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农村都有哪些习俗?

冬至吃饺子是自古留下来的民族节日饮食习惯,因为一过了冬至,寒冷的严冬就要到来了。

好像冬至的饺子还与医圣张仲景有关,他是在严冬为了给百姓治病才发明了饺子(扁食)。

饺子的馅料,样式比较多,但冬天的饺子我认为还是以羊肉为最好,这是羊肉特性决定的。

冬至,农村都有哪些习俗?

  • 冬至农村有哪些习俗?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的二十二节气。冬至两字的意思是冬天将至,从冬至这天开始数九了,一九是九天,天气一天冷一天,最冷在三九。冬至在农村有什么习俗?我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各地农村冬至习俗是不相同的。

在长江领域的安庆市、池州市,冬至这天当地农村家家都要煮南瓜吃,都说冬至吃南瓜,有利于眼睛明亮身体健康,还有吃饺子的习俗;在北方农村也有吃南瓜饼和吃汤圆的习俗,吃南瓜饼和汤圆,象征着新的一年,生活美好全家幸福团圆之意。各地在冬至节气来到,庆祝节日大同小异,都说冬至大于年。

在农村冬至还有一个习俗就是上坟祭祀故去的祖先。这个习俗从古代流传到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人间有三个节日,端午节、中秋节、春节,而阴间也有三个节日,就是清明节、七月十五上元节、冬至节,这三个节日都是祭祀节日,在冬至前三天,冬至这天,各地农村人,都带着礼品香烛纸钱上坟祭祀自己故去的亲人,这是风俗,是对中国传统节日的传承。

以上是我对农村冬至有什么习俗的回答。欢迎大家留言关注!

冬至,农村都有哪些习俗?

今天是12月22日,农历的冬至日。从这一天起就进入九九八十一天的寒冬。古人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因为冬至这一天是一年当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过了这一天白天就会慢慢变长夜晚慢慢变短,这就意味着阳气逐渐上升,阴气随之减弱,所以古时候的人把冬至看作是春天的开始。冬至就变成一个很重要的节日,每到这一天人们就会做一些好吃的和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来庆祝冬至,时至今日各地方都留下来很多传统习俗。

一、宰羊吃羊肉火锅

人们都认为吃啥补啥,吃羊当然补阳了,在寒冷的冬天,人体元气大伤,需要吃一些滋补品来维持身体的正常运作,而羊肉的热量比较高、营养丰富,喝上一碗热腾腾的羊肉汤,会让你虚寒的身体热量大增、精神焕发。

近些年,农民的生活水平在不断的提高,在吃好的同时人们也开始注重食材对身体的滋补,而在寒冷的冬至,吃羊肉火锅无疑是比较适合的,宰杀好的新鲜羊肉,羊肚、羊杂一块放入火锅,再加入自己爱吃的新鲜蔬菜,吃起来真是味美汤鲜。如果能邀约几个情投意合的弟兄朋友斟上几杯,冬至一定会过得有滋有味。

二、祭祖

在我们当地农村,冬至祭祖是每家每户都少不了的一项活动,饭菜做好后,把菜都摆上桌子,在桌子的四方盛上饭、倒上酒,然后在供桌上摆放些水果、五谷杂粮和肉食,在香炉里插上香,供桌下面烧钱纸。当家人边烧纸边喊各位列祖列宗来吃饭。从小就听老父亲喊,大致是这样:“某姓的三代宗祖四代宗亲,今天是冬至节,请你们各位来吃饭,我已经为你们备上美酒佳肴,你们要保护我家六畜兴旺,子孙满堂,来年行大运,发大财!”老父亲喊完后,全家人由大到下轮流到供桌前磕三个头,这样祭祖就算完成。

三、吃汤圆

冬至的早晨起来,第一件事情就是磨糯米粉,这是我们小时候跟随妈妈做得最多的一件事。现在家里的石磨早已经下岗了,糯米粉是超市里买来的,用时往里面加点清水,揉成团备用。平时我们吃的汤圆大多包糖或者豆沙在里面。

冬至这一天吃的汤圆和往常不一样,包的馅是羊肉或者是猪肉,还有蔬菜。老人们都叫它菜团子,现在又叫肉丸。象征着一家人团团圆圆、和和美美的过着幸福生活。由于冬至比较寒冷,吃肉丸子同样起到滋补的作用。

总结

在农村过冬至节,各地方的传统习俗可能会不一样,北方人大多喜欢吃饺子,因为饺子的形状像耳朵,所以在民间流传着冬至吃饺子不会冻坏耳朵的说法,无论哪一种说法,都离不开吃御寒的食材。随着社会的发展,冬至的传统习俗也在不断的更新,但是万变不离其宗,人们庆祝它,反映出来的就是大家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冬至,农村都有哪些习俗?

冬至,是我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一个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在农村很多农民都以农历记时间,以农历二十四节气过节日。因此很多农村地区至今仍保留着过冬至的习俗,不同的地区也有不同的过节方式。

其实每年的冬至都不是固定的,根据年份不同,时间也不同,因其日子不确定,也称为“活节”又称“小年”。冬至这一天是家庭聚会的日子,在农村只要在一个城市的亲人,这一天都会聚到长辈家中一起吃顿团圆饭,即便无法回来也会打电话问候长辈,送去祝福。这是民间的一种习俗,据传自汉代开始一直传承至今。 与北方不同,南方冬至的传统习俗是吃汤圆。“圆”意味着“团圆”、“圆满”,象征家庭和谐、吉祥平安的寓意,当地农村也有“吃了汤圆大一岁”的说法。

冬至,农村都有哪些习俗?

大家好,我是赣南金姐,冬至在我们赣南农村是有很多禁忌和习俗的,比如说冬至日,在我们这里是很禁忌嫁娶的,因为冬至日是祭天祭祖的日子,不宜嫁娶。所以到那一天我们这里有很多人都要去扫墓,大家都知道清明要扫墓,可在我们赣南农村,冬至扫墓也是很重视的传统习俗,一直延续至今。还有就是冬至那一天,我们这里有好多人家都要吃饺子,小时候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后来奶奶告诉我们,吃饺子是不让耳朵冻坏,因为饺子的形状也像耳朵,祛病驱寒,在严冬里不冻耳朵,冬天天气寒冷,疾病多发,还容易出现冻伤寒疾等情况。也有说法是吃水饺主要是希望往后的日子财源滚滚,“饺子形,意味着,财源广进

冬至,农村都有哪些习俗?

今天就是冬至了,想起在往年这一天是要吃汤圆的,我躺不住了,起了个早上街上去买一点糯米粉做汤圆。

街上有许多人在卖糯米粉,旁边还有一小袋配好的炒黄豆面。我们这里,冬至吃汤圆是一种习俗,表示来年圆圆满满,财源滚滚来,生活像糖一样的甜,也算是对旧的一年做个告别仪式。

所以,在吃汤圆时,要在汤圆里加入红糖稀,黄豆面,玫瑰酱,黄果皮等等东西,吃起来满口生香,又甜又糯。

除此之外,我们哈尼族,在冬至前后几天,还有上冬坟的习俗,也就是到自己先人的坟上去端土理坟,割草祭拜。

在往年,我家家族里年长有威望的人,会提前打电话给我爸爸,告诉我们某月某日回去,统一到坟山上理坟,在某某家办伙食,去的时候就直接到某某家。

我家姓杨,家族很大,冬至上坟这种习俗从我记事起就兴,一直延续到现在。我家现今不住在村子里了,居住在离村子八九十公里的县城里,也是有事的时候才回去一趟,所以冬至上坟,也不是每年都去的。

我们哈尼族,一般很少在清明节的时候上坟,都是习惯在冬至的时候才到坟上祭祖,到坟山上后,也就是长草的地方割草,土落了的地方端一点土上去,然后磕首祭拜,泼点水饭,在坟前摆点糖果糕点,之后就回家做饭吃了。

一个地方的习俗和一个地方的不同,有的地方习惯在冬至的时候吃饺子,也不兴到坟上去祭祖,通常是一家人聚在一起,买些鸡鸭鱼肉聚会一次。

无论怎么样,冬至吃什么,做什么事,有什么活动,都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祖先的惦念。每个区域的民族文化和信仰不同,也就构成了不同的风俗习惯,将会一直流传下去。

图片来自网络,文字原创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