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营商取消流量限速,于消费者来说是否有利可言?
自问自答。
各大运营商为迎合消费者们日益增长的流量需求而纷纷推出各种不限量流量套餐,然而这不限量的背后却是达量限速问题。通常多数是20G后就限速为1Mbps,这显然会对日常使用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了。一类有大流量需求的消费者更是饱受其限速问题困扰!
对此,中国电信方面也率先表态:将取消流量达量后限速的问题。并在本月1号起实施计划,而流量套餐外的则按用量来收费。
而尾随电信之后,移动方面也表示很快也将取消流量限速,并宣称:达量不限速,流量越用越便宜。
而我细细了解了一番,中国移动方面的做法是超出套餐流量外先按15元/3G计算,后续则是9元/3G计算。嗯,的确也正是移动方面所宣称的那样“越用越便宜”了???
无论是电信方面的流量套餐外资费最低3元/GB起,还是移动方面的按梯度来计算套餐外用量。这里显然突出的一个问题就是,这样的收费标准一点都不低。
对于不限量套餐而言,即便在限速之后也还能使用。虽说网速下降明显,但对于消费者来说手机消费基本都是固定的。一般不会产生套餐外额外的收费问题。
而运营商本次的取消达量限速情况则大有不同,在超流量后通常我们还是会继续使用的。那这样无形当中也是一大笔支出了。这某种程度上又是否可以定义为“变相涨价”呢?
再者我们不难想到这其中可能还有其它的“套路”,限速问题取消后可能也是意味着套餐基础流量总量的减少?运营商如果借着“达量不限速”这个大好机会而进一步“收紧”流量总量,无形之中也是迫使用户不断提升消费了。
无论怎么说都好,取消流量限速问题差不多已成定数了。而对于消费者而言,免除了限速问题的困扰是一大好处,然而我们再面对不限速调整之下所可能产生的高额流量费也是一个难以处理的问题吧!
对此,你又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呢?
运营商取消流量限速,于消费者来说是否有利可言?
流量用到极限,再用就超量了,超出的流量费就是高消费了价位不同,限速能节省些费用,要是畅通不阻流量费让人承受不起。比如说一个月20多天80元30季用尽,剩下几天是外超的流量可能200元都不够。限速是慢了许多使用不方便有一百元就够了。
运营商取消流量限速,于消费者来说是否有利可言?
做生意决巧是:买的总没有卖的精。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