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的缺点很多,为什么有那么多人跟随而终成帝业?

这就是那句很有名的“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的真谛所在吧。

刘邦的缺点很多,为什么有那么多人愿意跟随他,帮他成就帝王霸业?因为“人心”呀。

这里说的“人心”就是“人心所向”的人心,朱元璋为什么能够让“人心所向”呢?究其原因,就一个大大的字——“利”。

刘邦有个优点,就是性格开朗,不拘小节,这就让刘邦比较容易跟人交流,所以,刘邦可以在家乡当个亭长,进而跟沛县的官员们混的很熟。刘邦对于沛县的县令来说,是有用处的,也就是刘邦对县令有“利”。当然,刘邦也有了一份工资,多了人脉,“互利”。

刘邦在被刘太公训斥不务正业时,经常被拿来跟他的哥哥比较。刘邦也常谐谑的说,等以后看谁的家业大。有一次,刘邦看到秦始皇出巡的大队人马,脱口而出大丈夫就应该这样呀。刘邦的这些作为应该是被吕太公知道了,认为刘邦是个可造之材,所以,才把自己的女儿吕雉嫁给了刘邦。刘邦对吕太公有“利”,而刘邦有了老婆,“互利”。

刘邦和吕雉结婚后,吕雉当然要变现了。她为了鼓励刘邦成就一番事业,就故意请了一个会算命的老父,先给自己和两个儿子各算了一卦,贵不可言。然后故意引诱刘邦也追上去找老父相面,结果就是,“君相贵不可言”,刘邦的信心来了。刘邦对吕雉来说是将来的过上幸福生活的希望,有“利”,而吕雉也激励支持刘邦成就事业,“互利”。

同样的,刘邦对于那些不肯逃走的徒役来说也是一个希望,而他们也可以帮助刘邦,“互利”。刘邦对于萧何,同样是“互利”的关系。反正都要造反,如果萧何自己做老大,那么失败了杀头的风险就比较大,所以,萧何让刘邦做了首领,而刘邦大大咧咧,他认为做首领是好事,也乐意。从此,刘邦的创业平台搭建完毕。

有了平台,当然可以吸引更多的人才追随了。刘邦和韩信也同样是“互利”,刘邦让韩信做了“大将军”才留住了韩信。韩信可以借刘邦的平台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而刘邦也可以借助韩信实现自己的帝王霸业。其他的樊哙、夏侯婴、张良、英布、季布、彭越等等一干人等,都是因为“互利”的原因才追随了刘邦,而刘邦也重用了他们。

而当“互利”不在的时候,就会出现“走狗烹,狡兔死,飞鸟尽,良弓藏”了。韩信、英布、彭越等人的结局,就是“互利”用尽的结果。

因此,哪怕你的缺点再多,只要你搭建了一个好的平台,通过这个平台,可以让各式各样的人获得他们想要的“利”,那么你就会成为领袖,而他们也会追随你,帮你实现曾经憧憬的未来。

刘邦的缺点很多,为什么有那么多人跟随而终成帝业?

汉高祖刘邦(公元前256一前195),沛丰邑中阳里人,汉朝开国皇帝,汉民族和汉文化的伟大开拓者之一、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卓越的战略家和指挥家。对汉族的发展、以及中国的统一有突出的贡献。

自古英雄出于草莽闾里之间。

汉高祖刘邦出于乡野,但却不务农事。整日里游手好闲,其父对他很是气愤失望。

刘邦却不愿与父争辩,依然我行我素,广交朋友、且仍流连于乡间市井,身上自然染上泼皮痞气。但刘邦为人豁达轻财,这使他在沛县赢得了一些声望。

沛县令便用刘邦为泗水亭长。亭长本为末流小吏,刘邦身处其位,毫无地位可言,每日里小心逢迎于官场,练就了察言观色,揣度人心意的本事。为他后来如何识人用人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秦朝暴政,天下大乱。陈涉,吴广在大泽乡首举义旗,天下群豪纷纷响应揭竿而起。

刘邦也不甘平凡,加入了起义大军的洪流之中。

初时的刘邦,身边人才乏匮,所以常吃败仗。然而,刘邦毫不气馁,仍保留着一颗永不衰竭的进取之心。

这种特质,渐渐的吸引了许多能人志士。刘邦因为人豁达,不吝财物,而且善揣別人心意,深知人性之渴望。对立功者必重赏,赏金賜爵,毫不吝惜。使得诸人无不用心效力。

楚汉争霸的另一个人物楚霸王项羽,在这方面却逊色许多了。 这与二人的出身不同,有着必然的联系。

项羽,战国末期楚国贵族。出身贵族的项羽,锦衣玉食,高高在上,怎知底层民众疾苦?而贵族的优越感,也使得项羽心高气傲,听不得别人的意见,造成了他刚愎自用的性格。这也终至导致了他的败亡。

刘邦能够知人善任,采纳众言,而且深知自己之不足,扬长避短。

任用汉初三杰,就是其驭人之术高超之所在。

在当了皇帝后,一次刘邦在与众臣饮宴时问大家,为什么会在劣势中,能够赢得天下?

一时间,朝臣们,争先对刘邦歌功颂得起来。

然而,刘邦此时虽为皇帝,但还是颇为理性的。

他对众人言道:你们都没说中要害,运筹帏幄,决胜千里,我不如张良,镇守后方,安抚百姓,我不如萧何。带领百万大军,战必胜,攻必克,我不如韩信。正是我重用了三人,我才能有今日的胜利啊!

虽寥寥数语,反映出刘邦自知且知人善任的才能,也看到刘邦驭人术之高超。

汉初三杰,虽然才能卓越,但均有不足。

张良深谋远虑,思事长远,是一个杰出的战略家。但缺杀伐之气,难以为帅,所以刘邦用其为军师,谋划战略。

萧何心思缜密,做事一丝不苟,老诚持重,善于理顺后方事物,是一个杰出的守业者,所以刘邦用其守后方,谋划后勤。

韩信善于战术谋划,杀伐决断,披坚执锐,善于战场逐鹿。所以刘邦用其为帅,驰骋沙场,谋划战术。

也正是刘邦准确的用了这三个人,才能在楚汉相争的劣势中,反败为胜。

高祖刘邦的用人之术,说来容易,做到确是很难。这要求一个领导者须具备几点素质才可:

拥有一双辩识人才的敏锐眼光,是很重要的。

识才而能用,并且给予相当的信任,下放权力,使别人能够尽其才能,发挥潜力亦很重要。

不吝名利,及时给予有功者超常的奖励,使其心生感激,而会竭力效命!这对事业的帮助是极大的。

做为领导者,知道自己不足,能够客观对待自己的不足,避己之短,驭别人之长,智慧的领导者如此矣。

刘邦之生平,深通帝王驭义之术,虽然其出身寒微,然而其能够在社会底层的生活中,总结悟通为王之道,古今能比肩者真是不多啊!

刘邦的缺点很多,为什么有那么多人跟随而终成帝业?

缺点?没有吧?那都是成就帝王霸业的优点,你看不懂,才觉得是缺点。

打个比喻,

项羽用刘邦的父母妻儿威胁刘邦投降,刘邦说分一杯羹,很多人谴责他没人性,自己父母都不管。

但是,刘邦能怎么管?开门投降?那估计全家无一幸免吧?不投降项羽不可能杀,一投降必死。

就如同你老婆被绑架,让你交赎金,如果你交钱,你老婆必死,但如果你说,“太好了,我正想跟她离婚呢?”,这样反而有一线生机,

处于刘邦的位子,他只能拒绝,还劝项羽杀,而绝不可能投降的

刘邦其他的缺点也是如此,你看不懂而已,不是他错了

刘邦的缺点很多,为什么有那么多人跟随而终成帝业?

那么多贤臣良将愿意追随他的重要原因是四个字“舍得分钱”。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