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不易,是不是更加希望孩子通过知识改变现状?

又一个单拿农民调侃的主,中国现今社会上的底层全部都不容易,他们的孩子都希望有很好的出路。实话告诉你,在这方面农村的孩子更有优势,不信请看:不论遇到什么困难,由于他们有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他们都能果腹,可有些一直看不起农民的人们,遇到特殊困难必然会饿肚子。

信不信拉倒!

农民不易,是不是更加希望孩子通过知识改变现状?

知识改变命运是千古永恒的真理。社会发展进程的加快,无不与掌握知识的人们所产生的作用分不开。

越是社会最低层,环境条件所限,物质精神生活水平相对较低。耕读传家的古训,是农耕社会逐步走向文明进步的产物。社会飞速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知识改变命运,早已被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亿万农民所认知。

望子成龙成凤心切,已经不是什么鲜为人见的想法。再穷不能穷教育,虽然是国家宏观层面的大政方针,也一直以来是农民的共识。他们自己可以省吃俭用的过紧巴日子,也不能不让子女上学受教育。举债供养大学生的并非绝无仅有。

除非有些因为天灾人祸,家庭成员疾病缠身无法供养子女上学外,绝大多数寄希望于子女通过上学,跳农门改变命运。正是他们这种坚韧不拔的付出精神,为国家建设培养了千千万万的人才,同时也不同程度的改变了自己及其子女的命运。

农民不易,是不是更加希望孩子通过知识改变现状?

朋友!你是拿农村孩子开玩笑吧!为什么光是农村孩子就要通过知识来改变现状。哪么城里孩子就不要知识吗!虽然农村人是穷,但穷也要穷个硬气,就算没有知识也能自足。以前有很多没有知识的,还当大老板挣大钱你信吗!我隔壁村就有一个大字不识一箩,还发大财。以前是锯板子的,后来自己学雕刻,学会自己办厂越做越大。有几个分𠂆雕刻员工都几百人,产品销往国外。现在家产上亿万不存在半点假,这就是典型的例子,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

农民不易,是不是更加希望孩子通过知识改变现状?

在一定程度上来说,确实是这样。

土生土长的农民,劳作真的是很辛苦的,早出晚归,一年到头农作物的收入如果碰上收成不好或者是没有价格,收入就会大幅降低,他们深深的明白农民的不易,在一定程度上来说,真的是很希望自己的孩子多学知识,找份轻松点的工作,不再像父辈那么辛苦。



像我祖辈三代贫农,村里的叔叔伯伯长辈们主要以种农田为主,春季种水稻,夏季成熟的时候真的是顶着烈日收割水稻的,收割完下来整个人都是黑黝黝的。等到冬季寒风凛冽的时候,下水田,徒手挖马蹄,真的是用双手一个个抠起来的,弯着腰一挖就是一整天,历经三四个月,从冬天挖到春天才挖完,很多人因此都出现了腰椎盘突出的病症。他们都希望孩子努力学习,将来不再那么辛苦,知识改变命运,在一定程度上是真的存在的。现在我们村蛮多年轻一辈读完大学基本上都在城市奋斗工作了,虽然上班也辛苦,至少有些公司买五险,工作到退休生活有保障,农民没有退休金,有也只是一两百,六七十岁没有劳作能力的时候,老年生活根本无法得到保障。如果孩子有出息了,至少老人老年生活也会跟着得到改善。当农民、种农田同样是需要不断学习新的种植知识的。

为什么说农民更希望孩子通过知识改变命运,也许只是一定程度上认为城里的孩子起点要比农村孩子高,城里孩子获得学习的途径更广知识面更全,并不是说城里的孩子就不需要通过知识改变命运。

城里的生活压力也大,像进城的亲戚说的“你们在城里生活,喝口水都要钱,不像我们在村里打井就有水喝”,城里同样有许多奋斗挣扎在底层的人希望自己或者孩子通过知识改变命运。

知识在一定程度上确实可以改变命运,不管是农民的孩子,还是城里的孩子,都有追求知识的共性,我们学习知识,除了想以此改变命运之外,更想丰富自己的内心及精神。爱知识,才能创造知识,才能拥有更美好的生活。

农民不易,是不是更加希望孩子通过知识改变现状?

以前是这样,农村的孩子走出去只有两条路,一条是参军,一条是读书。现在不同,可供选择的路很多,不一定非得读许多书不可,当然,有条件的家庭还是希望孩子多读些书好。

农民不易,是不是更加希望孩子通过知识改变现状?

知识能改变命运、能够充实自己正能量,每个家庭都希望自己家的孩子望子成龙,望龙成凤、望凤成凰。但现实生活确不是这样,就算你的孩子获得很高的学位、不懂得社交、套近乎、拍马屁也很难有立足之地,比如北大才子卖猪肉、清华状元当保安,北大才子陆步轩曾是高考文科状元, 80年代的天之骄子。在他34岁的年纪,他被迫操起了杀猪刀,开始了杀猪剁肉的买卖,现今社会读死书不一定是最好的出路,现在大部分企业老总、总裁都是一些土豪、很少有读过很多书有很高的学位。有的企业 老板甚至连小学都没有读过,一样把企业做得有声有色。如今一般有学位有文化的高材生都是为别人打工卖命创造效益,反而没有文化、甚至连自己名字都不会写的人当老板。孩子对学习只能顺其自然,看自己兴趣而定。

清华毕业生张晓勇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