的移栽时间最好选择下午,下午移栽后没有那么强的阳光,同时还有一个晚上让其更好的适应新的环境。其次在移栽玉米时不能光秃秃的根系,应携带一些土壤,使其后期的长势更佳。此外玉米移栽后要浇入适量的水分,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落地水,避免干旱影响到后续的生长。

病虫害防治

1】锈病:玉米植株产生锈病的初期它的叶子上会变成像疤一样的形状,颜色为褐色并形成脓包,该脓包在后期会会破裂,分泌出的物质为粉质,像铁生锈的颜色。其次玉米的表面还会形成凹凸状,形状分别为椭圆行和长形。

防治措施:首先在选择种子时要选择抗病性高的种子,后期还应注意田间管理,防止被病菌盯上。比如肥料施入适中,水量的施入也要控制好。除了农业防治还可以用药物来防治,药物防治要注意用量和时间,通常来说间隔一个礼拜使用一次药物,连续使用两到三次即可。

2】大斑病:大斑病从字面上就很好理解,就是像斑点的病状。玉米初发大斑病它的叶子会像被水浸泡过一样,随后颜色变成了青色,同时还伴有大小不同的斑点,最终叶子枯萎。该病害遇到雨天它还会形成发霉一样的病状,颜色变为黑色。

防治措施:同样在选择品种时选择抗病性高的种子,如果种植地很宽敞的话还可以进行套种。在种植前要对土壤进行深翻,种植出现该病害要及时把病害的植株去除,防止传染到未得病的植株。

采摘

玉米的采摘时间要根据它的品种而定,通常情况下,春玉米它的生长时间为80天左右,冬玉米它的种植时间为一百天左右。除了生长时间还可以观察它的外边,看起穗是否出现干瘪,整棵植株是否翠绿等。

总结:玉米种植也是一个技术活,如果管理不当那么会影响到后期的收成,因此要从各方面综合考虑,比如种植环境、品种等。

玉米种植密度跟哪些因素有关?如何做到高产高效?

玉米种植密度跟哪些因素有关?如何做到高产高效?

玉米的产量取决因素众多:玉米种植的密度、玉米的品种、土地状况、种植方式、水肥管理、后期的养护等。

在同等土地、同样的玉米品种、同样的种植方式下玉米的产量高低不一致,这就要考虑玉米的种植密度问题,假如种植的玉米密度过低,产量则相对减少;假如密植度过高,玉米粒度小且产量则不高,可以看出,合理的玉米种植密度十分关键!

编者所在地华北的农村,可以说夏季玉米作为主要种植的农作物,由于常年种植各方面做的不错,父母每年种植的玉米亩产量均超1300斤(根据历年的波动收成看没低于1200斤过),行情优越的年份亩产量超1400斤。对于乡村的玉米生产者而言,均希望每次种植的玉米能够获得高产量,那么究竟玉米如何种植才能获得高产高效呢?

第一、土茬问题

玉米属于一个耐旱的北方性农作物,可以说对水分、温度的要求比较高,南方雨水充沛的地区种植玉米不适合。同样玉米的种植也需要换茬播种,连续三年以上的玉米种植土地需要进行轮作一次,防止土壤因板结病菌突出等因素影响了玉米的生长。

第二、优选良种玉米

玉米的高产如何种子问题是首选,有些农民朋友种植玉米选择用上一年的玉米做为种子,理由是方年玉米长势不错,而且又能降低播种成本。殊不知这是一种错误的想法,错误的做法,这直接不利于后期玉米的种植。为了每一茬的玉米种植能够收获高产且高效的玉米,尽量从专业的农业机构引进玉米种子,高产、抗旱、抗涝的玉米品种为佳!

第三、播种的方式

一般情况下玉米的一亩地播种株数为3500株左右,而且按照垄种植,每垄的间距控制在500--5500mm,每株的间距控制在400---500mm,每一株玉米的播种温度控制在120mm左右。适当的每株间距能够保证玉米苗、玉米秸秆的生长密度,保证玉米正常生长的透气性。

第四、肥水的管理

水分和肥料是生长的必需品,特别是玉米在涨至400-500mm的高度时需要进行一次追肥,在玉米抽穗时还需要进行一次追肥,前期的追肥用氮肥为主,后期的追肥可以用复合肥。

上述纯属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欢迎批评指正。文字原创,图片来之网络!!谢谢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