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村,以前清明当日祭祖,如今纷纷提前了,为啥说变就变?

今年的清明节在阳历4月5日即农历3月初一。清明节扫墓祭祖是中国人非常重视的传统节日。各地风俗不同,选择的时间也有差别。

我所在的地方在陇东中部,没有清明节当天上坟的习俗。倒是有提前拜山上坟的说法,主要是这两个原因:

其一,受农村老话“有儿有女早上坟,无儿无女等清明”的禁锢。这句老话传承已久,也佐右着当地人上坟祭祖的思想。一般来说清明祭祖,俗称“拜山”。清明前三天,任何一天都可以去。即从清明节前三天开始,至清明节当天。当天祭祖的叫“墓闭”。

因此,凡生有一儿半女的人家,都必须赶在清明节前,也就是说在“墓闭”的前三天,任何一日都行。到了清明节的前一天,坟场墓地到处人山人海,络绎不绝,俗称“行正清”。如果在第三天,坟头仍不见吊纸和纸钱灰烬,当地人就知道这是所谓的“绝户”了。当然也有极少数在清明节这一天上坟,但必须在赶在中午以前。这是个例。或工作在外地、或乔迁异地,由于路途耽搁,也是不得宜的选择。

清明节当天,那些坟上没人烧纸钱、献供品、挂吊纸的,还真有点让人寒心。“他们”也只能算做“孤魂野鬼”,也只能等清明节的到来,四处争抢了。

其二,农村俗语“早清明,晚寒食”的启示。清明上坟祭拜提前,是清明节之前是寒食节。寒食节也叫“禁烟节”。是在冬至后第105天,大概是每年清明节的前一两天。在过去,寒食节这天禁烟火而且只能吃凉食。从习俗上来说有祭祖、踏青等风俗。流传下来也有两千多年,也曾被称为中国民间第一大祭日。由于寒食节和清明节间隔时间不长,便合二为一。都在清明节这一天了。

总而言之,清明节上坟祭祖,各地风俗不同,也没有所谓的以谁为标准。各行其礼规,只是求得心灵上的一种安慰而已。

在农村,以前清明当日祭祖,如今纷纷提前了,为啥说变就变?

清明节上山扫墓祭祖,是中华民族的风俗习惯。

学生时代,学校组织少先队清明节唱着翻过小山岗的歌曲来到烈士墓前献过花圈,纪念先烈为国为民洒热血。教育下一代幸福生活是革命先烈用鲜血换来的,一定要珍惜牢记。

其实现在农村清明节上山扫墓的时间根本没有变化,只是出外就业人员选择临近清明的双休曰,而在家的人等待一起同行。但是规格升高不少,从五彩纸钱到现在的千亿冥币,从一串子炮子到烟花爆竹。也许阴曹早已经济彭涨,一万元能否买到什么了?烧香烧金纸燃放烟花爆竹造成了几年前的大火烧山!

事在人为,是否还给逝者一个宁静的氛围?庄严一些,改为只献纸钱,献花献花圈,静立默哀以表心中敬意!先辈们也许会接受的。当然今后火葬后进了安息堂,不论各村是清明或在冬至,都会选择在节日前后隔开曰子去祭拜。热闹非凡!

在农村,以前清明当日祭祖,如今纷纷提前了,为啥说变就变?

你根本就不知道清明节祭祖扫墓习俗,古俗语叫做:早清明,知道吧?清明扫墓祭祖宜早不宜迟,什么以前当天呀什么什么!

(早清明)自古一直诞续至今,而且将永远流传下去。

在农村,以前清明当日祭祖,如今纷纷提前了,为啥说变就变?

一地一风俗。我们这里是清明当天不上坟,而且是上早不上迟。原因我分析了如下:

一、后继有人的信念比赛。大家普遍认为,那家祖坟上坟的早,那家肯定就人丁兴旺凝聚力强。谁家的祖坟迟迟没有挂五彩纸,说明他家人懒后代人少。

二、为了选择个好日子。天气晴朗,风和日丽,全家兄弟姊妹从各地相约而来,踏青祭拜祖宗,预示着万物勃发、生命气象,如此先人护佑子孙平安吉祥、血缘绵延。如果亲人们凑不到一起,单独行动,又遇上阴雨天,不符合上坟的初衷。不在清明节当天上坟,就是怕亲人凑不齐、怕遇到阴雨天,影响心情啊。如果上坟时间再往后推,就过了节气了。

所以,现在人更多的选择了提前上坟,这样可以提前安排调整相聚时间、选择一个更好的天气。

在农村,以前清明当日祭祖,如今纷纷提前了,为啥说变就变?

马上就快到清明了,可以说这个时候不管是城市还是农村人,都会回去祭祖的,这可是一种传统的习俗了,是会一直都延续下去的。不过现在大家祭祖的时候都是纷纷提前了,也不再是刚好清明那天去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在农村,以前清明当日祭祖,如今纷纷提前了,为啥说变就变?

以前都是清明放假才去祭祖的,要说为何现在都提前了,其实原因也是挺多的。

首先还是因为风俗习惯导致的,要知道中国那么多个民族,都会有着不一样的习俗。有一些地方就不能够在清明当天去祭祖的,都是以前留下来的规定。还有一些地方更是一年不只是清明才祭祖的,是清明之前就会回去祭祖一次,然后清明再回去一次,更是重阳还会回去祭祖一次的,这都是不同的习俗,我们都是需要尊重的。

其次就是现在几家人起一起去祭祖本身不容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工作,可以说清明三天假期,并不一定就会等到当天才去的,都是什么时候大家都有空,那直接就是一起回来去祭祖了。所以现在很多人都是图方便的,哪天有空就一起去,可是不管清明当日再祭祖了。

当然现在祭祖都是宜早不宜迟的,太晚再去祭祖了对于先祖可就不尊敬了,所以还是提前去祭祖才是更加好的。再加上祭祖也是需要看天气的,如果清明当天是下雨的,那路途可就艰难了,自然就会选择一个比较好的时间提前去了。

现在清明祭祖已经不再像以前一样非要等到清明再去了,提前去的有,晚一点去的也是有的,不知道大家那边都有什么习俗,都说说吧。

在农村,以前清明当日祭祖,如今纷纷提前了,为啥说变就变?

豫东老家的习惯一直是清明之前早早的烧纸上坟了,四叔的儿子过完春节初十就给四叔上坟烧纸了,他一出去忙的回不来,我在农历二月初七就就回老家了,我父母的坟早给几个叔叔大伯上好了,我只能去烧纸,坟不能上二次,岳父岳母的也给几个亲人上好了,唯独外公外婆的坟孤零零的没有人添土烧纸,外公外婆没有儿子,大姨因为爱情疯了后远嫁安徽自身难保,两个儿子也和大姨一样脑子不好,小姨远在新疆做生意,很少回来,看到外公外婆的坟无人照理心里难受。早上坟,麦苗还小没有拔节,可以选个春光明媚的日子去,清明前后雨水多,往往影响上坟烧纸。我喜欢提前上坟。感觉这个习俗很好。适合于农村。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