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缺孩子的国家德国,生孩子奖励丰厚,为何当地人却不想生?
我接触过几个德国人,包括德企高层,他们都四十好几了,又肥胖,看上去五十多了,显老。他们英语特棒,沟通得知,他们至今未结过一次婚,没有小孩!他们只有同居了十几,二十年的女朋友,当然啦,厌倦了,可随时换!为什么不愿生小孩?婚都不想结,要小孩?当然了,也有不少未婚育有小孩!究其原因是,德国男人要养妻子,离了婚,女方不嫁的情况下,男人要养其一辈子。越有钱的男人,越不想结婚!豪门海选也难进啊!进去了,就是一辈子的长期饭票到手了!离了,女人一直同居,但不与下任,下下任结婚即可!同理可证:小孩也是个分家产的!生得越多越负担重!
德国女人都想找有钱或收入高的德国男人,可养其一辈子。那么没能力的德国男人也可以找个富婆来负担其生活各项费用。男人不想养女人,找个收入比自己高的也可,只是太难了。
德国乃至很多西方国家,收入也不是我们想像中的那样高得离谱,收入与学历,职业,城市挂钩。看你什么职业,基本上就了解了大概的收入情况,除了牙医,律师,金融,各种CEO,高层……
题外话,世界上公认的最能干,最贤惠,最能吃苦,最体贴男人抚养小孩的是:中国女人!中国男人可能会说日本,韩国女人,别人婚后都不工作了,只带小孩和只做家务。只要男人出轨了,她们便可起诉离婚,你的家产即少了一半不说,还要负担至其找到下家!中国女人就不一样了,几乎全能选手,样样来得。即使离了,你来个婚前财产或财产转移,我们一毛都没有!
世界上最缺孩子的国家德国,生孩子奖励丰厚,为何当地人却不想生?
给钱都不生,这得有多任性。虽然德国对于生育的补贴非常高,但是很多德国人并不想要孩子。主要是因为观念上的问题。 对于生育的补助,德国在很早之前就已经出台了相关政策,最早的政策是1986年出版实行的养育津贴政策。
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德国政府发现养育津贴政策并不在适合当下的社会,于是在2007年又重新出版了父母津贴政策。
德国为了促进生育,都出台了哪些政策根据大量的实际数据表明,一个国家想要保持长久的稳定,生育率通常要达到2.1以上。这个2.1是什么概念?
它要求15~44岁之间的育龄妇女,平均的生育应该达到2.1个子女以上。如果低于这个水平,将会导致地区或民族人口处于长期下降的趋势当中。
而德国的生育水平,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里面一直低于2.1。1994年的时候甚至触底达到了1.15的最低值。对于德国来说,迫切需要提高生育率。
难道德国之前没有注意过吗?其实并非如此。早在1952年的时候。因为二战对人口的影响,德国推出来了《生育保护法》。
这一政策确实有效的改善了生育情况,但是随着德国的发展,进入发达国家,自然低生育率的出现是一个不可避免的情况。
因此德国在1986年再度推出了《联邦养育津贴法》,这个法令能干什么呢?说白了就是对于德国生育家庭的一种补贴。
这条法律规定,在产妇产前的6周到产后的8周都可以不用工作,仍然可以全额领薪水。而这个薪水的标准,是根据怀孕前三个月的平均水平来计算。
看上去确实挺不错的,产前的一个多月和产后的两个多月,加起来是白白领了三个月的薪水。
▲注:人口出生率的变化,2016年达到1973年以来出生率的最高值1.59。图1 1973年以来德国人口出生率(数据来源:德国国家统计局虽然有这条政策,但是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面,德国的生育率依然长期处于1.3~1.5之间,还是远低于2.1的要求。
因此在2006年的时候,德国的社会法学家反复修改推出了《联邦父母津贴和父母养育假法》,缩写为BEEG(以下简称)。
在BEEG当中,设置了父母津贴制度。(下面会介绍具体补贴额度)但是这个制度出台之后,生育率最多达到1.5,还是上不去。
德国社会法学家一看政策还是不够给力,于是又在BEEG中增加了父母津贴计划。这个计划出台之后,让德国的总生育率达到了1.59,这个令人激动的数值。
德国的这些政策,到底能领到多少钱?上面这一部分,我们介绍了德国为了促进生育出台的几大政策,分别是养育津贴和父母津贴。这些津贴都可以领到多少钱呢?
先来看一下养育津贴制度。根据1986年出台的养育津贴制度,除了在前6周和后8周全额领取薪水之外,还有一个额外的补贴。
这个补贴只有新生儿的父母亲的一方,可以在新生儿出生后的10个月时间里,每个月领取300欧元的津贴。(2007年之前领取情况)
这个补贴政策虽然有好几次修改,但是每次修改都是延长领取时间。比如说1988年延长到了12个月,1998年延长到了24个月,不过很快就变回去了。
但是这个津贴当中有一点明确要求,只能是父母亲双方当中的一个人领取。然而如果你决定领取这个津贴,对于工作也有要求。
对于领取津贴的父亲或者母亲,可以选择工作或者选择部分工作,但是部分工作时间的每周不超过30个小时。
从这个限定条件来看,就是想让德国父母留在家里面好好照顾孩子,不让他出去工作,否则这个钱就没有补贴的意义了。因此为了利益最大化,一般是让收入少的人留在家里。 但是实际情况是孩子出生之后,一般需要母乳喂养。因此绝大部分的人在生完孩子之后,都是母亲选择留在家里面照顾孩子。
上面的养育津贴的情况,那么2007年出台的父母津贴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父母津贴出台于2006年,取代了上述1986年出台的养育津贴计划。
原来的养育津贴计划是指补贴父亲或母亲一方,而后来的父母津贴计划是双方共同领养津贴。有什么限制吗?
父母津贴是德国政府在子女出生14个月期间内的补贴。基本上包括了4个内容:领取人、领取的数额、领取的类型和时间组合、配套制度。
先说领取人:想要领取津贴的父母,必须满足以下5个条件。
①在德国居住半年以上。②和生的孩子住在一起。③负责照顾孩子。④没有工作。⑤父母双方税前收入不超过50万欧元。(99%的德国人都是低于这个水平的)
上述的五点,基本上一眼就能明白是什么意思,这里就不再多加解释了。
再说能够领到多少钱?究竟能够领到多少钱是根据父母双方之前的工作情况来定的。 如果之前没有工作的话,可以每个月领300欧元的父母津贴。(300欧是几百年,之前是一个人领,现在是两个人都可以领,方式也可以自己选。)
如果之前有工作,是根据之前收入的2/3作为父母津贴,最低不低于300欧元,最高不超过1800欧元。
另外这里要补充一点,如果生的是多胞胎。每多一个孩子,就可以增加300欧元。如果家里之前已经有了小孩,还可以再原先津贴上增加10%。
父母津贴的领取类型和时间:不是说父母都可以领吗?为什么还有领取的类型呢?不要忘了上面的养育津贴就说了,如果选择领钱就不能工作了。 因为这些钱是补贴你无法工作的钱,倘若你一边领着钱一边去工作,岂不是在薅政府的羊毛?所以你要选择到底是两个人同时休假在家领,还是说一个人领。
如果说是一个人领,可以领14个月,每个月的金额相当于休假人之前工资的2/3。如果说是两个人领,只可以领7个月,加起来是14个月,是两个人工资的2/3。
(一个人领,一个人休假。两个人领,两个人休假。也可以男方领7个月,女方工作。接下来女方再领7个月,男方去工作。)
最后一个内容是配套制度:什么是配套制度?其实也相当于是对于父母津贴的一个补充协议条款。意思是除了你能领钱之外,国家还对你有其他的一些补贴。
- 首先是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的免除,即在领取父母津贴的时间内,你所需要交纳的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全部都由国家来承担。
- 再者是幼儿日托。因为上面父母津贴的时间最多能够领到14个月,说明孩子在一岁之后,父母就开始投入工作了,就没时间来看孩子了。
因此德国有一个托育部门,专门来帮助父母减轻这方面的负担。也就是说孩子在一岁到三岁之间,可以交给幼儿日托来帮自己带孩子。之所以是三岁,因为德国幼儿园的最低入学年龄是三岁。
这么多好处?为啥还不愿意生孩子?上面的政策确实非常好,但是真正实施起来却事与愿违。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第一,如果家庭妇女本来就不工作的话,这项政策确实非常好。因为在接下来长达两年的时间里面,他可以像之前一样不工作,仍然有工资可以拿。 这一部分是愿意生孩子的,然而这部分人有多少?往下看第二点。
第二,虽然有上述那么一群没有工作的人,但是在德国70%的女性都有工作。(适龄婚育的女性,有工作的占比更大。)
对于这些女性来说,在生育后的两三年时间里面,从原来的自由财务,变成每个月300欧的收入,落差有点大。
更加严重的是,将近两三年时间的远离社会,等再次投入到工作当中,很难和企业发展需求相契合。 因此很多女性生育之后再复出,本该有的上升空间也小了。因此到底生不生,什么时候生,生几个,困扰了很多适龄育龄妇女。
▲注:最上面一条线代表父母作为夫妻和孩子生活在一起的家庭数量,2017年不到6百万;中间一条线是单亲家庭的数量,2017年已近2百万;最下面一条线是没结婚的双方和孩子生活在一起的家庭数量。图2 不同家庭模式(至少有一名18岁以下子女)数量第三,德国的福利非常好,但是大家可能并不了解,德国的离婚率也非常高。如今在德国将近有1/4的单身家庭,这个数据已经很可怕了。(有孩子离婚了,孩子刚生的情况)
如果是两个人的家庭,可能只需要一个人留在家里面领津贴就好了。然而如果是一个人的家庭,对于单身父母来说,每个月300元欧元的补助,基本上相当于社会福利救助线的水平了。
从原本的经济独立,突然变成伸手向国家要钱,这在德国很多人的潜意识里面难以接受。在德国这个社会,很多人对于那些伸手问国家要钱的人看不起。
在德国现行的社会观念下,那些领取社会福利的人,基本上被为无能的表现。很多人甚至会说,我们纳的税全部用来养活了你们。
由于这种歧视,造成很多单身家庭父母不被别人看得起。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很多人并不愿意生育。
因此这里可以总结一下,虽然德国给的补贴非常多。但是真正平均到日常生活当中,其实就没有这么多了。
另外也不要用我们的水平,来衡量德国这句话什么意思?比如德国一块雪糕1欧元,相当于人民币8块钱。60万元人民币换算成欧元也就7.5万,比不上两三年没工作的代价。
世界上最缺孩子的国家德国,生孩子奖励丰厚,为何当地人却不想生?
我老公德国人兄弟四个,只有我这个外国媳妇生了两个孩子,大嫂当初年轻想玩几年没要孩子,后来大龄有了流产了,二嫂二婚带个孩子,怕二哥不疼她孩子就没生,三哥政府上班,天天练铁人三项,快五十了也没结婚,女朋友一批批的换,我的感觉就是,周围越是高学历高收入人群越不愿意结婚生子!如果没上过大学早早结婚生了也就生了,就算以后不上班政府的福利也饿不死,为什么那些高学历女性不想生孩子?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德国老人不会全全帮你带孩子,德国劳务昂贵保姆也不是都能请得起的,好多在北京家里一直养保姆的朋友来德国后都自己做家务带娃了。虽然幼儿园可以提前收,一岁多就可以送,可是孩子小经常会生病,各种拉肚子发烧都会给你打电话让接走,想安心全职上班是不可能的!所以人家全职女也不差那几百欧,人家追求的是潇洒自由,想去哪去哪。还有就是德国健全的医疗和养老政策,没人担心没钱治病,没地养老,而且那些即便是有儿女的老人,大多数也都会独居,很少有人和子女住一起,人家骨子里就没有养儿防老的概念,所以生与不生也就无所谓了
世界上最缺孩子的国家德国,生孩子奖励丰厚,为何当地人却不想生?
越是发达国家,生育率会越低;越是女性独立的国家,生育孩子会越少。
比如欧洲一哥德国,生孩子各种补贴加起来,足足有60万人民币,但是德国女性还是不愿意生,这到底是为什么?
德国女性认为:生了孩子后,社会竞争力会降低从德国目前统计来看,德国女性平均生育1.3个孩子,这个比率确实不高,大部分家庭都是独生子女。
众所周知,德国女性是上班的,不是男性的附属,因此孩子生多了,对于职业生涯有影响那是一定的。
从怀孕到孩子三岁,一个女人至少有四年的时间无法安心工作,如果生两个孩子,那就有6--8年左右的时间不能充分考虑工作上的事情。
德国法律规定,任何单位不得开除在生产期的女人,工资必须照发两年,而且孩子的各种基本开销有国家承担。
即使如此,德国女人也不愿意生,因为你生孩子了,人家竞争者们在快快进步,就算到时候还能上班,但人绝对会被边缘化。
有人说了,为何不让老人看?其实,老人看孩子是中国的国情,而德国这样的国家,没有老人帮着带孩子的习惯,关键是人家认为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有父母的的陪伴才是最为重要的,特别是孩子三岁前。
因此,担心职业生涯受影响是德国女性不生的原因之一。
德国生一个孩子,奖励60万绝对不算多根据德国的政策,生一个孩子,国家奖励8万欧元(人民币60万左右)左右,婴儿的尿不湿、奶粉、医疗都有国家承担,而且女士可以拿到两年的基本工资。
如果中国对于生个孩子奖励60万人民币的话,估计有人就要靠生孩子致富了,毕竟生二个孩子,就是百万富翁了。
但在德国,两年八万欧元左右,绝对不算多,德国人平均年工资就在四五万欧元,如果是白领或者众高管的话,工资会更高一些,八万欧元绝对无法成为德国的富人,所以对于德国女性的刺激还是不够。
八万欧元对于德国人来说,金额并不算大,因此,无法完全打动女性。也许奖励十万欧元以上,可以促使德国女性放下身段,安心生孩子了。
德国虽然很发达,但全托的数量和质量还是有待提升从政策来说,德国允许女性生完孩子两年内不上班,那么第三年就得上班了,此时,孩子该放哪里去?有人说,可以全托啊!
但,据各种报道,目前德国质量较高的全托机构,数量并不理想,这就导致德国女性把孩子放在半托机构,这就只能上半天班,严重影响工作效率,而且会得不到单位的重视。
只有全托机构的普及高,以及质量提高到相当水准,才能让妈妈们安心生孩子,安心养孩子,无疑,德国做为发达国家,没有办法所有方面都做到最好。
德国全托的数量和质量,影响德国女性对国家和政府的信任度,以及影响女性上班的效率,因此女性做不到多生孩子。
德国女性对于生孩子造成的身材变形,还是有所顾虑的越是独立女性,越在乎自己的身材。凡是孩子生的多的女性,身材变形那是一定的,两个孩子一生,绝对是姑娘变大妈。
有自己的收入,有自己的生活圈子,能保持好身材,绝对是所有独立女性追求的。
大家想一想,为了胎儿的健康成长,准妈妈要各种吃,要补各种营养,日积月累,准妈妈成了大腹便便,脸圆身圆,孩子一出生,又要想方设法将体形恢复到原先,这是非常不容易的一件事。其中经历的各种辛酸和痛苦,不是当事人,绝对体会不到。
除了体形易变,睡不好觉也是其中的一项让德国女性望而却步的事情,生过孩子的都知道,谁能在孩子三岁前睡个囫囵觉?太难了,黑眼圈那是一定的,而且损失的精力,补都不容易补回来。
因为对于“身材变形的担心”以及“睡眠质量的担心”,导致德国女性不愿多生,生一个不错,能生两个绝对是下了巨大的勇气,能生三个,那少之又少。
综合来说,德国人在六十万人民币的奖励下还不愿意多生,主要是出于以下因素:一是担心职业生涯受影响;二是60万人民币不算多;三是全托的数量和质量还有待提高;四是担心身材变形。
世界上最缺孩子的国家德国,生孩子奖励丰厚,为何当地人却不想生?
德国人少有传宗接代的思想,完善的福利让他们不用养儿防老,扪心自问,换作是你,还会选择生孩子吗?
德国,被称为最缺孩子的国家,生育率全球最低。尽管政府宣布生一个孩子就奖励60万,而且父母双方最长可以带薪休假3年。然而,德国人就是不愿意生,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我一常驻德国办事处的女同事,在当地找了个德国老公,移民德国。向她求证,才明白原来德国人认为那些看似是生育福利的政策,更像是“生育陷阱”。
德国人不愿意结婚,何谈生孩?在德国,60岁以上的老人数量已经超过30岁以下的年轻人,可以说人口老龄化十分严重,出现人口危机。
德国的整体生育率始终维持在1.4左右(平均一个妇女生育1.4个孩子),低于欧盟国家平均水平1.6,与世界安全生育率2.1相差甚远。
为了鼓励年轻人生孩子,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生育福利制度鼓励生育。
而在如此丰厚的福利政策下,德国的适龄女性不愿意生孩子,与他们不愿意结婚的生活习惯息息相关。
据统计,有40%的年轻人纷纷表示自己还没遇到合适的人生伴侣,更别谈结婚这种事关一辈子的事情了。
结婚后,德国人要养妻子,这是约定俗成的事情,也得到了我同事的确认。用她的话来说,与德国男人结婚,就算是持有了一张长期饭票。
无论离婚与否,只要不再婚,德国男人是要负责妻子的生活支出的,直到妻子找到下家,前任才完成他的责任和义务。
正因如此,德国人虽然不喜欢结婚,但是他们喜欢同居生活,这可以完美地解决结婚后男人要养妻子的习俗。同居十年、二十年不结婚的比比皆是,更何谈生孩子?
除此之外,德国的离婚率也是高得吓人,达到25%~30%。如此高的离婚率让很多女人没有安全感,生了孩子以后很可能就会成为单亲家庭,这让她们从内心抗拒生孩子这件事。
老年人也不建议他们的子女生孩子在德国不仅年轻人不想生,就连他们的父母都不建议自己的子女生太多孩子!
我同事嫁到德国的第一胎是个女儿,中国人都希望两个孩子有人作伴。她就和老公商议生个二胎,如果是儿子更能圆了儿女双全的梦。
同事和老公很恩爱,老公听了她的想法并没有什么意见,而且很快就有了身孕,但是当她们把这件喜事告诉公公婆婆时却遭到了阻拦。
首先,老人认为同事两口子都要上班,没时间和精力照顾好两个孩子。
其次,养孩子需要精力还需要钱,如果负债太多,父母不能不帮衬。
最有意思的是,老人明确表示不会帮忙带孩子,他们还要享受自己的晚年生活。
这种观念在中国是不可想象的,很多小两口一胎还没整明白,家里老人就开始催促生二胎,甚至是三胎,还争着抢着来带。
可是在德国就完全不一样了,在发达的社会条件下,他们的观念早已改变,无论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现在根本没有传宗接代的思想束缚。
另一方面,因为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德国人养老全由政府负责,即使膝下无子也不用担心自己老了没人照看,所以他们毫无后顾之忧。
经过多次沟通,且保证不会要求老人义务带孩子的前提下,老人勉强同意同事要二胎的心愿。最后生个大胖小子,长得特别像她老公,现在整天在空间里晒。
养育成本太高,投入心血太大为鼓励生育,德国政府所提供的福利可谓是空前绝后,煞费苦心。
1、孩子从幼儿园到大学的学费和奶粉钱均由政府买单,约合人民币60万元。
2、父母双方均可申请最长36个月的产假,期间发放70%工资。
3、推出母亲养老金计划,每养一个孩子,代缴3年养老金。
其中任何一条放在我国都会成为我们生孩子的绝对理由,可是德国女性并不买账。
按照德国的消费水平,一个孩子从出生到上大学,估计需要花费13万欧元,折合人名币130万,除去政府补贴的60万,自己要承担剩下的60多万,这些钱将直接影响他们原本的生活水平。
此外只有钱还是不够的,孩子的教育讲究言传身教,抚养需要身体力行,每一项都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和心血。
这将彻底改变他们的生活方式,对追求人身自由和精神享受的德国人来讲是不可接受的。
他们宁愿选择不生孩子,也不能让孩子成为生活的禁锢。
女性生孩子,是拿自己的事业赌博德国女性十分独立,参加工作的比例达到70以上,这既是社会对女性高要求的表现,也是女性具有事业心的作证。
德国人一向以严谨认真著称,在养孩子这件事上也不例外。他们认为孩子在3岁之前,母亲要全职陪伴。如果提前上班,反而会被人指责不负责任。
30岁左右的年纪,正是事业上升的黄金期,带薪休假三年戛然而止。再去上班,很容易遭遇不公平待遇,严重影响自己的职业发展。
所以,一旦有了孩子,就意味着要放弃自己多年的工作积累,葬送自己的职业前程。这对于追求自我表现的德国女性来讲是巨大的打击,更多的人不愿意为了孩子放弃自己的事业!
因此,那些让我们垂涎的福利被她们当作生育陷阱来看待,而不是生育福利,这就是她们内心毫无波澜的真实原因!
写在最后最后,发自内心地给咱们中国的女性同志点赞,你们承担的太多,真的很不容易!
大部分女人自打怀了孩子,就宣告自己职业生涯告一段落。在忍受撕心裂肺的生育之痛后,在短暂的产假里,还要在有限的经济基础上将孩子照顾得无微不至。
上班后,不仅原本说好的提拔和加薪泡汤了,而且还要在老板的怨气下申请哺乳假,就连年底的奖金也会大打折扣。
可以说,像咱们国家这样愿意为了孩子和家庭牺牲自己事业的母亲太少了。特别是那些因为老人不方便来带娃而辞掉工作,全职带娃的女性,更是放弃了自己的学历和梦想,一头扎进生活的柴米油盐中。
所以,男性朋友们,请保护好你的妻子,请善待每一位母亲,尊重每一位母亲!
至于生一个还是生两个,要看家庭的经济基础,也要尊重年轻人的意愿,不能让生活变得过于疲惫,你说呢?
世界上最缺孩子的国家德国,生孩子奖励丰厚,为何当地人却不想生?
大家好,我也跟大家分享一下对于最缺新生儿童的德国为什么好多人不想生!
首先德国的国土面积有36万平方千米,人口数量有8000多万人口,是欧洲经济发展最迅速的国家之一,德国的社会福利也非常的好,但是却存在着严重的人口老龄化问题,其实也和中国一样,新生儿的出生率排在全球的末位。如果你去德国,走在街道上,看到的基本都是老人,在你看到的100个人里,有60个会是55岁以上的老人,所以迫切需要年轻人生小孩做新老交替!
所以国家为了调动德国女性生孩子的积极性,德国政府也是给出了很多的福利政策,那就是只要女性生出一个新生儿,政府就会奖励她6万欧元,换算成人民币的话相当于60万元,而且这都不是最重要的,最主要的就是孩子从出生到大学毕业,所需要的所有费用都是由政府来承担,包括孩子的奶粉费、医疗费以及一些教育费,这些都是由德国政府来掏的。这些福利基本属于全球领先的了。
但因为现在的观念和以前的观念并不一样吧,而且生活压力特别大,现在养一个孩子的成本60万显然是不够的,虽然说人口老龄化十分严重,可能会面临着劳动力缺失的一个局面,但是现在的思想观念不能跟以前相比,即使现在国家政策在鼓励生育,有很少的人也会愿意再去生孩子。
重点德国属于高收入、高福利的国家,年轻人不用像中国一样考虑“养儿防老”,更没有传宗接代的儒家文化思想。在他们的价值观,自我价值实现被放到了第一位。生活丰富多彩,休闲项目很多,觉得有享不尽的生活乐趣,当然不想因为孩子而错过精彩生活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