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头蒜在农村是怎样培育出来的?
谢邀!独头蒜在农村是怎样培育出来的?这个问题小焦来回答!
首先明确一点,种出独头蒜其实是很正常的,但是独头蒜一般不受农民欢迎!记得小时候和老妈去地里种蒜,老妈都特别嘱咐,说千万不要把蒜皮弄掉了,不然长出来的就会是独头蒜。小时候的我确实对这个深信不疑,所以种蒜的时候凡是没皮的蒜都拿回家去吃了。但是后来我发现,就算所有种下去的蒜都是有皮的,但还是会出现很多独头蒜,这到底是为啥呢?小焦咨询了一下村里有经验的老人家,得出了以下结论:
首先,我们来看看独头蒜是如何形成的第一,品种的问题。经实践证明,越是早熟品种、极早熟品种,出现独头蒜的概率都高于晚熟品种;
第二,播种密度过大。经实践证明,如果大蒜种植密度过大,蒜种之间就会形成营养竞争,部分营养吸收不均衡的蒜就可能会出现不分瓣的情况,最后就会长成独头蒜。
第三,播种时间太晚。在农村,经常会有人讲:“种蒜不出九,出九必独头”这句谚语,其中的“九”就指的是九月。所以,要想种出来的蒜独头蒜少,最好是要赶在9月份之前播种。
第四,出现独头蒜很正常。一般来讲,我们种植大蒜时,正常情况下就是会出现独头蒜,只不过这个现象出现的几率比较低,大概在5%一10%左右。而且,土壤瘠薄、管理不善等也会造成独头蒜的出现。
一般来说,农民是会比较讨厌独头蒜的,因为独头蒜重量比分瓣的大蒜重量要轻,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大蒜的减产。但是独头蒜因为其自身的神秘性,受到食用者的偏爱,再加上独头蒜在医药上的用处,这几年也有一些人在试种独头蒜。
其次,我们来看看如果种植独头蒜的话该怎么做。第一,选好品种。如果想种独头蒜,可以从一些早熟的并且独头蒜产生率高的品种中进行选择,这样出现独头蒜的几率就会大一些。另外,选择蒜种要从种蒜瓣多但蒜瓣小的品种中选择,但也不要太小,不然出来的独头蒜就会很小。
第二,把握好时间。因为独头蒜对时间比较敏感,所以种植独头蒜的话可以在9月份上中旬进行播种(时间比正常蒜晚20-25天左右)。
第三,增大播种密度。一般像大规模种植独头蒜的话,每亩地可用蒜种量一般在100斤左右,株距3-4厘米,盖3-4厘米厚的土壤为宜,密度大有利于独头蒜的产生。如果是农户小规模种植仅供自己食用,可以按照上述株距进行种植。
第四,选择贫瘠的土壤。想要种植出更多的独头蒜,可以选择比较贫瘠的土壤进行播种,并且减少肥料的使用,这样也可以增加独头蒜出现率。但是缺点就是独头蒜的个头不会太大。
虽然说独头蒜现在受到消费者和医药上的欢迎,但是因为其产量比较低,所以独头蒜种植的效益并不高。如果自己想吃的话可以适当种一些,大规模种植的话还是不建议做的。
好了,今天就回答到这里,欢迎关注【村官小焦】!!!
独头蒜在农村是怎样培育出来的?
不是专门培育的,是一种变异!
独头蒜在农村是怎样培育出来的?
现在来说说我个人的种植经历,大概四、五年前,十月一左右吧,因为家里有吃不完的蒜,我就载了一部分在院子里,等过年后,不再上冻了,天气也渐渐暖和了,我又把其余的蒜也载在了院子里。
因为以前自己没有种过蒜,只帮人家抽过蒜苔,所以把蒜分开来种的初衷是,可以分开来吃蒜苔,但是等到抽蒜苔时才知晓,年前种的蒜有蒜苔,年后的就没有,自己当时还以为是种的晚的缘故,所以不结蒜苔,但是当收蒜时发现可不是这点不同,年前种的蒜跟平常的蒜没什么不同,而年后种的蒜是独头蒜,比平时的蒜要小许多。
至于独头蒜是怎么培育出来的,个人认为它并不是什么新的品种,而是在种植时间不同以及气候不同等各方面原因的情况下所结出来的产物,因为它们的蒜种是一样的,只是一个生长期长,经过了寒冷的冬天,而另一个生长期短,没有挨过冻。
因为独头蒜的产量比较低,又不长蒜苔,所以经济效益不高,建议个人不要大面积盲目种植,要调研好市场三思而行,以免在经济上造成损失。
独头蒜在农村是怎样培育出来的?
“有意栽花花不发,无意插柳柳成荫”,生活、生产中的这种反常现象往往时有发生。就象种植大蒜,种一瓣,产多瓣,这是大蒜正常的生长发育的规律,这也是种植大蒜实现高产量、高收益的最终目的。可实际生产中,收获大蒜的时候,往往会出现许多独头蒜,有些蒜田里长出的独头蒜占的比例还很高,有的地块独头蒜的占比达到了百分之八、九十。
独头蒜,实际上就是大蒜种植生产中出现的一种畸形蒜,除了个头小、产量低、蒜辣素含量高外,其所含的营养物质和正常蒜瓣相比其实并无多大差别,在大蒜生产中出现大量独头蒜是蒜农朋友们所不希望看到的。
可社会就是这样奇怪,有些商人却把蒜农遗弃的独头蒜收集起来,经过简单加工和豪华的包装,以及神乎其神的功效宣传,居然使独头蒜身价倍增、成为皇家贡品了,居然使正常的一头四、六瓣大蒜的价格望小小的一个独头蒜之尘而莫及、在独头蒜面前屈膝为奴了。
本答者于中秋节就收到了一朋友送来的一盒黑色的独头蒜产品,内装四小罐秘制独头蒜,居然成了独头蒜罐头(如下图),商家介绍的功效在此就不再介绍了。
所以,时下,生产独头蒜成了大蒜生产中的时髦事,有许多菜农纷纷种起了独头蒜。
那么,独头蒜应该如何繁殖呢?首先告诉大家,并不是把独头蒜当蒜种、种下去就能长出独头蒜,这样的话,一头生一头,傻子也不干,事实上,种下独头蒜并不能长出独头蒜,却会长出多瓣蒜。
那怎么才能繁殖独头蒜呢?经验是宝贵的,因为一切成功的经验都是来自于生产实践。这不,农民朋友们通过观察、试种、总结,终于摸索出了生产独头蒜的方法。
生产独头蒜有四种方法,一是秋播晚种,二是早春晚播,三是直播气生小蒜,四是直播大蒜种子。
各种方法简要介绍如下:一是秋播晚种。就是在正常种植大蒜的适播期推迟一个半月至五十天再选取小蒜瓣进行播种并加大种植密度。这样可缩短幼苗越冬春化期,使翌年鳞芽不能正常分化成多个蒜瓣而成独头蒜。
二是早春晚播。就是在正常的春播大蒜适播期适当推迟播种并加大种植密度,也是将小蒜瓣作种蒜下地,以此缩短0~4℃低温春化期而使鳞芽不能正常分化成为独头蒜。
以上两种方法强调的是晚播缩短春化期,另外高密度播种在土地贫瘠、缺水少肥,尤其是幼苗花芽、鳞芽分化期之前少洗水、不施肥使早期鳞芽不能萌发,待分化期过后再浇水追肥,这样长岀独头蒜的比率就会很高。
三是直播气生小蒜。气生小蒜也叫气生鳞茎,就是蒜薹花苞中生出来的小小的蒜瓣,正常晾干保存,待大蒜播种季节将气生小蒜正常播种到水肥条件较好的地块并正常进行田间管理,这样蒜株生长出的基本上都是独头蒜。这种方法需要留取蒜薹让其生长出气生小蒜。
四是大蒜种子直播。正常情况下大蒜不开花、不结种,只会在蒜薹上长出气生小小蒜。但是可以人工促使大蒜开花结种。就是在蒜薹刚抽出时将植株茎基部纵向剖开后,将已分化出的豆粒大的鳞茎抹掉,让大蒜植株继续生长,当开花时再去除气生鳞茎即花苞中的气生小小蒜,以促进养分供应开花结种,黑色种子成熟后收取晒干储存。种子播种后当年生长出的都是小的独头蒜。
以上是蒜农总结岀的生产独头蒜的方式方法。种过大蒜的都知道,播种过晚、蒜种过小、土地瘠薄、蒜田干旱等种植条件差、管理水平低的大蒜田,收获时独头蒜的占比率是比较高的,独头蒜多的情况下亩产量必定低。所以种植大蒜首先要考虑种植效益。以上介绍,仅供参考!谢谢阅读,敬请关注和评论!
独头蒜在农村是怎样培育出来的?
独头蒜怎么培育,我们家就种的有独头蒜,其实本来不是打算种的独头蒜,而是长了独头蒜,这是什么原因呢?
1.播种的晚,比如如春天栽种以不出九前为好,过晚就会造成独头蒜率高。实践表明,春蒜在春分节前5~7天种植独头率为10%~15%,而春分节后5~7天种植,独头率达20%~30%。
2.土壤不好,我家土壤成分不太好。如果土质丰富的话就不易长成独头蒜了。
3.种植太密集。管理不善。
如果要做好独头蒜培育,要有好的土质,选好地畦,需要沙壤土或轻壤土。最好不要连作。
蒜苗选种也是很重要的,独头蒜要从大蒜瓣里选择最小的蒜瓣种植。
要掌握播种时间,种早了,营养丰富,就长不出独头蒜了。播种的太晚独头蒜就长不大。
要加强管理,施肥,除草,浇水,在蒜头膨大期要保证水分供给。
独头蒜在农村是怎样培育出来的?
说到独头蒜,确实有一定的药食两用的作用。比如腹泄,胃口不舒服,口腔溃疡和牙周炎等等,都是很见效的。但对于独头蒜一般都是选择紫皮蒜为主,刚一开始选择中间圆锥形的作蒜种培育,东北在8一9月份栽培,土壤不要太肥沃,油沙土为宜,牛马粪为佳。独头蒜产量低,一定要去合理密植才好。但收获的时候也有三个瓣和两个瓣,大多数都是一个独头蒜。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