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枯滕古树昏鸦)》是千古绝唱,如果再加一阙,你们会怎么写?

膜拜原作,启迪思路。
《天净沙 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散曲再加一阙,等于另写。换了韵脚吧。

秋景萧瑟,马致远已写尽,换了角度吧。

千年沉淀,无法匹敌,换了时空吧。

试着写一阙,如下:

天净沙 春梦

城深巷老风回

柳青灯寂人归

月动楼摇影醉

清歌以对

昨宵春梦难追

平仄韵脚倒是严合,也有些意思。

终归是小家子气了。惭愧。

一家之言,欢迎评论。

喜欢请点关注,谢谢。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枯滕古树昏鸦)》是千古绝唱,如果再加一阙,你们会怎么写?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元代词人马致远这首《天净沙.秋思》之所以能称得上千古绝唱,妙就妙在一个词语塑造一个场景,而且每一个场景有机的溶合在一起,构造出一个更大的场景,把那种凄美和柔美,把悲凉之景与思乡之情揉合在一起,生动形象地把那种远离故乡行途于远方的游子之情,描绘的淋漓尽致。

词的意思是说,游于远方荒凉之地,看到的是枯藤、老树、昏鸦,想起家乡的小桥、流水、人家,那种悲凉的思乡之情油然而生,此时的自己,骑着因吃不到绿草而瘦弱的老马,迊着寒冷的西风,艰难行走在崎岖的古道上,夕阳西下天就要黑了,却仍找不到客栈,心情悲凉起来,在这远离家乡的天涯之地,再想起家乡亲人,“我”就要哭断肠了。

理解清了词的意思,试着再加一阙,普通之人想写出天才般的元代词人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恐怕难以做到,只能试和一阙,愉乐一下心情。现代人就要写现代生活。

枫红汽车大雁,

高桥江涛市华。

天路秋爽铁骑,

朝日初灿,

一路歌向彩霞。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枯滕古树昏鸦)》是千古绝唱,如果再加一阙,你们会怎么写?

《天净沙、秋思》

枯滕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农家、景象〉

牵牛篱笆鸡鸭,

小门深院农家。

双燕蜂蝶桃花,

猫狗戏耍,

摇篮咿呀娃娃。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枯滕古树昏鸦)》是千古绝唱,如果再加一阙,你们会怎么写?

《天净沙:春恋》

暖燕蝴蝶桃花,

和风细雨青蛙。

小桥流水绿荷,

玉树琼崖。

春光美人更佳!

纯属娱乐,班门弄斧,各位同人见笑。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枯滕古树昏鸦)》是千古绝唱,如果再加一阙,你们会怎么写?

俺也学张宗昌胡乱填几句,见笑。 上阙: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下阙:蹉跎凄凉白发,苍原戈壁黄沙,余生坎坷惊怕。 枯灯残花,孤独客去何家。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枯滕古树昏鸦)》是千古绝唱,如果再加一阙,你们会怎么写?

说起元代名家马致远先生的这一阙《天净沙》曲,泱泱中华,谁人不知,谁人不晓。它的文学功力可与唐诗宋词相媲美,它的影响力也与李杜的作品不相上下。

马公在短短的一阙散词中,仅用了五句话,二十八个字,把在深秋时,远离故乡,出门在外,长久不得归家,而又思家心切的旅人的心绪,情感,刻画得入木三分。

在这短短的小词中,马公描述了不下十种景物: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再加上流落它乡,夕阳下的断肠人。将一幅苍莽深秋景色,跃然纸上,溶入心中。使读者心生苍凉悲伤之感,将读者引入此画境中,与马公一同体会领略这悲怆,愁苦的心境。

这阙小词的造诣,可以说已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多年来无出其右者。

题主在此提出再续一阙的要求,实在不敢冒昧。只能照猫画虎,或说狗尾续貂,拼凑几句,以供大家贻笑大方。

恐不合韵律,暂不冠于《天净沙》词牌名。

残阳戈壁归鸦,

飓风尘幕枝桠。

驼队行客酒家。

一壶陈酿,

归心缠绕如麻。

其中难免有韵律不合,不对的地方,

还望朋友们指点!

谢邀!谢阅!谢评!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